寧大新聞傳播學院師生走進石嘴山

2021-01-13 瀟湘晨報

「現在看處處是田園美景,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院子外面有建羊圈、堆柴火的,還有搭小棚子的……」1月5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這裡是西部」項目活動採訪組師生走進大武口區龍泉村,受到該村黨支部書記高亮的熱情接待。

高亮向採訪組師生仔細介紹了龍泉村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村民增收致富等情況,帶領學生進棚入戶,了解新時代農民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面貌,實地感受新農村的發展魅力。

在草莓種植大棚內,寧夏綠尚鮮果蔬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蘭芳向師生介紹這裡草莓的特點,並熱情地邀請師生們品嘗,「這個是牛奶味的,我們還有巧克力味的,都賣得挺好的。」在農家樂「鄉間別暑」,老闆張姣侃侃而談,向採訪組學生們講述她的致富故事。學生們認真聽著村民的講述,不時拍照錄音,做好採訪記錄。

本次以「新聞學子看寧夏」為主題的「這裡是西部」項目採訪活動為期3天,活動分4個組,同時在銀川、石嘴山、吳忠和中衛展開。隨後,石嘴山採訪組師生還將深入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大武口洗煤廠工業遺址公園等地,走近、認識、了解石嘴山。通過採訪實踐活動,挖掘新聞資源,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擴寬學生視野。(記者 馬政傑 實習記者 李永利)

【來源:石嘴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師生參訪重慶
    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師生參訪重慶 2016年04月06日 08:4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6日訊 日前,
  • 校長張希到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調研
    【文/攝 曲家偉】4月3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調研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相關工作。 會上,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徐正考圍繞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和師德學風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國際合作交流及「十三五」規劃落實完成等方面匯報了學院建設發展情況。文學院暨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康永剛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生和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匯報了學院黨委工作情況。
  • 成都文殊院座元智海法師與北大師生暢談「生命傳播」
    ,聯合成都文殊院、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建築報、築夢高科、愛德基金會等單位,在文殊院香園福慧廳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洞察生命•關照自我」的交流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亦真法師)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曾志教授致致歡迎辭(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 貴州民大傳媒學院:打造西南地區高校一流新聞傳播學科品牌
    貴州省第一個新聞傳播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全省高校第一家部校共建的新聞傳播類學院、全省高校新聞教育設備最齊全最先進的實驗中心、全省唯一一個新聞學進入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重點名單……從專業誕生至今25年的歷史,貴州民族大學傳媒學院,銳意進取,堅持以特色學科建設為引領,立德樹人,守正創新,推動內涵式發展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小琴作為
    各新聞與傳播院校都積極開展了迎接新生的工作,其中,迎新大會上院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的迎新致辭及寄語,成為一項重要內容。各新聞與傳播院校的迎新致辭及寄語,對青年新聞學子初步了解新聞學和新聞工作、正確掌握新聞學學習方法、蘊育形成新聞理想等,都具有較為重要的影響,也應該是我們新聞教育界值得重視和關注的內容。一篇精彩的迎新致辭及寄語,對學生的正面教育作用,或許並不亞於一堂課上的專業傳授。
  • 廣西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創精品課程走開放式讀書新路子
    「整個學院的師生一起讀書,方便交流和分享。此外,讀書報告評選等活動要求學生對書中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學習,有利於學生養成主動讀書、有意識去思考的習慣。」新聞傳播學院新聞142班的覃芳婷說。「整個學院的師生一起讀書,方便交流和分享。此外,讀書報告評選等活動要求學生對書中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學習,有利於學生養成主動讀書、有意識去思考的習慣。」新聞傳播學院新聞142班的覃芳婷說。
  • 中央新聞單位駐皖記者走進安徽師範大學
    央廣網蕪湖11月8日消息(記者 張宣劍)11月7日,來自30多家中央新聞單位的近百名駐皖記者走進安徽師範大學,與該校師生交流聯誼,共同慶祝第21個中國記者節。在當天舉行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人才培養座談會上,安師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楊柏嶺作了題為《教育改革讓改變發生且卓有成效——探索出地方高校培養卓越新聞人才的新路子》的報告,介紹了該院培養新聞人才的做法成績。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子,心繫民生"社會實踐
    6.4清田工作站 清田工作站是「新聞學子,心繫民生」主題社會實踐中的品牌項目,全稱為「嘉裡集團郭氏基金會—清華大學」實踐調研項目,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共青團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委員會主持管理,嘉裡集團郭氏基金會資助,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田工作站」項目組實施調查研究。
  • 益普索聯合北師大新聞傳播學院成立傳播與認知效能評估研究中心
    北京2018年4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8年4月10日,益普索與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成立了傳播與認知效能評估研究中心 -- 集學術研究、技術開發和市場應用於一體,致力運用認知神經科學技術對傳播效果進行評估研究。
  • ...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求索商學新知;講好中國故事
    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求索商學新知;講好中國故事 2020-07-2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性與生殖健康教育走進山東工商學院
    5月9日晚,山東省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主題教育校園行——預防宮頸癌公益活動在山東工商學院舉行。山東工商學院近三百名師生參加了講座。 主辦方邀請煙臺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科科長、主任醫師李波為山東工商學院師生作了以「女大學生生殖健康及常見病預防、宮頸癌疾病危害預防」為主題的健康教育講座。
  •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固本拓新、面向未來的...
    「走進來」了解中國並「講好中國故事」。「全英文項目報導」實踐課將學校國際教學建設的成果,通過融媒體和全渠道的方式進行了有效的對外傳播。「我們在國際化教學合作上亦有顯著突破。」杭敏在工作會上介紹道。2019年新聞學院與美國南加州大學籤訂了「數據傳播」雙碩士項目合作協議,目前已經迎來第一屆學生。項目由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南加州大學安納堡傳播學院和維特比工程學院的三方聯合培養。
  • 廣東大學生走進「國防萬映」主旋律電影《決勝》分享會
    近期,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藝術設計系9名學生和2名帶隊老師,帶著作業、帶著使命走進浙江橫店、走進影片《決勝》劇組學習體驗。這是中國電影基金會開展的「國防萬映」大型電影公益活動與廣東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宣傳相結合的一個新嘗試。
  • 臺灣黎明技術學院師生參訪泰安泰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7月9日,參加2019兩岸青少年情牽黃河口交流活動的臺灣黎明技術學院師生一行到泰安泰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參訪,遊覽了有「五嶽獨尊」美譽的泰山。  在綿綿細雨中,師生們一路攀登,沿途的美麗分風景與千百年來歷史名人留下的名言絕句給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程麗紅已任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10月22日查詢發現,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領導團隊」近期更新信息顯示,程麗紅教授已於近期出任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 圖此前,程麗紅擔任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
  • 寧夏石嘴山:開足馬力忙復產
    為防止復產後產業鏈供應不足,石嘴山市與內蒙古烏海等地主動對接,建立了電煤及工業生產原料供應、順暢交通和疫情防控協調機制,共發放互認特別通行證1043張,有效保障交通管控期間全市供暖、供電原料穩定供給,協調從寧煤集團及內蒙古上海廟地區每天調3000噸高熱值煤炭、然爾特集團為石嘴山市內熱電企業供煤230餘萬噸;多渠道幫企業採購口罩16.6萬隻,組織大地循環等企業及時轉產生產消毒用品
  • 從製造到「智造」,石嘴山高新區轉型覓新路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京隆重表彰,寧夏獲此殊榮的36人裡,兩人來自同一個地方——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石嘴山高新區」)。翻看寧夏蘇寧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峰和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陳雲的履歷,他們均在傳統製造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煤城石嘴山 煥發新活力
    石嘴山,因煤而興。「一五」期間,國家為解決西北地區建設的燃料問題,將石嘴山列為全國新開發的10個煤炭礦區之一,「大三線」建設的重點。從此,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噸鋼等多個「第一」均產自石嘴山。這裡,號稱寧夏工業的「搖籃」。 石嘴山,因煤而衰。煤炭,常採則枯。
  • 上外、地大(武漢)、川大師生追夢前行 | 我和...
    寧藝是東方語學院斯瓦希裡語專業教師,新冠疫情暴發時,她正在坦尚尼亞進行田野調查。當時她所在的東非研究中心師生集結群體的力量編譯了東非疫情動態報告,通過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發聲。  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研究生周瑜,來自蘇丹。他說:「作為上外的國際學生,希望將來成為上外培養出來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