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石嘴山:開足馬力忙復產

2020-12-05 莘縣新聞網

http://sx.lcxw.cn 來源: 添加日期:2020-03-20 14:59:18 點擊:


   車間機聲轟鳴,貨運馬不停蹄……於2月底復工的寧夏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九成以上工人已經到崗,正在加緊釋放產能。復產後的鵬盛化工生產線較以往有所不同,產業鏈更長了,產品更精更細了。

  

  「我們新上的年產三萬噸石灰氮顆粒肥及兩萬噸藥級雙氰氨項目,產品附加值更高,原計劃今年3月試生產,受疫情影響不得已推遲了。最近政府部門積極幫助復工復產,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石嘴山市鵬盛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樹真說。

  

  石嘴山市是寧夏工業的「搖籃」,目前正處於轉型升級、結構調整換擋期。當下,疫情造成的損失、耽誤的工期給老牌工業城市企業帶來壓力。石嘴山市各界堅決扛起「兩個責任」,實行部門包抓企業、「3+N」工作專班包抓園區網格,多方協調釋放產能,千方百計、開足馬力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保障全市企業以「快進」的姿態衝刺全年目標任務。

  

  目前,石嘴山市289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生產267戶,開工率92.4%。全市規上工業定崗人數55593人,返崗人數43738人,員工返崗率79%。預計今年前2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與去年持平。

  

  點對點包抓,防疫復產「雙細化」

  

  寧夏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石嘴山市迅速研判,安排58家市直部門單位包抓140家在產企業,蹲點駐守,督促企業從人員摸排、外來職工管控、進出廠人員和車輛登記檢查、廠內區域消毒等各方面嚴格落實管控要求,建立工作報告、分析研判、輿情導控、督導檢查機制。

  

  疫情期間,寧夏榮華緣特種新材料有限公司出現來自湖北且未及時有效隔離的返崗員工,包抓部門摸排發現後,要求其停產整改,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面對復工復產人員不斷返崗給疫情防控帶來的壓力,石嘴山市及時在工業園區建立由1名園區領導、1名公安民警、1名網格員組成的「3+N」工作專班負責包抓企業片區,將屬地領導、公安外防以及網格員巡查有力整合。截至目前,石嘴山市工業企業區外返崗人員5500餘人,在確保疫情防控有力的同時,保證了重要崗位員工及時有序返崗,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協調幫扶,當好復產「護航人」

  

  位於石嘴山市平羅縣的寧夏臺宏服飾有限公司臨時生產車間裡,工人佩戴口罩進行剪線、查貨、包裝。自2月15日復工以來,為如期完成外貿訂單,企業一直在加緊追趕生產進度。「一復工我就來上班了,這個崗位是計件工資,平均一天下來能掙一百多。」包裝區域的工人海改蓮說。

  

  有序復工復產,是穩就業、穩經濟的重要舉措。

  

  石嘴山市圍繞自治區「工業經濟穩增長24條」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運行18條」等政策,引導企業定向、精準申報,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在有關部門積極協調下,日盛實業、格瑞製藥、大地循環、中糧米業等9家企業進入國家防疫用品重點生產企業名錄,其中日盛實業已獲國開行配套1000萬元專項低息貸款,天地奔牛、晟晏實業、神州輪胎等企業兌現了3260萬元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

  

  為防止復產後產業鏈供應不足,石嘴山市與內蒙古烏海等地主動對接,建立了電煤及工業生產原料供應、順暢交通和疫情防控協調機制,共發放互認特別通行證1043張,有效保障交通管控期間全市供暖、供電原料穩定供給,協調從寧煤集團及內蒙古上海廟地區每天調3000噸高熱值煤炭、然爾特集團為石嘴山市內熱電企業供煤230餘萬噸;多渠道幫企業採購口罩16.6萬隻,組織大地循環等企業及時轉產生產消毒用品,有效緩解復產過程中防疫物資短缺問題。

  

  石嘴山市還協調新增3個企業備用隔離點共467間集中隔離間,統籌協助企業關鍵崗位人員有序返回。幫助神州輪胎、杉杉能源、天地奔牛等企業包車接送區內員工。

  

  政策支持,按下復工「快進鍵」

  

  3月12日下午,一場「應對疫情促進企業發展信貸需求對接懇談會」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舉行,寧夏恆達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單位與中國銀行石嘴山分行等8家銀行籤訂了授信協議。「公司3萬錠紡紗、214臺織機的織布車間項目建設正在進行,在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寧夏銀行石嘴山分行等金融機構解決了我們的資金問題。」恆達紡織總經理馬元營說。

  

  疫情衝擊下,不少企業遇到了資金困難。石嘴山市在寧夏率先組織召開「應對疫情共渡難關」政銀企對接座談會,政府性融資擔保公司將擔保費降至0.8%,與西部(銀川)擔保、農發行寧夏分行等公司溝通協調,幫助大地循環等重點企業解決融資難題,為金晶玻璃等企業及時辦理轉貸及延期還款,協調為祥美化工等中小企業提供財保貸。金融機構為30家企業發放各類貸款5.11億元,計劃為11家企業發放貸款8.1億元。

  

  為做好援企穩崗,石嘴山市為35家大型企業減免社保348.76萬元,為921家中小微企業減免社保費2473.58萬元;為3家暫時性困難企業返還穩崗補貼資金998萬元;已核准15戶納稅人延期納稅685萬元。

  

  協調國網供電公司加大用電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實一般工商業用電降費政策,並對信譽好、用電量大的企業,通過取消預交電費,延長收費周期,靈活變更基本電費計收等方式,有效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截至2月底,為147戶企業實行電費緩交政策,緩交金額達6731萬元。預計3月底,將繼續為重點用電企業緩交電費1億元以上。(學習強國)

相關焦點

  • 寧夏石嘴山轉型創新動力足
    來源: 中國經濟網作為西北老工業城市,寧夏石嘴山市依煤而建,依煤而興。然而,本世紀初,石嘴山開始面臨資源枯竭的難題,一度還被列入環境整治「黑名單」。「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改革和轉型是我們的長期課題。石嘴山市委書記王文宇表示。如何將傳統粗放的產業倒逼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近年來,我們明確了鐵合金、電石、碳化矽、活性炭等13個傳統產業的指標考核體系,實施差異化管理,培養出一批科技型綠色骨幹企業。」石嘴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孫偉說。
  • 寧夏石嘴山市長沈左權調任吳忠市委書記
    寧夏石嘴山市長沈左權調任吳忠市委書記 4月6日,吳忠市召開領導幹部大會,宣布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幹部任職決定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寧大新聞傳播學院師生走進石嘴山
    「現在看處處是田園美景,但以前可不是這樣子的,院子外面有建羊圈、堆柴火的,還有搭小棚子的……」1月5日,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這裡是西部」項目活動採訪組師生走進大武口區龍泉村,受到該村黨支部書記高亮的熱情接待。
  • 【跨越70年·中國的故事】煤城石嘴山 煥發新活力
    ,位於寧夏的北端,因境內賀蘭山「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 石嘴山,因煤而興。「一五」期間,國家為解決西北地區建設的燃料問題,將石嘴山列為全國新開發的10個煤炭礦區之一,「大三線」建設的重點。從此,寧夏的第一噸煤、第一度電、第一噸鋼等多個「第一」均產自石嘴山。這裡,號稱寧夏工業的「搖籃」。 石嘴山,因煤而衰。煤炭,常採則枯。
  • 從製造到「智造」,石嘴山高新區轉型覓新路
    11月24日,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在京隆重表彰,寧夏獲此殊榮的36人裡,兩人來自同一個地方——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石嘴山高新區」)。翻看寧夏蘇寧新能源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文峰和寧夏天地奔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陳雲的履歷,他們均在傳統製造業作出了突出貢獻。
  • 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6月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網站發布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兩家企業 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的通告。通告原文: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公告2020年第19號寧夏回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關於撤銷寧夏寧化工業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兩家企業
  • 寧夏3氣象站觀測記錄破歷史極值,最低氣溫達-27.1℃
    1月5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段流凌。 寧夏氣象局供圖1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寧夏氣象局獲悉,據最新氣象資料監測顯示,1月7日清晨寧夏全區最低氣溫普遍在-27℃到-21℃,銀川為-23.1℃。全區最低氣溫出現在石嘴山站和鹽池站,均為-27.1℃。
  • 寧夏綠聚能與北方民族大學成立博士科研工作站
    中國電池雜誌-22日訊(梁小婧北京報導)據寧夏石嘴山電視臺報導,4月18日,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在寧夏綠聚能有限公司廠區舉行博士科研工作站成立揭牌儀式,並就北方民族大學與寧夏綠聚能儲能電池與碳基新材料聯合實驗室進行籤約,石嘴山市副市長王生林、大武口區區委書記洪濤、北方民族大學副校長閔文義及四名博士出席儀式。
  • 石嘴山公安助力企業跑出復工復產「加速度」
    「項目警官」讓企業「開工大吉」惠農公安分局河濱街派出所轄區內有自治區、石嘴山多家骨幹企業。「如何破解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這個難題,我們首先對轄區127家企業逐一進行摸底排查,劃分出32家在生產、95家待覆工企業。將其中的3家臨時改線生產疫情防控物資的企業列為重點企業,對其上報的工作人員優先核查並同步反饋,保障防疫物資生產。」
  • 石嘴山:浴火重生的逆襲!
    寧夏的老工業城市石嘴山市,因煤而建、因煤而興,因煤而衰、因煤而變,在這座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歷程中,經歷了艱難的浴火重生。眾多轉型升級的企業用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寧夏應急管理部門全力做好應對
    受近期持續低溫影響,從今天開始,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根據寧夏水文部門監測,從29號上午8點,黃河寧蒙交界麻黃溝至平羅高仁鎮出現首次流凌,流凌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較多年平均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
  •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
    寧夏環保四舉措治理水汙染●將全面關閉直接入河流等工業企業直排口 ●全區32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設施3月16日,記者從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今年,我區環保部門將通過加快汙水處理廠建設與提標改造、加強重點流域汙染治理、綜合整治重點入黃排水溝及加強飲用水源和地下水保護等
  • 黃河寧夏段今起進入凌汛期 較去年提前2天
    央廣網銀川12月29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牛巧剛)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今天,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縣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揚帆破浪啟新途--寧夏頻道--人民網
    石嘴山市,也曾身陷「資源咒語」,「資源型老工業城市」,一個「老」字,讓寧夏工業的搖籃——石嘴山市尬尷地落伍了。   要發展,就必須「破咒」。   轉型,變革——石嘴山工業經濟「破咒」的關鍵詞。   科學的頂層設計,鋪開了石嘴山市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藍圖。   建立完善經濟運行評估機制、「四長」聯動機制和工業經濟運行各項制度。
  • 寧夏今日部分地區氣溫創有歷史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新低
    央廣網銀川1月7日消息 (記者許新霞)據寧夏氣象臺最新氣象資料監測顯示,1月7日清晨,寧夏全區最低氣溫普遍在零下27到零下21度,銀川零下23.1度。全區最低氣溫出現在石嘴山站和鹽池站均為零下27.1度,根據寧夏氣候中心統計分析,石嘴山站最低氣溫創有歷史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新低,同時打破極值的站點還有靈武(零下26.9度)和石炭井(零下25.7度)。
  • 寧夏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
    (原標題:寧夏未來24小時天氣預報) 預計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
  • 寧夏7日部分地區氣溫創有歷史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新低
    央廣網銀川1月7日消息(記者許新霞)據寧夏氣象臺最新氣象資料監測顯示,1月7日清晨,寧夏全區最低氣溫普遍在零下27到零下21℃,銀川零下23.1℃。全區最低氣溫出現在石嘴山站和鹽池站均為零下27.1℃,根據寧夏氣候中心統計分析,石嘴山站最低氣溫創有歷史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新低,同時打破極值的站點還有靈武(零下26.9℃)和石炭井(零下25.7℃)。
  • 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十五選十,你有一票!
    12月29日,記者從寧夏氣象局獲悉,2020年「寧夏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眾評選活動今日正式啟動。該活動由寧夏氣象局主辦,寧夏氣象服務中心、寧夏氣象臺、寧夏氣候中心承辦。自2010年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十一屆。
  • 寧夏成立首個新材料產業研究院 探索石墨烯發展「新藍海」
    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右)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左)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寧夏分院揭牌。李佩珊 攝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吳秀章(右)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範(左)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寧夏分院揭牌。 李佩珊 攝中新網石嘴山8月11日電 (李佩珊)「我們目前要解決的是航空輪胎研發中的『卡脖子』技術難題,讓C919客機的輪胎儘快在寧夏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