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今起進入凌汛期 較去年提前2天

2021-01-09 氣象小秘書

央廣網銀川12月29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牛巧剛)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今天,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縣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據寧夏自治區水旱災害防禦中心多年監測顯示,今年,黃河寧夏段流凌特點是流量大、流速快,極容易在淺灘和跨河建築物形成冰壩、冰塞災害情況。據預測,今年黃河寧夏段將出現封河現象。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的流凌(央視記者牛巧剛 攝)

寧夏水旱災害防禦中心綜合科科長王鵬介紹說,往年凌汛期寧夏境內河道流量基本是400到500個流量,今年都在700到800個流量。凌汛前寧夏水利廳已按照度凌方案拆除了3座浮橋,停用了兩座渡口,對相關河段進行了應急加固。下一步,寧夏水利廳還將根據氣溫和凌情的發展,全力做好年度的防凌工作。

黃河上的「冰花」(央視記者牛巧剛 攝)

凌汛前,寧夏水利廳對黃河防凌工作進行了檢查,暫停了一些在建涉河項目,下階段,水利部門將根據氣溫和凌情發展,積極做好多部門聯合會商,強化監測預報,預籌工程搶險加固措施,全力保障防凌安全。

【來源:網易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寧夏應急管理部門全力做好應對
    受近期持續低溫影響,從今天開始,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根據寧夏水文部門監測,從29號上午8點,黃河寧蒙交界麻黃溝至平羅高仁鎮出現首次流凌,流凌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較多年平均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
  • 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日期較去年提前1天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日前,黃河防總宣布,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人員上崗到位,各級各有關單位開始24小時值班。根據要求,山東黃河部門立即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單位、部門要即刻進入戒備狀態,開始24小時值班。氣象、水文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氣溫變化,加強觀測巡測,及時通報實時凌情。各級防指山東將加強觀測巡察,備足防凌搶險料物,做好工程搶險和灘區群眾遷安救護等準備,及時有效應對突發凌汛險情。根據規定,有關電力管理單位要安排好水庫、水電站的電力生產,做好應急調度運用時電力負荷調整準備。
  • 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日期較常年偏早1天
    據了解,受近日冷空氣影響,11月18日內蒙古包頭至頭道拐河段首次出現流凌,流凌密度為10%,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早1天。
  • 黃河內蒙古河段出現流凌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11 月23日8時30分,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段首次出現流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據悉,流凌密度 10%,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 3天,比去年偏晚4 天,黃河內蒙古段進入凌汛期。
  • 黃河進入今冬凌汛期 較常年偏晚14天
    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當日宣布,黃河進入2018至2019年度凌汛期。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14天,與2011年並列為歷史最晚。  目前,黃河防總已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各級各有關單位相關人員上崗到位,開始24小時值班。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內蒙古氣溫持續低迷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近期,內蒙古氣溫持續低迷,中東部大部地區最低氣溫降至-15℃左右,氣溫較低加速黃河流凌,據監測,11月23日8時,黃河內蒙古段三湖河口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提請相關部門密切監視凌情變化,做好黃河凌汛的監測巡視工作。
  • 黃河平穩渡過凌汛期
    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來源:新華網】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黃河內蒙古託克託縣段(無人機照片)。 當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這標誌著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據了解,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共計121天,全河封凍總長度699.5千米,全河未發生凌汛災害。
  • 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結束
    新華社鄭州3月18日電(記者 雙瑞)18日8時,隨著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正式結束。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黃河內蒙古河段自2017年11月18日開始流凌,12月4日首封,至2018年3月18日全線開通,凌汛期歷時121天。
  • 黃河寧夏段發生凌汛
    連日來,由於氣候寒冷,黃河寧夏段自1月19日封河至今,封河長度已達170公裡。冰凌還在銀川市賀蘭縣境內形成冰塞,導致這個縣潘昶黃河灘區水位上漲,部分灘地農田受淹。目前,水位已經開始回落,尚未造成災情。當滔滔黃河從甘肅流入寧夏中衛後,便沿著銀川平原向內蒙古方向奔流而去。其間390多公裡的河道,地勢比較平坦,河水流速緩慢,加之冬季氣溫下降,河面容易結冰,每年都會出現凌汛。
  • 黃河內蒙古段已現流凌-資訊-中國天氣網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眾氣象服務首席段麗(黃德利攝)中國天氣網訊 伴隨天氣逐漸寒冷,黃河又將進入封河期。今年黃河凌汛期來水量大、氣溫偏低,預計部分河段封河時間將早於常年。受冷空氣影響,11月以來,內蒙古區內黃河流域平均氣溫在0.2~零下2.8℃之間,較常年同期平均氣溫明顯偏低1.5~3.3℃,比去年同期偏低3.7~6.8℃,包頭以下段氣溫偏低更明顯。受上述因素影響,黃河內蒙古段已出現流凌。
  • 黃河進入凌汛期 今年厄爾尼諾現象有史最強年份之一
    黃河防總宣布24日起進入凌汛期,並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確保黃河防凌安全。 資料圖:黃河凌汛 據黃河防總消息,11月24日起黃河進入2015~2016年度凌汛期,各級黃河河務部門嚴陣以待,確保安全度汛。
  • 黃河寧夏段出現封河 凌汛防禦進入關鍵期
    中新網銀川12月31日電 (於晶)12月31日,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寧蒙河段封河上首進入寧蒙交界石嘴山麻黃溝,黃河河面猶如盛開的「白蓮花」,流凌已逐漸匯聚,形成了一條大地間飛舞的「銀龍」。目前封河河段水位較凌汛前上漲3米,封河日期較多年平均提前9天。封河河段水勢相對平穩,未出現災情。
  • 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
    新華社鄭州3月18日電(宋曉東、蒲飛)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18日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誌著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共計121天,全河封凍總長度699.5千米,全河未發生凌汛災害。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科學應對 精細調度核心閱讀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標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凌汛是什麼?河水結冰為何會導致洪澇災害?今年凌汛形勢如何?受強冷空氣影響,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
  • 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 陝西啟動防凌工作機制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12月2日,陝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下發《關於切實做好陝西省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和韓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陝西省防總有關成員單位迅速行動起來,全面開展防凌風險隱患排查和河道行凌檢查,全力做好防凌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今冬凌汛偏早偏重 劉家峽水電廠提前防凌
    新華社蘭州11月10日電(記者連振祥)鑑於近期冷空氣較為活躍,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的實際,劉家峽水電廠近日開始控制出庫流量,合理預留水庫庫容,為今冬明春防凌創造條件。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活躍,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常年明顯偏低,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  為保證冬季黃河流域防凌安全,劉家峽水電廠立足於防禦最嚴重凌汛,做好各項防凌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按照調度要求,劉家峽水電廠及時調整水庫運行方式,目前日均出庫流量控制在1100立方米每秒,確保在凌汛期來臨之前,合理預留水庫庫容。
  • 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孫創 巴志遠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黃河河口管理局了解到,受寒潮降溫影響,1月7日,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長度4.4千米。2020-2021年度,黃河河口段首次流凌出現在2020年12月19日,範圍為墾利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裡險工,長度17千米,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僅持續一天。
  • 寧夏水利部門加強黃河凌汛監測、預報信息化水平
    央廣網銀川12月8日消息(記者徐升)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計今年黃河寧夏段流凌將出現在12月中下旬,封河上首在2018年1月上旬進入寧夏境內。近日,自治區水利廳召開黃河凌汛測報工作會議,部署加強凌汛監測、預報工作,提升黃河凌汛監測的信息化水平。為更加高效、準確地開展黃河寧夏段凌汛測報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部分省份發生伏秋連旱 北方河流將進入凌汛期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胡璐)記者9日從水利部了解到,部分省份發生伏秋連旱,北方河流將進入凌汛期。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兼應急管理部副部長葉建春日前主持召開會商會,安排部署抗旱、防凌和颱風降雨防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