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出現封河 凌汛防禦進入關鍵期

2021-01-09 中國網

中新網銀川12月31日電 (於晶)12月31日,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寧蒙河段封河上首進入寧蒙交界石嘴山麻黃溝,黃河河面猶如盛開的「白蓮花」,流凌已逐漸匯聚,形成了一條大地間飛舞的「銀龍」。目前封河河段水位較凌汛前上漲3米,封河日期較多年平均提前9天。封河河段水勢相對平穩,未出現災情。

為了迎戰防凌關鍵期,寧夏水利部門紮實抓好各項工作。加強監測預警,嚴格值班值守和重點河段、重要部位以及在建涉河工程的巡查工作;水文部門加強了監測設施維護力度和凌情觀測頻次,並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各防凌單位。開展防凌檢查,對水利防洪工程、涉河在建工程設施及主要乾溝入黃口進行全面排查檢查,做好防範工作,著力消除防凌隱患。全力夯實防禦工程體系,汛期受大洪水過程影響,黃河寧夏段河道流路、河勢及灘槽均發生一定變化,凌汛前各地水利部門組織對中寧石空灣、青銅峽唐灘、平羅施家臺子等10餘處受水流頂衝段工程進行加固,夯實防洪防凌工程基礎。為確保行凌暢通,水利部門督促拆除黃河惠農段電廠浮橋,停運部分渡口,同時加強了涉河工程設施依法防控工作。

據預測,近期氣溫仍然偏低,黃河寧夏段封河長度將進一步增加,水利部門將繼續做好值班值守,根據氣溫和凌情發展積極做好多部門聯合會商、巡堤查險,加強涉河在建工程和灘區人員管控,全力保障防凌安全。

相關焦點

  • 黃河寧夏段發生凌汛
    連日來,由於氣候寒冷,黃河寧夏段自1月19日封河至今,封河長度已達170公裡。冰凌還在銀川市賀蘭縣境內形成冰塞,導致這個縣潘昶黃河灘區水位上漲,部分灘地農田受淹。目前,水位已經開始回落,尚未造成災情。當滔滔黃河從甘肅流入寧夏中衛後,便沿著銀川平原向內蒙古方向奔流而去。其間390多公裡的河道,地勢比較平坦,河水流速緩慢,加之冬季氣溫下降,河面容易結冰,每年都會出現凌汛。
  • 黃河寧夏段今起進入凌汛期 較去年提前2天
    央廣網銀川12月29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牛巧剛)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今天,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縣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寧夏水利部門加強黃河凌汛監測、預報信息化水平
    央廣網銀川12月8日消息(記者徐升)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計今年黃河寧夏段流凌將出現在12月中下旬,封河上首在2018年1月上旬進入寧夏境內。近日,自治區水利廳召開黃河凌汛測報工作會議,部署加強凌汛監測、預報工作,提升黃河凌汛監測的信息化水平。為更加高效、準確地開展黃河寧夏段凌汛測報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科學應對 精細調度核心閱讀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標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凌汛是什麼?河水結冰為何會導致洪澇災害?今年凌汛形勢如何?受強冷空氣影響,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
  • 黃河內蒙古段已現流凌-資訊-中國天氣網
    為此,中國天氣網專訪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眾氣象服務首席段麗,解析今年凌汛形勢及防禦措施。今年黃河凌汛期來水量大 內蒙古段已出現流凌據內蒙古氣象專報顯示,今年汛期以來,黃河流域上遊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3%,其中黃河內蒙古境內偏多19%(烏海)~136%(五原),沿河水庫及河槽蓄水普遍偏多、水位偏高,導致凌汛期來水量大。
  • 今春黃河內蒙古段凌汛不確定因素較多 形勢嚴峻
    新華社呼和浩特3月2日電(記者 丁銘、王宇天)記者從1日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2012年黃河防凌汛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由於氣候覆雜多變,今春黃河內蒙古段凌汛不確定因素較多,防凌汛形勢嚴峻。    據了解,黃河內蒙古段今年1月18日實現全線穩定封河,全河段封河水位基本平穩,封凍河段累計吃水長度約400公裡,最大吃水深1.5米,較常年偏小。
  • 鄄城出現黃河凌汛奇觀
    本年度凌汛期,黃河山東段於2020年12月19日首次出現流凌,20日流凌消失。2020年12月30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再次出現流凌並不斷發展。1月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根據山東黃河河務局防凌監測顯示,2021年1月7日8時,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濟南、河口地區共封河8段,總長度4.6千米,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約7天。黃河山東段流凌長度600千米,較1月6日增加174千米,上延至菏澤東明王高寨控導。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寧夏應急管理部門全力做好應對
    受近期持續低溫影響,從今天開始,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根據寧夏水文部門監測,從29號上午8點,黃河寧蒙交界麻黃溝至平羅高仁鎮出現首次流凌,流凌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較多年平均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
  • 黃委:黃河凌汛突發性強,要確保防凌安全
    會商中,黃委水文局匯報了近期雨水情概況,對比分析了黃河寧蒙河段各主要斷面過流能力,預測分析了未來降雨情況,同時對中長期徑流情況作出預估;水旱災害防禦局匯報了近期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和水庫調度方案;水資源調度與管理局介紹了當前幹流引水、生態補水情況以及10月中下旬引水計劃,提出了明年水量調度總體思路;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了寧蒙河段河道過流能力和上遊河段防凌工程運行條件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黃河流域東西跨越23個經度,南北相隔10個緯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懸殊,徑流量變幅也較大。同時,因為冬季平均氣溫都在0攝氏度以下,因此黃河幹流和支流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冰凌現象出現。這些冰情除對冬季的水運交通、供水、發電及水工建築物等有直接影響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現冰塞、冰壩這種特殊冰情以後,還會導致凌洪泛濫成災。
  • 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結束
    新華社鄭州3月18日電(記者 雙瑞)18日8時,隨著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正式結束。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黃河內蒙古河段自2017年11月18日開始流凌,12月4日首封,至2018年3月18日全線開通,凌汛期歷時121天。
  • 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孫創 巴志遠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黃河河口管理局了解到,受寒潮降溫影響,1月7日,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長度4.4千米。2020-2021年度,黃河河口段首次流凌出現在2020年12月19日,範圍為墾利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裡險工,長度17千米,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僅持續一天。
  • 水利部:黃河已封河708.5公裡 下遊將出現封河
    隨著低溫持續,黃河上中遊均出現封河。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月8日前後,黃河下遊山東段也將出現封河。 截至1月5日10時,黃河已累計封河708.5公裡。其中,黃河寧蒙河段封河長度共計649.5公裡。目前,全河流凌、封凍河段水勢平穩。
  • 黃河濟南段結冰封河,河面上竟出現密密麻麻的朵朵「睡蓮」?
    天寒地凍時節,正值黃河凌汛期,自2021年1月7日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後,黃河看起來便失卻了印象中滔滔不絕一瀉千裡的氣勢。漫步濟南黃河岸邊,極目望去,層層疊疊的冰凌連綿不斷。大部分河面上都覆蓋著錯落的冰塊,冰塊隨著黃河水或急或緩地流淌,便形成了冬日黃河上著名的流凌景觀。隨著河面上的冰凌越來越多,就會出現冰凌堵塞河道,進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水位明顯上漲,這種水文現象也就是凌汛,俗稱「冰排」。冰凌是產生凌汛的主導因素,因而在冬季黃河河務部門一般會採取破冰的方法來防治。這巨大的冰塊就是破冰後出現的,看起來像厚厚的水泥板預製件。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開河 防凌期間未發生大的...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3月18日訊(記者 張豔玲)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今日全線開通,2019~2020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2019年11月1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於本年度首次出現流凌,12月6日黃河頭道拐水文斷面(內蒙古託克託縣)上遊4千米處首次封河,黃河中遊河曲河段、龍口庫區、壺口河段先後封河。黃河上遊寧夏河段和下遊山東河段出現短時流凌,沒有封河。本年度黃河最大封凍長度699.5千米,期間黃河凌情平穩。
  • 黃河下遊開河條件比較好 去冬今春已無凌汛之虞
    中新社濟南二月十七日電(薛紅軍)由於黃河下遊封河情況不算嚴重
  • 山東:濱州遭遇嚴寒襲擊 境內黃河全線流凌
    2021年1月8日,黃河山東濱州段全線流凌,部分河段開始大面積封河。當日,山東濱州遭遇嚴寒襲擊,最低溫度達到-21.4℃,黃河山東河段全線流凌,封河長度超46千米。
  • 陝西:氣象衛星遙感監測助力黃河防凌工作
    受此影響,陝西省黃河河道從2012年12月24日開始出現封河和流凌情況,黃河小北幹流上遊河道封凍加劇,下遊河段流凌密度將會持續加大,將會加重凌情。目前黃河陝西段封河,主要集中在府谷、黃河壺口及韓城段。  根據陝西省氣象局遙感中心高解析度衛星遙感圖像對黃河小北幹流凌情進行監測結果顯示:受近期持續低溫影響,陝西省黃河小北幹流上遊河道封凍加劇,封凍面積持續增加,小北幹流下遊河段流凌密度加大,其中大荔段尤為突出,防凌形勢嚴峻,應密切關注凌情變化,防止出現災情。
  • 水利部視頻連線防凌重點區:凌汛有較強突發性 防凌形勢不容忽視
    11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當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視頻連線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河南、寧夏、陝西省(自治區)水利廳和水利部黃河、松遼水利委員會,分析研判當前凌情發展趨勢和防凌形勢,安排部署本年度防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