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委:黃河凌汛突發性強,要確保防凌安全

2021-01-09 海報新聞

10月15日,黃委主任嶽中明主持召開黃河防汛防凌水資源調度綜合會商會,強調要全力以赴,戒慎恐懼,統籌做好防汛、防凌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相關工作,確保防洪安全和水資源安全。

會商中,黃委水文局匯報了近期雨水情概況,對比分析了黃河寧蒙河段各主要斷面過流能力,預測分析了未來降雨情況,同時對中長期徑流情況作出預估;水旱災害防禦局匯報了近期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和水庫調度方案;水資源調度與管理局介紹了當前幹流引水、生態補水情況以及10月中下旬引水計劃,提出了明年水量調度總體思路;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分析了寧蒙河段河道過流能力和上遊河段防凌工程運行條件,提出了本年度凌汛期封河流量建議。

會商指出,近期,相關單位結合河道邊界條件、工程運行狀況等因素分析了本年度凌汛形勢,編制了年度防凌調度方案。但是從統籌防洪安全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出發,還缺乏全流域長系列調度方案的論證。黃河凌汛受氣候、河流動力、河道邊界條件、封河流量等因素影響較大,突發性強,不可控因素多,防禦難度大。各級各單位要堅守防汛保安全的底線,在確保防凌安全的前提下,採用適宜的封河流量,儘可能減輕凌汛威脅。同時,利用凌汛期水庫調度時機,充分挖掘骨幹水庫調度空間,以戒慎恐懼的工作態度,統籌防凌安全、水資源綜合利用和供水安全。

會商指出,黃河流域是資源性缺水河流,水資源分配不平衡,年際變化大,在連續3年來水偏多的情況下,豐枯急轉的概率較大。要強化、統籌水資源綜合利用,上遊保持龍羊峽水庫高水位運用,適當抬高劉家峽水庫水位,為明年春季儲備水源;下遊小浪底水庫提前蓄水,為黃河下遊春灌和生態調度提供水源。

會商要求,要加強溝通協調力度,及時向水利部報告凌汛期水庫調度思路和方案,做好重要信息上傳下達。要梳理凌汛期各階段風險點和薄弱環節,對可能發生冰塞、漫灘上水的河段及其它防禦重點、難點提前做好預案,落實責任,預籌措施,全力應對,確保防凌安全。

會商強調,要加強防洪防凌技術支撐。各技術支撐單位要自我加壓,以問題為導向,認真開展凌汛調度技術研究,統籌考慮防凌安全和水資源綜合利用。根據今年防凌形勢,優化防凌水庫調度方案,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充分發揮水資源綜合效益,為防凌決策和水庫調度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按照水利部汛末水庫蓄水保水的有關要求,依據黃河下遊年度洪水調度方案,在後期流域沒有明顯降雨的情況下,適當壓減三門峽和小浪底水庫下洩流量,為黃河下遊供水安全提供保障。

相關焦點

  • 山東組織防凌隊伍35萬人應對黃河凌汛
    新華社濟南12月4日電(記者張志龍)進入12月,山東黃河進入凌汛期。記者4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目前山東黃河各項防凌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已組織群眾防凌隊伍35.2萬人,其中搶險隊212支1.1萬人,全力應對黃河凌汛。黃河凌汛突發性強,難於預測、防守和搶險。
  • 水利部視頻連線防凌重點區:凌汛有較強突發性 防凌形勢不容忽視
    11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當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視頻連線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河南、寧夏、陝西省(自治區)水利廳和水利部黃河、松遼水利委員會,分析研判當前凌情發展趨勢和防凌形勢,安排部署本年度防凌工作。
  • 今冬凌汛偏早偏重 劉家峽水電廠提前防凌
    新華社蘭州11月10日電(記者連振祥)鑑於近期冷空氣較為活躍,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的實際,劉家峽水電廠近日開始控制出庫流量,合理預留水庫庫容,為今冬明春防凌創造條件。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活躍,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常年明顯偏低,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  為保證冬季黃河流域防凌安全,劉家峽水電廠立足於防禦最嚴重凌汛,做好各項防凌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按照調度要求,劉家峽水電廠及時調整水庫運行方式,目前日均出庫流量控制在1100立方米每秒,確保在凌汛期來臨之前,合理預留水庫庫容。
  • 陝西:氣象衛星遙感監測助力黃河防凌工作
    陝西省防總根據省氣象局提供的衛星遙感監測決策服務,迅速發出通知,要求沿黃各市縣要充分認清黃河防凌嚴峻形勢,尤其是要強化凌情監測預警,精密做好凌情趨勢預測預報,切實落實撤離遷安措施,確保黃河防凌安全,同時派出工作組深入防凌一線。
  • 鄄城出現黃河凌汛奇觀
    本年度凌汛期,黃河山東段於2020年12月19日首次出現流凌,20日流凌消失。2020年12月30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再次出現流凌並不斷發展。1月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根據山東黃河河務局防凌監測顯示,2021年1月7日8時,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濟南、河口地區共封河8段,總長度4.6千米,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約7天。黃河山東段流凌長度600千米,較1月6日增加174千米,上延至菏澤東明王高寨控導。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科學應對 精細調度核心閱讀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標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凌汛是什麼?河水結冰為何會導致洪澇災害?今年凌汛形勢如何?受強冷空氣影響,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
  • 黃河新凌汛!壺口現冰瀑景色壯觀[組圖]
    壺口冰瀑布與龍門冰蓮花新華社記者劉詩平凜冬來臨,黃河冰封裡程漸增。據黃河水利委員會防禦局最新統計,截至12月28日10時,黃河上中遊累計封河長度達630.5公裡、流凌長度約800公裡,下遊河段目前沒有流凌和封河。
  • 寧夏水利部門加強黃河凌汛監測、預報信息化水平
    央廣網銀川12月8日消息(記者徐升)據氣象部門預報,預計今年黃河寧夏段流凌將出現在12月中下旬,封河上首在2018年1月上旬進入寧夏境內。近日,自治區水利廳召開黃河凌汛測報工作會議,部署加強凌汛監測、預報工作,提升黃河凌汛監測的信息化水平。為更加高效、準確地開展黃河寧夏段凌汛測報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 黃河追冰人:與凌汛一年一度的「約會」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黃河追冰人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開河 防凌期間未發生大的...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3月18日訊(記者 張豔玲)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今日全線開通,2019~2020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2019年11月19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於本年度首次出現流凌,12月6日黃河頭道拐水文斷面(內蒙古託克託縣)上遊4千米處首次封河,黃河中遊河曲河段、龍口庫區、壺口河段先後封河。黃河上遊寧夏河段和下遊山東河段出現短時流凌,沒有封河。本年度黃河最大封凍長度699.5千米,期間黃河凌情平穩。
  • 黃委利用遙感技術加強疫情防控期凌情監測
    昭君墳漫灘、堤防偎水遙感監測  中國水利網站2月25日訊(通訊員 劉湍康 陳亮)為確保黃河開河關鍵期防凌安全,黃委充分利用遙感技術,克服疫情防控期間人員現場巡查不便的困難,加強凌情遙感監測工作, 為黃河防凌提供精確有效的數據服務。
  • 黃河寧夏段出現封河 凌汛防禦進入關鍵期
    中新網銀川12月31日電 (於晶)12月31日,受近日持續低溫影響,黃河寧蒙河段封河上首進入寧蒙交界石嘴山麻黃溝,黃河河面猶如盛開的「白蓮花」,流凌已逐漸匯聚,形成了一條大地間飛舞的「銀龍」。目前封河河段水位較凌汛前上漲3米,封河日期較多年平均提前9天。封河河段水勢相對平穩,未出現災情。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解放前,因凌汛決堤而泛濫成災的事,幾乎年年發生,每次決口,都給沿河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失。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山東黃河河務局試過多種破除冰凌的方式,所有的方式中炸藥爆破效果較好,至今仍採用。
  • 黃河河口段流凌
    12月30日8時,黃河河口段再次出現流凌。12月31日,風急水深,站在已經拆除的開元浮橋「橋頭」,如同站上了水中扁舟。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9至30日,山東省沿黃地區氣溫大幅度下降,黃河河口段日均平均氣溫下降達12℃左右。
  • 今年黃河凌汛發生概率大 沿黃渭南段全力防凌備汛
    ,發生凌汛的概率大。黃河渭南段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黃河河務局等多部門正在抓緊凌汛前的安排部署,積極做好各項準備。黃河潼關段黃河潼關段河道長18公裡,容易出現冰蓋、卡冰等險情。當地黃河防汛抗旱等多部門成立專業機動搶險隊全面開展防凌風險隱患排查和河道行凌檢查。
  • 確保山東黃河安全度過凌汛期
    1月7日,副省長於國安到濟南實地檢查指導黃河防凌工作。於國安一行先後來到濟南黃河濼口險工和付家莊險工,實地查看河道凌情,詳細詢問黃河防凌工作準備情況,並看望慰問基層一線職工。於國安強調,黃河防凌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沿黃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各項防凌責任制,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各項防凌工作。要堅持24小時帶班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溫、水情變化,盯緊河道、涵閘等重點部位,加強冰凌觀測與巡堤檢查,準確掌握凌情動態和工程情況,確保預測預警到位。
  • 今年黃河凌汛發生概率大,陝西全力防凌備汛!
    記者從陝西省防總了解到今年黃河流域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均值可能偏低發生凌汛的概率大黃河渭南段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黃河河務局等正在積極做好各項準備什麼是凌汛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 黃河水利委員會利用遙感技術加強疫情防控期凌情監測
    本站訊 為確保黃河開河關鍵期防凌安全,黃河水利委員會充分利用遙感技術,克服疫情防控期間人員現場巡查不便的困難,加強凌情遙感監測工作,為黃河防凌決策提供精確有效的數據服務。   黃委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應用遙感技術開展水土保持監測,90年代開始防洪防凌監測,之後又擴展到黃河水資源管理、河湖保護、水行政執法、水利工程管理和水生態監測等領域。
  • 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 陝西啟動防凌工作機制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12月2日,陝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下發《關於切實做好陝西省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和韓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陝西省防總有關成員單位迅速行動起來,全面開展防凌風險隱患排查和河道行凌檢查,全力做好防凌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