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凌汛偏早偏重 劉家峽水電廠提前防凌

2021-01-09 南海網

  新華社蘭州11月10日電(記者連振祥)鑑於近期冷空氣較為活躍,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的實際,劉家峽水電廠近日開始控制出庫流量,合理預留水庫庫容,為今冬明春防凌創造條件。

  據氣象部門預測,受拉尼娜影響,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較為活躍,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將較常年明顯偏低,黃河流域寧蒙段凌汛可能較常年偏早偏重。

  為保證冬季黃河流域防凌安全,劉家峽水電廠立足於防禦最嚴重凌汛,做好各項防凌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按照調度要求,劉家峽水電廠及時調整水庫運行方式,目前日均出庫流量控制在1100立方米每秒,確保在凌汛期來臨之前,合理預留水庫庫容。

  作為黃河上遊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劉家峽水庫對黃河中下遊河段安全度過凌汛發揮著重要作用,每到防凌期,劉家峽水電廠就開始減少下洩流量,有效控制黃河中下遊封河期流量,使黃河寧夏、內蒙古段的凌汛災害大為減輕。進入防凌期後,劉家峽水電廠從每年12月份到第二年2月份,將出庫流量控制在500立方米每秒左右,到3月上旬開河季節,將出庫流量再降至350到400立方米每秒,以解除黃河解凍期的冰凌危害,到3月中下旬開河後再加大下洩流量,為黃河寧夏、內蒙古段農業春灌做好保障。

  凌汛是黃河中下遊嚴重的自然災害,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上漲,冰凌有時聚集成冰塞或冰壩,導致漫灘或決堤,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對沿岸居民構成嚴重威脅。

原標題:今冬凌汛偏早偏重 劉家峽水電廠提前防凌

相關焦點

  • 黃委:黃河凌汛突發性強,要確保防凌安全
    會商指出,近期,相關單位結合河道邊界條件、工程運行狀況等因素分析了本年度凌汛形勢,編制了年度防凌調度方案。但是從統籌防洪安全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出發,還缺乏全流域長系列調度方案的論證。黃河凌汛受氣候、河流動力、河道邊界條件、封河流量等因素影響較大,突發性強,不可控因素多,防禦難度大。各級各單位要堅守防汛保安全的底線,在確保防凌安全的前提下,採用適宜的封河流量,儘可能減輕凌汛威脅。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王章立介紹,凌汛需要一些觸發條件。比如,流域內有寒潮和冷空氣活動;河道內有足夠的流冰量和積冰量,對冰凌下洩形成了阻礙;有適宜形成凌汛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黃河是防凌的重點流域。劉志雨介紹,受拉尼娜狀態持續發展的影響,預計今年影響黃河流域的冷空氣頻繁、勢力偏強,隆冬將偏冷;冬季氣溫低會造成封河長度長、冰蓋厚等情況,從而造成河槽蓄水增量較大,容易給開河期冰壩埋下隱患。此外,東北嫩江上遊幹流等江河已封凍,松花江幹流出現流冰,預計嫩江、松花江等將於12月初全部封江。
  • 劉家峽水電廠改造「功勳」發電機組
    11月27日,工作人員檢修甘肅劉家峽水電廠機組。劉家峽水電廠4號機組於1974年12月18日投產發電,已經「服役」近46年。圖為甘肅劉家峽水電廠檢修人員檢查機組座環修復情況。
  • 中國發布丨水利部:黃河內蒙古河段全線開河 防凌期間未發生大的...
    來源:中國網中國網3月18日訊(記者 張豔玲)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今日全線開通,2019~2020年度黃河防凌工作順利結束。2020年2月上旬開始,受氣溫回升影響,封凍河段持續出現消融,至3月18日黃河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全河未發生大的凌汛災害。據了解,本年度黃河凌情封河流量大,長度短,開河時間早且平穩,槽蓄水增量小。頭道拐站首封前三天平均流量807立方米每秒,為近年最大。內蒙古河段2020年2月1日最大封河長度636千米,較近10年均值偏短162千米,為1991年以來最短。
  • 劉家峽水電廠全力抵禦寒潮確保安全生產
    近日,記者從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獲悉,針對近期斷崖式降溫來襲,劉家峽水電廠高度重視、周密安排,全力確保設備可靠運行、安全生產局面持續穩定。近期,受冷空氣影響,甘肅永靖地區連續多日溫度低至-15℃以下,當前正值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劉家峽水電廠積極落實相關要求,下發緊急通知,全面做好低溫寒潮應對工作。
  • 寧夏水利部門加強黃河凌汛監測、預報信息化水平
    近日,自治區水利廳召開黃河凌汛測報工作會議,部署加強凌汛監測、預報工作,提升黃河凌汛監測的信息化水平。為更加高效、準確地開展黃河寧夏段凌汛測報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據介紹,會議安排部署了今冬明春防凌測報工作,確保防凌測報工作責任到人、分工明確、措施有效。
  • 山東組織防凌隊伍35萬人應對黃河凌汛
    記者4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獲悉,目前山東黃河各項防凌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已組織群眾防凌隊伍35.2萬人,其中搶險隊212支1.1萬人,全力應對黃河凌汛。黃河凌汛突發性強,難於預測、防守和搶險。山東黃河河務部門及早部署,修訂預案,組織培訓,落實各項防凌措施。
  • 水利部視頻連線防凌重點區:凌汛有較強突發性 防凌形勢不容忽視
    11月24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當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視頻連線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河南、寧夏、陝西省(自治區)水利廳和水利部黃河、松遼水利委員會,分析研判當前凌情發展趨勢和防凌形勢,安排部署本年度防凌工作。
  • 黃河進入今冬凌汛期 較常年偏晚14天
    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14天,與2011年並列為歷史最晚。  目前,黃河防總已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各級各有關單位相關人員上崗到位,開始24小時值班。黃河防總要求嚴格落實各項備汛措施,按照年度防凌調度預案加強骨幹水庫調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天氣形勢分析預測,強化凌情觀測巡測,及時通報凌情和重要信息;沿線各級防指認真做好凌情觀測、河道清障、工程巡查防守、在建涉河工程安全監管、灘區群眾遷安救護等各項工作。  據悉,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
  • 鄄城出現黃河凌汛奇觀
    1月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根據山東黃河河務局防凌監測顯示,2021年1月7日8時,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濟南、河口地區共封河8段,總長度4.6千米,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約7天。黃河山東段流凌長度600千米,較1月6日增加174千米,上延至菏澤東明王高寨控導。
  • 陝西:氣象衛星遙感監測助力黃河防凌工作
    陝西省防總根據省氣象局提供的衛星遙感監測決策服務,迅速發出通知,要求沿黃各市縣要充分認清黃河防凌嚴峻形勢,尤其是要強化凌情監測預警,精密做好凌情趨勢預測預報,切實落實撤離遷安措施,確保黃河防凌安全,同時派出工作組深入防凌一線。
  • 東營境內的黃河|關於凌汛那些事
    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
  • 黃河寧夏段出現封河 凌汛防禦進入關鍵期
    目前封河河段水位較凌汛前上漲3米,封河日期較多年平均提前9天。封河河段水勢相對平穩,未出現災情。為了迎戰防凌關鍵期,寧夏水利部門紮實抓好各項工作。加強監測預警,嚴格值班值守和重點河段、重要部位以及在建涉河工程的巡查工作;水文部門加強了監測設施維護力度和凌情觀測頻次,並及時將有關情況通報各防凌單位。
  • 凌汛的成因 危害及防禦
    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冰凌有時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壩,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終漫灘或決堤,稱為凌洪。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開河期都有可能發生凌汛。通俗地說,就是水錶有冰層,且破裂成塊狀,冰下有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造成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 揭開高寒地區凌汛的「面紗」
    中國氣象報記者 餘亞慶 通訊員 趙丹 王曉娜凌汛是中國北方河流特有的現象,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據內蒙古自治區氣候中心主任達布希拉圖介紹,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
  • 今年黃河凌汛發生概率大,陝西全力防凌備汛!
    記者從陝西省防總了解到今年黃河流域冬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均值可能偏低發生凌汛的概率大黃河渭南段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黃河河務局等正在積極做好各項準備什麼是凌汛凌汛,俗稱冰排,是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顯上漲的水文現象
  • 【天氣早知道】今年阿拉善盟是暖冬?還是冷冬?氣象部門給出答案……
    【天氣早知道】今年阿拉善盟是暖冬?還是冷冬?本次「拉尼娜事件」對我盟今冬氣候有什麼影響呢?王多民告訴記者,氣溫預測,今冬阿拉善盟平均氣溫較常年偏低1~2℃,季節內冷暖波動大,階段性變化特徵明顯。其中,12月有5次冷空氣活動,冷空氣源源不斷南下,氣溫節節走低,影響時間長,較常年12月偏低2℃左右,寒冬特徵更明顯。降水預測,今冬阿拉善盟各地降水量較常年平均值偏多2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