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結束

2021-01-09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鄭州3月18日電(記者 雙瑞)18日8時,隨著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黃河2017—2018年度凌汛期正式結束。

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獲悉,黃河內蒙古河段自2017年11月18日開始流凌,12月4日首封,至2018年3月18日全線開通,凌汛期歷時121天。封開河期間凌情平穩,沒有發生較大險情和災情。

凌汛是由於下段河道結冰或冰凌積成的冰壩阻塞河道,使河道不暢而引起河水上漲的現象。黃河流域東西跨越23個經度,南北相隔10個緯度,地形和地貌相差懸殊,徑流量變幅也較大,因而容易產生凌汛,歷史上因凌汛決堤而泛濫成災的情況時有發生。

受氣溫波動影響,本年度凌情呈現四大特點:一是封河歷時較長,從首封到穩定封河歷時63天;二是寧夏內蒙古河段封凍冰層偏厚,頭道拐斷面為近40年來最大;三是開河時氣溫持續偏高,開河時間早、速度快,全線開通比常年早8天;四是槽蓄水量釋放集中,開河凌峰流量為2005年以來最大。

相關焦點

  • 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
    新華社鄭州3月18日電(宋曉東、蒲飛)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18日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標誌著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記者從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了解到,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共計121天,全河封凍總長度699.5千米,全河未發生凌汛災害。
  • 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日期較常年偏早1天
    黃河防總宣布,即日起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人員上崗到位,各級各有關單位開始24小時值班。  (往年資料圖)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黃河冰凌演變十分複雜,而且變化迅猛、難於預測、難於防守。
  • 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日期較去年提前1天
    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黃河凌汛是我國冬春季節最突出、最主要的汛情。日前,黃河防總宣布,黃河進入2017~2018年度凌汛期,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人員上崗到位,各級各有關單位開始24小時值班。根據要求,山東黃河部門立即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相關單位、部門要即刻進入戒備狀態,開始24小時值班。氣象、水文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氣溫變化,加強觀測巡測,及時通報實時凌情。各級防指山東將加強觀測巡察,備足防凌搶險料物,做好工程搶險和灘區群眾遷安救護等準備,及時有效應對突發凌汛險情。根據規定,有關電力管理單位要安排好水庫、水電站的電力生產,做好應急調度運用時電力負荷調整準備。
  • 黃河平穩渡過凌汛期
    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來源:新華網】  這是3月18日拍攝的黃河內蒙古託克託縣段(無人機照片)。 當日,黃河內蒙古封凍河段全線開通,凌汛洪水安全進入萬家寨水庫,這標誌著黃河2019-2020年度凌汛期結束。據了解,本年度黃河凌汛期歷時共計121天,全河封凍總長度699.5千米,全河未發生凌汛災害。
  • 黃河進入今冬凌汛期 較常年偏晚14天
    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當日宣布,黃河進入2018至2019年度凌汛期。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14天,與2011年並列為歷史最晚。  目前,黃河防總已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各級各有關單位相關人員上崗到位,開始24小時值班。
  • 黃河寧夏段今起進入凌汛期 較去年提前2天
    央廣網銀川12月29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牛巧剛)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今天,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縣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黃河進入凌汛期 今年厄爾尼諾現象有史最強年份之一
    黃河防總宣布24日起進入凌汛期,並啟動防凌運行機制,確保黃河防凌安全。 資料圖:黃河凌汛 據黃河防總消息,11月24日起黃河進入2015~2016年度凌汛期,各級黃河河務部門嚴陣以待,確保安全度汛。
  • 內蒙古氣溫持續低迷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近期,內蒙古氣溫持續低迷,中東部大部地區最低氣溫降至-15℃左右,氣溫較低加速黃河流凌,據監測,11月23日8時,黃河內蒙古段三湖河口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提請相關部門密切監視凌情變化,做好黃河凌汛的監測巡視工作。
  • 黃河內蒙古河段出現流凌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11 月23日8時30分,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段首次出現流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據悉,流凌密度 10%,首凌日期較常年偏晚 3天,比去年偏晚4 天,黃河內蒙古段進入凌汛期。
  • 確保山東黃河安全度過凌汛期
    1月7日,副省長於國安到濟南實地檢查指導黃河防凌工作。於國安一行先後來到濟南黃河濼口險工和付家莊險工,實地查看河道凌情,詳細詢問黃河防凌工作準備情況,並看望慰問基層一線職工。於國安強調,黃河防凌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沿黃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嚴格落實各項防凌責任制,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抓好各項防凌工作。要堅持24小時帶班值班制度,密切關注氣溫、水情變化,盯緊河道、涵閘等重點部位,加強冰凌觀測與巡堤檢查,準確掌握凌情動態和工程情況,確保預測預警到位。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科學應對 精細調度核心閱讀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標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凌汛是什麼?河水結冰為何會導致洪澇災害?今年凌汛形勢如何?受強冷空氣影響,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
  • 黃委:黃河凌汛突發性強,要確保防凌安全
    ,提出了本年度凌汛期封河流量建議。會商指出,近期,相關單位結合河道邊界條件、工程運行狀況等因素分析了本年度凌汛形勢,編制了年度防凌調度方案。但是從統籌防洪安全和水資源綜合利用角度出發,還缺乏全流域長系列調度方案的論證。黃河凌汛受氣候、河流動力、河道邊界條件、封河流量等因素影響較大,突發性強,不可控因素多,防禦難度大。各級各單位要堅守防汛保安全的底線,在確保防凌安全的前提下,採用適宜的封河流量,儘可能減輕凌汛威脅。
  • 黃河正式進入凌汛期 陝西啟動防凌工作機制
    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12月2日,陝西省防汛抗旱總指揮下發《關於切實做好陝西省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渭南市、延安市、榆林市和韓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陝西省防總有關成員單位迅速行動起來,全面開展防凌風險隱患排查和河道行凌檢查,全力做好防凌各項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水利部:黃河已封河708.5公裡 下遊將出現封河
    隨著低溫持續,黃河上中遊均出現封河。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月8日前後,黃河下遊山東段也將出現封河。 截至1月5日10時,黃河已累計封河708.5公裡。其中,黃河寧蒙河段封河長度共計649.5公裡。目前,全河流凌、封凍河段水勢平穩。
  • 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寧夏應急管理部門全力做好應對
    受近期持續低溫影響,從今天開始,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出現今冬首次流凌,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凌汛期。根據寧夏水文部門監測,從29號上午8點,黃河寧蒙交界麻黃溝至平羅高仁鎮出現首次流凌,流凌長度90公裡,密度10%至30%,較多年平均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
  • 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
    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2020年12月29日,黃河寧夏石嘴山河段今年首次出現流凌,較多年平均流凌日期推遲14天,較去年提前2天。流凌上首位於平羅高仁鎮,長度90公裡,密度30%至10%,標誌著黃河寧夏段進入了2020至2021年度凌汛期。
  • 鄄城出現黃河凌汛奇觀
    本年度凌汛期,黃河山東段於2020年12月19日首次出現流凌,20日流凌消失。2020年12月30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再次出現流凌並不斷發展。1月7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根據山東黃河河務局防凌監測顯示,2021年1月7日8時,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封河,濟南、河口地區共封河8段,總長度4.6千米,首封日期較常年偏晚約7天。黃河山東段流凌長度600千米,較1月6日增加174千米,上延至菏澤東明王高寨控導。
  • 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孫創 巴志遠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黃河河口管理局了解到,受寒潮降溫影響,1月7日,黃河河口段出現封河,長度4.4千米。2020-2021年度,黃河河口段首次流凌出現在2020年12月19日,範圍為墾利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裡險工,長度17千米,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僅持續一天。
  • 黃河河口段流凌
    12月30日8時,黃河河口段再次出現流凌。12月31日,風急水深,站在已經拆除的開元浮橋「橋頭」,如同站上了水中扁舟。受強冷空氣影響,12月29至30日,山東省沿黃地區氣溫大幅度下降,黃河河口段日均平均氣溫下降達12℃左右。
  • 黃河內蒙古段已現流凌-資訊-中國天氣網
    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公眾氣象服務首席段麗(黃德利攝)中國天氣網訊 伴隨天氣逐漸寒冷,黃河又將進入封河期。今年黃河凌汛期來水量大、氣溫偏低,預計部分河段封河時間將早於常年。今年黃河凌汛期來水量大 內蒙古段已出現流凌據內蒙古氣象專報顯示,今年汛期以來,黃河流域上遊降水量比常年偏多23%,其中黃河內蒙古境內偏多19%(烏海)~136%(五原),沿河水庫及河槽蓄水普遍偏多、水位偏高,導致凌汛期來水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