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前那顆導致大量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直徑10公裡,那都沒有讓地球毀滅,直徑800米的小行星能掀起多大的波瀾呢?不過很多生物會受到影響或滅絕或數量大大降低。1千米以下的小行星撞地球事件在地球歷史上時常發生,地球歷史上可能遭受過一顆大小相當於火星的太陽系原始行星的撞擊,使得地球地表物質被大量剝離,這顆原行星的撞擊也沒有使地球徹底毀滅。
要想將地球完全毀滅,所需要的能量最低也要超過重力結合能,地球物質質量萬萬億噸,要想完全破壞地球,就是太陽爆炸也可能做不到。規模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導致廣泛的生物滅絕是肯定的,撞擊導致的蘑菇雲揚起大量粉塵到大氣中,遮蔽陽光,使得地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斷降溫。地球歷史上曾有幾次較大規模的火山爆發,使得火山灰覆蓋了廣泛的天空,使得地表從太陽獲得的能量降低,也造成了廣泛的生物滅絕事件。
讓地球徹底毀滅,需要黑洞、超新星等最為劇烈的能量釋放現象,地球的形成就是無數的小行星、隕石撞擊的結果,大量物質逐漸結合在一塊,未來地球還會遭受小行星撞擊,不過仍然不可能毀滅地球。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隕石撞擊時候的能量,更具報導,隕石撞擊地面時速度可以達到54000公裡/小時,如果一個隕石是直徑800米的準球性隕石,則其動能為:1/2mV^2=0.5*4/3*3.14*400*400*400*3000kg*15*15=9*10^13J。相當於2.2萬噸TNT當量,大約相當於1.5個原子彈爆炸的能量。所以說,這點能量就連某海半島都摧毀不了,更別說摧毀地球了。不過,如果真的有這麼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的話,我們還是得萬分小心,儘量在該隕石還沒有達到地球的時候就給用飛彈打碎。因為畢竟撞擊到地面,就相當於核彈爆炸。萬一撞擊到哪個城市就不好了。
天體撞擊是毀滅不了地球的。其實地球就是在不斷的撞擊中產生的。太陽系中的原始物質在不斷的碰撞中形成了更大的天體,這些天體不斷的相互碰撞形成了更大的行星。原始的地球曾經和一顆叫做忒伊亞的原始行星發生過碰撞,讓地球質量變得更大了,月球也因此產生了。這次碰撞為後來的地球生命起源創造了有利條件。
圖示:地球曾經發生過行星級的撞擊
地球到從誕生到現在遭受到了無數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沒有因此毀滅。
圖示:恐龍毀滅於小行星撞擊地球
這麼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也沒有消滅地球上的所有的生物,不然就不會有我們現在的世界了。小行星撞擊地球瞬間產生大量的能量可以摧毀周圍的一切,大量的碎片被拋射到高空然後回落地球造成二次撞擊,大量的煙塵充斥到大氣層中造成核子冬天,氣溫驟降。另外,小行星撞擊導致大量火山噴發、海嘯和全球性的超級地震等等一連串的災難生物生存的環境急速改變,造成生物大滅絕。
圖示:小行星撞擊地球
因此,直徑800米的隕石撞擊地球,雖然威力不顆小覷,但是毀滅不了地球的。不過造成區域性的災難是在所難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