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太平洋上快速旋轉的超強颱風飛燕成為天氣舞臺上萬眾矚目的主角,在9月1日晚上,颱風飛燕再一次進行了「眼壁置換」,從今天午後的結果來看,颱風飛燕這個置換是較為成功的,衛星雲圖上看,飛燕的颱風眼再度擴大,形成了一個巨型颱風眼結構。而從衛星微波掃描看,它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巨大風眼,並且周圍環繞著厚實的颱風眼牆。
在颱風眼擴大的同時,颱風飛燕的個頭也有所擴張,9月2日下午,其龐大的北側雲系已經開始接觸日本南部沿海,這距離它登陸還有幾天。但因為大氣環境、水溫等原因,颱風飛燕的強度有所下降。中央氣象臺已經將其強度下調至強颱風。
或許不少朋友要問中氣愛了,這個「眼壁置換」是什麼?它會對颱風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事實上,「眼壁置換」是一個複雜的的熱帶氣旋發展過程,它涉及到颱風眼、颱風眼牆等多個街購。簡單點說,一個颱風因一些外來因素如幹空氣入侵、地形影響等影響,會出現多層眼牆,會在颱風原有的風眼結構外再建立一層新的外層眼牆,這就是所謂的「雙眼牆」結構。
9月1日,颱風飛燕出現內外「雙眼牆」結構
在出現這種情況後,外眼牆會中斷供應內層眼牆的水汽,內眼牆因失去水汽供應而慢慢減弱最終填塞消失,外眼牆就會成為颱風的主眼牆。主眼牆形成後若能再度發展清空,颱風得以再度增強,而完成一個置換過程。颱風整個環流也會擴大,並且因為角動量守恆的關係風力會衰減。總體來說,眼壁置換過程會使得颱風和颱風眼變大,而颱風飛燕就是因為這樣長成了一個擁有巨大風眼的巨型颱風。
中央氣象臺預計,颱風飛燕將在今天內逐漸轉為西偏北方向移動,加速靠近日本南部楊海,強度還將緩慢減弱,但仍可能將以強颱風強度於9月4日前後登陸日本南部地區。由於颱風飛燕現在變得更大了,它帶來的影響也會更廣泛,日本本州島南部地區本就人口稠密,經濟集中,颱風飛燕會帶來廣泛的狂風暴雨,對於日本的威脅也就更大,甚至首都東京可能都要位於其危險半圓內。
因此,這兩天無論是在日華人還是要去日本出差旅行的朋友,都應該對颱風飛燕的逼近提前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