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神秘國度,擁有美麗的湖泊、冰川,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河流和龐大複雜的水系網絡,擁有約473萬平方公裡的海域,我們生活在陸地,周遭的一切都被水體所包裹。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一支年輕的創作團隊,獻上一部中國人自己的水下紀錄片,向祖國的江河湖海吶喊,履行《水下中國》三年前與祖國的約定。
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這是全球第一部從水下的視角看中國自然和人文的大型系列紀錄片,也是8K RED電影機首次應用在中國的水下世界。耗時三年,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上百次潛水拍攝,試圖為國人揭開中國水下的神秘面紗。
《水下中國》共分6集,今晚21:30,湖南國際頻道將播出第五集「生命綠洲」。
我們曾認為,每一口吸入的氧氣都來自森林、草地、花園,或者天空。其實,氧氣構成於海洋。在水下,掩藏著廣袤無垠的綠洲。從寧靜的紅樹林,到原始的藻類,品類繁多的水草,這裡有植物的奧秘,生物的故事。現在,讓我們跟隨呼吸,潛入水下綠洲的世界。
你,準備好了嗎?
藻類,造氧的大師,綠色的根本。早在寒武紀,他們已默默地為地球編織外衣——臭氧層。這使得有機物的分解更有效率,為萬物帶來養分。
巨型海帶,世界上最大的海藻,成熟長達70-80米,它們是藻類王國中的巨人。在北美太平洋的沿岸,巨型海帶形成的海底森林,成為海獅遊樂的迷宮,海鞘飄揚的舞臺。
海帶,是棘皮動物的美食,尤其是海膽。尖銳的棘刺下,海膽藏著一張小巧但鋒利的嘴,削鐵無聲,能夠迅速吃掉大片海帶。
在這一片藻綠中,有一顆顆靛青的眼睛,那是藍子魚,他們偏愛這一口。在藻類繁殖的季節裡,藍子魚忙碌地穿梭在馬尾藻和麒麟菜之間,享用著大餐。
藻類除了為我們提供氧氣,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它還有著一個原始的功能——發光。
公元前50年,古希臘航海家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果有人在夜裡跳下水,或用船槳把水撥開,海水就會發出藍綠色的微光。
這是夜光藻。
福建平潭東岸,藍色星河在這裡墜落人間,黑夜水中泛起淡淡藍光。
一抹幽藍,讓平潭這個小漁村也慢慢熱鬧起來。當地人也給它一個浪漫的名字——「藍眼淚」。
哪裡有碧水,哪裡就有海草。海南陵水新村港,一個天然封閉的港灣。這裡是中國首個海草類型特別保護區,有著中國南海海草——海昌蒲。
海葵藉助海昌蒲高大的身形,與之共棲,給這片綠色的草坪編上髮帶,系上花裙。
由於海草長得太高,沉積物遮擋陽光,病菌容易散播,海草床需要一臺「收割機」來保護它的健康。海龜承擔起這一職責。它們以新鮮的海草為食物,每天能夠高效快速地消滅2-3公斤海草,從而保持這片海草床的自然更新。
離開高鹽度的海水,在高海拔的淡水中,水草被賦予了「水性楊花」的美名,在水面欲遮還羞。淡黃的花蕊口吐清香,引來蜂蝶的垂青。
可是廣西農民認為,它就是一種普通的水草,真名更是接地氣——海菜花。響水關的農民用它來餵魚、幼鵝和鴨子。
在海岸邊緣,還有一隻自然界中的兩棲戰隊——紅樹林。它們是中國的海岸衛士,天然氧吧。
潮水退去,奇形怪狀的根和地基一起顯現。看似死氣沉沉的灘涂,馬上熱鬧了起來。在潮間帶,彈塗魚和招潮蟹的表演開始了。
潮水上漲,關閉了舞臺的燈光。明天,灘涂上的表演還會再次上演······
呼吸之間,我們完成了一次和自然的交互。每一口清新的氧氣,每一抹水底的綠色,每一次灘涂的跳躍,每一次觸及生命年輪的記憶,都是這顆藍色星球在是時空中留給我們的饋贈。幽藍的海水,蒼茫的綠洲,我們和潮間生物共享紅樹林的守護。採集一片海藻,一根海草,上億年的進化在指間流轉。這些來之不易的饋贈,為生命的多樣化提供了生存的無限可能,也讓我們可以安身立命,落地生根······
從水下看中國,山河遼闊,與你相約!敬請期待每周三21:30,湖南國際頻道《世界潮我看·水下中國》全球電視首播,更多水下故事,等待你和我們一起去探尋。
人文/旅遊/美食/體驗
文化屬性+國際範兒
深耕文旅,挖掘地域特色
湖南國際頻道潮文化節目帶重頭自製欄目
每周三21:30
世界潮我看!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編輯/李蕾蕾
文案/李蕾蕾
視頻/夏靜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