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感應」真的存在嗎?科學家在物理領域發現了一些證據

2020-12-05 量子探索

這裡是「量子探索」,歡迎關注我,一起探索微觀量子世界!

在物理學中存在很多的難題,大部分的物理現象都是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科學家需要藉助各種儀器進行實驗,才可以進行相關的研究,在人類可以用眼睛觀察的地球上,可以研究的物理現象都已經被我們掌握,想要在進一步就要去探索廣闊的宇宙,或者在微觀的量子世界中找到新的方向。

在這樣的情況下,科學家十分慶幸也十分的無奈,慶幸是因為還有這麼多的難題等待挑戰,科學還有無限的上升空間,無奈的是人類科學經過最近幾百年的發展,出現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越來越低,要想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必須比前人更加努力。

那麼在物理學中做出怎麼樣的突破,才可以成為下一個獲獎獲得者呢?在量子力學中存在一個這樣的難題——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十分神秘,自從被薛丁格提出後就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經典力學在古希臘時代就出現萌芽,再經過重多偉大物理學家的研究和探索已經十分成熟,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量子力學在1900年,因為普朗克關於黑體輻射的研究才被科學家重視,到今天才剛剛過去了一個世紀,雖然發展很快,但是出現的時間太短,基礎理論不足。

愛因斯坦對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可以說又愛又恨,因為他在量子力學的發展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些現象和相對論產生了衝突,例如今天要說的量子糾纏就是一個相對論無法解釋的現象,光速是宇宙中的第一速度,有質量的物體是沒辦法達到光速的,恰巧量子幾乎都沒有質量,那麼它們是否都是以光速運動的呢?答案是否定的,量子之間糾纏的速度就是「超光速」的,科學家甚至判斷量子糾纏的速度超越了光速很多倍。

為什麼量子糾纏可以超越光速呢?下面就讓我們慢慢道來,量子糾纏是十分普遍的一個現象,雖然直到今天,科學家都不明白這個現象的原理,但是並不妨礙我們利用這個現象,「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就是依靠量子糾纏為基礎發展出的高科技。

簡單的來說,量子糾纏就是幾個量子相遇到了一起,成為了「好朋友」,就算把它們分開也沒辦法抹除它們是朋友的記憶,當然量子沒有意識,也不會成為朋友,但是當幾個量子相互作用後,它們就會成為一個整體,這個時候這些量子在物理學上就不能單獨來描述了,只能把這些量子共同稱為「糾纏態」,這就是量子糾纏現象,理論上看起來似乎十分簡單,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

當科學家把糾纏後的量子分開一段距離,驚訝地發現,改變一個量子的自旋狀態,另外一個量子的自旋也會瞬間發生相反改變,這個改變忽視了速度和距離,最新的研究中兩個單獨的光量子在分開1200公裡後仍然可以相互影響,這就十分顛覆認知了,兩個量子之間相互改變不是相互作用,而是因為它們共享一個波函數,才會一起改變。

2018年芬蘭的一個實驗團隊,製造了兩個15微米和頭髮差不多寬的鋁原子鼓膜,在超導電路和接近絕對溫度的情況下,讓兩個金屬體保持了半個小時的糾纏狀態,這就證明了在現實世界中,仍然可能出現量子糾纏現象。

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古人口中常說的「心有所感」會不會就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人類的思維本身就是大腦神經元之中的電波,也屬於能量狀態,根據常識,相處時間越長的人就會越來越有默契,僅僅依靠眼神就能明白對方的意思,這種現象在夫妻和親人身上更加常見,一些雙胞胎更是會出現「心靈感應」的新聞,或許這就是因為長時間的共同生活,出現了量子糾纏。

在未來,深入研究量子糾纏現象,如果有一個科學家可以弄清楚量子糾纏的原理,肯定會成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並且在更多的領域都可以利用這個物理現象,目前科學家只能推測,量子糾纏是依靠宇宙中的暗物質作為介質,暗能量作為動力,才可以進行如此之快,並且忽視距離的現象,當然「弦理論」中的觀點也有一些道理,弦理論中認為宇宙是多維的,最小的組成部分是一根根

如果弦理論可以被證實,那麼量子糾纏也就有了解釋,或許是在我們看不到的維度中,這些量子相互影響,不論哪種觀點,都需要等待科學家證實,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可能和「心靈感應」有關,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的現象,那麼我們用科學可以解釋嗎?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心靈感應」或許真的存在,和物理現象有關,人類科學無法解釋
    科學在不斷發展,人類的世界觀也隨著科學的發展不斷改變,在眾多科學領域中,物理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雖然前沿的物理知識和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沒有任何關係。卻在默默地影響所有人類的世界觀。量子力學打開了新物理學的大門,在神秘的微觀世界中,存在很多目前人類無法解釋,甚至是違反常識的現象,也是這些現象,導致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出現了矛盾,證實這兩個理論都不夠完善,如今已經21世紀,可是科學家仍然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法,只有弦理論這個看起來很棒,目前卻無法證實的「大一統」理論存在。
  • 一個神奇的物理現象,和「心靈感應」有關,目前科學無法解釋
    「心靈感應」的現象,那麼我們用科學可以解釋嗎?其實在量子物理中,就有一個神奇的想像,和「心靈感應」十分類似,這種現象就是——「量子糾纏」,一個科學家至今都沒有搞清楚原理也無法解釋的物理現象,但是我們目前把「量子糾纏」這個現象利用在了前沿科技中,比如「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通信」都是十分熱門的研究方向,量子力學相關的研究,是未來幾十年中科學家要研究的方向。
  • 高維空間可能真的存在,科學家發現了一些高維空間的疑似證據
    隨著對宇宙的研究逐步深入,人們發現了宇宙遠比想像中的複雜,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開始懷疑,在宇宙中除了我們熟悉的三維空間以外,還存在著其他未知的空間,因此,科學家們提出了一些有關高維空間的理論。這些理論中的所描述的高維空間真的存在嗎?對於這個問題,目前的科學界尚未給出最終的結論,但有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高維空間可能真的存在,因為在過去的研究工作中,科學家發現了一些高維空間的疑似證據。
  • 心靈感應現象真的存在嗎,量子糾纏能否被用來解釋
    這種事不只發生在電影片段當中,現實生活當中的確存在。為此,雙胞胎之間,除了相貌有著驚人的相似,難道真的存在心靈感應現象嗎?先說下心靈感應,被稱作直覺、預感、第六感等等。是指兩人之間不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傳統感覺,用「第六感」來傳遞思維和感覺的信息。
  • 預言家、千裡眼、心靈感應真的存在嗎?
    還有一些人能夠預知未來的例子。一個非常流行的例子是諾斯特拉達穆斯,他在16世紀預言了許多超出他一生的事件。所有這些現象的特點都被稱為超感知能力,超感知能力是一種超自然行為,現在用科學還無法完全解釋。超自然行為的概念是一個讓我們感興趣的領域。眾多的書籍、電影和電視節目都是圍繞這個概念而創作的。
  • 親友間常有心靈感應,這種感知能力咋回事?其實連科學家都在納悶
    小編看後是很吃驚的,事情很難巧合至此吧,但現實中的確有些奇葩的事讓人不得不相信一些心靈感應之類的現象是存在的,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科學的機理來解釋它們罷了。如果你去問身邊的人,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心靈感應是存在的,有這樣一句話:當你出現在我的夢中,一定是你在想我,當我出現在你的夢中,那就是我想你了。
  • 親人出事有心靈感應嗎?孿生兄弟姐妹有心靈感應嗎?
    在電視中,我發現節目組為了給觀眾「科普」什麼是量子糾纏的超距,舉了一個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發生「心靈感應」現象的例子。我當時就感覺這樣的舉例是非常不妥的。因為作為所謂「第六感」的典型特徵,心靈感應現象其實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孿生兄弟姐妹之間,也不可能有什麼心靈感應發生。但社會上總是流傳著兄弟姐妹間心靈感應的神話,意思是無論相隔多遠的距離,孿生兄弟姐妹之間總會在冥冥之中被某種神秘的力量聯結在一起。
  • 人怎麼會有心靈感應和預感
    在千年之交,科學家開始努力研究改善神經功能的藥物和晶片,另外一些人則致力於研究人類思想中鮮為人知的領域,他們相信自己能夠發現或喚醒人腦中不同尋常的潛在能力。由此,被舊科學視為欺騙活動的心靈感應和超感覺等現象變成了生物上和物理上的真實。22世紀的人類學會了運用思想來跨越時空與遠方的同類互相交流,他們甚至能清醒地預見未來。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
  • 不是生物學,而是量子物理學解釋心靈感應?
    如果您可以思考一下,讓別人立即理解您的想法或情感,那不是很好嗎?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認為,心靈感應-無需講話或任何其他物理交流方式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要麼是童話故事裡的內容,要麼是幸運的禮物。但是話又說回來,也許我們都有心靈感應。您可能已經在一個人打來電話之前就想到了一個人。
  • 證明心靈感應,能獲得諾貝爾獎嗎?
    」都未得到科學界的嚴格檢驗,所以,科學界否定了心靈感應的存在。如果心靈感應真實存在,它既屬於醫學和生理學界(人腦超常感知)領域,還屬於物理學和自然學界(幽靈般的信息傳遞)領域。若有人能證實它的存在,科學家會取得突破性的發現,人類將重新認識自然。
  • 心靈感應會不會是一種特殊的量子糾纏現象呢?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事實上,量子力學並不是現代產物,它早在1900年就被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發現了。現代的量子力學只不過是在舊量子力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對於量子力學的了解其實跟我們對黑洞的了解差不多,只是知道它的存在和一些神秘的現象,可是對其背後的本質則完全不了解。那什麼是量子糾纏呢?
  • 前沿探索:心靈感應
    人類長久以來時常觀察到所謂「奇異交流」類似「特異功能」的現象,這種能將某些訊息透過普通感官之外的途徑傳達給另一個人的能力稱為「心靈感應」。通常認為,相似的人或感情很深的人之間會存在心靈感應。比如,雙胞胎或熱戀中的情侶。
  • 經「心靈感應」網課培訓,高三聯考卷17分鐘完成?你覺得可能嗎?
    靠心靈感應,孩子蒙著眼睛就能感知顏色和數字,最近我們一直在關注杭州「真度智能」的網課,記者也買課感受了一番,對這門心靈感應課程的效果,當時一起聽課的家長有一些表示的確有用,有些則反饋孩子感應不到。蒙眼就能感知的「心靈感應課」,記者花199元體驗後,只想說……蒙眼感知顏色,還能心靈感應?似曾相識的網課……那麼,所謂的心靈感應真的存在嗎,真有這麼神奇的課程嗎?記者再次聯繫上真度創始人賀老師,同時也諮詢了相關領域的一些專家。01培訓後,6分鐘能答完未學過的初三試卷?
  • 科學解釋靈異現象之鬧鬼和心靈感應
    關於這樣的靈異現象還有很多,比如聽見異樣的聲音,想起自己的前世,見到鬼魂顯形或感覺到幽靈的存在,感覺被鬼魂附體,記憶中被外星人綁架,靈魂出竅,看到自己死後的樣子,感受到他人的心思,預言未來等等。所有這些靈異現象,我們都稱作「超自然體驗」或是「超現實體驗」,那麼這些都是真的嗎?
  • 它能證明愛因斯坦錯了,還能證實心靈感應存在?
    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成功地捕捉到了這一現象的第一個視覺證據,這一現象甚至會讓愛因斯坦本人也感到困惑。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他們的發現,題為《成像鍾型非局部行為》(Imaging Bell-type nonlocal behavior)。
  • 心靈感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
    聽臨沂市周易研究會胡秉言老師講:心靈感應,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心靈感應,不僅僅發生在「母子、父子、兄弟姐妹」等親人之間,有時也常會發生在熟人甚至陌生人之間。心靈感應,表面上看起來很神秘,實質上並不神秘,它只是一種物理現象。現代物理學「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同性質的兩個粒子,不論相隔多麼遙遠,只要某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一毫米,在遙遠他方的另一個粒子也會在同時感知到另一個粒子向東移動了一毫米的事實。現代的「量子通信」技術就是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之上的。
  • 深度揭秘神秘的心靈感應(附精彩案例)
    「 心靈感應 」人與人、人與世界之間,並非根本上各自獨立存在,而是具有深層次的聯結。也許,從更廣闊的意義上來看,萬物擁有共同的身份,心靈感應並不是感覺的把戲,它可能真的存在。——實驗證據提示我們有時會感覺到,我們與他人之間存在深刻的聯結。家人、密友以及愛人之間有時會感覺到超越物理距離的深切感應。這種感應,只是因為強烈情感所導致的錯覺嗎?還是可以被驗證?有一些科學實驗證明人與人之間確實存在著某種真實而神秘的聯結。
  • 從"量子糾纏"看"心靈感應",夢中也有"心靈感應"
    人們往往把心靈感應和預知、第六感等幾個心靈類似現象聯繫在一起,有時候還會等同去理解。某些宗教有時候也會利用"心靈感應"去增加它的神秘感。"心靈感應"通俗地講就是兩個人心靈相通。這就是心靈感應。科學雜誌《自然》曾發表過一項"關於腦部活動關聯的研究成果",該論文的作者是物理學家拉塞爾•塔格和哈羅德•帕特霍夫。他們用更為有力的詳細證據證明在情深意濃的人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的聯結,即使分開時也一樣。巴斯帝爾大學的利安娜•斯坦迪什醫師曾主持過一項實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