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40分鐘給無名顱骨「畫張像」

2020-11-25 科學技術部

     哪怕是僅存屍骨的命案,通過40分鐘的「顱面復原」後,可以「畫出」死者的大致相貌,然後對照疑似死者生前照片,20分鐘就可以判斷是否為同一人,公安機關據此掌握最直接的偵破線索。
  昨日,記者從科技部「科技惠民」發布會上獲悉,這項「命案屍體身源人類學判定關鍵技術」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國已建成56個民族顱面復原五官資料庫,目前,已儲存7.6萬人的五官數據,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而這個資料庫正是「顱面復原」技術的最重要一環。
  現狀
  無名屍骨案大量有待偵破
  警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流動人口的成倍增加,異地被害的刑事案件也成倍增長,其中約70%是無名屍骨案,這導致大量的命案難以偵破。
  「山裡、河裡發現的碎屍和白骨,要破案的話,第一步就要知道死者是誰。如果沒有任何生前資料和現場線索,就很難破案。如果長期破不了,這就會成為懸案。」昨日,國家級顱面鑑定專家、顱骨成像發明人蘭玉文介紹。
  2006年起,我國唯一從事人類顱面復原的專門機構——遼寧鐵嶺市公安局213研究所承擔了公安部、科技部課題,進行「命案屍體身源人類學判定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組採集了中國人五官形態樣本,著手組建56個民族顱面復原五官資料庫。
  這個資料庫的重要作用,就是調取庫裡的五官部件與顱骨自動配準。此外,再加上專門開發的修飾軟體,40分鐘左右就可以使一具頭骨復原面貌,從而為確定死者、警方破案提供最關鍵線索。
  蘭玉文正是這一課題的負責人,他解釋說,顱面復原的基礎就是對頭顱進行研究,判斷出性別、年齡,然後從五官資料庫調取資料,重新組建一個類似死者生前的相貌。
  基礎
  56個民族五官數據均採集
  為了最廣泛收集不同特徵的五官部件,課題組基本走遍了全中國,最終對15個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受試者採取了面部特徵標誌點。
  「有的省,比如雲南分布了26個少數民族,採取少數民族特徵的五官,都必須到民族發源地拍照、試驗。」蘭玉文說,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根據統計學的原理,按照民族、性別、年齡進行分類統計,幾百萬人口以上的民族,每個民族採集4000人,男女各採2000人;100萬-10萬人口的民族,男女各採1000人;10萬人以下的民族,男女須各採400人。
  此外,從受試者中再選一批人,除了從十個不同角度拍照片之外,還須對其頭部拍X光照片。通過X光照片與本人照片進行比較,分析軟組織和顱骨之間的關係,是否和真人一致。
  民族融合因素也要考慮進去,比如5代之內滿漢通婚普遍,沒有什麼特別的差別,那麼資料庫就需要越細緻越好,指標越多越好,提高精度。
  正是由於有了採樣廣泛的五官資料庫,提高了顱面復原像與對應顱骨的相似度,大約20分鐘便可完成三維顱面鑑定,迅速判定顱骨與照片是否同一人。「目前,鑑定相似率能達到75%。其實,只要40%就足以發揮作用了,只要稍微有一個地方像,知道誰家有人失蹤後,再進一步鑑定,最後就能確認。」蘭玉文說。
  應用
  五官「組裝」需行家辨認
  40分鐘,到底如何進行顱面復原呢?蘭玉文介紹說,首先要將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顱骨,放在專用設備內進行雷射掃描,在電腦中形成三維圖像。
  下一步,按照法醫學指標,測量顱骨的寬、高,眼眶內外間距,梨狀孔寬和高,然後將這些數據和形態輸入到計算機內,計算機以毫米為單位將面部分成不同區域,自動給顱骨配上皮膚。
  「接著啟動五官資料庫,相對應的眼睛、眉毛、鼻子、嘴、耳朵,會一一調取出來。比如根據顱骨測量得出的嘴巴大概形狀,資料庫會列出十幾個供選擇,此時就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分析,仔細觀察顱骨,選擇一個最適合的安上去。」蘭玉文介紹,嘴巴種類就有很多,包括鼓嘴、扁嘴、平嘴等多種。
  這一步就相當於往顱骨上添肉、化妝,一張人臉圖片就出現了。最後,還可以根據發現屍骨現場的情形,配上頭髮,穿上衣服等。
  雖然是運用的計算機技術,但並不是所有會計算機的人都可以操作。「畢竟這是一項高級檢驗技術,計算機在配對五官的時候,現場還是需要專家觀察細節,選擇最適合的五官部件進行各種搭配和組裝。」
  據介紹,該技術成果自投入使用以來,在受理的顱骨相貌復原200例案例中,有120例得出了面貌復原像,並被檢驗可靠。目前,有關部門在北京、武漢、重慶三地建立了顱面復原實用推廣基地,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科研辦案人員。

相關焦點

  • 靠一小塊顱骨就能復原一個人的全貌——「警界神探」袁中標
    任教半年後,于都縣公安局當時一位領導發現袁中標畫人物肖像特別逼真,便將他調入于都縣公安局上班。上班不久,於都轄區發生一起搶劫案,領導讓他根據受害人的描述,儘快畫出犯罪嫌疑人的肖像,以便向社會發布通緝令。袁中標臨危受命,很快畫出了嫌疑人的肖像。不到一周,辦案民警便將犯罪嫌疑人緝拿歸案。嫌疑人落網後,讓民警大為吃驚的是,袁中標所畫的通緝肖像與犯罪嫌疑人幾乎一模一樣。
  • 七旬大爺是位「玩腦」高手 曾復原98例無名頭骨
    據悉,王秉文不僅精通雕塑,而且是重慶公安局刑偵總隊的特聘專家,除了幫助偵破重慶本地的案件,還幫助外地警方復原顱骨。今年春節後不久,江西省公安廳送來一具頭骨,讓王秉文做顱骨復原。記者在4月拍攝的視頻資料上看到,測量頭骨五官數據後,王秉文立刻在圖紙上畫出了死者生前大致肖像,兩天後便用沾土基本復原了死者面貌。江西省公安廳根據王秉文提供的死者復原肖像,3天後確認了死者身份。
  • 無名女屍頭顱命案6年沒進展 警方建生前模樣協尋
    中新網12月19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南投草屯無名女屍頭顱命案,從2008年6月15日被發現,到現在仍無法破案,警方曾根據死者頭顱斷層掃描,重新畫出5張不同角度的畫像,但仍難以追查到死者的身份,刑事局最後透過英國顱面鑑定專家,以雷射3D掃描檔案,重建死者生前的模樣
  • ​理工男花40年時間,用圓規畫1000張畫,網友:太浪漫了
    ​理工男花40年時間,用圓規畫1000張畫,網友:太浪漫了 2020-07-13 1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醫學生直播畫顱骨引數千網友圍觀點讚
    醫學生直播畫顱骨引數千網友圍觀點讚》能找到醫學和繪畫相通的事物我覺得很開心,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摸摸索索,今天,緣分到了,所以一切順理成章。」說完,這個女孩害羞的笑了笑。日前,一段繪畫顱骨的直播躥紅網絡,而身為事件的主角面對突如其來的「出名」卻絲毫也沒感受到,「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改變,每天還是一樣,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上課、做實驗,課後看看電影塗塗鴉之類的。」
  • 竇唯40分鐘新作《後疫》:像場疫情音樂電影俯瞰眾生相
    >>>竇唯發40分鐘新作,收錄全球新聞、網絡聲音記錄疫情歌曲封面關注了竇唯近期動態的聽眾們應該已經注意到,這支《後疫》和2019年竇唯連續發布的10張專輯擁有較為相近的風格:合成器氛圍、音效加上大量的採樣,這是典型的「朝簡」時期的竇唯所具有的風格。
  • 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大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有一幅聊齋的女鬼畫,這幅女鬼畫的作者並不是非常有名的畫師,但是這幅畫讓許多人晚上看起來都不寒而慄。博物館中一副女鬼圖,為清代無名畫師所畫,多數人不敢晚上看。 女鬼圖背後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這幅畫,這幅畫中是一個書房中,一個綠毛的惡鬼,而在惡鬼的身下,有一個美女。
  • 手工製作大師,教你如何製作出,漂亮至極的無名紙畫和花球
    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製作漂亮至極的無名紙畫和花球,讓美麗永存。漂亮的無名紙花表演步驟1、首先準備5張7.5釐米×7.5釐米的藍色紙張,放在桌上備用。17、下面這張圖片就是藍色紙張摺疊完後,藍色紙張的另一側的形狀。18、用剪刀邊給已經折好的藍色的花朵刮出彎痕。19、下圖是藍色紙張用剪刀刮好後的形狀。
  • 你一輩子都很難見到的40張照片
    這條魚吃掉了長度是它兩倍,重量是它十倍的獵物  5.一個乳牙還未脫落的孩子的顱骨 一個乳牙還未脫落的孩子的顱骨  6.新型CT掃描已經精確到如此程度 蜥蜴蛻皮之後完整保存的面部  15.彩色鉛筆畫出的海浪
  • 超聲穿顱骨消融靶點 磁波刀治療帕金森
    超聲穿顱骨消融靶點 磁波刀治療帕金森金羊網  作者:張聞 黃耀渠 張鍵怡  2020-10-18 佛山市中醫院自2017年引進華南地區首臺磁波刀治療系統以來,已率先在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治療上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 術中快速原位顱骨修補成形術
    顱骨病變、顱內病變累及顱骨或顱骨感染都可能要切除顱骨。去骨瓣是神經外科常見的手術步驟,但在顱骨缺損處需要進行修補以保護腦組織,起到美容和患者有安全感的效果。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神經外科的Christopher C. Young等介紹一種術中快速原位顱骨修補成形技術,可用於顱骨骨瘤一期切除患者進行顱骨重建,其結果發表於2018年4月的《World Neurosurgery》上。
  • 3D技術輔助精準"顱骨拼圖" "洋蔥頭"寶寶換新顏
    為了給腦預留足夠的生長空間,人在出生後,顱骨之間會留有數條縫隙,直到腦發育完成後,顱縫才會逐漸閉合。「如果縫隙過早閉合的話,顱腔就太小了,會壓迫和限制正在迅速發育中的腦組織,引起顱內壓增高,並可能引起腦功能障礙。」  經過詳細的影像檢查後發現,佳佳頭部的雙側冠狀縫閉合,導致頭顱高聳,像一隻洋蔥。頂骨開裂5×6釐米,面貌十分異常。
  • 4分鐘可記的知識點卻花40分鐘做實驗?這所學校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
    原標題:4分鐘可記的知識點卻花40分鐘做實驗?這所學校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 向科學進軍民小編說點亮孩子心中對科學的熱情,是每個科學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首先是同行和家長的質疑:一個4分鐘就能牢記的知識點,為什麼要浪費40分鐘時間來做實驗?知識點讀讀背背、抄抄寫寫也能考個好成績呀!面對質疑,我們沒有退卻,反而更加堅定了信念。我們把科學探究堅持到底,引領孩子「像科學家那樣思考,像工程師那樣解決問題」。於是,每當孩子們進入實驗室的時候,他們總是兩眼放光:「老師,這節課我們做什麼實驗?」「老師,今天的實驗有趣嗎?」
  • 手術後被去顱骨的修復,顱骨成形術
    因該手術可恢復顱骨減壓術後顱骨結構的完整性、穩定顱內壓力、改善因顱骨缺損導致的顱骨缺損症候群而被廣泛應用。 當重型顱腦損傷、顱內惡性腫瘤、顱內炎症、自發性大量腦出血、大面積腦梗死引起的腦組織水腫最終發展成不能通過常規保守治療措施來有效幹預的惡性顱內壓升高時,施行去骨瓣減壓術是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
  • 腦出血後補顱骨用什麼材料好 聚醚醚酮peek顱骨修補材料
    很多腦出血患者可能還伴有顱內壓過高,治療時需要祛除一部分骨瓣減壓,這就造成顱骨缺損。但是顱骨也不能一直缺損著,急性期恢復後還要進行修補。那麼腦出血後補顱骨用什麼材料好呢?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尤其是腦血管意外。
  • 顱骨修復後神經是否重新恢復
    核心提示:顱骨缺損是神經外科臨床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疾患。社會生活中存在很多的危險因素,導致各種意外事件發生,像交通事故、生產安全事故、高空墜物等,這些都可能導致顱腦損傷,甚至造成顱骨缺損。此外,顱骨本身的病損、自身顱腦疾患而行開顱手術後無法即時還納骨瓣也會遺留顱骨缺損。所以顱骨缺損成為一種常見疾患。
  • 顱骨修補手術後需要注意些什麼?
    顱骨修補最主要的是對腦組織的保護作用,另外還有使顱腔重新恢復密閉容腔,改善了缺損局部腦組織的血流動力學。總之,顱骨修補術對於整形、神經功能的恢復有很明顯的作用,對患者的心理、精神、康復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目前顱骨修補術在神經外科相當成熟,危險性較小。 二甲及三甲醫院神經外科都可以。現在的手術材料多用鈦合金,分國產和進口。
  • 「90分鐘默畫鐵路圖」,折射敬業精神之美
    近日,網絡上有一段85後小姐姐90分鐘默畫全國鐵路圖的視頻火了起來。廣大網友被小姐姐郭志紅圈粉,表示「這就是最強大腦」。一張手寫全國鐵路圖,涵蓋807個站名、343個線名、606個接算站、201個非接算站,東至撫遠、西至喀什,北至漠河、南至三亞……用「行走的活地圖」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 《冒險王衛斯理之無名發》楊蓉首次飾演外星人,造型百變好妖孽
    比如最近正在宣傳的《冒險王衛斯理之無名發》,楊蓉在裡面飾演女主無名,這個角色對楊蓉來說可以說是一次新的嘗試!縱觀楊蓉以前的角色或正面或反面,但……總沒有一個是外星人吧?而楊蓉在《冒險王衛斯理之無名發》裡飾演的竟然是一個由一段電波幻化成人型的外星人——無名。無名可以入侵任何生物的腦部,來到地球之後,便化身美女的形象,以地球男子對他的情感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