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以來最大過水流量 永定河沿線居民請小心

2021-01-15 環京津網

5月8日,永定河北京段生態補水迎來歷史時刻。中午12時,盧溝橋攔河閘的6孔閘門一起緩緩抬升,上遊來水奔湧而出,卷著浪花朝下遊衝去。至此,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生態補水達到最大放水流量,即每秒380立方米,這也是盧溝橋攔河閘建閘33年以來的最大過水流量。昨天全天,共有近千人在下遊職守,確保沿線居民和工程安全。

昨天8時,放水正式開始。攔河閘上,一名工作人員朝著中控室的方向舉起右手,示意提升攔河閘高度,只見4孔弧形鋼閘門在啟閉機的帶動下緩緩上升。「不能一次放到最大流量,為了確保安全,只能階梯式地上升,再階梯式下降。」永定河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準確測算,第一次起閘位置控制在20釐米和34釐米,流量控制從此前的每秒85立方米提升到每秒130立方米;兩小時後提升至42釐米,流量控制在每秒190立方米;到了中午12時,工作人員不僅將閘門位置提升到93釐米,還增加了兩孔閘門,最終實現每秒380立方米的大流量放水。

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永定河北京境內全長170多公裡,如果在不加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從官廳水庫遠道而來的清水無法流得更遠。自從4月20日官廳水庫放水以來,永定河上的多座攔河閘共同發揮調度作用,幫助水頭持續前進。而此次大流量放水,也是要讓水頭加速前進,流向更遠的地方。

盧溝橋的大流量放水,給下遊帶來更寬闊的水面。在黃良路下遊,前兩天這裡還只是非常窄的水面,現在已是幾十米寬的河道。截至今天上午8時,水頭已到達永定河盧溝橋下遊左堤34.8公裡處,永定河北京段已實現143.6公裡河段有水,突破25年來的歷史紀錄。三家店以下形成水面面積1614公頃,與補水前相比,陳家莊至盧溝橋沿線10公裡範圍內地下水埋深平均回升2.17米,最大回升點是門頭溝陳家莊18.61米。

每秒380立方米的大流量放水持續了兩個小時。至昨晚6時,過水流量恢復到大流量之前的每秒80多立方米。

「永定河的河道非常寬闊,水頭正在自己找路,可能形成兩三股水流,沿途市民需要格外注意安全。」相關負責人說,在下遊,由於多年無水,有些河道已經成了當地村民穿行的道路,連通房山、大興左右兩堤間的萬窯路就是其中一條,目前該路已封閉管理。此外,巡查值守人員發現,在補水過程中,有些市民不顧危險隨意在河邊駐車扎堆兒賞景,甚至還有人翻越護欄走近水面。水務部門提醒市民出行要注意相關安全提示,不要冒險進入危險區域。

原標題:來水了永定河沿線居民請小心

文/記者 葉曉彥

相關焦點

  • 永定河的復活
    ▲5月10日永定河來水。 石秀英攝土肥原系黃沙過從遠古流來的永定河,和人類親密接觸後有過13個名字,小黃河是永定河的曾用名之一。這次來水引自黃河。1953年汛期前,官廳水庫大壩建成蓄水。這年8月份,永定河上遊發生洪水,洪峰流量達每秒3700立方米,水庫攔洪後下洩流量減少到每秒800立方米。高斌提出的上遊攔阻以解決永定河水災的設想,212年後,得以實現。1954年4月,毛澤東主席到官廳水庫工地視察。
  • 生態閱覽 | 《永定河傳說》: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跡
    2008年「永定河傳說」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這個流域裡流傳的系列民間傳說群上。《永定河傳說》就收納了70篇這樣的傳說。在《尚書 禹貢》《山海經》等古文獻中,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繩水以及繩水所出的碣石之山,有專家認為,碣石之山即在今天的石景山地區,因而這裡有不少治水掌故傳說。
  • 官廳水庫水更清了(深度觀察)
    「這裡的水是要流到首都北京的」鏡頭官廳水庫西南角,大壩巨大的2號閘口下,清水持續湧出,順著溢洪道,流向永定河。汩汩清流從官廳鎮幽州村進入北京,潤澤乾涸多年的河道,帶來盎然生機。官廳水庫是永定河水系最大的控制節點和生態節點。水庫4月20日起開閘放水,5月12日,實現永定河北京段全線通水。
  • 京城水跡|永定河還有很多名字
    內容合作:清華同衡人文與創意城市研究所專欄作者:蒼司宇永定河還有很多名字河流孕育了人類文明,所以人們把河流比作母親,稱為母親河。北京有一條母親河,一百多萬年前,「她」來到北京這片土地,在廣闊的平原上隨意擺動;一百多萬年後,「她」哺育的孩子愛新覺羅·玄燁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做「永定河」。
  • 最大流量為2180立方米/秒!我國15省份84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寧夏:黃河2020年第1號洪水進入寧夏6月以來,受河源地區降雨影響,黃河上遊來水持續增大。21日早上,黃河第1號洪水到達寧夏,較往年提前兩天。最大流量為2180立方米/秒。寧夏應急管理指揮部已向沿黃各市、縣(區)下發洪水防禦通知。
  • 上海磁懸浮方案引爭議 沿線居民擔心電磁輻射
    昨天,沿線小區的部分市民聚集在人民廣場,表達了自己對磁懸浮通過家門口的看法,他們希望磁懸浮離自己更遠一些,而不是僅有30米。記者了解到,上海市信訪部門在前幾天,已經組織規劃和環保專家分別與沿線小區居民溝通,了解情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個項目的公示期可能會延長,以聽取更多的群眾意見。
  • 青島強勢「入駐」大項目,新建「最大海底隧道」,沿線居民有福了
    青島強勢「入駐」大項目,新建「最大海底隧道」,沿線居民有福了!對大海的好奇心沒有停止,對大海的探索也在繼續。如今,我們的科學技術、生產水平和經濟發展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對現代的人們來說,大海的神秘面紗似乎已經蒙上了一些,人們對大海的了解比過去多了幾倍。儘管如此,大海還是像往常一樣憧憬著。
  • 流水遊魚引來振翅蒼鷺,永定河補水帶來這些美妙變化
    「乾枯25年的永定河開始流淌、生機勃勃,我站開始把永定河納入日常巡護監測範圍。」上周,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在朋友圈裡寫下這句話。今年的永定河補水,第一階段從4月20日持續到5月25日。在過去的一個月,人們從北京城的四面八方而來,看水、拍水、聊水。
  • 立冬之日,永定河水域雲集珍稀鳥類!
    隨著今年永定河秋季補水工作的陸續完成永定河流域房山段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11月7日長陽地區水域又迎來了新的「小可愛們」到此駐足攝影老師趙永祥在拍攝美景時一位新朋友不小心入畫了老師記錄下了這一特殊場景
  • 從京雄城際通車到永定河全線通水 過去一年北京幹了這些事
    新京報訊(記者 徐美慧)京雄城際全線建成通車、永定河170公裡河段25年來首次全線通水、北京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今日(1月6日),北京市發改委召開2020年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成效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北京去年在交通、水務、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領域建設方面取得的進展。去年12月27日,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
  • 永定河補水有人「撒歡兒」,高壓線旁下河撈魚,玩命吶!
    北京人愛水,不少人認為有水的地方有靈氣,近期永定河迎來生態補水,氣勢磅礴的放水景觀吸引了大量市民圍觀。不少人甚至開始「撒歡兒」:面對滔滔不絕的奔騰河水,有人越過公園警戒線近距離戲水;靠近高壓線的地方,有人扎堆兒釣魚;還有數十人冒險下河捕魚,場面十分危險,令人擔心。
  • 少雨的重慶遭遇近年最大洪水,居民:開始只是滲水,後來河水倒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晨 近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備受關注。這場洪水過境重慶,導致臨江區域被淹,洪崖洞景區暫停接待遊客,這也是1981年以來重慶經歷的最大一次洪水過境。 不過很多網友表示近日重慶基本沒有降雨,但卻感受到了一次洪峰來襲。
  • 廣州海珠部分地區午後或水壓下降,請做好儲水準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1月5日上午通報稱,廣州市海珠區一處加壓站將進行維護檢測,可能會對區內部分地方供水有影響,建議相關地區居民和單位做好儲水準備。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通報稱,為確保供水安全,廣州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定於2021年1月5日(星期二)13時至16:30時,對坭崗加壓站進行設備維護、檢測。屆時昌崗中路、江南大道南、坭崗路等沿線供水壓力將有所下降。該公司將通過合理調度,最大限度保障居民用水。請有關單位和居民做好儲水準備,詳詢供水熱線96968。
  • 車諾比33年後再現聖誕樹 居民在樹上掛滿時鐘和照片
    車諾比33年後再現聖誕樹 居民在樹上掛滿時鐘和照片  Winnie Lee • 2019-12-29 09:36:06 來源:前瞻網
  • 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橫跨7個國家,流量是中國黃河的88倍
    在中國,最著名的河流應該是長江與黃河了,長江因「長」而聞名於世,河流長度居於世界第三,流經黃土高原的黃河被稱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河流因能為人類生存生活提供必要的淡水資源以及生物資源,被視為一個國家的珍寶,在世界上,還有一條河流,它的河流長度位居世界第二,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經範圍最廣的河流,今天
  • 北京大興:麋鹿時隔33年回家 麋鹿形象將參選冬奧會吉祥物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孟竹) 8月24日是麋鹿回歸祖國33周年,作為麋鹿的「家鄉」,當天,北京大興迎來2018北京南海子麋鹿文化大會的召開。本屆大會深入挖掘麋鹿歷史文化內涵,系統總結麋鹿科學研究與保護成果,共商麋鹿保護與生物多樣性發展大計,將麋鹿文化品牌打造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 7.24-7.28(周二-周六)講座25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NGO減貧經驗分享】【藝術,教育與環境:創新企業家的視角】
    【京華講壇丨話說永定河】2018年7月24日(周二)14:00【主講】張廣林(現任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會長)【簡介】永定河,歷史上曾有桑乾河、盧溝河、無定河等多個名稱,元明兩代通稱渾河,清康熙帝賜名永定河,沿用至今。
  • 「十三五」以來 泉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6.5%
    據國家統計局泉州調查隊消息,「十三五」以來,泉州市城鄉居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28678元,增長至2019年的39155元,累計增長36.5%,年均增長8.1%。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4年高於城鎮居民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泉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37275元,增長至2019年的49592元,累計增長33.0%,年均增長7.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的15861元,增長至2019年的22142元,累計增長39.6%,年均增長
  • 南水北調中線水庫總氮超標 官方:進京水有保障
    據介紹,丹江口水庫的水質要優於密雲水庫水。在地表水國標中基本的29項監測指標中,江水的濁度、硬度、化學需氧量、總磷、硫酸鹽、氯化物、高錳酸鹽等指標都低於密雲水庫。其他指標與密雲水庫相當。何鳳慈表示,為保障飲水安全,沿線地方政府加快水汙染防治,已經提前實現了治汙和生態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