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閱覽 | 《永定河傳說》: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跡

2020-12-04 書香園林

作 者:郡 主

主 播:晚 秋

值班主編:邢曉靜

永定河歷來被稱為北京的母親河。它發源於山西省寧武縣的管涔嶺天池,流經北京的河段長159.5公裡,面積達3168平方公裡。

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年建都史的北京,就發祥於永定河從晉北群山中奔湧而出形成的衝積扇和古渡口一帶,那裡被叫做北京灣小平原。

有了沿河而居的先民,便有了人類文明史。在悠悠歲月長河裡,故事變成了傳說,又變成了神話。2008年「永定河傳說」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人們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這個流域裡流傳的系列民間傳說群上。

《永定河傳說》就收納了70篇這樣的傳說。

在《尚書 禹貢》《山海經》等古文獻中,記載了大禹治水的繩水以及繩水所出的碣石之山,有專家認為,碣石之山即在今天的石景山地區,因而這裡有不少治水掌故傳說。

永定河常發洪水,很多皇帝都來過石景山查看防洪情況。有據可查的有,金代的世宗皇帝,明代的成宗、孝宗、世宗、神宗四個皇帝,清代前期的數個皇帝。從大禹治水開始,這地方就沒間斷過治理水患,就像乾隆皇帝詩裡寫的「永定本無定」,是說這河不定性,想往哪裡流就往哪裡流。

到了1700年,永定河畔發生了一件影響北京歷史進程的大事。三國時期曹魏的鎮北大將軍劉靖想方設法,開車箱渠,築戾陵堰,永定河水馴服地進了渠,清泠泠地東流而下,幽州的土地全部得到灌溉,糧食產量大增。自此以後車箱渠造福百姓1000多年,把蠻荒之地變成了米糧川。

再後來,清朝康熙皇帝在這裡鑄過鎮水鐵犬,鐵帽子王爺允祥在這裡提出過治河和營田相結合的方案,于成龍生死不離永定河,乾隆爺也曾賜匾治水功臣李光地,曾國藩、左宗棠、馮玉祥都曾來過永定河治水修壩。

這裡還有治惡鎮水的神話,如仙龜為救蒼生犧牲自己吞永定河水,王老漢栽種河提柳,劉伯溫幫助高亮趕洪水,石景山鎮惡龍、關老爺揮刀攔洪水、靈官背觀音過河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一方水土養一方神獸,關於鎮水神獸這裡面的故事可就是天馬行空了。比如神鳥灑水形成了永定河,無定河神龜鬥怪龍,張果老倒騎駱駝,河神體恤百姓派神羊下凡等等。

地方風物傳說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名片,又往往與名人軼事交織在一起,更增添了一份津津樂道的趣味。比如永定河邊的晾屍臺據傳原是伍子胥鞭屍楚王的平臺;雕刻馳名中外的潭柘紫石硯用的紫石是三位天神的冠袍變的;石景山曾被稱為「溼經山」,原是唐僧取經過程中經文落水的地方。竇燕山蓋學堂、馮玉祥賠框等名人掌故也都是妙趣橫生的民間口頭藝術作品。

除此以外,永定河流域還有很多植物傳說。

八角村村西有一棵四人合抱的銀杏樹,樹幹挺拔,綠蔭如蓋。相傳400多年前,村裡有一對美麗善良的姐妹,分別叫做金杏和銀杏,她們為了陪伴重病的老母,遲遲未嫁。母親去世後,妹妹銀杏鼓勵姐姐去尋找幸福,並請觀音菩薩把自己變成了一棵銀杏樹守護在母親的墳頭,圓了孝母之心。

黑石頭山上有棵皂角樹,一樹兩幹,緊緊相依在一起,這裡面有一個善良的河北小夥子為救重病的北京姑娘,被歹人殘害的悽美愛情故事。北京姑娘日日到他墳頭哭泣,直到他們化為這棵皂角樹,生不能做夫妻,死也要不離不棄。

南大荒御蟠桃,則是一個和孫悟空有關的故事。明代的時候,宮裡有個機構叫林衡署,專門負責建立果品試驗基地,給宮裡挑選進貢的水果。永定河邊上有一家勤勞的果戶姓袁,因為年年被官府盤剝,一家人準備逃走時,又趕上了永定河發大水,老袁便帶家人跳進河裡求死。碰巧遇上了在晾經石邊歇息的孫悟空,被救了起來,還賜給了他好的蟠桃品種。這一年皇上來視察,遠遠聞到蟠桃香,這蟠桃也就成了御蟠桃。

三家店西街有座古剎龍王廟,坐落在京西古道上,是通往山西、陝西、內蒙古的商道起點。這裡曾住著個賣魚的老漢劉老西,苦於永定河常年發大水影響生意。因為劉老西是從山西的大槐樹下逃難來的,他總相信槐樹能御災抗患,於是在永定河邊栽了這棵大槐樹,並修了龍王廟。這廟因保佑永定河流域的百姓安居樂業聲名遠播,院裡的老槐樹也被老百姓親切稱作「龍王槐」。

翠微山麓還有一座著名的四柏一孔橋,過了橋就是明代的壁畫傑作法海寺。傳說法海寺建成後,太監李童來驗收,為了挑出點毛病好剋扣工匠們工資,他想出個法子,說兩天後的八月十五,皇上要來視察,到時候要修好四百零一座橋。工匠們可為了難,其中一個叫張悶子的老木匠,對著水面上的四棵柏樹樹影琢磨了一天,突然想出了個辦法。等到李童來驗收,張悶子告訴他「大人,四百一孔橋修好了!」李童卻只看到一孔橋,生氣地問:「那四百在哪兒呢?」張悶子指著河兩岸撐著青石板的四棵柏樹說:「一、二、三、四,正好「四柏」!」李童在皇帝面前啞口無言,只得按約撥付了工匠工資。

永定河文化蘊含著水利文化、農耕文化、遊牧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在北京城市發展史上具有母體文化的重要地位。作為其載體之一的永定河傳說,因其地域跨度廣袤、時間跨度久遠,流域內稱謂多變,治水人物眾多,傳說版本不同,生產方式多樣,山川寺廟傳說眾多,並納入了放河燈、祭祀龍王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動,在厚重中又不失生動。

沿河而居的先民們,一方面堅強地建立種族生存的物質家園,另一方面充滿理想主義地創造出以傳說為代表的精神世界。這些向水而生的文明印跡,記錄著歷史的起起落落,必將在這片千古文明的熱土,被後世子民們薪火相傳。

相關焦點

  • 京城水跡|永定河還有很多名字
    北京在歷史上是一個水網密布、河湖眾多的水鄉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水」承載著京城的漕運,滋潤著皇家的園林,維繫著百姓的生活,豐富著文人的詩歌……「水」為北京城市的發展提供水源、保障補給,同時也在「潤物無聲」的存在中塑造著北京城的靈魂,給北京城帶來生命和活力。
  • 永定河的復活
    人們已許久沒看到永定河舞動的身影了,這身影裡曾蘊含慈愛,曾顯露暴怒,無數悲歡、複雜況味、諸般記憶本已風乾在裸露的河床上,隨著水流復起,依稀浮現。不過,這次水流並非永定河自身來水,主要是從流域外引來的客水。引客水的目的是為了讓永定河真正「活」過來,恢復全流域生態系統,常年不斷流。
  • 水來了! - 北京印跡inBeijing
    永定河基本概況圖引自永定河流域生態環境研究進展及修復對策_馮兆忠1.3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是什麼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以「四嶺三川」為基本山水格局西山主要由四列西南——東北走向的山系構成山係為:大窪尖-貓耳山靈山-黃草梁-灰金坨-筆架山白草畔-百花山-老龍窩-青水尖-妙峰山九龍山-香峪梁三條自然河川蜿蜒其中河川為:永定河、大石河、拒馬河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覆蓋了從史前至當代漫長的歷史時期是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的分布密集帶歷史文化資源豐富
  • 33年以來最大過水流量 永定河沿線居民請小心
    5月8日,永定河北京段生態補水迎來歷史時刻。中午12時,盧溝橋攔河閘的6孔閘門一起緩緩抬升,上遊來水奔湧而出,卷著浪花朝下遊衝去。至此,2020年永定河北京段生態補水達到最大放水流量,即每秒380立方米,這也是盧溝橋攔河閘建閘33年以來的最大過水流量。
  • 流水遊魚引來振翅蒼鷺,永定河補水帶來這些美妙變化
    「乾枯25年的永定河開始流淌、生機勃勃,我站開始把永定河納入日常巡護監測範圍。」上周,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在朋友圈裡寫下這句話。今年的永定河補水,第一階段從4月20日持續到5月25日。在過去的一個月,人們從北京城的四面八方而來,看水、拍水、聊水。
  • 開挖到哪裡 綠化到哪裡——糯扎渡水電站的生態印跡
    新華社昆明9月7日電 題:開挖到哪裡 綠化到哪裡——糯扎渡水電站的生態印跡新華社記者趙珮然、楊靜切割縱深的峽谷、綠汪汪的湖水被一條大壩攔腰攬住,陡峭邊坡上樹木鬱鬱蔥蔥,爭奇鬥豔的黃葉假連翹、紅花羊蹄甲等點綴其間……
  • 千裡沅江·戌時丨大河的文化印跡 要從7800年前說起
    河邊,是水拍船舷的輕柔之聲,以及船隻晃動時木頭榫枘擠壓摩擦的細碎嘎吱聲;樹下,老人坐在躺椅裡,搖著蒲扇,跟趴在他膝上的孫子講著沅江的故事:「關於這條白河(沅江),要從七千多年以前開始說起……」人生轉眼不過百年,而河流的存在卻源遠流長,它們承載著人類的輝煌和敗落,浸潤著人類的文明。
  • 40年印跡 | 列入全國試點!寧波要打造這樣一個...
    本文原標題:《40年印跡 | 列入全國試點!寧波要打造這樣一個先行示範區!》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過40年,寧波整裝換新行駛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今天,推出「潮起東海岸——寧波改革開放40年印跡」重大主題報導之第71篇《託起一方永續發展》。
  • 永定河補水有人「撒歡兒」,高壓線旁下河撈魚,玩命吶!
    北京人愛水,不少人認為有水的地方有靈氣,近期永定河迎來生態補水,氣勢磅礴的放水景觀吸引了大量市民圍觀。不少人甚至開始「撒歡兒」:面對滔滔不絕的奔騰河水,有人越過公園警戒線近距離戲水;靠近高壓線的地方,有人扎堆兒釣魚;還有數十人冒險下河捕魚,場面十分危險,令人擔心。
  • 立冬之日,永定河水域雲集珍稀鳥類!
    隨著今年永定河秋季補水工作的陸續完成永定河流域房山段的生態環境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11月7日正陸陸續續地趕過來呢希望他們在房山愉快的安家也與永定河流域房山段共享美好的自然生態穩步地恢復了生態系統讓鳥類棲息環境明顯改善為遷徙過境和越冬的鳥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棲息地
  • 從京雄城際通車到永定河全線通水 過去一年北京幹了這些事
    京雄高速啟動建設,將實現北京與雄安新區1小時快速直連;國道109新線高速加快建設,與河北張涿高速、京蔚高速相連,填補北京市西向高速公路空白;建成國道105、宋梁路北延、通懷路三期等普通公路,新增公路裡程約70公裡,良常路南延、國道104等加快實施。「伴隨京雄高速建設,北京今年將實施車路協同示範工程,推進智慧高速公路建設。」相關負責人表示。
  • 生態文明理念下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
    生態文明作為全新的理念,成為中國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迫切需要,生態文明思想也融入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在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尤其是自然資源部的成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新職責的明確,土地整治順應這一時代背景,也須向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保護修復轉型,實現外延拓展和內涵提升。
  • 北京溼地生態改善 珍稀瀕危鳥類現身
    得益於生態功能的改善,北京溼地生物多樣性正持續增加,溼地成為北京野生動植物的「樂園」。  永定河上的「新朋友」  趙永祥是一位資深攝影愛好者,永定河是他最常光顧的攝影地之一。近一年來,每天早上5點左右,他都會去永定河附近溜達一圈。最近正是候鳥遷徙的季節,許多平時不常見的鳥類現身北京,身邊的攝友都陸續拍到了罕見的珍稀鳥類。
  • 「大湖」之北碧波清——海北州水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當年5月,海北州被水利部列為全國第二批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地區。因地制宜 築牢生態底線從西寧出發,行至海北州,一路與湟水河、青海湖相伴而行。牛羊蕃息,高原藏城鑲嵌在綿延的草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北州從優化理念入手,堅持超前眼光、因地制宜、全域推進、系統治理,推動由工程治水向生態治水、系統治水的轉變,著力構建四類區域的總體布局。
  • 官廳水庫水更清了(深度觀察)
    圖①:永定河局部流域及官廳水庫示意圖。圖②:官廳水庫,灰鶴振翅飛翔。 影像中國 圖③:學生們在官廳水庫溼地公園觀鳥。 任志來攝 圖④:燕山餘脈懷抱官廳水庫,風光秀麗。 孫慧軍攝 5月中旬,永定河流域北京段25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永定河實現京津冀區域聯通。上遊調來的水,從永定河入官廳水庫,出水庫後再入永定河。
  • 河南蘭考:開創水生態文明建設新格局 河湖相連潤「紅城」
    近年來,蘭考縣依靠優越的引黃條件和發達的渠系現狀,立足縣情、水情,全面貫徹國家新時期「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打造出「三水聯調保供給,河湖相連潤紅城」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模式,實現了蘭考縣「河湖暢通、生態健康、宜居宜遊、人水和諧」的水生態文明城區建設新格局。
  • 雷學軍:響應綠色發展號召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是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為實現其目標進行的一系列實踐活動。1、發現「速生碳匯草」作者從刈割韭菜得到啟示,發現並界定了一類生長發育迅速,可以反覆萌發,捕碳效率高,一年能刈割多次的速生草本植物,將其命名為「速生碳匯草」,目前,共選育了76個陸生和水生品種,適應種植的範圍廣。
  • 「太湖水危機事件」,為我國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留下哪些深刻鏡鑑?
    通過十年的治理,太湖流域再沒有發生過大面積水華,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的修復;流域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取得初步成效。可以說,太湖流域是我國很多地區發展模式的縮影,其在流域水環境治理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對於欠發達地區優化發展道路,推動我國流域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 生態文明關鍵詞之溼地生態系統
    溼地生態系統具有如下特徵: (1)獨特的自然環境:溼地表面長期或季節性處於過溼或積水狀態,發育有水成或半水成土壤,生長著溼生植物,同時分布著以這些植物為生的動物和微生物群落。
  • 傳說中的超級文明亞特蘭蒂斯
    ,對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情有獨鍾,生前更是數百次提到這個地方。不僅詳述其細節,特徵。還準確的預言了人們將於1968年在大西洋比米尼島被人們所發現。在描述其文明程度時,凱西留下了十分詳盡的記錄。能源系統的中心是磁歐石,他是六面體的巨大圓柱體的玻璃狀物質,靠吸收陽光來轉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