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物學、進化的角度看,為什麼自然界的生物有男女、雌性之分?

2020-10-23 布卡卡科學

都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人們往往會在另類的,少數的事情上花更多心思,而對於很常見的事物則習以為常。因為已經習慣了這類稀鬆平常的東西的存在,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和分析,其中,性別就是最為常見的事物之一。

人分男女,獸分公母,就連植物都分雌雄,就好像性別是與生俱來的一般,沒有人疑惑為什麼會用男女雌雄來將生物分為兩種類別。

事實上,性別是生物進化過程中演變出來的

最早的有性生殖是「同配生殖(Isogamy)」,目前進行同配生殖的生物主要包括一些原生生物,藻類,真菌等。這些生物生殖時,形態、大小都相同的配子(即同形配子)進行簡單的相互結合 。廣義上的同配生殖也包括比如草履蟲的結合生殖。

此後出現了"異配生殖(Anisogamy)",即交配是雙方提供的配子大小不一致了。有性生殖時,進行交配的兩個配子在形態、大小和結構方面有區別,同時有性別分化,大小配子融合形成合子,合子長成新個體。如綠藻中的實球藻、空球藻等。

最終出現了"精卵生殖(Oogamy)",即一方只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另一方卻還要提供下一代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只有到這時,我們才能定義性別,我們把前者稱為「雄性」,而把後者成為「雌性」。

精卵生殖一般在在多細胞生物中出現,也有一些單細胞生物出現精卵生殖,因此性別應該出現與和多細胞生物差不多的年代裡,至少6億年前。

這時候就有人疑惑了,自然界為什麼要演變出雌雄之分呢?

雌雄同體的問題是自我繁殖,基因結構單一,組合類型少,突變少,進化相對緩慢,雌雄分開後,雙方各貢獻不同個體的一半遺傳信息,組合類型增多,突變可能性增大,優勝劣汰效應更加明顯,進化加速,這可以說是自然進化選擇的一種模式。

再往下討論就要說到宇宙是否存在超意識了,雌雄同體的繁殖當時明顯更省力,如果說雌雄同體進化的機率有10,那麼雌雄異體進化的概率就有100。

比如說,同體繁殖一次只能進化出一項優勢,耐寒或者抗病,那麼下一代獲得這兩項優勢就需要繁殖兩次,而雌雄繁殖時,只要母親擁有耐寒,父親擁有抗病,那麼下一代幾乎就可以同時擁有兩種優勢。

當然了,以上說法並不絕對,這只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了說明生物為了進化,為了更好更快的適應環境才會進化出性別。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討論哦

我是布卡卡,關注我,了解更多知識~

相關焦點

  • 生物學進化角度看,世界上為何有男女、雌雄之分?性別不只有兩種
    生物學進化角度看,世界上為何有男女、雌雄之分?顛覆你認知的是,性別並不一定必須只有兩種。所以首先要定義一下性別這個概念,它主要和繁殖方式相關。如果一個物種的個體不需要和其它個體交換遺傳物質就可以克隆出另一個個體,那麼這就叫做無性繁殖,那麼這個物種的個體就不存在性別之分。
  • 人類分男女,動物有雌雄,生物為什麼只有兩種性別
    性別之分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人類分男人女人,動物分雌性雄性,就連植物都有兩性之分,可見性別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在猿人出現的時候,這種生物就有了性別之分,雄性猿人和雌性猿人。其他動物也一樣,都有雌雄之分。也正是有了性別的區分,它們才能繁衍後代,生物界才能這樣精彩。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生物只有兩種性別?這裡僅考慮自然情況下的生物,不考慮雙性別和無性別生物。後面兩種生物比較特殊,它們的繁衍方式不同於一般的生物。有性生殖能更好地繁衍後代,是出現兩種性別的主要原因。
  • 在自然界中,雄性顏值一般比雌性要高,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
    在自然界中,雄性顏值一般比雌性要高,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孕育了成千上萬種生物,人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彼此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繫,一旦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給原本平穩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波動。
  • 在自然界中,雄性顏值一般比雌性要高,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
    在自然界中,雄性顏值一般比雌性要高,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孕育了成千上萬種生物,人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彼此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繫,一旦在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就會給原本平穩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波動。
  • 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以綠色為主?從進化論的角度怎麼解讀?
    當你想到「植物」時,第一反應是綠色,還有我們常說「綠色植物」,而不是「藍色植物」或者是「紅色植物」,在大自然裡絕大多數的植物都是綠色的,那麼就有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了,為什麼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是以綠色為主呢?
  • 動物單性就能繁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分男女?為什麼男女還不一樣?
    「男女有別或者男女授受不親」,說的就是我們人類中男女的差別,當然還有另一句話也非常不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表示男女之間複雜的心理因素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容易處理!當然這也是好事,但造物主是不是太麻煩了呢,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孤雌生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弄個男女出來?
  • 人類男女都一樣漂亮,為什麼動物中雄性更漂亮?
    在大多數鳥類之中,雄性的羽毛會更華麗,而雌性的羽毛則樸素無華,為什麼是同樣的物種,在兩性之間有這麼大的區別呢?雄性為什麼比雌性更漂亮?1859年,達爾文把自己多年研究的物種進化整理成文章,出版了生物學巨著《物種起源》,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物種是怎麼從無到有的誕生,以及是怎麼從遠古生物演化成今天的生物。
  • 為什麼自然界必須是雄性追求雌性,男性追求女性?反過來不行嗎?
    其實不光人類是這樣,在自然界中所有有性生殖的動物們,在求偶這件事上,雌性都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也就是它們都有權力挑選雄性,而雄性都在主動的追求著雌性。每年的春季是大多數動物交配的季節,在野外我們會看到同類之間的雄性經常會發生爭鬥,打得不可開交,它們多半是為了在雌性面前表現自己,畢竟成王敗寇在此一舉。
  •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1859年,達爾文把自己研究物種的結論整理成了,生物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從無到有,又是如何從遠古生物演化成為今天的形態。
  • 自然界中,雄性普遍比雌性漂亮,為什麼人類女性要比男性漂亮?
    40億年前,海洋中出現了最早的生命形態,在漫長的演化史中,各種各樣的生物不斷出現,也越來也複雜,一部分動物走出海洋來到陸地,又在陸地上不斷繁衍進化,一部分生物甚至進化出了飛行的能力,也有一部分生物選擇重新回到海洋,每一種生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生存技巧,但是大部分生物都有「雌性」和「雄性」兩種性別,共同繁殖才能誕生後代。
  • 在動物界許多雄性比雌性漂亮,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
    我們經常去動物園看孔雀開屏,但我們一般能看到開屏的孔雀其實是雄孔雀,能開屏的雄孔雀對我們來說是很美的。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景象多到我們無法想像也難以理解,比如自然界有的動物們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往往相反。這個用幾個例子來說明。
  • 自然界中,為什麼雄性大都比雌性漂亮,但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
    這樣的例子很多,會開屏秀出美麗尾屏的是雄性孔雀,長有碩大犄角的是雄性麋鹿。然而,人類似乎是反過來的,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漂亮。 那麼,為什麼動物與人類的情況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 自然界中,很多雌性動物往往獨自肩負著哺育下一代的責任。而雄性動物大都只是提供了生殖細胞,沒有或者很少承擔照顧後代的責任。在這種情況下,雌性動物肯定會更加謹慎地進行擇偶,它們會選擇那些擁有更加優異基因的雄性。
  • 從進化的角度看《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的生物多樣性設計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我們通常理解的光合作用的有機體並不一定是綠色的,這取決於接受到的恆星光源的波長。生物好了,有了類似的體積,類似的恆星,類似的地貌環境,那些動物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如果我們仔細看這些動物,能夠發現這些大型的生物都有一種共同的原始祖先,我們暫且稱之為「潘獸」吧。它們在生物學上有很多共性:從頭部延伸到尾部的脊椎;類似的骨骼結構;頭部後方有一對觸角;還有讓人印象深刻的三對肢體和兩對眼睛,最特別的是它們頭部沒有鼻孔,而是通過胸腔上方的兩個氣孔進行呼吸,電影中稱之為Operculum。
  • 生物為什麼會進化出性別?科學家:這正是進化的意義!
    導讀:人類有男性和女性之分,哺乳動物也有雌性和雄性的分別,但對於許多低等生物而言,雌雄同體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而且越是低級的生物性別的概念就越模糊,對於最低級的生物而言,甚至沒有性別之分!為什麼生物會進化出性別呢?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 為什麼自然界,雄性比雌性威猛鮮豔,人類社會,卻是女性多比男性漂亮?
    由女性表演雄孔雀的舞蹈讓我聯想起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從胎生的哺乳動物到卵生的飛禽類動物,都是雄性動物高大威猛、漂亮,如雄獅、大象、麇鹿、山羊等。花枝招展、五彩斑斕如孔雀、山雞、鴛鴦、雄雞、鴨子等。霸氣和絕對的統治地位如公猴等。這些雄性動物不管是肉食性還是草食性的都喜歡博鬥。存在弱肉強食的現象。弱者被自然規律淘汰,強者生存、繁衍、進化。這就是自然界的森林法則。
  • 自然界中,為何大多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
    自然界與人類世界是屬於兩個不同的世界,自然界中,雄性只有更妖豔,更漂亮,才能吸引到雌性的注意,而人類社會不同的是,男性佔據主導地位,女性需要吸引男性,所以女性會更漂亮。它們往往會為了吸引雌性,去突出自己的優良基因,讓雌性看見自己的基因是多麼的優秀,而雌性往往掌握著繁衍的重要地位,沒有必要去進化,去彰顯自己的優良基因,它們往往做的就是在眾多優秀的雄性中挑出那個最為優秀的去繁衍下一代。所以說自然界中雄性比雌性漂亮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 孔雀反向進化?漂亮的尾羽對生存毫無幫助,那它為什麼要進化出來
    導語: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目前全人類的主流觀念,進化論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發生演化,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存活。其實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的說法後,他自己也有些鬱悶。那就是進化論中有一個嚴重的漏洞,他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雄孔雀會進化出華而不實的漂亮尾羽?雄孔雀的尾羽漂亮歸漂亮,但卻不能為它帶來一點生存幫助,甚至因為鮮豔醒目的模樣,很容易吸引天敵,帶來殺生之禍。
  • 有的生物有13種性別 人為何分出了男女兩性?
    從理論上講,一種生物可以有多種性別。事實上,有種黏液黴菌就有13種「性別」。但這些多性別的物種很稀有,大多數物種都只有雌性和雄性兩種性別。   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一種蜥蜴,其種群中不曾發現過一個雄性,雌性不需要精子來受精,它們的卵在預定的時間分裂,然後便長成一隻小蜥蜴,而所有以這種方式產生的蜥蜴都是雌性。性在進化上究竟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大多數生物都選擇了兩性的繁殖方式?
  • 唯一一個雌雄共體的人,男女性別任意轉換,隱藏起源的秘密
    這句話似乎只是在描述愛情的來源,但是放到大自然當中,這句話很有可能就會變而成現實。我們知道,大自然中的所有生物基本上都有性別之分,比如說人有男女,動物有雌雄,只有這兩種不同性別的生物結合到一起,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
  • 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生物?主要有3個原因!
    自然界中,為什麼沒有進化出能噴火的生物?主要有3個原因!地球上的生物保守估計大概有800多萬,由於數量種類過多,生存的環境不同,他們進化出的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有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身材巨大的,身材微小的,擁有高等智慧的等等,這些生物構成了完整的生態系統。這樣的前提下,在地球上發現一些奇形怪狀的生物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