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微博成功赴美上市!作為對中國社會變革影響深遠的網際網路產品,它的商業價值,也配得上這幾十億美金。
作為微博受益者之一,我想以感恩但不失冷峻的筆鋒回溯這段歷史。
5年後,它的對手都放棄了
北京時間4月17日,新浪公司旗下微博業務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範圍內首個上市的中文社交媒體,代碼為WB。微博IPO發行價為17美元,位於發行價區間17-19美元之內。此次上市募集資金最高可達3.28億美元。
這是新浪推出微博業務後的第五年。此前,它的所有對手、包括雄踞老大多年的「帝企鵝」都已放棄了抵抗。
時鐘撥回到5年前。2009年新浪推出微博測試版,引發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微博熱」,最多時有十餘家網際網路企業推出微博產品。為什麼?知己莫若敵。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說得最透徹。
他認為, PC網際網路產品的左衝右突,演化和普及,手機作為信息工具的流行,十年的功底造就了這樣一個以個人為中心、兼顧群體關係、隨時隨地近乎即時的網際網路互動產品。這是技術進步和用戶行為演化,從無數個可能性中選擇出來的正果。
截至今年3月,微博月活躍用戶1.438億,日活躍用戶6660萬,是中國活躍度最高的社交媒體。微博上有超過8萬個政府機構和官員的微博帳號、70多萬個個人認證帳號和40多萬家企業認證帳號,在政府、企業、明星名人與普通網友的互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商業化方面,2013年第四季度新浪微博營業利潤達到300萬美元,成為中國第一個盈利的社交媒體平臺。今年第一季度,微博整體營收達到6750萬美元,同比增長160.6%。
一切已水到渠成。
微博=社交媒體,微信=社交網絡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赴美上市,最關鍵的故事,就是說清楚你是「中國的XX」。
現在,行業已經有一個共識。微博,則越來越像Twitter,無與倫比的社交媒體。別忘了,Twitter解決了移動變現之後,股價一路狂飆突破300億美元。
微信則越來越像Facebook,比如朋友圈,其實就是Instgram;比如即時通信,其實就是WhatsApp。Facebook正是先後斥巨資吃下了這兩個產品!
實際上,面對微信的強勢崛起,過去一年新浪微博做了三件殘酷決定:
第一,調整戰略定位,將微博定位於「社交媒體」,避開與微信「社交網絡」的正面PK。
第二,引入多名技術人才儲備,加快了微博的產品創新和商業化。
第三,2013年4月,出讓18%股份引入阿里巴巴5.86億美金投資,大大加速了貨幣化步伐。
雖然微信紅得發紫,但企業客戶的普遍看法是,「微博拉新、微信留舊」,都有用,一個都不能少。為了誇大其中一個而無視另一個,只能說不懂。
我曾寫過,一個人、一個企業總有自己的DNA,很難「轉基因」。這個基因,就是吃飯的傢伙,就是命。新浪的基因,就是做媒體的命。騰訊的基因,就是做社交的命。各得其所。
三大價值,改變中國
微博上市八個字:正逢其時、迫在眉睫。
去年底首次實現了季度盈利、阿里巴巴入股後商業模式初現,美國資本市場窗口開放,這為IPO提供了所有條件,這場遲來的盛宴,不容再錯過。
為什麼能被資本市場認可?我認為,微博主要有三大價值:
首先,傳播價值。微博成為了中國現象,改變了傳播生態與信息傳遞模式。微博成了中國最重要的信息平臺,大事件中媒體通過微博發布和獲取信息,公眾通過微博獲取和分享信息。同時,為傳統媒體提供傳播和經營的新形態,人民日報、央視等傳統媒體通過微博實現了新聞傳播形態和經營的多元化,成為傳統媒體擁抱社交網絡的典型。
其次,服務價值。微博成為中國網民的「公共議事廳」。政務微博的價值轉變,服務落到實地。@平安肇慶、@北京地鐵、@上海12320等通過微博提供個性化服務。公共事件引爆和發酵的平臺,在網友討論的過程中挖掘事實真相和推動事件解決。微博開放式的傳播鏈條有利於信息自淨,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對穩定社會情緒、引導輿論方向有積極作用。
第三,營銷價值。企業營銷行為分析,微博營銷閉環不斷被跑通,從單純營銷到營銷+服務。上市證明了微博的獨特價值,也鞏固了它在社交媒體的地位。
按董事長曹國偉所說,微博將繼續以用戶體驗為核心,進一步提升移動端和PC端的使用體驗,以使用戶可以更為流暢便捷的獲取和分享信息,同時微博將在移動網際網路廣告、電子商務、行動支付等方面展開探索,打造社會化營銷生態體系。
微博改變一切,圍觀改變中國。人們沒有忘記這個曾激動人心的口號。
微博很悲情,但今夜還有欣慰,一個曾經並且正在繼續改變中國的網際網路現象級產品,配得上這個歷史地位。
作者:一個IPO專業戶,資深自媒體。微博@網際網路信徒王冠雄,微信公眾號【王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