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給清華學生回信:創造是多數人的機會

2021-01-11 搜狐網
  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三名學生在對他們的S-XBOX智能控制盒子太陽能充電單元進行測試。多年以後,他們的產品也許會被人廣泛使用,但是創客卻很少被記住。

可以說創業是創客的一種出路,不是所有的創客最終都會成為創業者,但所有的創業者都是創客。

  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一家地下咖啡館,創客們通過活動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儘可能展示技術細節。在交流中聆聽建議獲取啟發,整合來自不同知識領域的創意。  來自上海的創客陳昊和趙宇開發了一款音響,把它放在不同的介質上會發出完全不同的聲音。通過和別的創客交流,一個「聆聽大自然」的概念讓他們激動不已。  北京創客空間,王逸翛和他的大朋友一起討論接下來的創業項目如何操作。具體到PPT製作、觀點闡述、投資方式等等,都是這名16歲少年要接受的挑戰。  酷玩實驗室的烏鴉上尉酷愛航模,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創客運動中來,給他們做一個東西的勇氣,幫他們把門檻降低,培養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5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給清華大學學生的一封回信中這樣寫道:「創客將奇思妙想轉化為現實產品……在創客的時代,創造不再是少數人的專業,而是多數人的機會。」兩天後李克強總理更是親自現身中關村創業大街與青年創業者喝咖啡交流,一時間創客這一群體被社會廣泛關注。

  什麼是創客?創客一詞來源於英文單詞Maker,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僅僅是簡單的製造者,相反創客善於挖掘新技術,努力把空想變為現實,在實踐中學習新東西,並加以創造性地使用。

  當構思轉化為產品,在外人看來每一個創客都繞不開一個問題:要不要商業化,要不要創業?但在越來越多加入創客的青年人眼裡,也許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一名和總理兩次握手的創客

  5月7日早上十點多,已經48個小時沒有合眼的劉毅擠進人群中,因為總理來了。

  劉毅出乎意料地和總理握了兩次手,併合影。據劉毅回憶總理很親和,主動招呼身旁的年輕人一起合影,並詢問他們是不是創業的年輕人。

  劉毅是一名來自天津的80後創客,此次來京他和另外4名成員帶著40多公斤的裝備來參加一場比賽,連續48小時在現場完成一件作品,創客們把這種比賽叫作「創客馬拉松」。

  此次比賽劉毅和隊員們成功完成綠色太陽能農業溫室的創意,就像劉毅所說他和隊友都是喜歡創造的人,聚在一起可以無釐頭地發散思維天馬行空。他說:「這是我們的愛好,我們享受把一件東西做成的喜悅,把夢想變為現實就是創客精神的一種體現。」

  對於「創客馬拉松」,劉毅和隊員們並不在意誰「領跑」。他們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磨合團隊、開拓眼界,早日將想法變成產品。

  少年創客的復古夢

  距離總理喝咖啡的地方不到一公裡的北京創客空間裡,一名16歲的少年正坐在沙發上寫代碼,他叫王逸翛,人大附中朝陽分校的高一學生。

  說起他的創客成果可謂讓人刮目相看,等離子揚聲器,特斯拉線圈製造「人造閃電」,leap motion控制的機械手臂都是他在高中之前完成的作品。

  不過,此刻王逸翛已經開始帶領一個成人團隊創辦技術博客線下社區,開始為期一年的休學創業生涯。

  王逸翛的博客寫道:「麻煩你打開你的微信,看看朋友圈,我們每天都在記錄什麼?特價優惠,SK-II 神仙水215ml 780RMB 先到先得(誠心微商,有意者私信);在越南吃到了炒雞棒噠咖喱飯呢~~;終於下班辣!小夥伴們約約約一起 HIGH。我們都明白:我們記錄了一堆垃圾。」

  王逸翛說在網際網路上有很多真正有價值的信息沒有被很好地挖掘和傳播,就比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技術博客。

  「總要有人做這種事情,沒有人做它(博客)就真死了。這就好像一片豐盛的玉米地,但是沒有人收割,我要去做那個收割者。」

  創客要讓科技更簡單

  與王逸翛一牆之隔的是10名年輕的創業者,他們在創客空間租下工位開始了一個叫作「酷玩實驗室」的線上創客社區,分享創客自己製作的航模作品。

  「上學的時候做東西的機會太少了。」創始人朱紫輝講述建設這個網站的初衷,「有一次看到一位四川農民自己製造直升機的事情被廣泛報導,但是在美國這種事情很平常,就覺得我們的教育裡太缺乏這種動手的實踐了。」

  與朱紫輝一起創業的包哈達也抱著同樣的看法,這已經是他的第二個創業項目了。當看到有人拿著我們的配件包製作出第一個航模成品時,包哈達說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動手造萬物,人人皆創客」

  總理回信後,位於清華校園裡的創客空間前來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清華大學創客空間創始人之一畢瀅向記者透露已經和另外兩名同學註冊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面向中小學生推廣創客教育,讓學生真正能在動手實踐中學習。

  「創客本質的內涵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實現出來,敢想又敢做。」他和他的團隊想把「動手造萬物,人人皆創客」這種理念傳遞出去,把創客的文化更加豐富起來。

  現在很多人可能會理解創客就是創業,這會讓一些老牌創客不開心,感覺創客的含義被模糊化了。畢瀅說其實我們不妨把創客的定義擴大一些,從傳統創客的零到一,到創業者的一到百,百到千,這是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的原動力都在於行動。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影報導

http://news.sohu.com/20150509/n412717065.shtml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5/09/content_575819.htm?div=-1 report 4048 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三名學生在對他們的S-XBOX智能控制盒子太陽能充電單元進行測試。多年以後,他們的產品也許會被人廣泛使用,但是創客卻很少被記住。可以說創業

相關焦點

  • 談校訓聊搶座掏錢"買"禮物 李克強寄語學子奉獻社會
    ……15日上午,到清華大學考察工作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圖書館和青年學子們握手交流並一起「自拍」。幾位參與交流的學生在接受中國青年記者採訪時,用「親切、平易近人、深刻、幽默」等詞彙來形容他們眼中的李總理。
  • 他是我國第2位四大力學滿分大學生,創造清華歷史記錄,讓人膜拜
    導讀:他是清華絕無僅有的學霸,創造清華力學成績全滿貫的記錄,很傳奇 說到天才從古至今一直都不缺乏,但是天才能夠一直在自己的光環之中走下來的卻不在多數,比如古代有傷仲永的案例。
  • 李克強港大發表中英文演講 專家:並非「秀英文」
    8月18日,正在香港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校慶典禮。當天,香港大學600位師生、校友和嘉賓出席。中新社發 洪少葵攝中新社香港8月18日電 (記者譚休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於18日上午在香港大學出席該校百周年校慶典禮,以中英雙語發表演講,為港大師生津津樂道。慶典在港大最古老的大樓陸佑堂內舉行。
  •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部長訪問清華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部長訪問清華清華新聞網12月17日電 (記者 李含)12月16日,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部長崔陽熙先生訪問清華大學,並做客海外名師講堂,發表了題為「從不確定性到創造力」的演講。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演講前與崔陽熙進行了會談。
  • 厲以寧:李克強的博士論文「經得起各種檢驗」
    李克強曾在回憶此事時說,「當時的我多數時間是和鄉親們一起為生存而忙碌,幾乎不敢有奢望。在生存欲和求知慾的交織驅動下,我還是在第一志願填寫了本省一所師範學院的名字——據說在師範學院讀書是不必付錢的。」「即便如此,我對北大依然存有難以抑制的嚮往。」李克強在第二志願欄寫下北大。最終,「她沒有計較我這幾乎不敬的做法,居然錄取了我。」
  • 李克強參觀愛因斯坦博物館 瑞典民眾:推薦一本書
    只有勤奮、好學,才有可能創造偉大的成就。 「你的評價非常精彩!我認為愛因斯坦的成就在於他讓人們對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科學本身是全人類的,是沒有國界的。」講解完,館長梅塞利說道。他還告訴李克強,博物館與中國有密切聯繫,另一個展館正在做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的展覽。 「你們把科學和文化結合了在一起!」李克強聽後非常高興。他表示,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歷史文化精華的一部分。
  • 李克強可直接用英語對話 盤點領導人的外語秀
    李克強與衣索比亞總理海爾馬裡亞姆直接用英語對話,沒有用翻譯。據新京報報導,李克強的夫人程虹是一名英語教授,她在家中會和李克強用英語對話。  擁有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的李克強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 同學憶李克強剛入北大就關注經濟 讀英文原著
    北大「政法專業」即後來的法律系,在當時還是保密性的,學生經過嚴格政審,分高學優,根正苗紅,來自基層的黨員幹部特別多,年齡差距很大,從18 歲到31 歲不等。多數人是「誤打誤撞」被「調劑」而來,相互之間的思想碰撞和知識交流格外密集。  「人治的辦法已經走到了盡頭。人們對法制的願望更加迫切、更加堅決了,中國的局面由人治漸入法制,現在是個轉折點。」
  • 錢穎一:不讓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他們何以創造?-虎嗅網
    學院所做的是創造條件,邀請像蒂爾和馬斯克這樣的人來講課和對話,讓學生有機會從中獲得感悟,並嘗試去調整或改變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心智模式。這兩個例子還啟示我們,批判性思維與創造性思維有著密切關聯。蒂爾的「逆向思維」和馬斯克的「反直覺思維」和「第一性原理思維」,既是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也是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由此引發他們的創新創業。
  • 「最帥院士」王德民:曾被清華北大拒絕,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他高考成績幾乎滿分,被清華北大等名校拒絕,卻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在工業時代,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以說哪個國家沒有石油相關技術,就很容易被其他擁有石油相關技術的國家「卡脖子」。可能對於這樣的中國脊梁,很多人並不覺得有多麼厲害,但是試想一下,如果中國沒有石油方面的相關技術
  • 「最帥院士」王德民:曾被清華北大拒絕,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他高考成績幾乎滿分,被清華北大等名校拒絕,卻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在工業時代,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以說哪個國家沒有石油相關技術,就很容易被其他擁有石油相關技術的國家「卡脖子」。 中國幸好有他,才更多更好地有了源源不斷的石油。
  • 厲害:清華北大學生平均智商130!你信嗎?
    決定學生成績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除了努力外,智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前段時間無意看過一篇新聞,說清華北大的學生平均智商高達130,你信嗎?清華大學記得清華某大學教授,曾經對清華500個學生家庭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其核心的原因非家庭背景也不是智商超群,這些學生的平均智商均在130左右。
  • 高一、高二年級的學生,有機會直升清華大學,看看你符合條件不?
    即使自身再努力,也無法成為像清華、北大的 存在,畢竟人家的歷史底蘊在那放著呢?試問廣大學生,有誰不想成為清華學子。一旦成為清華學子,基本上人生已經成功了一半。畢竟你的學歷擺在那裡,一畢業,就可以籤約大企業,成為白領階層。如果你不想就業,也沒有問題,可以出國,去世界名校讀研,深造。世界名校對於清華北大出來的本科生一向是比較歡迎的。如果不想出國,也沒關係,可以留校讀研、讀博。
  • 楊絳給錢鍾書信「慫」,錢鍾書回信「您」,這是什麼意思啊?
    楊絳給錢鍾書信「慫」,錢鍾書回信「您」,這是什麼意思啊?很多的人讀過楊絳的《我們仨》,楊絳在這本書中描述了她與錢鍾書的愛情,也是很多的人從這本書中了解楊絳。楊絳出生於名門世家,我們從其著作中可以看到她的書香氣息。
  • 李克強列數字舉例子反駁
    「全球化問題需要全球人攜手解決。」3月20日,李克強總理在回應中國在全球化中扮演怎樣的角色時這樣回答。 當天上午,李克強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的境外代表。來自世界500強企業的負責人、國際知名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主要國際組織和媒體代表等百餘人參加了座談交流。
  • 對話抗疫英雄,共話青年責任——北大馬院、國際法學院與清華法學院...
    來自北大、清華兩校三院的130餘名學生參加。線上學習無愧家國 英雄凱旋活動特邀嘉賓隋韶光是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主任醫師。2月8日元宵節,他作為由大連市20家醫院500人組成的援鄂醫療隊的一員,星夜馳援剛剛建成的武漢雷神山醫院,在那裡戰鬥了整整50天,所在的A10病區成為雷神山醫院第一個清零封倉的病區。對話抗疫英雄隋韶光醫者仁心,情系患者。隋韶光和同學們分享了醫療團隊用仁心、愛心、細心,從醫療、護理、心理全方位守護和救治患者的故事。
  • 李克強與俄領導人用英文自如交流 演講徵服90後
    當天前來聆聽李克強演講的學生們,大多二十一、二歲,屬於俄羅斯的「90後」。他們是在蘇聯解體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俄羅斯年輕人,他們思想自由、獨立,誰也不能強迫他們做什麼,他們的掌聲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而這也恰恰說明了李克強演講的精彩。莫斯科大學的同學們對於這場演講抱有極大的熱情和期待。當天,能容納1200多人的莫斯科大學大禮堂內座無虛席。
  • 臺灣大學「晴雪京華」學生代表團來到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參觀交流
    臺灣大學「晴雪京華」學生代表團來到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參觀交流        清華新聞網1月16日電 1月14日下午,臺灣大學「晴雪京華」學生代表團一行40人來到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與金融學院在校碩士生、博士生代表進行交流座談。       在交流過程中,兩岸學子各自施展才華。
  •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
    >  韓正出席  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推進科技創新有關情況匯報並部署下一步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著力以改革更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著力推動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實力大幅躍升,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