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正在香港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校慶典禮。當天,香港大學600位師生、校友和嘉賓出席。中新社發 洪少葵攝
中新社香港8月18日電 (記者譚休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於18日上午在香港大學出席該校百周年校慶典禮,以中英雙語發表演講,為港大師生津津樂道。
慶典在港大最古老的大樓陸佑堂內舉行。李克強首先以中文演講,至接近尾聲時,以英文引用港大校長徐立之「香港大學『為中國而立,為世界而立』」(「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as used to be for China and the world」)一言,開始約2分鐘的英文發言,表揚港大在發展中國、聯繫全球中的角色更加重要。他並寄語港大在第2個百年中,取得更大發展。
港大副校長李焯芬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副總理以英文演講,是「體貼」聽眾的表現。他指出,香港大學是以英文教學的國際化大學,四成教師來自海外,總理以英文演說,是考慮「非常周全」(considerate)的做法。
出席典禮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指,中央領導人親身示範「兩文三語」,西裡有中,中裡有西,很能體現港大的國際化。他認為,英文雖然不是李克強的常用語言,但營造了良好的氣氛,讓在座的各位都心懷「感激」。「李克強說英文,是希望完整地將信息傳遞給不懂普通話的出席者,並不是為了『秀英文』」。他又指,李克強畢業於北大法律系,語言能力較一般人高。
就讀港大三年級的李同學表示,雖然未能進入會場,但有關注現場直播,感覺總理演講「中氣十足」。來自內地的港大學生謝同學表示,李副總理在最後以英文演講,感覺非常好。「感覺他視野比較開闊,很開明。」
李焯芬副校長表示,港大在世界大學中排名很高,科研成就顯著。「港大是中國大地上,最具國際色彩的大學。北大清華都是很好的大學,但較少用英文教學。」
葉兆輝認為,專項基金和科研實驗室,並不是中央送給香港的禮物,而是香港與內地科研互惠的建議。他表示,就他自己而言,帶過的內地研究生已超過10個。「香港與內地是學術大家庭,內地生科研水平好,香港高校學術環境好,這有利於香港科研網絡不斷擴張。」
典禮結束後,港大安排李副總理參觀建校百年歷史展覽,三年級學生孫子思是導賞員之一,她表示總理很親切,「他很用心聽我們每一句話,走之前還特意回頭感謝同學。」她回憶指,副總理熱情地和導賞同學握手,並詢問同學的專業及未來想從事什麼職業。另一名導賞員謝楚宜告訴記者,感覺副總理很有興趣傾聽同學們介紹自己的背景和生活,並且對港大和香港都有了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