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校訓聊搶座掏錢"買"禮物 李克強寄語學子奉獻社會

2020-11-23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17日電(記者 盧冠瓊 張炎良)「你們來圖書館方便嗎?」「需要搶座嗎?」……15日上午,到清華大學考察工作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圖書館和青年學子們握手交流並一起「自拍」。幾位參與交流的學生在接受中國青年記者採訪時,用「親切、平易近人、深刻、幽默」等詞彙來形容他們眼中的李總理。

4月1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考察清華大學。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首站來到校史館 關注科創新成果

  當天上午,李克強先後參觀清華大學校史館、科技成果展覽、建築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設施實驗技術中心與圖書館。在以「百年清華,人文日新」為主題的科技創新成果展板前,他聽取了校長邱勇以及清華大學教授張作義、顧春偉、薛其坤、尤政、施路平、歐陽明高等人對相關科研成果和進展的匯報。

  參觀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重型燃氣輪機、新能源汽車、第三代引力波探測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等主題展板、實物模型和演示視頻,李克強仔細聽取各位教師的匯報,還不時提出問題,並對清華教師在前沿科學領域取得的原始創新成果,以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取得的科技攻關成就給予充分肯定。

  眾所周知,「創新創業」一直是本屆政府關注的重點。去年5月4日,李克強總理就曾給畢瀅、張承巍等清華學生創客們回信,指出「青年爭創新,國家就朝氣蓬勃」,鼓勵學子們「要有鑽研學問的精進態度,不僅要向書本學習,也要向實踐學習」,「把創客種子在更大範圍播撒開來」,一度成為當年青年節的熱點。

在清華大學圖書館老館,李克強總理與學生們親切自拍。 圖片來源於新華社

  談校訓聊搶座 總理「深刻且幽默」

  清華創客空間協會創始人畢瀅今天在圖書館見到了李總理。「當時總理的回信給我和同學們帶來了巨大動力」,看到總理此行到清華依舊關注創新,畢瀅感觸頗深。同時,他向中國青年網記者感嘆,「克強總理今天和我們談起了清華校訓的含義,令人印象深刻。」

  記者了解到,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參訪中,李克強先是聽取了清華簡的保護和研究工作匯報,而後來到閱覽室,與同學們進行熱情的交流互動。總理一進閱覽室,同學們紛紛起立鼓掌歡迎他的到來,並興奮地圍攏到他的身邊。李克強邊與同學握手,邊詢問你是哪個院系的,對未來有什麼樣的打算。當聽到環境學院的研究生王佳明是來自北川的抗震英雄並自願在畢業後回到四川當選調生時,李克強以「大難不死,必有厚用」勉勵他回鄉建設故土。這個「厚」字,就是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的「厚」。

  精密儀器系在讀博士生馬冬晗與雙胞胎妹妹馬冬昕於2008年同時被保送至清華,由於成績優異而被讚譽為「清華學霸姐妹花」。馬冬晗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李克強總理特別平易近人。」

  她回憶當時的情景,「總理分別問我們,去老圖書館和新圖書館需不需要搶座,大家回答他,到了考試周,哪兒都得搶座。」馬冬晗說,「當時氣氛很融洽。」後來,克強總理用校訓勉勵同學們,一方面要「像在圖書館搶座位」一樣做到「自強不息」,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到「厚德載物」,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包容發展,「把你們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給社會多作貢獻,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聽到總理再次提到『搶座』這個『梗』,大家都笑了。但是總理寄予的期望讓我們充滿力量。」馬冬晗告訴記者。

  與同學們交流時,李克強看到人群中有一位金髮外國留學生,親切地問起她的國家和專業。這位姑娘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紹自己名叫娜塔莎,來自俄羅斯,現在在中文系讀大二,總理聽後高興地祝福並勉勵她努力學好中文。

清華大學美院學生王千一向李克強總理贈送自己所畫的素描。 資料圖

  總理掏錢「買」禮物 學生們「既驚訝又感動」

  聽了總理的寄語,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生們紛紛拿出自拍杆和手機想要與總理自拍。總理也微笑著一一與同學們合影留念。這時,來自美術學院雕塑系的王千一拿出一幅自己創作的素描作品送給總理。

  「畫作中,總理面帶笑容,同參加科技作品成果展的青年學子在親切交流。」馬冬晗回憶,「當時我們能看到總理臉上驚喜的表情。」同時,總理也做了一件讓同學們驚訝的事情。畢瀅告訴記者,「總理掏出100元,拿給了王千一,並表示自己得付材料費。」

  李克強這一舉動,讓包括王千一本人,以及畢瀅、馬冬晗等在場的學生們感到驚訝。「我們都特別感動。」總理的細心讓馬冬晗感慨不已。

  記者了解到,其實,這並不是李克強首次在高校掏錢「買」東西。2014年7月,他在湖南大學學生就業創業中心考察時,便曾花106元買下了兩名學生的4個創業產品,並鼓勵學生,「你們在學校做思想者,在社會做創業者,我就來當你們的消費者。」

  在圖書館交流時,法學院學生蔡澤洲就坐在李克強的右手邊。「總理問及我的專業,我說,跟您一樣,也是學法律的。總理聽到後笑著說,哦,你是法學院的!」蔡澤洲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以前只能在電視裡看到總理,今天能與他如此近距離地交流,一開始我還有些緊張。不過總理坐下後十分主動地關心我們的情況,給人感覺很親切,我也就放鬆下來,專注地聽總理與我們交談。」

  「當聽到總理說清華的校訓、談到我們要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再聯想到在清華四年受到的感召和培養,我感覺心裡的熱情又被點燃!」蔡澤洲表示,「唯有不斷努力、一直堅持,才能不負『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不負總理今天的教誨。」

  歡迎撥打中國青年網新聞熱線010-57380651或發送新聞線索至郵箱youthpress@126.com。關注「細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眾號,可直接對話記者,曝料線索。

相關焦點

  • 濱州醫學院新生開學典禮 寄語學子「許青春以奮鬥 賦生命以意義」
    校黨委書記車先禮發表講話,寄語廣大學子「許青春以奮鬥,賦生命以意義」。開學典禮現場 校黨委副書記李文喜主持典禮。校領導白鹹勇、馬東太、王廣成、孫祥軍、張慶偉、周連順、張玉龍出席典禮。校黨委書記車先禮講話 車先禮在講話中首先對2020級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他指出,遇見就是最美的開始,感謝你們在最美的青春年華選擇與濱醫相遇。
  • 畢業季·校長寄語㊾|江蘇開放大學校長崔新有:戰「疫」起航 篤行...
    編者按:又到一年畢業季,學子們即將惜別校園,帶著夢想和憧憬踏上新的人生旅程。每年這個時候,校長們都會在畢業典禮上為學子們上「最後一課」,就像送走即將遠行的孩子,諄諄話語,切切期盼,以師者之心點亮明燈,再送學子一程。今年受疫情影響,畢業典禮註定與眾不同,校長們也為學子們送上了獨具2020年印記的「最後一課」。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2010年5月,時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顧秉林對來自臺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校長陳力俊說:「大學有三寶:校訓、校友和校園。兩岸清華的校訓相同,海外校友會是一家。」「兩岸還沒統一,但海峽兩岸清華校友會早就統一了。」顧秉林的風趣講話得到了陳力俊的認同,海峽兩岸的清華同根同源,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被傳為佳話。
  • 李克強港大發表中英文演講 專家:並非「秀英文」
    8月18日,正在香港訪問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出席香港大學百年校慶典禮。當天,香港大學600位師生、校友和嘉賓出席。中新社發 洪少葵攝中新社香港8月18日電 (記者譚休伊)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於18日上午在香港大學出席該校百周年校慶典禮,以中英雙語發表演講,為港大師生津津樂道。慶典在港大最古老的大樓陸佑堂內舉行。
  • 遂溪一中開展「踐行校風校訓,弘揚優良學風」文道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了解學校文道教育理念,加強對校風校訓的深刻認識以及同學們的思想品德建設,9月7日晚,遂溪一中政教處、團委組織高一高二初一初二班長、全體學生會幹部在校友樓階梯教室開展「踐行校風校訓,弘揚優良學風」為主題的文道教育活動。
  • 世界名校的百年校訓,看一遍激勵一遍!一定給孩子看看!
    來源 | 網絡世界名校,不僅以培養人才著稱,它們的校訓同樣值得關注。搜羅了世界各地的百年名校校訓,和孩子一起來感受這份能量吧!百年的校訓匯聚了百年的智慧,也給了我們極大的啟發,也激發我們朝這些名校奔跑的動力。
  • 經歷鑄就人生,奉獻體現價值——記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
    李克強副總理熱情洋溢的回信,給中國科大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和全校廣大師生以極大的鼓舞和激勵,「志願服務,報效社會」正成為越來越多科大學子的自覺行動…… 不忘囑託,在志願服務中歷練成長 一批批有知識、肯擔當、能奉獻的青年志願者奔赴中西部貧困地區支教,不僅傳授知識,為那裡的孩子開啟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照亮了他們的希望和夢想,而且自己也在實踐中認識社會、歷練成長,很有意義。經歷鑄就人生,奉獻體現價值,希望你們把支教生活作為加油站,更加勤奮地學習工作,在報效社會中創造美好生活。」
  • 清華大學校訓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來源:人民政協報 2016-3-31 胡顯章  1911年2月,清政府在北京城內設立的遊美學務處和籌建中的遊美肄業館遷入西北郊外的清華園辦公,並將校名定為「清華學堂」。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
  • 【薦讀】中國名校校訓,詩意十足,勵志世人
    校訓往往是一所學校歷史的高度凝結,象徵著該校的精神追求。在選定校訓初,許多高校都喜歡從古代先賢的智慧中汲取力量,「四書五經」與史學經典更是眾多校訓的原始出處。究竟哪些書目在校訓裡更受青睞? 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民國時期,梁啓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引用了《易經》上的「自強不息」「
  • 李克強在海南考察20個瞬間:漁民贈使用20年船槳
    新華網北京4月12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導,李克強總理11日到海口市工商局考察。獲知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後,當地註冊企業井噴式增長,李克強說,什麼是改革?改革就是最大限度調動老百姓的積極性,解放生產力。
  • 中科大校長侯建國等談校訓:我的大學,我的校訓
    清華人不應該安於現狀,不應該總是追尋平穩、尋常的路,找一份安逸的工作,清華人應該在社會的大熔爐裡面闖蕩江湖。而清華的校園,永遠是大家回想和夢想的地方。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劉川生(北京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校訓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精神風貌,是學校文化傳統和辦學理念的沉澱。
  • 河北多所高校大學生登臺演講:我說我校訓 善美立心間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新聞網記者張娜)1月5日,河北外國語學院舉行了「我說我校訓」演講比賽,12名參賽選手用生動的事例和動情的演講,打動了現場2000多名師生。正如該校副校長、團委書記陳樂音所言,看似是參賽選手在演講,其實是全校師生對踐行校訓發出倡議。
  • 「我最欣賞十大校訓」出爐 中華經典校訓受認可
    本報記者 成梅  校訓,是大學精神的凝練。不同的校訓代表了各校風格迥異的校園文化和教育理念。在眾多的大學的校訓中,哪些最受公眾欣賞呢?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和新浪校園頻道聯合實施的「我最欣賞的十大校訓」調查(本次調查歷時1個月,共有4672人參與)近日統計完畢。
  • 校訓精神激勵我們如何前行
    本文結合作者本人在福州市老年大學多年擔任系主任的工作體會和對學校方方面面工作深入細緻的觀察、思考,就綜合系在福州市老年大學領導下的發展進步,對踐行校訓精神、弘揚校訓文化作一些初步探索和思考,事例詳實生動,信息量很大,既是一位老年人、老年教育工作者個人的工作體會,又是他獻給建校30周年的一份很有意義的禮物。
  • 校訓,打上大學精神的烙印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止於至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就是校訓,浸潤在每一個學子的血液裡,形成不同於他校、他人的精神氣質。 意味深長的校訓,自有它的過往。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是清華大學的校訓。它源於1913年,梁啓超題為《君子》的演講。
  • 院士寄語海外學子:希望大家在國家振興中留下自己的腳印
    院士寄語海外學子:希望大家在國家振興中留下自己的腳印金羊網  作者:李鋼 姚李茜冰 鄭嘉良  2020-12-18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鋼 通訊員 姚李茜冰 鄭嘉良「之所以選擇回國發展,是因為國內的環境和氛圍都很好。」
  •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這些話,讓青春充滿奮鬥力量!
    今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並與師生座談,寄語青年人忠於祖國不負時代,勉勵青年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放飛青春夢想。除了和青年共度五四,習近平總書記還多次到高校考察並與師生座談,多次給青年學生、大學畢業生、志願者回信,對廣大青年學子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下面,讓我們一起再學習一下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學子的這些寄語。
  • 李榮燦寄語廣大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
    原標題——李榮燦在蘭州城市學院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寄語廣大青年學子樹立遠大理想勇擔時代重任在全面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新徵程中書寫青春華章報告中,李榮燦緊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主題,聯繫世情、國情、黨情和省市情實際,用生動案例和詳實數據,回顧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分析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闡釋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解讀了全面落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決策部署、介紹了蘭州市關於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編制「十四五
  • 西安交大校訓:精勤求學 敦篤勵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核心提示: 徜徉在充滿青春活力的校園裡,面對矗立於綠蔭叢中的一座座科學大家的塑像,紀念碑上一串串星光閃耀的名字,令人感佩。坐落在梧桐東道的西遷歷史紀念館,向學子們講述著這所學校的輝煌歷史和責任使命,傳唱著「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16字的校訓精神。
  • 2020年福建省引進生視頻座談會召開 靳諾書記寄語人大畢業生
    靳諾書記向福建省委省政府長期以來對人民大學的支持和關心表示感謝。靳諾書記還對畢業生提出殷切希望,希望他們要恪守母校「實事求是」的校訓和「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精神,在基層更廣闊的天地中踐行青春使命,彰顯人生價值。她指出,基層工作瑣碎、條件艱苦,希望畢業生不怕困難,甘於奉獻,俯下身、沉下心,在紮根中熟悉基層,從挫折中鍛鍊本領;同時要向基層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在服務人民的過程中真正成長為「國民表率,社會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