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王琳 實習記者:肖婷婷 每經編輯:師安鵬
這是一條長達7公裡的330kv高壓線。
從西安市西郊熱電廠出發,一路到昆明路,均為電纜隧道(埋設式),而到了西三環南段,則採用高架線(架空式)。
引發關注的,也正是這一段。
近日,西三環南段高架線開始施工,沿線有居民請求「高壓線落地」。
在此前媒體報導中,出現了西安市生態環境局的官方聲音:主要是成本問題,落地的成本是架空的好幾倍!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有關標準,到底什麼樣的情形該「上天」,什麼樣的情形又該「入地」?兩者成本到底懸殊幾何?除了成本問題,還有哪些重要因素需要考慮?
「上天」還是「入地」?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以「高壓線」為關鍵詞進行檢索,請求「高壓線落地」的呼聲分布各個省市,不一而足。
目前高壓輸電線的敷設方式主要有兩種:架空式和埋設式。簡單說,一個「上天」,一個「入地」。
「分區分級」一直都是城市高壓線建設的重要原則,也是決定「上天」還是「入地」的重要分野。
雖然不同省市各有其規定,但是在城市核心區域、景觀區域、以及商業區域等地方進行高壓線路建設時,儘可能採用埋地敷設方式的思路是不變的。
但為何在一些繁華地段,依舊能看到高壓線的身影?
這個答案,我們或許能從某一地方政府對市民的回應中窺見一斑:囿於當時電力工業落後,財政比較困難,不具備地埋電力線纜的生產能力,只能對其進行架空。簡單說「當時能力受限」。
而隨著城市現代化的進程加快,「入地」趨勢逐漸明顯。
從政策上來說,國務院辦公廳於2015年下發《關於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中的「管」包括排水、電氣、燃氣、通信、供熱等各類管線。
具體到陝西,則有2013年頒布的《陝西省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和《陝西省城市公共空間管理條例》,以及近期宣傳火熱的「三改一通一落地」工程。
圖片來源〡每日經濟資訊 賀娟娟 攝
在實際操作上,從2016年西安首個330KV高壓線落地工程——南二環(朱雀路)高壓架空線全線施工以來,到近期西安東北部330千伏架空輸電線路遷改落地工程的啟動,「入地」的高壓線項目越來越多。
按照西安市目前現行的政策,納入落地計劃的標準是什麼?
這或許從2019年初西安市政府印發的《「品質西安」架空線落地清零行動方案》的通知中能窺見一斑:「三環、五周邊、七區、八線」;重點考慮主幹道、核心景區街區及全運會場館周邊纜溝成網落地。
這個落地改造的規模多大呢?
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西安全市繞城高速範圍內有電力架空線1400公裡,在此之前已完成電力架空線落地190公裡,也就是說架空線落地裡程僅佔總裡程的13.5%。
而在另一項市政府規劃——西安市城六區架空線落地PPP項目(試驗段施工計劃)中,初步被納入的架空線落地總長度是35.62公裡,預算金額大致為15.18億元,不考慮採用的管溝規格和方式,折合下來平均每公裡0.42億元。
不僅僅是成本問題
「上天」和「入地」,這兩種敷設方式的成本真的相差懸殊嗎?
粉巷財經(ID:nbdfxcj)了解到,出於安全性的考慮,高壓線落地需要對電纜的外表層層包裹,進行絕緣處理。簡單來說,就是給它穿上一層「厚盔甲」,然後埋在電纜溝或隧道內。
除了 「厚盔甲」外,超高壓線的「入地」還需要一個合適的「房子」——深度大致在8-30米的管溝,這可是普通電力管溝深度的10倍。
當然,後期維護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不同於裸露在空氣中的架空式高壓線,埋設式的電纜需要回填土方,一旦發生故障,後期維修起來,又需大動幹戈一番。
這麼層層拆解下來,目前普遍的認知是:電力管線埋在地下是架空線造價的8至10倍。當然,這個倍數會隨著工程難度和項目本身的複雜程度有所變化。
堆放在一旁的施工材料〡每經實習記者 肖婷婷 攝
以朱雀大街高壓線落地工程為例,該項目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電力隧道工程,總長度約6.6公裡。起點為朱雀路—南二環,終點為西部大道南郊變電站;第二部分在朱雀路東側人行道下設1.8m×2.0m電纜溝,起點為環城南路振興變電站,終點為西部大道南郊變電站,總長度約8.8公裡。這一工程總投資約5.6億元。
當然,決定「上天」還是「入地」的不僅僅是成本問題。
負責西三環330KV項目的西安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向粉巷財經表示:還應當考慮技術可行性的問題。
某電力學專家解釋,「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複雜的地形,所以從技術和成本上來說,架空走線要比地下鋪設好得多。」
同時,該專家也談到,空氣是最好的絕緣材料,只要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從技術成本上來看,架空式無疑是最優解。
「目前國內普遍採取的是架空線的方式,落地埋設式也有。但技術成熟與否,安全性如何,目前在請國際相關單位論證。考慮到工程的複雜程度,項目一旦由架空式改為溝渠落地,整個工期都將延後。」上述西安市發改委工作人員表示。
官方的努力
行文及此,任誰都會明白,高壓線可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樣,一根「直腸子」,其實背後牽涉和需要協調的部門眾多。
對於動輒綿延數公裡的高壓架空線來說,往往橫跨多個市區。而由「上天」改為「入地」,對於地面規劃的相關部門也是不小的考驗。
粉巷財經就西三環330KV高壓線是否有「落地」計劃致電西安市發改委,工作人員表示,市民的呼聲已通過各方渠道被聽到。近期西安市發改委已聯合市規劃局、住建局、環保局以及有關區縣(主要是雁塔區和高新區)的各部門負責人研討此事,「已經開了兩次會了」。
其實談高壓線的「上天」還是「入地」,談的無非是城市規劃。
高新區軟體新城路段高壓線鐵塔〡每經實習記者 肖婷婷 攝
眼下,「十四運」會舉辦日期已正式官宣:2021年9月15日。
一年倒計時即將開始。
對於「十四運」的理解,不能單單當作一場體育盛會來看待,它的背後,更是城市更新的系統思考和部署。
在西安市財政局公布的2020年預算草案中,西安市「十項重點工作」將新增大量財政支出132億,「三改一通一落地」項目亦包含在內,其中財政預算資金有40億元,佔比超三分之一。
這些動作,也讓市民看到了政府的決心和努力。
而且,這一年擺在政府面前的事還有很多,時間緊,任務重。
對內,城市交通、教育、醫療種種決策如何統籌兼顧,使得「大珠小珠」都能落入「決策盤」?對外,西安如何以更加積極的面貌在國際上「亮相」?這對執政者都是不小的考驗。
每日經濟資訊
作者/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