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事的主題是
「梅吹」
1
2-1,阿根廷憑藉梅西和羅霍的進球,贏下奈及利亞,小組積4分排名第二出線。第14分鐘,巴內加過頂長傳,梅西突入禁區,一停一趟一射,為阿根廷首開紀錄,整個動作一氣呵成。
這是梅西在本次世界盃的第1粒進球,這個進球誕生後,看臺上最大牌的阿根廷球迷馬拉度納雙手抱於胸前,望天祈禱慶祝。朋友圈所有的梅吹都醒了。
那麼今天,就來講一個老牌梅吹的故事。他是辦公室最神奇的存在,平時話不多說,午休時戴著一隻耳機,偶爾爆發一聲大笑,或冷不丁送上一個金句。
比如,當談到梅西的第一個點球被撲出,所有人都驚嘆兼職做導演的冰島門將有多神奇,只有他幽幽地說:正常操作。這點球罰得不好,這是梅西在近7場國家隊比賽中,罰丟的第4個點球了。
當阿根廷0-3輸給克羅埃西亞,場邊的桑保利,脫掉皮衣,露出紋身,在場邊跳腳時,他說:不怪他。這個世上能用好梅西的教練還沒出生呢。瓜迪奧拉見到梅西都繞著走,還能指望桑保利?
當我們之前問,梅西到底怎麼了?他放下耳機,說,梅西目前為止的悲劇,不是足球的悲劇,而是一個從小離開祖國的孩子和他的祖國之間建立認同的羈絆。梅西從11歲就移民到西班牙,他是一個擁有阿根廷傳統,但又跟強調土生土長情懷的阿根廷人不完全一樣的流浪者。
這位總是沉默的同事,微信花名是古龍小說《三少爺的劍》裡的謝曉峰。人如其名,他總是語出驚人,令人意外。簡直就是公司球評界的高曉松,茶水間裡的掃地僧。
2
他粉阿根廷多年,家裡阿根廷球衣好幾件,把梅西奉為神,但你很難想像,在評價C羅時,這枚資深的梅吹可以如此冷靜。他誇C羅,不是說他非人的自律,而是說他踢球很聰明,「像個剛出道的孩子一樣,踢得很簡單。」
他甚至舉例了一個細節。小組賽第二場,葡萄牙1-0贏了摩洛哥,在傳球時,費爾南德斯出現失誤,他沒有把球傳給跑位很好的C羅,而是傳給了對方中衛。如果是以前,C羅肯定回頭就指,就抱怨。但這次沒有,扭頭就搶,反倒把球搶下來,搶成一個任意球了。就在禁區線上。「多聰明啊。這就是球商。」
我很認同他這個觀點。我想起有位奉克魯伊夫為神明,堅守「生而牛逼,不美則死」的看球價值觀的朋友,在朋友圈裡寫的這樣一段話:以前不喜歡C羅,因為他用太多髮膠,因為他充滿勝負心的面容,因為他是完全拼著這一百多斤,而不是鬼斧神工的技能在踢球。但今天早上,當他刻意製造任意球,並且像罰點球一樣打進這個任意球,他已經在葡萄牙這支球隊立地成佛。
3
最近這幾場葡萄牙和阿根廷的比賽我也看了。但比賽在凌晨2點,我基本看完倒頭就睡,第二天醒來,腦袋昏昏沉沉。向他請教怎麼做到每天如此清醒的,他說,我其實沒怎麼看比賽,都是聽的收音機。「之前那些說法,大都是我聽來的。」
收音機這個物件也太古老了,我有點驚呆。他給我看了手機,原來是電臺。蜻蜓FM的原創節目《足球先聲》。
他說,工作繁忙,年齡越來越大,不可能每場不落地看球。他就是在上班路上,在吃午飯的時候,戴上耳機,打開電臺聽一聽,知道大家都在朋友圈說什麼而已。
恍然大悟。原來辦公室裡看上去風平浪靜,實際上每個人的耳朵裡,可能都塞滿了來自俄羅斯球場上的吶喊聲。
作為一個老牌梅吹,這位公司球評界的高曉松認為,世界太大,可以小說,屏幕上的美女不懂球,懂球的新生代不美顏,所以足球這件事,他只認老熟人。恰好《足球先聲》這個節目,有老熟人,有好評論,很適合他這種老牌球迷。
所謂老熟人,是在他看球歲月裡,陪他走過很長時間的人。比如《足球先聲》的主持人姬宇陽,以及每期與他對談的嘉賓吳金貴、謝暉、李瑋鋒、李毅等,都是他這種球迷再熟悉不過的人。從甲A時代,一路看過來,老牌球迷親眼見過謝暉、李瑋鋒那一代帶給中國球迷的希望。
三少爺的劍,時常劍走偏鋒。公司茶水間裡的足球話題,也因之變得很有深度,甚至讓穿著葡萄牙球衣,喝著優酸乳要嫁給C羅的女同事,一時語塞。比如,你曉得葡萄牙教練近年流失很厲害吧,然後就提到葡萄牙的地理因素,地處歐洲靠南部,某種程度上促使有能力的教練,甚至是青少年教練往外走,這種欺負人的話題。當然,這也是他聽球評聽來的。
對這枚老牌球迷來說,看球評要跟姑娘們喝的優酸乳一樣有營養只是修養之一,更重要的,他認為看完比賽看評論是他們老牌球迷從小養成的習慣。年輕時,他們比賽後的第二天一大早,趴在報刊亭附近看完所有體育報紙的專欄評論,這場球才算真正結束了。現在,球可以不看,老熟人們的評論必須要聽。對老牌梅吹們來說,世界嘈雜,聽幾個聲音就夠了。
4
世界盃是個容器,所有人都在這個容器裡生產內容。做直播的,做視頻的,寫段子的,做表情包的,但聲音好像被忽略了。
一開始聽說這個音頻節目是蜻蜓FM做的, 我還有些好奇。此前,我曾在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一輛大巴車的圖,紅白車身,上面印著「蜻蜓FM」和「足球先聲」的字眼,但那時候不明白那是什麼意思。
後來才知道,蜻蜓FM為了世界盃,除了原創節目《足球先聲》,還和姬宇陽、FIFA籤約女星吉克雋逸一起,發動了一輛「七城巡遊大巴」。大巴從上海出發一路向北,到達南京、鄭州、濟南、天津、石家莊、大連共7座足球文化濃厚的城市。從圖片上看,大巴經過了改裝,它更像是一個裝有「模擬錄音間」、「世界盃聲音牆」、「聲音光電互動」等體驗裝置的主題空間。
大巴周圍,還有各種配套的線下互動遊戲,遊戲都跟「聲音」和「足球」相關。每到一個城市,蜻蜓FM會還請當地球星到場,跟平時沒什麼時間踢球的朋友,一起體驗這些連結了足球和聲音的黑科技。
比如,南京站,他們請來中國足球黃隊守門員教練李志高;到了鄭州,到場的是河南建業的年輕後腰龍成;而濟南,和大家一起互動的就是山東魯能泰山的後衛戴琳。
仔細想的話,足球真是一項跟聲音有關的運動。球賽起於哨聲,終於哨聲,還有必不可少的現場球迷的吶喊聲。吶喊聲有時不僅是加油助威。1983年全運會,上海男足在江灣體育場拿下冠軍,當時那場比賽一票難求,很多人無法進場,他們就是站在場外,根據呼聲知道了最後奪冠的消息。
5
生活很擁擠,但足球世界很遼闊,而聲音就像海綿裡的水,總有辦法穿過生活的銅牆鐵壁,進入到我們耳朵裡。
忽然之間,我對這個老牌梅吹有了點生活的敬意。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持續的知識給養,和對生活的堅持。我想,我們都是靠著一點好奇心和一點堅持生活著的。
這種堅持,對梅西來說,可能是他與國家隊的羈絆,以及突破這個羈絆的努力,才有凌晨開場的第一個進球。對C羅來說,可能是他進球的欲望,以及為此付諸的自律,才有門前那個閃光的任意球。對很多人來說,就是早晨第一班地下鐵,人潮洶湧中帶上耳塞,世界於是安靜,聽一聽老熟人的球評。
部分圖片來源:東方IC
「有馬體育」原創,內容轉載須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