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論一名「吃貨」的自我修養

2020-12-05 騰訊網

10月16日,今天是世界糧食日。今年,全球活動主題為「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每個人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處做起,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培養有利於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飲食習慣,共同致力於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擼串、小龍蝦、火鍋……人人都愛美食,然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吃貨」,可沒那麼容易。珍惜糧食,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可是一名「吃貨」的必備修養哦。

享受美食,也要感謝地球媽媽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每個人都學過,然而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辛苦的可不僅僅是農民伯伯,還有我們的地球媽媽。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土壤、水、空氣等一系列的自然資源。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報告顯示,全球的食物浪費相當於排放了7%的溫室氣體,還浪費了6%的水資源和30%的耕地資源,因此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所以說,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環保。

提起食物浪費,人們往往只關注消費環節的浪費。其實,農產品從採收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被浪費了,食物的損失和浪費貫穿了整個食物供應鏈。

如果把全球的糧食生產比作9塊餅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損失了1塊餅乾,在存儲和加工環節,又損失了2塊,在零售和消費環節,繼續損失2塊,實際上,我們最後僅僅吃到了4塊餅乾,一共損失或浪費了5塊餅乾。心不心疼?難不難過?所以,一定不要讓地球媽媽白白辛苦了,珍惜糧食,立刻行動吧!

家裡人吃多少?自己心裡得有數

生活中,很多家庭外出就餐,會點上一大桌子菜,吃不完也不打包。這麼做可真是讓人心疼錢包和糧食。減少食物浪費,既支持環保,又節省家庭開支,可謂一舉兩得。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長更應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食物小份量可實現食物多樣化和減少浪費。平日裡,一家三口一餐準備三菜一湯即可滿足需求,一次烹飪的食物不宜太多,可根據就餐成員的數量和食量合理安排。

外出就餐時,家長不妨讓孩子來點餐,可事先詢問一下餐廳服務員每一道菜的菜量如何,指導孩子按照葷素搭配、主副兼有的原則合理有度地來點餐。如果有剩下的食物,也應該打包帶走。

這些果蔬皮能吃,快來嘗嘗!

我們每天都在攝取食物,然而我們真的了解它們嗎?生活裡,很多食物的可食部分被扔掉,也是一種「隱形」浪費。比如人們經常有這些疑問:水果、蔬菜的外皮能吃嗎?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健康知識,以下這些原本可以食用的果蔬皮就可能被白白「錯過」了。

柚子皮

中醫認為柚子皮性溫,味道苦甘,有止咳、化痰功效,在民間有「柚子皮鯰魚盅,不咳管一冬」的說法。為了避免味道的苦澀,可以削去表面青黃的那一層薄薄的皮,取裡面的食用。可以做成柚子皮燉雞、蜂蜜柚子茶等,秋冬季食用最好。

梨皮

中醫認為梨皮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之功效。梨皮可以洗乾淨直接食用,或者帶皮煮梨湯。做冰糖蒸梨的時候記得不要去皮哦。

蘋果皮

很多人習慣吃蘋果時先削皮,然而蘋果皮中含有多酚、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吃蘋果皮對健康有益。國外研究表明,蘋果皮較果肉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普通大小蘋果的果皮抗氧化能力相當於800毫克維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在吃蘋果時,可以洗淨帶皮吃。

冬瓜皮

冬瓜皮看起來比較厚而粗糙,我們在食用冬瓜時都會削掉冬瓜皮。其實,冬瓜皮中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有很好的解暑、健脾、利尿的作用。食用冬瓜時,可以將冬瓜洗淨後帶皮做湯。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有四種果蔬皮,最好不要吃。

土豆皮

土豆裡含有龍葵素,這種有毒物質主要集中在土豆皮和芽裡,人食用後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痛等中毒症狀。成熟的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低,可以安全食用。但未成熟的或因貯存時接觸陽光引起表皮變綠和發芽的土豆中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食用後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有些人喜歡用帶皮土豆燒牛肉吃,或者是炒土豆絲時也帶皮,此時一定要挑選未發芽變綠的土豆,否則會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柿子皮

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吃起來會感到「澀澀的」。鞣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結石」。因此,不要吃未剝皮的柿子,也不要空腹吃柿子。

紅薯皮

紅薯皮含大量生物鹼,食用過多會導致胃腸不適。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皮更不能食用,因這種紅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後會引起中毒。

荸薺皮

荸薺常生於肥沃的水澤,它的皮上聚集了多種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洩物和化學物質,還可能含有寄生蟲。如生吃荸薺皮,易引發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此外,需注意的是,荸薺中含澱粉較多,糖尿病患者也應慎食。

作者:馬佳

審稿專家: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大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天一

策劃:王丹 譚嘉

編輯:楊明昊

相關焦點

  • 《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等三部科普書獲文津圖書獎
    科技日報北京4月23日電 (記者遊雪晴) 4月23日是第二十二個世界讀書日,國家圖書館發布了第十二屆文津圖書獎獲獎書單。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王澍《造房子》、王立銘《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等10本圖書獲獎。
  • 超可愛的美食手帳素材簡筆畫,論吃貨的自我修養
    作者:@插畫師Lemao食物是我們每天的都會接觸的,可能很多人覺得它們平淡無奇,但是在吃貨的眼中,食物有著超級大的誘惑力和美感,平淡無奇的美食在吃貨的眼中都是閃閃發光,那麼吃貨們筆下的食物肯定也是超級美味的吧!
  • 吃貨的自我修養:從告別牙齒敏感開始!
    對於吃貨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折磨。如果你也出現了上述情況,偷偷告訴你,其實都是牙齒敏感在惹禍!引起牙齒敏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刷牙方式不正確,長期咀嚼一些比較堅硬的食物或是晚上磨牙等等,都會讓牙齒表面的牙釉質有所損耗,讓牙本元暴露在外,最終導致牙齒敏感。然而牙釉質不會自行修復,牙齒敏感也不會自愈,這時如果不及時進行護理保養,牙齒敏感的症狀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 卓越天元:論一座豪宅的自我修養
    或許通過卓越天元,可以看到一座豪宅所真正的功力和底蘊,從而總結出一座真正豪宅該擁有的自我修養。稀缺,是豪宅的第一要義從效果圖上看,卓越天元七棟大平層住宅,以「七星抱月」之勢,緊鄰著金沙灘一線海岸,在青島的西海岸畫出了一道獨特而優美的城市天際線。
  •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主題定為"世界糧食安全"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鄭昊寧)今年10月16日是第28個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簡稱糧農組織)將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定為「世界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和生物能源的挑戰」。    1979年,糧農組織第20屆大會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定為「世界糧食日」,以期引起人們對全球糧食短缺問題的重視,敦促各國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每年世界糧食日,包括糧農組織在內的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及民間組織都要開展各種宣傳與紀念活動。 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基礎,是人類文明得以發展的先決條件。
  • 2020年世界糧食日及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
    一、世界糧食日的由來1972年,由於連續兩年氣候異常造成世界性糧食欠收,出現了世界性糧食危機,聯合國糧農組織於1973年和1974年相繼召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糧食會議但是,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世界糧食供需形勢更趨嚴峻。1979年11月,第20屆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決議確定1981年10月16日(10月16日為聯合國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為首屆世界糧食日,此後每年的這一天都定為「世界糧食日」,其宗旨在於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二、今年世界糧食日主題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個世界糧食日。
  • 論一個化工配方研發工程師的自我修養
    >配方研發工作簡單而快樂前言小編做為一名快樂的配方研發工程師那麼作為一名合格的配方研發工程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飛秒哥做一個簡單的總結:搜索能力,可以根據研發目標通過各種途徑最快的搜索到儘可能多的信息。
  • 楊迪:喜劇明星的另一面 一個視頻博主的自我修養
    10月22日,被稱為將表演做到「旁若無人,死不要臉」的喜劇「頂流」楊迪(微博:@楊迪)空降2020微博超級紅人節「V影響力峰會」。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是耍寶的綜藝嘉賓,而是在微博坐擁645萬粉絲的視頻博主。
  • 【世界糧食日】全球氣候變化影響糧食安全
    是世界糧食日。節約每一顆糧食,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每一顆糧食都關係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目前,世界各地的家庭農場數量超過5億,佔農業生產單位的98%以上,在56%的土地上承擔著至少56%的農業生產。  世界糧食日由來  2014年主題是家庭農業:供養世界關愛地球。
  •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這是2004年11月18日,泰國東北部猜也蓬府的農民在收割稻米。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國。 新華社發  每年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1979年在第20屆大會上決定,從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糧農組織創建紀念日)定為「世界糧食日」,旨在提醒人們關注第三世界國家長期存在的糧食短缺問題,敦促各國政府和人民採取行動,增加糧食生產,更合理地進行糧食分配,與飢餓和營養不良作鬥爭。  1949年10月16日,中國與蒙古國建交。蒙古國位於亞洲中部,首都烏蘭巴託。
  • 環保手抄報:世界糧食日
    >環保手抄報:世界糧食日2012-08-30 09:22:42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不少人的飯量隨著口袋裡的錢不斷增加而減少。雞、鴨、魚、海鮮、蔬菜、水果的極度豐富使得人們對於糧食的感情不斷地淡化。也許,沒有幾個人知道今天———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許許多人根本就不關心「米袋子」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影響,但是,在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重複糧食這一話題。
  • 潮玩= 社畜的自我修養
    —— 《演員的自我修養》。保持專業,戴上「社畜」假面優雅起舞你知道演員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嗎?——就是一邊能把婊子演到遭天譴,一邊篤信自己卸了妝上善若水。子怡·章導師:信念感,信念感。子怡姐姐的這套理論,其實脫胎於世界三大著名表演體系之一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這位俄羅斯裔的「肯德基老爺爺」,寫了一本轟動全球、影響了梅蘭芳、契訶夫等文藝大家的書,叫做《演員的自我修養》。筆者第一次摸到這本書就有如神助:「自我修養」,too高級,太swag。
  • IP周推薦|《女保鏢的自我修養》:女王大人,做我的貼身保鏢吧!
    本期將推薦一部都市言情作品《女保鏢的自我修養》:人颯專業武力高,這樣的女保鏢哪裡找?《女保鏢的自我修養》作者:冰糖桔子作品類型:都市言情關鍵詞:久別重逢、女保鏢女主童颯原本是個警察,卻因為父親欠下巨額債務後跑路,不得不辭去工作,成為一名行業稀缺又高薪的女保鏢,在工作中,她始終將boss的安危放在首位,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作為女保鏢的自我修養。整部作品符合政策導向,傳達了女性勵志向上的態度,具有改編潛力。
  •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評論】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寫在世界糧食日之際 2020-10-22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世界地圖遺忘的國家——紐西蘭,論一個小透明的自我修養
    一家德國報社在報導White Island火山事故時,在世界地圖上標註錯了紐西蘭的位置。把紐西蘭放在了日本東南沿海方向。一位網友說道:「很高興看到,至少我們還在地圖上。」紐西蘭作為一個全世界看到第一縷陽光、第一個跨年的國家,卻在各地各國各處各種各樣的世界地圖上都找不到。有一名網友說,「自從我嫁給了我的紐西蘭丈夫後,我就注意到了這一點。
  • 重慶·一座網紅城市的自我修養
    這,是獨具魅力的網紅城市的自我修養。
  • 論一個梅吹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個老牌梅吹,這位公司球評界的高曉松認為,世界太大,可以小說,屏幕上的美女不懂球,懂球的新生代不美顏,所以足球這件事,他只認老熟人。恰好《足球先聲》這個節目,有老熟人,有好評論,很適合他這種老牌球迷。所謂老熟人,是在他看球歲月裡,陪他走過很長時間的人。比如《足球先聲》的主持人姬宇陽,以及每期與他對談的嘉賓吳金貴、謝暉、李瑋鋒、李毅等,都是他這種球迷再熟悉不過的人。
  • 珍惜糧食 杜絕浪費
    最近,中央提倡節約、反對浪費,特別是珍惜糧食的一系列指示像一盞催人醒悟的明燈,喚醒了全國人民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自覺性,並正在時刻落實於行動上。  大家都知道,現在浪費糧食,特別是餐飲浪費現象特別嚴重,各餐飲行業、機關單位、學校浪費糧食現象特別嚴重,令人痛心。有些小青年甚至說:我抽一包煙的錢足可以購買吃一個月的米。
  • 中國餃子VS非洲餃子,看到非洲人的吃法,中國吃貨怒了:糟蹋糧食
    中國餃子VS非洲餃子,看到非洲人的吃法,中國吃貨怒了:糟蹋糧食餃子是中國的傳統美食,在中國餃子有很好的寓意,自古以來一到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都喜歡包餃子吃,和家人聚在一起包餃子,氣氛好,餃子吃起來會更香。餃子這種美食到現在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 2018年「世界糧食日」紀念活動在浙江舉辦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記者紀翔 實習記者謝佳妮)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昨天是第38個世界糧食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農業農村部、教育部、科技部、全國婦聯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浙江大學聯合舉辦2018年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系列宣傳主會場活動。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努力實現零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