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系列:神秘的氦——一種正被揮霍的重要不可再生資源!

2020-09-08 瀟瀟Simon

1.呼籲

是什麼使得歷經了幾億年才創造出來的物質被浪費在了派對氣球上?

數億年來,地球表面下積累著一種自然資源,它在人類社會的一些重要的科學和醫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從核磁共振成像儀到超導電性、到粒子加速器、再到創造地球最強的磁場。沒有任何已知的物質可以替代這種資源,這是真正不可替代的。

同樣,我們也沒有什麼方法來合成這種基本元素,我們只有地球地質歷史上自然形成的物質。這個資源是什麼呢?自然界最輕的惰性氣體——氦。但我們卻不是因為急需的醫療和科學用途而開採、存儲和分配這些資源,而是揮霍在吱吱作響的氣球上。這也是為什麼要停止浪費的原因。

2.性質

當氦在地球上被發現時,它獨特的性質便即刻為它提供了無數的科學用途。它比空氣輕,所以可以用於浮升甚至懸浮;它不活潑也不易發生反應,所以可以在高溫和富氧的環境下使用而不會有爆炸的風險;聲音在其中的速度是在空氣中的三倍,這就有了聲學中的應用。

它最重要的性質也許是:在標準大氣壓和低溫條件下,它會液化但不會固化,使其成為粒子加速器、核磁共振成像儀和超導體的終極冷卻劑。在足夠低的溫度下,氦會成為一種超流體:一種非常罕見的沒有摩擦和粘性的物質狀態。在運動中的超流體沒有能量損失,將永遠保持運動狀態。

3.價格

美國物理學會和美國土地管理局2016的一項研究顯示,實驗室用氦的價格從2010年的每升5美元漲到了2013年的每升逾16美元!

與此同時,商用氦的價格也在上漲。然而氦價格的上漲的影響不僅在於科學和社會方面,還包括:

核磁共振成像和其他醫療診斷價格上漲。

人類將在不到200年的時間裡耗盡地球上所有的氦資源,那些依賴液氦進行基礎科學研究的成本將不斷增加。

4.總結

雖然說氦元素的再生時期非常長。但是我們也不必因此而記人憂天。說不定科學家在不久的將來就能用新的方法提取出氦了。不過這也只是一種美好的猜想罷了。

好了讀了這篇文章,相信你對氦的認知也加深了不少吧,記得在生活中不要隨便浪費他它哦。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讚唄。如果這批這篇文章點讚量超過15個咱們就更新三號元素哦,點個讚唄。不點讚也不是不行不過嗎——

萬水千山總是情,給個關注行不行?


相關焦點

  • 人類正在輕率地浪費一種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資源:氦
    數億年來,地球表面下積累著一種自然資源,它在人類社會的一些重要的科學和醫學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從核磁共振成像儀到超導電性、到粒子加速器、再到創造地球最強的磁場。沒有任何已知的物質可以替代這種資源,這是真正不可替代的。 同樣,我們也沒有什麼方法來合成這種基本元素,我們只有地球地質歷史上自然形成的物質。
  • 元素周期表系列:神奇的一號元素——氫。
    你知道嗎:氫是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它的總質量佔所有元素綜合的75%之多。不過,宇宙中還可能存在神秘的暗物質,據推測這些暗物質的質量比元素的總和還要多得多。 :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第一位。它的原子結構最簡單,有一個質子數為1的原子核以及1個核外電子組成,是最輕的元素。單質形態的氫,即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形成水。2、氫的含量分布是多少呢? 在地球上和地球大氣中只存在極稀少的游離狀態氫。
  •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口訣 如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很多學生覺得元素周期表很難背誦,想知道怎麼才能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元素周期表口訣快速記憶法。快速記憶元素周期表的方法諧音記憶周期表的具體方法如下:一、按周期記憶第一周期:「氫氦」。諧音:「輕嗨!」
  • 元素周期表錯了?
    元素周期表從百年前起就一直是化學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最近科學家發現有個稀有元素他們可能從一開始就擺錯了,這意味著元素周期表得重畫。被命名為鐒的放射性元素位於化學元素周期表最底端,屬於錒類元素一欄,而這一欄專門從主表中單獨歸類出來。
  • 元素周期表之位置決定元素(一)
    表中有長短不一的18個縱列,水平則有7行,下面還有另外的兩行「著陸跑道」。城堡是用「磚」砌成的,有件事兒在表中沒法一眼就看出來,但必須首先說明:磚的位置不能互換。每一塊磚代表一種元素,或者說一種物質(目前,元素周期表由112種已知元素和少量未知元素組成),如果有任何一塊磚不在它應該待的位置上,整座城堡就會崩塌。
  • 【化學】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 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部分元素百年內或消失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2019年是化學元素周期表問世150周年。但歐洲化學學會近日發布的一張「扭曲」元素周期表顯示,由於人類的過度使用,一些化學元素將在未來100年內面臨從地球上消失的風險。
  • 【化學學科常識】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個周期,16個族。每一個橫行叫作一個周期,每一個縱行叫作一個族。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來的?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由地球創造的嗎?還是早於地球就存在了?宇宙中,別的星球裡,也具有這些元素嗎?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這些元素都是早於地球的存在就存在了。這些看似微小的元素與宇宙和恆星的演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們都是在宇宙中就產生的,而非是人類創造或者是地球自主創造的。那它們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來的?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都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是由地球創造的嗎?還是早於地球就存在了?宇宙中,別的星球裡,也具有這些元素嗎?,分別是氫和氦,這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1號和2號元素。這時候有的同學就發問了,但是我們的元素周期表不止到鐵啊,那其它的重元素哪裡來的呢?
  • 【長長見識】元素周期表簡易常識
    元素周期表是根據核電荷數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到底是咋來的?
    在我們上初中化學課時,我們都會接觸元素周期表,甚至很多人還能背下來前20號元素。實際上,元素周期表在2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的拉瓦錫就曾經寫出了他的元素周期表版本,也是人類史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後來,又有一些人給出一些其他的版本。
  • 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在宇宙中只佔冰山一角嗎?
    雖然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種類看似不多,但它基本上已經包含了整個宇宙中所有可能自然存在的元素。宇宙中不大可能會自然存在元素周期表之外的其他元素,元素周期表放在整個宇宙來說並非只佔冰山一角,可以說已經比較全面了。
  • 元素周期表的「興衰」元素之間是否存在著內在聯繫呢?
    此外,在鈣與鈦之間,他也預言有一個元素(「類硼」)缺位。顯然,門捷列夫如果不是運用了聯想、想像、直覺等一系列形象思維方法,是不可能從「醞釀」進入「明朗」,完成這張具有創新價值的元素周期表的。1869年2月17日,門捷列夫排出第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並在相關論文中明確指出: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在性質上呈現明顯的周期性。
  • 元素周期表及原子團
    根據性質的類似,初步把元素分類為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含有稀有元素)【常見的元素符號】1.氫(H);2.氦(He);3.鋰(Li);4.鈹(Be);5.硼(B);6.碳(C);7.氮(N);8.氧(O);9.氟(F);10.氖(Ne);11.鈉(Na);12.鎂(Mg);13.鋁(Al);14.矽(Si);15.磷(P);16.硫(S
  • 化學元素周期表150周年,部分元素百年內或消失!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歐洲化學學會近期發布了一份新元素周期表,用「扭曲」的方式顯示了地球上90種自然元素相對豐富或稀缺的儲量,最後得出結論:人們仍然可以輕鬆地呼吸氧氣,但氦氣可能很快會消失。歐洲化學學會會長戴維·科爾-漢密爾頓說,這幅生命基礎元素圖是一種重要的提醒,告訴人們地球上哪些元素將會因為人類的過度使用而面臨消失的危險,「其中有些元素,可能會在百年內消失」。
  • 「瀕危」元素周期表發布!製造手機觸控螢幕的元素或將在20年後耗盡
    德米特裡·門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整理了當時已知的63個元素周期表,並於1869年出版了他的第一個版本的元素周期表。那一年,美國內戰剛剛結束,德國即將統一,託爾斯泰出版了《戰爭與和平》,蘇伊士運河開通。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種,但自然界中只有90種。
  •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
    化學元素周期表口訣 怎樣記憶元素周期表化學元素周期表是學好化學的基本內容,想要學好化學一定要對化學元素著重記憶,下面小編為大家提供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僅供大家參考。化學元素周期表內容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橫行稱為一個周期,一列稱為一個族。
  • 化學教育-元素周期表-氖
    氖(neon)(舊譯作氝,訛作氞),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Ne,它的原子序數是10,是一種無色的稀有氣體,把它放電時呈橙紅色。
  • 元素周期表中神秘的115號元素與外星科技有關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1869年,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發表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把每個元素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寫在卡片上。他根據原子質量的增加來排列卡片,並發現具有相似性質的元素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