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見的寶石中,有兩種既稀有又漂亮的寶石是比較難區分的,並且它們的差價也是比較大的,一旦看走眼,你的損失將非常大,它們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紅寶石與尖晶石。
1783年,法國礦物學家 Jean-Baptiste L. Romé de l'Isle 在其著作《Cristallographie》(Crystallography,晶體學)中第一次明確將尖晶石與紅寶石進行區分,兩者在晶體結構上有著明顯不同。
最著名的尖晶石均來自英國皇室:大英帝國皇冠(Imperial State Crown)上的Black Prince's Ruby,重達170ct,這顆尖晶石在14世紀由 Edward III 的兒子 Black Prince 獲得,並一直被誤認為是紅寶石;另外還有鑲嵌於一條英國皇室項鍊上的「Timur Ruby」(帖木爾紅寶石),重達361ct,其實也是一顆紅色尖晶石。
它們之所以容易被混淆的原因在於,尖晶石與紅寶石經常是共生在一起的,另外它們都有著迷人的深紅色、玫瑰色或者鮮豔的紅色,基本上紅寶石有的顏色你在尖晶石上都可以找到。
對於經驗豐富的寶石商,他們用肉眼觀察顏色就可以把他們進行區分,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無法區分的。
這裡我們根據它們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從二色性、硬度、淨度以及顏色這幾方面來做簡單的區分:
在進行對比之前我面先簡單的見解一下什麼是「二色性」?它是指寶石在同一種光源的照射下會出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紅寶石會在一個方位出現紅色,另一個方位出現黃紅色。
1、尖晶石屬於等軸晶系所以沒有二色性,硬度為8(僅次於鑽石和紅藍寶石),通常情況下,晶體較為顯明通徹,在品質相同的情況下,大紅色的尖晶石的價位會比紅寶石略低。(通透優質鮮紅的紅寶石十分貴重,遠高於鑽石。)
2、紅寶石屬於三方晶系,我們可以通過對其進行不同的觀測,可以發現它有著不是很明顯的二色性,硬度為9(僅次於鑽石),一般情況下它的內部含有較多的包裹體或裂紋,因此晶體不是特別的通徹,絕大部分的色調為玫瑰紅色,像那種呈大紅色且晶體通徹度高的紅寶石(天然)是十分的少見。我們需要用一些處理方法來辨別紅寶石,相對於而言,尖晶石的處理方法就會少些(合成尖晶石除外)。
以上就是紅寶石與尖晶石的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對於沒有經驗的朋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當地的質檢部門進行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