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Materials:二硫化鐵/石墨烯陽極: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的新方案

2021-02-13 AdvancedScienceNews

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現代社會的發展,我們正在產生越來越多的垃圾和廢水。傳統的汙水處理工藝是個高能耗、物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為代價,同時浪費了廢水有機物中蘊含的化學能,因此發展在廢水高效處理過程中回收可利用的資源與能源的新技術與新方法具有經濟和生態雙重效益。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利用產電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物,將有機物蘊含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具有清潔高效、原位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優點,作為一種能夠將廢水再生為能源的技術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然而,產電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物產業化的前提和難點問題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物產電的效率。本質上,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物產電的效率主要受微生物胞外電子轉移速率的制約,因此強化微生物的附著力及提高微生物胞外電子傳遞能力將有效提升微生物催化降解有機物產電的效率。

近期,哈爾濱工業大學劉紹琴課題組根據Geobacter產電微生物可以利用Fe3+和S作為電子傳遞通路的特性,通過簡便的水熱反應合成了二硫化鐵/石墨烯複合物(FeS2/rGO)作為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陽極。該複合納米結構不僅極大地改善了Geobacter產電微生物在電極表面的黏附能力,而且有利於Geobacter在群落中與其他細菌的競爭,實現了Geobacter產電微生物的選擇性富集,從而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啟動周期從常規碳布電極的十幾天降低到2天。此外,FeS2納米粒子的引入顯著減小了電極的電荷轉移阻抗,促進了微生物-電極界面之間的電子傳遞,獲得了3.22 W/m2的面功率密度。將其用於啤酒廠廢水的處理,也獲得了較高的電壓和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有機物去除率。

微生物燃料電池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體系,涉及細菌自身複雜的代謝和群體的互作、生物電極界面的相互作用、複雜的傳質過程和電化學反應。關於特定條件下MFC性能的研究相對比較充分,但上述的一些基本過程仍然需要被進一步的研究和更詳細的闡述。我們相信,對於微生物自身代謝和種群間相互作用的進一步揭示以及細菌-電極之間微納界面的進一步研究將有助於指導未來MFC陽極的設計和應用。

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DOI: 10.1002/adma.201800618)上。

Wiley Advanced Science News官方微信平臺

如希望發表科研新聞或申請信息分享,請聯繫:ASNChina@wiley.com。

關注方式:微信右上角添加朋友—公眾號—搜索「AdvancedScienceNews」或下方長按識別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劉紹琴教授團隊提出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新策略 推動廢水處理更...
    哈工大報訊(王雪/文)近期,基礎與交叉科學研究院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劉紹琴教授團隊在微生物燃料電池陽極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簡便的水熱反應合成了二硫化鐵/石墨烯複合物(FeS2/rGO)作為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陽極,並將其用於啤酒廠廢水的處理,獲得了較高的電壓、功率密度和良好的有機物去除率。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廢水時的產電性能研究
    Logan等[2]以城市生活汙 水為營養物質構造的新型微生物燃料電池實現了汙 水處理的同時回收電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汙 水的處理成本。然而,現在國內外大部分的微生物燃料電池研究 都集中在單容器型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重點都圍繞著 減少微生物燃料電池的內阻,從而提高微生物燃料電 池的產電性能[3]。傳統的廢水處理工藝中,生物處理部 分主要是由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組成。
  •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科研 構建更好的微生物燃料電池
    早在一個多世紀前,科學家們就提出了利用細菌產生的電流製造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概念。可是卻因為技術的缺乏一直未能付諸實踐。
  • 微生物燃料電池導電外殼
    據外國媒體報導:近日,有研究人員使用電子傳導聚合物塗覆單個細菌細胞,使得微生物燃料電池表現出高性能。    在厭氧條件下,某些細菌會發電,這種行為可以用於微生物燃料電池,特別是廢水處理。但是這種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很低,新加坡和中國科學家現在提出了一個非常規的解決方案:他們用導電聚合物塗覆活的電活菌,並獲得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陽極。
  • 科學網—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梁禹翔:讓微生物燃料電池性能翻倍—新聞—科學網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德國波蘭兩大學研究人員研發新電池陽極材料 可比石墨陽極電池多...
    蓋世汽車訊 電池作為能源存儲解決方案,每天都在廣泛的應用中使用。考慮到電動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尋求先進的電池解決方案一直受人關注。鋰離子電池(Li-Ion)通常用於小型電子設備和電動汽車,此類電池的最大優點是能量密度高(體積小、能量高),而且是許多應用的重要部分。
  • 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未來在哪?
    在各種替代能源中,燃料電池對清潔電能的生產有了極大的興趣。燃料電池通過電化學反應產生電力,通過在陽極處氧化諸如氫和醇的燃料,以及在陰極處還原氧化劑,通常是氧氣。燃料電池將通過提供的燃料和氧化劑產生電力,伴隨著熱量和水作為副產品。酶燃料電池(EFC)和微生物燃料電池(MFC)是燃料電池的子類別,它們具有相似的能量生產操作原理。
  •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前景
    微生物燃料電池在土壤修復中的應用與前景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摘要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能夠將有機物或無機物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在治理汙染的同時也提供電能,在修復汙染環境和生物產電方面有著很好的前景。
  • 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在他手裡性能翻倍
    就讀於浙江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碩士生梁禹翔,巧妙地藉助太陽光輔助提升微生物燃料電池的輸出性能,開發出了目前國際上該領域輸出功率最高、穩定性最好的光電微生物燃料電池,相關成果在國際TOP期刊連發9篇學術論文,授權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為該技術的工程化應用做出了突破性貢獻。
  • 微生物燃料電池幾種性能特點
    微生物燃料電池幾種性能特點
  • 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又推進一步
    位於美國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稱,他們把利用廢水發電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技術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去年他們已研究出了這一利用廢水發電的新技術,現在,他們又把新技術的發電量比去年提高了10倍。如果利用這一技術能使發電量再提高10倍的話,食品和農業加工廠就有望能安裝這種設備用於發電,並能為附近居民提供清潔和可再生電能。   華盛頓大學環境工程學項目成員、化學工程助教拉思•安晉南特博士在「環境科學技術」網站上介紹了這種不間斷上流微生物燃料電池(UMFC)的設計以及工作原理。
  • ...空電池產品首次亮相上海鋁工業展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
    為此,中鋁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能源技術革命的號召,主動開展戰略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研究開發和項目投資合作,通過產學研結合的創新活動提供貼合產業需求的能源解決方案,引領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推動中國金屬空氣電池事業向前發展,為解決軍用和民用的應急備用電源的痛點難題貢獻力量。烯鋁公司是中鋁集團下屬企業,由中鋁創新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鋁開投」)於2019年3月出資成立。
  • 微生物燃料電池處理高鹽廢水的研究進展
    開發高效低成本的高鹽廢水處理新技術是未來的發展方向[7]。微生物燃料電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是一種集廢水資源化、汙泥減量化、水質無害化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8-9]。使用微生物燃料電池,可以實現廢水的高效低成本處理[10-11],有望突破高鹽廢水處理成本高、難度大的困境,因而受到了廣泛關注[12-13]。
  • 董蔚雯:賀利氏高耐久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
    9月14-16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FCVC)於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  我們知道在貴金屬的生命周期中,鉑和銥首先它被塗在質子交換膜上製成CCM,接下來就會被制為MEA膜電極,再接下來會被組裝在燃料電池電堆或者是水電解電堆中,經過了一系列的使用之後,可以通過我們這個賀利氏比較擅長的貴金屬回收業務,來重新完成它的一個周期的使命,重新以鉑和銥化學品的形式開始它新的使命。
  •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
    日前,記者在十五屆中國國際鋁工業展獲悉,中鋁集團旗下從事金屬空氣電池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寧波烯鋁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烯鋁公司」)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在展會上首次隆重發布了三款產品:鋁燃料通信備用電源、可攜式鋁燃料應急電源、水電熱一體鋁燃料應急保障設備,並即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 石墨烯類膜材料新特性獲揭示
    原標題:石墨烯類膜材料新特性獲揭示   本報訊(通訊員劉愛華)>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吳恆安、特任副研究員王奉超,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課題組及荷蘭內梅亨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在石墨烯類膜材料輸運特性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發現石墨烯以及氮化硼等具有單原子層厚度的二維納米材料可以作為良好的「質子傳導膜」。
  • 微生物燃料電池能以汗液為裝置供電
    這種微生物燃料電池(MFC)使用綠膿桿菌(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作為酶催化劑,將無薄膜燃料電池的輸出提高到每平方公分6.4微瓦(mW)。該材料的電流密度為52微安培/平方公分(mA/cm2),據稱可提供較其他實驗織物更高的產出,並可媲美Choi先前研究的紙基微生物燃料電池產出。
  • 話說鋁燃料電池: 鋁燃料電池的應用(一)
    鋁燃料電池可設計成儲備電池,使用前進行活化,使用期滿後,可通過移去消耗的鋁陽極,換上新的鋁陽極,此過程稱為機械再充,鋁陽極被稱為可更換極。機械可再充鋁燃料電池已用於取代因質量和噪聲限制而不適合某些方面應用的柴油和汽油發動機,且應用潛力巨大。下面介紹一些在車輛領域,東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鋁燃料電池系統的應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