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研究稱新冠初次感染後六個月內再感染可能性極小

2020-11-21 第一財經

牛津大學周五發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冠再感染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6個月內再次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極小」。

這項研究通過對今年4月至11月的30周時間內,牛津大學醫院的12180名衛生保健工作者進行調研,首次揭示了人們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能多大程度預防再次感染。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新的發現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是人們理解新冠免疫如何發揮作用的重要一步。

理解新冠的免疫機制對於疫苗的研發至關重要。此前,輝瑞和BioNTech以及Moderna分別公布了後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的疫苗臨床二期結果也顯示,疫苗能在所有人群中產生類似的免疫作用。

在牛津大學長達30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牛津大學醫院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病毒抗體檢測,以確定他們是否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並且當他們出現不適症狀時,再次對其進行例行的核酸檢測。

調查結果顯示,在沒有抗體的11052名員工中,有89名出現了新的症狀性的新冠感染。但是,在擁有抗體的1246名員工中,沒有一個人出現症狀性感染。研究還發現,擁有抗體的人在無症狀感染的篩查中感染的機率也較小。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表明新冠病毒的感染至少提供了防止再次感染的短期保護作用。」牛津大學醫院預防和控制感染主管 Katie Jeffery博士表示。

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分校人口衛生系教授大衛·艾爾(David Eyre)表示:「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我們可以確信,至少在短期內,大多數感染過新冠的人可能不會再次感染。」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尚無足夠的數據來判斷初始感染的免疫保護作用是否能夠持續到六個月後,該研究將繼續收集數據,以期驗證防止再感染的免疫保護能持續多長時間。

在11月5日發表的一篇針對牛津大學醫院工作人員的研究發現,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研究人員通過持續監測發現,在不到90天的時間內,針對新冠的抗體水平下降了一半,並且抗體水平在年輕人中下降的程度更快。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新冠感染八個月後仍有記憶性免疫反應 為疫苗帶來希望
    人類對新冠病毒的免疫機制正在有更多的了解。繼牛津大學上周五發表了一項關於新冠再感染的大規模研究後,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周一也在預印版網站上發表論文稱,初次感染新冠的人至少可以防止八個月內再次感染。但是,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研究中的所有患者仍然具有記憶性的B細胞,這種B細胞能夠識別新冠病毒的兩種成分刺突蛋白以及核衣殼蛋白之一。這些病毒特異的記憶性B細胞能在感染後的八個月內穩定存在。研究人員表示,這將為針對新冠病毒開發的疫苗的功效帶來希望。
  • 兩項獨立研究稱COVID-19倖存者再次感染的可能性明顯降低
    據外媒報導,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仍未被完全了解,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感染後的保護期可能比最初預期的更長。兩個獨立的研究小組發現,在擊敗COVID-19後產生中和抗體的人,再感染後生病的可能性明顯降低。但研究人員無法完全解釋的是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到目前為止,一些COVID-19免疫研究發現,8個月前倖存下來的患者仍然受到保護,不會再次感染。希望疫苗能產生類似的免疫反應,可能隨後會對嚴重疾病產生長期保護。現在,兩項新研究提供了好消息,進一步助長了新冠免疫力可能比預期更好的希望。獨立的團隊發現,曾感染過COVID-19的人不太可能被再次感染。
  • 感染新冠產生的抗體,至少在5個月內可媲美疫苗
    過去一年裡,有關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病例的諸多報導讓人們質疑:感染過新冠病毒後,人體的免疫系統能否持續抵禦新冠病毒? 1月14日,發表在醫學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的大型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研究(SARS-CoV-2 Immunity and Reinfection Evluation, SIREN)發現,許多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可能在之後數月內對新冠病毒免疫。該研究涉及英國2萬餘名醫護人員並認為,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應答至少可在近5個月內將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降低83%。
  • 乘坐飛機,被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
    你還在擔心乘坐飛機,會有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危險?美國國防部的一項調查試驗顯示,你的擔心,也許時杞人憂天了。美國國防部15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書顯示,在飛機內被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非常低,危險度幾乎趨於0。這對於航空公司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 研究表明:在飛機上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不大
    飛機感染新冠的機率「微乎其微」一項新的研究(因為剛剛發布,所以尚未被同行評議)發現,新冠呈陰性的人在飛機上感染該病的機率微乎其微,幾乎為零。彭博社的法耶•弗拉姆上周就這一發現寫了一篇精彩的文章。新冠是不同的,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與其他活動相比,飛行的風險有多大。據統計,在兩個小時擁擠的航班上感染新冠的機率是4300分之;在同一航班上,如果座位中間有空位,感染的機率為7700分之一;在地面任何地方感染時死亡的機率為60萬分之一。事實上,飛機可能比醫院更安全(考慮到回收空氣),飛機上的空氣交換系統比醫院的好,機艙內的空氣每小時要更換30次。
  • 新冠康復後會再感染?恆河猴試驗:不僅不會還能免疫
    當地時間3月1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恆河猴不會發生再感染」(尚未經同行評議),首次利用非人靈長類模型回答了「康復後是否會再次感染」問題。
  • 恆河猴實驗表明:新冠康復後可能不會再次感染
    根據一項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猴子康復後不會再次感染,這表明群體免疫可能會發揮作用,科學家或許不用擔心感染者痊癒後的「復發」。  在這項研究中,中國的研究人員讓恆河猴感染冠狀病毒,讓它們恢復健康,並在最初感染的28天後再讓它們接觸病毒。結果顯示,這些猴子似乎已經發展出了保護機制,並沒有第二次感染。
  • 新冠康復後會復發或再感染?恆河猴試驗:不僅不會,還能免疫
    當地時間3月1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在線發表了最新研究「感染新冠病毒的恆河猴不會發生再感染」(尚未經同行評議),首次利用非人靈長類模型回答了「康復後是否會再次感染」問題。
  • 研究發現:牛津疫苗預防新冠傳播效果有限
    美媒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共同研製的疫苗,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對已感染病毒的大多數人來說可預防新冠肺炎發病。牛津和阿斯利康是最早公布疫苗接種者無症狀感染率數據的疫苗研發者。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周刊8日發表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在一項大型研究中,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使新冠病毒的傳播大致減少27%。報導稱,這遠低於該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病例方面70%的有效率,而即使是這些結果,也因其對老年接種者的效果而受到質疑。
  • 研究發現牛津疫苗預防新冠傳播效果有限
    美媒稱,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共同研製的疫苗,在阻斷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對已感染病毒的大多數人來說可預防新冠肺炎發病。牛津和阿斯利康是最早公布疫苗接種者無症狀感染率數據的疫苗研發者。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周刊8日發表經過同行評審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在一項大型研究中,牛津-阿斯利康疫苗使新冠病毒的傳播大致減少27%。報導稱,這遠低於該疫苗在預防有症狀的新冠肺炎病例方面70%的有效率,而即使是這些結果,也因其對老年接種者的效果而受到質疑。
  • 中國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獼猴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獲得短暫免疫力!
    中國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獼猴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獲得短暫免疫力!周四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中國研究稱,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試驗猴子在28天後不會再次感染。
  • 感染新冠痊癒後可能會脫髮
    世衛組織:這種情況感染新冠並非不可能在美國國防部的一項研究稱>佩戴口罩乘坐客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非常低之後世界衛生組織提醒乘飛機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雖然非常低,但並非不可能世衛組織稱,目前已發表的研究文獻中沒有大量記錄此類傳染,但不代表這不會發生。世衛組織還表示,該組織目前了解到至少兩項有關機艙傳染的案例研究。世衛組織還提出,不應允許生病的人和確認有新冠接觸史的人乘機,但是現代噴氣式客機的換氣系統能夠快速濾過病毒和微生物。
  • NEJM和medRxiv:兩項最新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出現再次感染的...
    2020年12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兩項新的研究給出了令人鼓舞的證據,表明感染過SARS-CoV-2冠狀病毒可能提供一些保護,防止未來的感染。研究人員發現,對這種冠狀病毒產生抗體的人在長達6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內再次檢測出陽性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 研究發現:嚴重新冠感染可造成大腦損傷
    據英國《衛報》6月25日報導,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精神病學》一份最新臨床研究發現,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可損傷大腦,造成包括炎症、中風、精神病和類似老年痴呆等在內的一系列併發症。專家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其背後機制,以便了解新冠病毒對人類大腦存在的可能性影響,並探索潛在的治療方式。「關於新冠病毒感染同神經系統併發症、精神病學併發症的關聯報告越來越多。」該研究報告作者、利物浦大學神經病學家本尼迪克特·邁克指出。這份研究的案例信息來自於英國4月2日-26日期間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
  • 新冠傷害大腦!研究稱兩成患者確診90天內診斷出精神疾病
    據路透社報導,精神病學家周一表示,許多新冠肺炎痊癒者可能面臨更大的精神疾病風險。此前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20%的新冠感染者在90天內被診斷出精神疾病。英國牛津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保羅·哈裡森(Paul Harrison)說:「人們一直擔心,新冠倖存者將面臨更大的心理健康問題風險,而我們的發現……證明事實可能就是這樣。」
  • 新研究揭示非住院新冠患者感染6個月後仍會產生「強大的」T細胞反應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關鍵的新冠免疫研究出爐,揭示了關於COVID-19倖存者可以期待的令人鼓舞的消息。研究COVID-19免疫力的科學家已經確定,在經歷過無症狀和輕症且不需要住院治療的新冠患者中,可以檢測到對新冠病毒有著強大細胞記憶的T細胞反應至少能持續6個月。
  • 澳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
    澳大利亞一項研究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免疫力至少維持8個月科技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2日報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首次揭示,感染新冠病毒後,具有保護性的中和抗體至少能在人體內留存8個月,可以防止其再次感染。
  • 英國一項重大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至少可以提供5個月的免疫力
    周四(1月14日),CNBC報導指出,英國一項重大新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已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在至少5個月內擁有某種形式的免疫力。  初步調查結果發表英國公共衛生(PHE)的SIREN研究——該組織調查了數千名英國醫護人員,試圖確定先前的感染是否能預防未來的感染——與以前沒有感染過該病的人相比,發現的抗體提供了83%的預防再感染的保護。  該報告稱,這種免疫力似乎至少可以持續5個月。周四發表的研究發現,攜帶抗體的人再感染的情況很少見,專家在參與研究的6614名參與者中發現了44例可能的再感染。
  • 實驗:得過新冠病毒的猴子不會再次感染
    自2月以來,新冠病毒「復發」風險引發關注。3月1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動物實驗研究所秦川團隊,在預印本平臺bioRxiv發表論文稱,研究人員對初次感染的猴子再次進行相同的病毒攻擊,發現它們會產生病毒特異性抗體。
  • 科學家找到了10秒內檢測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
    據外媒BGR報導,新冠病毒的檢測是利用PCR檢測來分析鼻拭子的內容,這使得篩查活動在某些情況下變得很麻煩。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一種方法來縮短檢測時間。訓練有素的狗可以嗅出疾病特有的氣味,已經在芬蘭赫爾辛基機場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