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周五發表一項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新冠再感染的研究報告,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的人,6個月內再次感染新冠的可能性「極小」。
這項研究通過對今年4月至11月的30周時間內,牛津大學醫院的12180名衛生保健工作者進行調研,首次揭示了人們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能多大程度預防再次感染。
牛津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新的發現是令人興奮的,因為是人們理解新冠免疫如何發揮作用的重要一步。
理解新冠的免疫機制對於疫苗的研發至關重要。此前,輝瑞和BioNTech以及Moderna分別公布了後期臨床試驗的中期分析數據,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的疫苗臨床二期結果也顯示,疫苗能在所有人群中產生類似的免疫作用。
在牛津大學長達30周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牛津大學醫院的工作人員進行了病毒抗體檢測,以確定他們是否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並且當他們出現不適症狀時,再次對其進行例行的核酸檢測。
調查結果顯示,在沒有抗體的11052名員工中,有89名出現了新的症狀性的新冠感染。但是,在擁有抗體的1246名員工中,沒有一個人出現症狀性感染。研究還發現,擁有抗體的人在無症狀感染的篩查中感染的機率也較小。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表明新冠病毒的感染至少提供了防止再次感染的短期保護作用。」牛津大學醫院預防和控制感染主管 Katie Jeffery博士表示。
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分校人口衛生系教授大衛·艾爾(David Eyre)表示:「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因為我們可以確信,至少在短期內,大多數感染過新冠的人可能不會再次感染。」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目前尚無足夠的數據來判斷初始感染的免疫保護作用是否能夠持續到六個月後,該研究將繼續收集數據,以期驗證防止再感染的免疫保護能持續多長時間。
在11月5日發表的一篇針對牛津大學醫院工作人員的研究發現,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研究人員通過持續監測發現,在不到90天的時間內,針對新冠的抗體水平下降了一半,並且抗體水平在年輕人中下降的程度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