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實驗、與731部隊交易,美國生物實驗室有多可怕
自2011年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發生後,核電站內每天產生上百噸的核廢水,在過去的9年時間裡,近千座儲存罐裡已經存放了超120萬噸汙水。
▲日本核廢水儲存罐
日本考慮過將廢水掩埋地下,也曾考慮將核廢水電解為氫氣和氧氣後排放入大氣,但要麼在歷史從未有過先例,要麼技術上難以實現,被一 一否定。
如今,日本公布了他們的最新也是最省事的計劃:將百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
號稱不愛給別人添麻煩的日本人,卻準備將這個原本應該由日本解決的問題,推給了全人類,期望著全世界一起來為核洩漏事件兜底。
▲某些國人也是能捧...
往太平洋裡傾倒核廢水,夠「毒」了吧?
如果這些核廢水直接倒入太平洋,受洋流影響,最直接受到汙染威脅的並不是中國,恰恰是美國。那麼美國政府作為日本老大哥,為什麼沒有跳出來堅決反對呢?
但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個國家正在悄悄往太平洋裡「投毒」,沒錯,它就是日本老大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
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新發布的《毒害太平洋》一書,引起全球轟動。
《毒害太平洋》向人們揭露了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地區的惡劣行徑,包括「向太平洋裡傾倒數量高達2900萬公斤的芥子氣和枯葉劑等生化武器,以及454噸放射性廢物」。
可1969年,尼克森就宣布放棄生物武器並限制化學武器的進一步生產。這些數量如此之多的生化武器,究竟從何而來?
事實是,美國非但從未放棄過生物武器的相關研究,近年來反而越發猖獗,在全球20多個國家,陸續設立了200多個生物實驗室。
美其名曰為了「科學研究」「生物防禦」,可如今這些實驗室卻時刻威脅著當地居民乃至全人類的生物安全。
1
神秘的生物實驗室
2011年,在距離喬治亞首都提比里西近郊,盧加爾研究中心正式投入運營,距離當地美國空軍基地僅17公裡。
這座被譽為喬治亞全國最高規格研究中心2007年開始建造,那時喬治亞的GDP才堪堪達到100億美元,可光是打造這個研究中心,就耗資整整3.5億美元,佔到總GDP3%左右,一個正常國家一年國防預算的水平。
▲盧加爾研究中心2007年建造,
當時喬治亞全國GDP也才100億美元
花這麼多錢,喬治亞卻一點不心疼。
因為錢是美國人贊助的,就這個研究中心的名字也是以一位美國前議員的姓名命名。
▲盧加爾研究中心名字
來自美國參議院理察·盧加爾
但美國為什麼要花巨資,免費幫喬治亞在遠離美國本土的地方建立一個研究中心?
盧加爾研究中心的異常之處引起了喬治亞的鄰國俄羅斯的懷疑。
早在2015年,俄羅斯外交部就曾經公開表示,盧加爾實驗室是美國陸軍的一家高標準的封閉性實驗室。
而一些美軍生物學家,實際參與了盧加爾實驗室的運營,並秘密地為美國政府工作,從事極具危險性的傳染病研究。
▲相關報導
更加恐怖的是,這個實驗室可能曾經進行過大量人體實驗。
據報導,喬治亞國家安全部門披露中相關文件曾表示,盧加爾實驗室曾「把志願者當作實驗室豚鼠」,用來測試一種測試新致命毒素。
2015和2016這兩年裡,共有73名參加測試的志願者離奇死亡。
俄軍方還多次披露,除研究常規的細菌病毒之外,盧加爾實驗室還研究利用昆蟲對生物進行攻擊。
比如實驗人員利用無人機將攜帶病原體的昆蟲運到攻擊地點,進行生物打擊。
▲俄羅斯方面的懷疑
而在喬治亞國內,盧加爾研究中心面臨著極大的爭議。
部分政黨領導人多次公開抗議,「盧加爾研究中心的存在一直十分可疑」,「他們是否在進行生化武器實驗?」,呼籲喬治亞政府將實驗室關閉。
也不怪俄羅斯擔心,因為盧加爾實驗室,真的只是美軍在全球各地200個生物實驗室的其中一個。
在以美國國防威脅署主導的「生物協同計劃」下,美軍以防衛生物威脅的名義,於歐洲、亞洲、非洲等26個國家內設立了大量的生物實驗室,進行相關生化武器研究。
其中亞洲地區佔據了大半。
▲美國「生物協同計劃」,生物實驗室遍布全世界
在烏克蘭,喬治亞、亞塞拜然等俄羅斯周邊鄰國,美軍設立了大量的生物實驗室。
據烏克蘭衛生部爆料,僅烏國國內,美國參與建設和完善的實驗室數量就高達8座,而這些實驗室借「防範生物武器」之名,存放著大量危險的病毒。
事實上,美國針對的目標可不僅僅是俄羅斯。
韓國《統一新聞》3月底曾發表專欄文章稱,駐韓美軍在龍山、釜山、群山和平澤4個基地設立了炭疽桿菌生物實驗室。
從2009年至2014年這5年間,這些實驗室一共進行了15次炭疽桿菌實驗。
2015年4月,美國馬裡蘭州的艾奇伍德生化中心更是被曝出,在向韓國烏山空軍基地細菌武器研究所運送活性炭疽桿菌樣本時,出現洩露事故。
美國在韓國大搞生物實驗的真相,這才被徹底坐實。
▲韓國烏山空軍基地
活性炭疽桿菌到底有多毒,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
二戰時期英國曾經策劃一場名為「素食行動」的炭疽武器計劃,設想在德國投放被汙染的飼料,消滅當地牲畜,造成德國肉食短缺。當時的報告總結認為,如果對德國使用該武器,將令德國城市幾十年內無法居住。
為此英國在蘇格蘭的格魯納德島上進行了測試,炭疽武器起爆後,致命的細菌在幾天之內殺死了島上所有的牲畜。但隨後細菌便逐漸失控。
▲研究人員在清理死亡的牲畜
研究人員想盡辦法清除島上的動物屍體和炭疽桿菌都失敗了,1946年英國政府發現根本無法徹底清理島上的炭疽桿菌。只能在島嶼邊界設置警示牌,禁止任何人登島。
一直到1990年,英國政府才徹底清除,重新登島。
▲格魯納德島上的警示牌
歷史上蘇聯也曾經發生過炭疽桿菌洩露事件。1979年4月2日,位於蘇聯莫斯科東部1450公裡的一處軍事設施中的炭疽桿菌孢子被意外洩露。
這次事故導致了大規模的炭疽病爆發,約100人死亡,受害者的確切人數至今不明,被稱為「生物車諾比」。
所以說,炭疽桿菌洩露讓韓國民眾十分害怕。
有一再有二,之後的那段時間,越來越多美軍在韓國軍事基地進行生物實驗的事實被曝光,引起了韓國當地民眾的強烈抗議。
▲向美軍基地表示抗議的韓國人
但美軍一直抵死不認帳。
直到2019年12月,駐韓美軍首次向媒體公開了在釜山港美軍部隊的生化防護系統設施,承認運進生化物質,但美軍卻聲明是為了「維護地區安全」引進的。
美軍在別人家門口大搞生物實驗,難道真的是為了「維護地區安全」嗎?
或許美國真當自己是老慈善家了,但別說國外,美國就連國內實驗室的安全,都未曾真正保障過。
美國國內將生物實驗室分為四級,級別越高,接觸的病原體越危險,一級為麻疹病毒等病原體,安全級別最低,四級為伊波拉病毒等病原體,安全級別最高。
▲《血疫》裡的生物安全防護四級實驗室
而三級生物實驗室能夠接觸的病原體,包括有俗稱愛滋病毒的HIV等病毒以及炭疽桿菌等細菌。
問題就出在這個三級生物實驗室上。
2009年,美國審計署曾發布一份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在過去的10年裡,僅僅是生物安全三級生物實驗室,就發生了共計400次安全事故。
2014年6月,美國疾控中心一家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為其他低等級實驗室準備實驗用炭疽桿菌。
在對活炭疽桿菌進行滅活時,由於沒有遵循正確的程序。工作人員將帶有活性炭疽桿菌的樣本轉移到三個低級別實驗室,而後者並不具備處理活炭疽的設施。
結果導致多達84人接觸到可致死的炭疽桿菌,成為美國實驗室歷史上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
美軍在韓國軍事基地乃至全球各地的生物實驗室中,正在進行的實驗究竟有多危險,可見一斑。
▲部分韓國人表示將抗爭到底
2
四級實驗室和日本731
恐怕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痛恨生物戰,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支軍隊,日本731部隊。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731部隊在中國東北進行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細菌武器研究和實驗,利用活生生的中國人作為實驗對象進行凍傷、細菌感染、毒氣實驗,同時還進行了人與馬血互換、人體四肢互換等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實驗。
▲731部隊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泯滅人性的部隊,證據鑿鑿的情況下,在東京大審判上卻未得到應有的制裁。
不僅731部隊創辦者石井四郎戰後毫髮無損地返回東京,而原先部隊裡的成員,也改頭換面,要麼加入日本醫療組織,要麼成為醫學院校的領導層。
▲石井四郎
在這背後,是美日之間進行的一場「魔鬼交易」。
二戰期間,除了日本和德國外,還有一個同盟國也開始了生化武器的研究--美國。
1942年,美國陸軍在馬裡蘭州秘密設立了一個實驗室——德特裡克堡,這個實驗室一度成為了美國生化武器研發中心。
▲德特裡克堡
拿著高額的預算,德特裡克堡很快就投入了大量的活體動物進行試驗,並生產出了大量細菌和病毒,但是實驗人員們都明白,真正將成果應用到實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相比731,他們起步足足晚了8年,更重要的是他們還未進行真正的人體實驗。
在二戰結束前,美軍就已經了解到日本對中國湖南、浙江等地實施了大規模的細菌戰。
日本投降後,美軍立即派送一批生物戰專家前往日本展開對731部隊的調查。
1945年11月至1947年12月,在對至少25名731部隊成員問訊後,形成了四份報告:《桑德斯報告》《湯普森報告》《費爾報告》《希爾報告》。
其中的費爾報告詳細記錄了731部隊提交的8000個病例切片,另外還有炭疽、鼠疫、傷寒等人體實驗數據報告。
▲費爾報告
731部隊的罪行可以說是證據鑿鑿,那這些報告為何沒有作為戰爭罪行證據來使用?
因為對於美軍而言,相比於讓731部隊正法,將其人體實驗成果收攬為己用顯然更符合美國利益。
在《希爾報告》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載:「收集到的證據信息對我們開發細菌戰十分珍貴。這是日本人花費數百萬美元和數年時間的研究成果……通過人體實驗獲得這種信息的方式將備受良心的譴責,我們實驗室是萬萬做不到的。為了拿到這些數據共花費了25萬日元,與實際研究成本相比,只是花費了如此低廉的價格就獲得了珍貴的資料。」
25萬日元就換取日本軍方數年的研究成果,試問,這樣的好事哪兒能碰上?
真相是,731部隊創辦者,石井四郎與佔領日本的美國當局談判,將生物戰研究資料作為交易條件,以豁免侵華日軍731部隊成員戰爭責任。
獲得731部隊「堪稱無價」的研究資料後,美國生物武器的研究進程像坐上了火箭,在屍骨累累的發射臺上,在無辜百姓鮮血的簇擁下,一下躥上了天。
而彼時的德特裡克堡,也因此一躍成為戰後美國軍方唯一的一個P4生物實驗室。
▲經過擴建的德特裡克堡
按理說,搞出了核彈這種戰略威脅武器,美軍總該收手,停止生化武器研究了吧?
美軍迎來了另一個敵人-蘇聯,冷戰陰霾籠罩下的美國,生化武器研究的激情再次被點燃。
在國防部的批准下,美國開始了持續了數十年的「生物戰計劃」。
這次,他們甚至變本加厲,將刀伸向了自己人,直接利用囚犯、志願者、普通居民甚至美軍自己進行人體實驗。
▲美軍進行的人體實驗
來源:瞭望智庫
成果自然也是豐富的。
到1969年,美國研製了大量的生物武器,包括炭疽桿菌、兔熱病菌、布魯氏菌、Q熱等細菌,委內瑞拉馬腦脊髓炎、黃熱病等病毒,臘腸菌毒素、葡萄球菌病毒等毒素,以及水稻裂殖胞、小麥銹病等反莊稼戰劑。
當然,按照美軍的說法,他們當然是為了「系統掌握生化武器危害程度,以更好地面對敵人襲擊,降低己方人員損傷「。
可美軍在為了針對敵人的矛,對矛進行一系列充分研究後,並做出了最堅固的盾的同時,那麼也意味著,它已經能自己打造出這樣一支矛了。
於是,能夠攜帶生化武器的飛彈彈頭、無人機撒布器、噴氣機安裝的戰劑撒布箱、轟炸機投擲的集束炸彈、B-47和B-52轟炸機的小炸彈投放器等武器系統也相應被美軍研發出來。
既然做都做了,總不能當擺設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戰爭期間,為了對付那些在越南叢林中自由穿梭、讓美軍頭疼不已的越共遊擊隊,美軍就考慮到了使用「生化武器」,開始著手實施「牧場工行動」。
通過改裝的C-123運輸機向越南的叢林中噴灑了至少9000萬升的「橙劑」,試圖消除遊擊隊藏身的植被,同時破壞農田,迫使當地百姓搬遷與遊擊隊割裂。
而這些含有劇毒的橙劑,卻給持續數代、近400萬越南人帶來了永遠難以磨滅的痛苦和烙印。
▲戰後的畸形兒
在朝鮮戰場上,美軍也同樣身陷生化武器的相關爭議,朝鮮曾一直指責美國在韓戰期間使用了生物武器,導致當時軍中突然流行一種不知名的疾病,而美國政府則一直矢口否認。
直到迎來了尼克森時代,如日中天的美國「生物戰計劃」突然宣告終止。
但這卻並不意味著美國生物武器研究的終點。
3
不可忽視的危機
1969年,尼克森發表演講正式宣布美國將告別攻擊性生物武器,並限制化學武器的進一步生產。
「美國將放棄使用致命的生物毒劑和武器,以及其他的生物武器手段。美國的生物研究將僅限於防禦。」
▲尼克森
一方面是預算問題,自從1961年起,美國生化武器研究不斷膨脹,支出也水漲船高。
從1943年到60年代末,美國光是為了研製生物武器,大約花費4億美元。到了1969年,美國生物武器預算直接上升到了每年3億美元。
另外,由於人體實驗、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給美國民眾造成很大傷害,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也正是因此,美國的生物武器研發熱情才得以遏制下來,但是沒有任何的直接證據表明美國已經停止生物武器的研發。
1975年,世界歷史上首條禁止生產武器的國際裁軍條約《禁止生物武器公約》(BTWC)正式生效。
公約有183個締約國,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締約國都主張談判一項旨在全面加強公約,包含核查機制的議定書。
可近20年來,美國一直獨家阻擋重啟核查議定書的談判,美方的理由是生物領域不可核查,國際核查「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利益和商業機密」,有利於「工業間諜活動」。
不可否認的是,《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對於各國生物武器研發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美國也將生物武器研究從地上搬到了地下。
但由於美國的阻撓,《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條約始終缺乏監督和核查條款,其真正的約束效用,宛如一紙空文。
而進入21世紀之後,「9·11」恐怖襲擊事件再次成為一個轉折點,反恐成為美國生物武器研究一個絕佳的理由。
小布希政府、歐巴馬政府,模糊《國際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允許開展的防禦性生物研究與嚴格禁止的進攻性生物研究的界限,以打造防禦能力為掩護,開展可能的生物武器研究。
與此同時,美國在生物防禦的預算更是在連年遞增的勢頭。
▲連年增長的「防禦」預算
美軍宣稱,「國防部沒有一個進攻性的化學與生物武器計劃,但有一個化學與生物防禦計劃」。
2004年,美國國土安全部更是在其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幻燈演示文件,內容暗示,生物武器威脅辨別中心將製造、試驗少量武器級微生物體,甚至一些經過基因改造的病毒和細菌。
也正是在這十幾年裡,美國的國家生物實驗室,屢次曝光出安全事故,涉及炭疽桿菌、天花病毒、H5N1病毒等諸多細菌和病毒。
這叫人如何相信美國僅僅只是為了防禦?
與此同時,和其他國家大搞「生物協同計劃」,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數量龐大的生物實驗室網絡,其真實意圖更是讓人懷疑。
就像外交部發言人所提問的那樣。
「美國為何滿世界建設如此多的生物實驗室?
為什麼要以軍方為主導建設實驗室?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
美國從相關國家攫取了多少敏感生物資源和信息?
實驗室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是否存在洩漏隱患?
為什麼十幾年來美國獨家反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
而這些問題只有美國政府能夠回答,生物實驗室背後隱藏的更多真相也只有美國政府真正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