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飲用水、向海裡傾倒化學武器……美軍是如何成為太平洋「毒瘤...

2020-11-23 環球網

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太平洋的馬紹爾群島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將美麗的海島變成充滿核輻射的地獄;

1959年,駐日美軍曾在日本衝繩將搭載核彈頭的飛彈誤發射到海中,雖然後來秘密收回,但衝繩民眾回憶說,「當時極有可能釀成重大慘禍」;

1969年,衝繩美軍基地發生神經毒劑洩露事件,震驚全世界;

……

近日,多篇報導及書籍針對數十年來美軍汙染太平洋環境、侵犯當地居民權利的事實進行了曝光。鐵證如山,美國政府卻一再試圖用謊言掩蓋事實。

日媒:駐日美軍正在毒害衝繩

據日媒報導,長期以來,駐日美軍犯罪、軍機墜毀以及高空墜物、噪音汙染等事件頻繁發生,當地民眾不堪其擾。近日,《外交學者》雜誌報導稱,美軍汙染了衝繩縣近50萬人的飲用水,造成了衝繩縣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汙染。

△《外交學者》:駐日美軍正在毒害衝繩 汙染了近50萬日本人的飲用水

造成汙染的是全氟烷基和聚氟烷基物質(PFAS),它是人工合成的脂肪烴類化合物,常被用來生產具有防水防油等特性的日用品,如食品包裝紙、不粘鍋、軍用滅火器等。PFAS是一種持久性汙染物,可通過飲食、飲水等途徑進入人體,並在體內積聚,數十年才能排出。

據美國有毒物質和疾病登記局資料,PFAS可引發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遺傳發育、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的多種疾病。

衝繩當地民眾首次意識到周圍環境被PFAS汙染是在2016年。當時,衝繩縣當地政府檢測到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及其附近河流中含有大量PFAS。當地相關機構對該基地附近環境進一步檢測,發現泉水、農田及魚體內的PFAS水平明顯升高。令人震驚的是該縣飲用水中也發現了PFAS。這些飲用水來自嘉手納空軍基地附近的河流和基地下面的蓄水層,其中PFAS含量最高達120ppt(parts per trillion的縮寫,表示萬億分之一),遠遠高於美國環境保護署劃定的安全濃度。

受汙染的飲用水供應給了近50萬衝繩人、美軍士兵以及新冠疫情發生之前來旅遊的數百萬國際遊客。相關機構對經常飲用此水的居民進行檢測,發現他們血液中某些PFAS物質含量比全日本平均水平高出53倍。

今年3月,美國國防部宣布,美國境內的軍事設施都檢測到由泡沫滅火劑引起的PFAS汙染,651個軍事基地存在疑似汙染。美國國防部還承認,美國設在韓國、比利時和宏都拉斯的軍事基地同樣存在PFAS汙染。

△2013年,衝繩縣嘉手納空軍基地自動滅火系統出現故障,噴出數萬升消防泡沫。(圖片來源:《外交學者》雜誌)

2016年,衝繩縣政府要求對嘉手納空軍基地進行檢測,然而四年過去了,他們仍未被批准進入基地。美國國防部聲稱無法確定汙染來源,2019年,美國防部發言人曾對媒體表示,「從基地外環境中的PFAS推測其來源於美軍基地是不合適的。」

《外交學者》雜誌報導稱,衝繩縣沒有生產或使用PFAS的大規模工業。嘉手納空軍基地一份內部文件顯示,2001-2015年間,該空軍基地釋放了至少2.3萬升消防泡沫,文件甚至標記出基地內含大量PFAS的區域。

儘管證據充分,但受美日《駐軍地位協定》制約,日本官員無法進入美軍基地進行檢測,美國軍方也一直拒絕日方的檢測要求,日本民眾不得不為這種境況買單。2003-2018年,日本納稅人支付了130億日元(約合1.24億美元)來修復美軍在衝繩的舊基地,這些基地被二惡英、石棉和鉛等有毒物質汙染。至於PFAS,日本政府已花費數百萬美元在該縣主要處理廠安裝過濾器,以降低飲用水中PFAS的濃度。

今年4月,美軍在衝繩的燒烤派對觸發了基地的自動滅火裝置,14萬升PFAS消防泡沫和水溢出基地,對溢出的有害物質,美軍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這件事再次點燃衝繩民眾的怒火。

《外交學者》雜誌報導稱,60年前,沒人意識到駐日美軍基地會對環境造成如此大的危害。民意調查顯示,衝繩大多數人希望對美日《駐軍地位協定》進行徹底修改,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有39個認為需重新修訂美日《駐軍地位協定》。

英媒:大搞生化試驗 美軍嚴重毒害太平洋

除衝繩外,太平洋很多地方都被美軍大肆汙染。日前,英國《衛報》報導,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對1.2萬多頁的美國政府文件進行梳理,並對當地居民、退伍美國士兵及研究人員進行採訪之後,於10月12日出版新書《毒害太平洋》,書中詳細記述了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侵犯當地居民權利,侵佔土地,破壞整個太平洋生態系統的事實。

△美國在關島的一座空軍基地。(圖片來源:《衛報》)

1968年,美國士兵勒羅伊·福斯特被分配到位於太平洋西部關島的美國安德森空軍基地。上島第二天,福斯特被命令將「柴油與橙色落葉劑」混合,噴灑在關島基地周圍,阻止植物過度生長。

不久後,福斯特出現了嚴重的皮膚不適,而這只是開始。後來他患上帕金森症候群及缺血性心臟病。他的女兒在十幾歲時得了癌症,他的孫子出生時是畸形。2018年,福斯特去世。

福斯特的遭遇並不是孤例。米切爾在《毒害太平洋》中披露,美軍使用類似橙色落葉劑的除草劑及軍用廢物對關島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包括關島公共衛生和社會服務部在內的研究人員發布報告稱,噴灑過除草劑地區的嬰兒死於出生缺陷的機率比其他地區高得多。

位於太平洋中部的馬紹爾群島上有一個圓頂形建築,被稱為「墓穴」。這裡填埋著美國數十次原子彈試驗造成的大量放射性廢料,超過7萬立方米。《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的數據顯示,1946年至1958年間,美國在馬紹爾群島一共進行了67次核試驗。這些核彈抹平了小島,在埃內韋塔克瀉湖上造成了一個個彈坑,使當地人背井離鄉。美國政府欺騙了當地居民數十年,隱瞞人們暴露在輻射中的相關信息。

△位於馬紹爾群島的核廢物填埋場,被當地居民稱作「墳墓」。(圖片來源:《衛報》)

2018年,美國能源部承認,「墓穴」受到海平面上升和風浪的影響出現變形裂縫,正在向海裡洩露放射性物質。研究顯示,當地輻射水平比車諾比和福島附近土壤中的輻射還要高。

「墓穴」洩露,馬紹爾群島官員曾向美國政府尋求幫助,但遭到拒絕。歷屆美國政府都認為,該填埋場位於馬紹爾群島,因此是馬紹爾政府的責任,而美國已經為受影響的地區支付過相關醫療費用。

除此之外,《毒害太平洋》還曝光了美軍向太平洋「傾倒2900萬公斤芥子氣和神經毒劑等化學武器、454噸放射性廢料」的事實。另外,根據一份美國政府文件,美軍在夏威夷附近的約翰斯頓環礁銷毀神經毒劑時,將其洩露到周圍環境中。

米切爾認為,數十年來,美軍用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對其控制的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汙染。米切爾還告訴《衛報》,美國政府曾多次試圖用謊言掩蓋汙染的事實,甚至向記者施加壓力,攻擊記者。美國《信息自由法案》的一份文件顯示,米切爾受到美國海軍陸戰隊刑事調查部門的密切監視,他的照片、個人簡歷及他在衝繩就軍事汙染問題發表的演講資料都在文件中。

米切爾表示,儘管各方對美軍在太平洋造成的巨大破壞批評不斷,但美國並未停止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化行動。2020年10月初,美國又在關島設立了一座新軍事基地。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王薇

主編丨李瑛

編輯丨程亞惠

相關焦點

  • 太平洋「毒瘤」:比起日本的120萬噸核廢水,美軍的危害更大
    美國在全球範圍內大搞生化試驗,傷心的又何止是太平洋?近日,日本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公開宣稱,要將福島核電站中的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此言一出,國際輿論炸開了鍋。自從日本福島核電站2011年3月發生核洩漏事故後,國際社會就對日本核安全的質疑聲不絕於耳。此次,日本核安全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焦點。
  • 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趙立堅:傷心的又何止太平洋?
    但據報導,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披露了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的情況。書中提及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汙染,汙染源包括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我注意到有關報導。
  • 美軍被曝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 外交部:傷心的又何止太平洋?
    》卻披露了美軍在太平洋製造嚴重汙染的情況。書中提及美軍數十年來在太平洋各島造成嚴重汙染,汙染源包括放射性廢料、神經性毒劑和橙色落葉劑等化學武器。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已注意到有關報導,書中披露的一個案例顯示,一名駐關島美軍士兵在執行噴灑橙色落葉劑命令後皮膚發炎,後來他患上了帕金森症候群和缺血性心臟病,他的女兒也患上癌症。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
  • 「毒害太平洋」,美軍生物實驗室真相,比日本傾倒核廢水更加可怕
    往太平洋裡傾倒核廢水,夠「毒」了吧? 但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個國家正在悄悄往太平洋裡「投毒」,沒錯,它就是日本老大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 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新發布的《毒害太平洋》一書,引起全球轟動。
  • 環球深觀察丨從衝繩到太平洋 美國海外軍事行動造成的環境汙染問題...
    《外交學者》:駐日美軍正在毒害衝繩 汙染了近50萬日本人的飲用水 儘管有多重證據將汙染的源頭指向了美軍嘉手納空軍基地,但自2016年至今,駐日美軍對日本官員與當地民眾進入基地內巡查的要求置若罔聞據日本共同社10月26日報導,早在1977年,駐日美軍基地周邊的環境汙染和噪音危害就已經成為問題,當時美國政府曾討論將日本的環境法令適用於美軍,但由於美國駐日本大使館的反對而未能實現,致使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駐日美軍基地的噪音問題和疑似源於有害物質外洩的汙染變得愈發嚴重。
  • 「毒害太平洋」,美軍200多個生物實驗室的真相
    往太平洋裡傾倒核廢水,夠「毒」了吧?如果這些核廢水直接倒入太平洋,受洋流影響,最直接受到汙染威脅的並不是中國,恰恰是美國。但很多人不知道,還有一個國家正在悄悄往太平洋裡「投毒」,沒錯,它就是日本老大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近日,英國記者米切爾新發布的《毒害太平洋》一書,引起全球轟動。
  • 【深度】美軍海外實驗室到底有多「毒」?英記者新書揭露美國「黑...
    【環球時報駐英國、烏克蘭特約記者 孫微 安然 柳直】英國記者喬恩·米切爾近日出版的新書《毒害太平洋》引起國際社會的特別關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答有關此書曝光的內容時說:「廣闊的太平洋應該成為這一地區人民健康生活的福地,不應成為美軍的毒劑試驗場和垃圾廢料場。」俄羅斯生態專家也表示,美軍的這一行動極不負責,「有必要在全球範圍內對美軍各類實驗室進行嚴格管制或減少美軍基地的數量」。
  • 美軍返還韓國12座「染毒」軍事基地,還不給出錢清理……
    駐韓美軍將向韓國返還12座軍事基地其中11座汙染物超標還被曝出存放生化物質駐日美軍向日本返還的基地同樣「遺毒不淺」美軍在亞太地區四處「遺毒」頻頻爆出汙染事件韓國收回美軍基地汙染嚴重還被曝出存放生化物質然而事實上,駐韓美軍並非只有油料等重金屬汙染,甚至還被爆出存放過生化物質。韓國疾病管理部門披露,2019年1月美軍曾寄送葡萄球菌類毒素等三種細菌,到釜山、群山、烏山等駐韓美軍基地。但美國軍方辯稱,這些都是清除毒性的非活性細菌,並不危險。一直以來,韓國輿論都懷疑美軍在駐韓美軍基地,使用有致命傷害的細菌來進行生化試驗。
  • 二戰時日本對中國使用化學武器,為何挨了原子彈也不對美軍使用?
    如果說,日軍在進攻時偶爾使用化學武器,那麼,在日軍陷入絕境時,日軍使用則比較頻繁。此時毒氣彈成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在日軍隨後發起的幾次化學武器攻擊之後,中國軍民傷亡數千,被迫停止進攻,日軍第13師團則成功逃脫。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圖為國外潛水員清理海洋中的垃圾|新華社 海洋汙染是全球十大環境問題之一 庫斯託口中的「垃圾島」並不是一個新鮮名詞,英國《衛報》10年前就曾報導過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夏威夷州之間的巨大「垃圾島」,並將這個「大太平洋垃圾帶」稱為世界「第八大陸」。 報導稱,「大太平洋垃圾帶」是由美國海洋學家查爾斯·摩爾於1997年發現,由北太平洋過去60年塑料垃圾累積而成。
  • 承包者傾倒廢料 地下水汞含量超標3500倍?
    14日,廣東省佛山市三水樂平大崗村委會院頭村村民向記者爆料,要求傾倒廢料的人將廢料清走。  三水區環境運輸與城市管理局回應,經檢驗,被傾倒的廢料屬於一般性固體廢料(固體廢料按性質分為一般性、危險性和嚴控性),不會造成汙染。對於廢料的處置,目前正在研究處理中。
  • 日本官宣:福島核廢料137萬噸倒入太平洋!太平洋恐被核汙染
    直接宣布向太平洋傾倒137萬噸福島核廢料!想拉著全世界的人去做葬禮!  目前,福島核廢料的容器幾乎滿了,最多只能用兩年。日本政府一直在考慮如何處理這些汙水,但一直沒有實現。今年10月,日本將再次召開汙水處理會議。雖然會議還沒有召開,但日本政府已經透露了很多信息,而且日本政府在民事聽證會上也召開了很多會議,很多人對如何處理汙水發表了意見。
  • 駐日美軍帶來有毒物質和環境汙染 日本民眾苦不堪言
    如果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壓力還只是出現在今年,早就令日本民眾心驚的,是一直存在、日積月累、源頭直指駐日美軍的致病性毒物及其環境汙染問題。據《東京新聞》10月29日報導,去年,在東京都府中市「府中武藏臺自來水廠」、國分寺市「東戀漥自來水廠」檢測出有害化學物超標。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
    哈裡斯:這名日裔美軍上將讓太平洋很「不太平」■新華社記者 劉陽美國白宮9日宣布,總統川普提名現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裡·哈裡斯任美國駐澳大利亞大使。哈裡斯被視為美國軍方亞太政策的鷹派人物,擔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期間,他的種種言行讓太平洋很「不太平」。一旦美參議院正式通過其任命,出任澳大使的他又會對亞太地區和平穩定作出怎樣的負貢獻令人擔憂。「好戰分子」哈裡斯1956年出生於日本港口城市橫須賀,美國駐日海軍基地就位於這裡。他的父親是駐日美軍中的高級軍官,母親則是日本人。
  • 盤點五種最致命化學武器:VX毒劑微量即可致命
    隨著武器的日益精準,化學武器的戰術優勢正在下降。今天,它們的可怕後果,遠大於它們對戰場勝利的貢獻。它們的隨意性和不可預見性,以及有些時候造成的可怕後果,使它們成為一種讓人恐懼的強大武器。這使它成為對付戰壕裡的敵人的有效武器。最危險:光氣光氣被認為是目前最危險的化學武器之一。1915年12月19日,德國向英軍投放了88噸光氣和氯氣混合氣體,導致120人死亡、1069人受傷。這是光氣首次在戰場上使用。它的毒性雖然不像沙林或VX那麼強,但它更容易生產。光氣是一種窒息性毒氣,作用於肺部組織。
  • 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汙染海洋的公約
    ,諸如通過大氣、河流、河口、出海口及管道的傾倒和排放;各國有必要採取最切實可行的辦法防止這類汙染,並發展能夠減少需處置的有害廢物數量的產品和處理辦法;        確信國際間能夠並且必須刻不容緩地採取行動,以控制由於傾倒廢物而汙染海洋,但此種行動不應排除儘快地討論控制海洋汙染其他來源的措施;        希望通過鼓勵特定地理區域內具有共同利益的各國締結適當的協定作為本公約的補充,
  • 由"金正男遇害案",看史上十大致命化學武器
    兇手如何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實施謀殺,又如何得以順利逃脫,兇手在遍布監控的馬來西亞機場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24日,馬來西亞警察總長哈立德在吉隆坡發表聲明,證實在吉隆坡第二國際機場遇襲死亡的朝鮮男子死於VX神經毒劑,證實從「金哲」眼睛及嘴巴採集到的樣本中檢驗出VX神經毒氣成分,普通的化學試劑為何能成為殺人武器?
  • 最致命五種化學武器:VX毒劑最強 微小劑量即可致命
    最致命五種化學武器:VX毒劑最強 微小劑量即可致命現代化學武器是一戰期間被引進戰爭的,目的是打破塹壕戰的僵局,但化學武器受制於地形和天氣條件。它們的隨意性和不可預見性,以及有些時候造成的可怕後果,使它們成為一種讓人恐懼的強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