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地球上一種比較特殊的物種,在數百萬年的進化中快速崛起,發展出智慧文明,這個時間可以說非常的短暫,和恐龍1.6億年的進化史相比較差別甚遠。
人類之所以能發展出智慧文明跟大腦的進化有絕對關係,腦容量較大,能製作工具和使用工具,有思維認知。這些能力讓人類這個物種可以在自然界生存的更好,雖然我們不具備尖牙利爪,但是卻擁有聰明的大腦,可以團隊合作使用工具,這行野外生存的壓力就會更小。
很多人可能有這樣的疑惑,人類面對其他動物的屍體並不懼怕,但唯獨懼怕同類的屍體,這是偶然現象,還是特殊的進化機制哪?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人類懼怕的到底是什麼,我們看見人類的屍體會感覺到恐懼,當然這裡也分為陌生人或者親人之分,親人間就會好很多。在遠古時期人類尚未完全開化,對於個體失去意識死亡並沒有意識,它們只知道同伴可能不會再醒來,但是卻不知道為什麼,長久以往就形成了一種神秘的色彩。
遠古人類只要看到同伴沒呼吸沒意識一動不動,那就知道他不太可能會回來了,大家不可能再一起去捕獵、去勞動、去漂洋過海。屍體意味著死亡,而人類是有情感意識的動物,看到同伴的屍體第一會聯想到死亡,我們恐懼的不是同伴的屍體,而是死亡。
通過現代科學可以從本質上了解生物死亡背後的奧秘,它並沒有那麼神秘,生物體全部都是由細胞構成,而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而生命體更像是複雜的機器,基本「零件」壽命到了,那麼機器自然也就會逐漸的失去作用徹底的報廢。世間萬物皆無永恆,太陽壽命很長大約是100億年,但依然會有走向終點的那一天,即使整個宇宙都是如此。
那麼生物的死亡自然也就毫無意外可言了,但是人類這個物種進化之路上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用科學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在不同國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神話故事傳說,這一點就可以直接證明,早期人類解釋未知的自然現象,沒有完整的科學體系,那麼只能通過建立神話故事體系來解釋那些無法解釋的現象。
未知的東西永遠都是最可怕的,那麼就讓它變成已知,例如我國古代神話中關於最常見的自然現象風雨雷電的解釋,都有相關的「神靈」掌控,雖然都是虛構的故事,但至少讓一些自然現象有了歸宿,那麼就能很好地接受。
但為何對其它野生動物的屍體並不是那麼懼怕?
其實這仍然要從遠古時期說起,在人類尚未完全崛起的時候,我們在非洲大草原上也就是瑟瑟發抖的小可憐,每天都靠著採摘野果填飽肚子,不時地發現動物屍體殘骸,可以改善一下夥食,因此在人類早期的時候就是如此,見到動物殘骸第一想法就是可以填飽肚,終於可以大餐一頓了,因此說並不恐懼。
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人類恐懼同伴的的屍體,除了背後的死亡象徵外,還有其他因素,生命體死亡可以分為壽命將至自然死亡,還可以是意外事故死亡,最後就是疾病而死亡。懼怕同伴的屍體,其實也是對某些疾病的恐懼。
這些都並非偶然現象,而是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就像是人類懼怕蛇這種生物,主要就是因為遠古時期老祖宗被蛇迫害得不輕,導致這種恐懼以基因的方式遺傳下來。那麼我們懼怕同類的屍體,原因與此也非常類似,恐懼的是死亡的背後。
如果在野外碰見屍體,你的第一想法可能是他如何死亡的,是否被野生動物咬死,這個時候你會非常警惕地觀察四周,而感覺距離屍體越近越是危險的區域。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