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蛇和蜘蛛恐懼為後天習性

2021-01-18 科學網

 

想起蛇和蜘蛛,不少人會感覺毛骨悚然。美國研究人員說,人類對蛇和蜘蛛的恐懼並非天生,而是後天習得。

 

這一研究報告由最新一期《最新心理科學指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雙月刊發表。

 

實驗發現

 

美國拉特格斯大學的瓦妮莎·洛比與卡內基-梅隆大學以及維吉尼亞大學研究人員共同組織實驗。

 

在一個實驗中,他們在7個月嬰兒面前並排擺放兩臺電視機,同時播放動物畫面。其中一臺電視播放蛇的畫面,另一臺播放大象等不可怕動物的畫面。動物畫面出現時,研究人員會播放可怕或歡快的聲音。

 

結果顯示,聽到可怕聲音時,嬰兒關注蛇畫面的時間更長,不過沒有害怕表現。

 

在另一個試驗中,研究人員用屏幕給3歲孩童展示9張照片,然後讓他們按指令做出選擇。結果顯示,孩子們指認蛇照片的速度遠遠快於指認花和其他動物照片。怕蛇與不怕蛇的孩子指認蛇照片的速度相當。

 

不同結論

 

「實驗表明,我們傾向於更快地發現蛇和蜘蛛,同時把它們與不好的東西,比如恐怖的聲音,聯繫在一起。」英國《每日郵報》1月25日引述洛比的話報導。

 

她說,孩子能迅速辨認蛇,繼而迅速學會害怕它們。

 

不少科學家先前認為,人類對蛇和蜘蛛的恐懼經數百萬年進化而來。有一種說法是,人類之所以害怕蜘蛛和蛇是因為它們有毒,自然選擇讓那些懂得害怕並遠離蛇和蜘蛛的人更容易活下來。

 

不過,洛比的實驗顯示,小嬰兒雖然能更快辨認出這些有潛在危險的動物,但他們並不懼怕蛇,這說明這種恐懼並非先天形成。

 

學會害怕

 

先前有實驗表明,人經過「練習」,可以「學會」害怕幾乎任何東西。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的阿恩·奧曼曾進行實驗。她給志願者展示蛇、蜘蛛、花和蘑菇的照片,同時對他們進行電擊。隨後,志願者一看到這些東西就會感到恐懼。不過,蛇和蜘蛛的「威力」持續更久。

 

西北大學的蘇珊·米內卡也進行過類似實驗。她發現,在實驗室中長大的猴子並不怕蛇,但「學習」害怕時,它們學會害怕蛇的速度遠遠快於學會害怕花和兔子的速度。

 

「奧曼和米內卡的研究說明,有兩點讓蛇和蜘蛛與其他東西不同,」洛比說,「首先是我們能迅速發現它們,其次是我們能很快學會害怕它們。」(來源:新華網 荊晶)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人怕蛇或蜘蛛是天生的嗎?
    恐懼是人類一種本能性防禦反應,目的在於警示並遠離現實的或者潛在的危險,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因此,人類對很多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事物和環境會產生恐懼反應。恐懼也可以分為先天性或者後天習得的。俗話說的「初生牛犢不怕虎」,就是說牛不存在對於老虎這種理論上可能威脅到牛生存的食肉動物的先天性恐懼。
  • 我們為什麼害怕蜘蛛
    很多人都比較害怕蜘蛛,希望和蜘蛛「親密接觸」變身「蜘蛛俠」可能為數不多。
  • 英國人排列十大恐懼事物蜘蛛居首位
    但11日此間公布的一項民意測驗發現,比起恐怖分子,英國人更怕蜘蛛。  英國環球影片有限公司委託民意測驗機構於9月22日至26日對1000名16歲至55歲的英國人進行了電話採訪,列出了「英國人十大恐懼事物排行榜」。其中,蜘蛛高踞榜首,恐怖分子「屈居第二」。蛇則緊隨其後為第三。  英國人對爬行昆蟲的恐懼可謂根深蒂固。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
    (Getty Images供圖)   ◆蜘蛛恐懼症患者對蜘蛛感到噁心,往往也害怕老鼠、蛇、蟑螂等一大類小動物   ◆家裡常見的白額高腳蛛無毒不結網,還幫忙吃蟑螂和蒼蠅,沒有害怕的必要   蜘蛛,廣東人稱之為「蠄蟧」,本來是與人類河水不犯井水,但是很多人非常怕它,避之唯恐不及。
  • 人類殘忍活吞的十種動物:蛇、蜘蛛、蛆蟲...
    人類殘忍活吞的十種動物:蛇、蜘蛛、蛆蟲... 賦予動物來說,人類大概是最可怕的物種。無論是蛇還是蜘蛛、蛆蟲,都難逃被人類生吞的命運。青蛙(日本、越南和中國人食用)圖中是一位日本女子正在食用一隻活青蛙,據悉,其它國家也有吃活青蛙的習慣,例如:越南和中國。食客們會活吃專門餵養的食用蛙,之後青蛙被活體解剖切片放在餐盤中,甚至取出內臟時仍存活著。當他們坐在餐桌前拿著餐具時,盤中的青蛙仍能心臟跳動,四肢抽搐。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2】
    噁心機制:人類進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本能   然而,蜘蛛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大,甚至還因為吃蟑螂、蒼蠅等而被歸入「益蟲」的行列。地球上棲息著約3.5萬種蜘蛛,其中只有十來種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在美國,死於蜜蜂叮咬的人數比死於蜘蛛叮咬者多10倍。
  • 夫妻倆自學成才養了上百條蛇和七十隻蜘蛛,甚至請保安保護它們
    01 夫妻倆在家養冷血動物,包括120條蛇和70隻蜘蛛 據英國《都市報》1月4日報導,一對來自英國的夫婦痴迷於異國情調的寵物,他們在半獨立式的房子裡養了120條蛇和70隻蜘蛛,還有刺蝟、禿頭鼠、蜥蜴、貓和狗等各種動物。
  • 蜘蛛、蜥蜴、寵物蛇?養恐怖寵物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媽媽也怕它們,但她對我的家庭教育是讓我不要恐懼這些動物,畢竟它們並不是害蟲。大二時,我自己兼職賺錢,終於花2300元買回了一條寵物蛇。此前我做了多年功課,對蛇的品種、習性、飼養方法等都了如指掌,這才把它帶回了家。學校離家很近,我就把它養在家裡,幾乎每天都回去看它。養蛇並不麻煩,只需給它準備一個合適的保溫箱,裡面鋪上木屑,每隔半月餵五隻小白鼠就好。
  • 害怕蜘蛛?是時候克服你對蜘蛛的恐懼了!
    比起用鈍器或毒藥殺死蜘蛛,人們更應該學會與蜘蛛和睦相處,減輕對蜘蛛的恐懼,並且感激這些生物在生態系統和日常生活之中所扮演的角色。這些蛛形綱動物(隸屬於節肢動物門)每年要吃上億的昆蟲,比如說,蚊子,體型不大卻足以破壞人們外出活動的興致。所以,下次在後院燒烤的時候,向愛吃這些討厭蟲子的圓形織網蛛表示感謝吧。
  •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
    我們對可怕情況的反應通常被描述為我們的「逃跑或戰鬥」反應。在可怕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會產生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為我們帶來巨大的力量,在溫和的環境下這種巨大的力量是不可能出現的)和一種被稱為內啡肽的激素(也與鍛鍊和積極情緒的增強有關)。
  • 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五毒」是五種動物:蛇、蜈蚣、蠍子、蜘蛛和蟾蜍。看到這五種動物,可能大家的腦海中第一浮現的都會是比較負面的印象。比如,形容壞女人會說它是「蛇蠍心腸」;比如,形容一個人沒有自知之明會說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 蜘蛛,新研究發現
    相比之下,寄生蟲、蜘蛛和蛇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同時很厭惡。在6月11日發表在《心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查爾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向志願者展示了25種不同的動物圖片,以衡量他們的恐懼和厭惡。該團隊由Jakub Polák領導,對來自捷克和斯洛伐克志願者組成的Facebook小組的2,291名志願者進行了調查。
  • 我們身邊的「昆蟲」 | 解除對蜘蛛的恐懼,只差一隻白額高腳蛛的距離
    怎麼對這蜘蛛有「高興」的好感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有好感」的長腳蜘蛛(對蜘蛛恐懼的請謹慎下拉)▼白額高腳蛛是廣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的一種蜘蛛,在我們國家,東南沿海和兩廣最多。在廣州,白額高腳蛛的常見度可以和蟑螂近似。一般人們對蜘蛛的好感度不高(和蟑螂一樣),尤其是經常出現在人類社會的,像白額高腳蛛,人們對它的印象普遍不好,見到它總是除之而後快。這真是大大誤會它了。
  • 她在臥室養蜘蛛、蛇、蠍子、千足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特約撰稿 宋曉健 編譯一般人對蛇和毒蜘蛛避之不及,家長也會教育孩子跟這些生物保持距離。然而,英國8歲的小女孩霍莉·格林哈爾希卻有著跟其他孩子完全不同的愛好:她在臥室裡養了50多隻毒蜘蛛、兩條蛇等多種動物,還在視頻共享平臺優兔上發布視頻,與網友分享她和這些小動物的生活。50多隻塔蘭託毒蛛、兩條蛇、一隻蠍子、千足蟲、蚱蜢、蟑螂、蝸牛……來自英國柴郡的霍莉在臥室裡擺滿了盛放這些動物的飼養箱,把自己的房間變成了一座「迷你動物園」。
  • 怪咖星球 | 被逼成「一代舞姬」的孔雀蜘蛛:跳舞不好會被吃掉
    (UU.se)的研究表明,人類對蛇和蜘蛛的恐懼是先天的,與生俱來。但,隨著我們人類心態的延伸,審美的包容,如今,這些原本不受待見的動物,卻逐漸被我們當成了寵物。 也正因此,才讓世人有機會接觸到更多樣性、奇葩、怪誕的新鮮物種。 比如,原產於馬達加斯加的熱帶森林,以蜥蜴為食,終身棲息在樹上的遊蛇科一員——葉鼻蛇。對於該物種文獻很少,只知道它們體型不大,數量不多。公蛇很標緻,母蛇很醜。
  • 別少看了這種幽靈蜘蛛, 戰力爆表的時候能咬死兩米長的蛇
    不必害怕,幽靈蛛雖然帶毒性但是對人體一點危害都沒有,反而還會為你解決家裡的蚊蟲問題哦。  幽靈蛛家中最常見。  幽靈蛛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目、幽靈蛛科動物的通稱。因為這類蜘蛛喜歡躲在房間陰暗處,故有「幽靈」之稱。幽靈蛛一般都不大,屬於中型蜘蛛,一般體長6毫米左右,頭胸部寬圓,步足極細長,超過體長3倍,故又稱「長腳蛛」。
  • 蜈蚣和蛇經常打架,難道蜈蚣是蛇的天敵嗎?
    蛇和蜈蚣是讓許多人會感到害怕的動物,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身體細長且不容易被人發現,所以,它們能夠悄無聲息的攻擊人。不過,在自然界中,蛇與蜈蚣相遇必然會爆發大戰,那麼二者在食物鏈中到底是一種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地來說一下。蛇和蜈蚣為什麼會經常打架?蛇和蜈蚣之所以會打架有兩個原因:第一,經常相遇。
  • 口袋妖怪大巖蛇:物耐端拉滿,習性來源於蚯蚓
    要說小剛最最出名的寶可夢,那一定是——大巖蛇!讓我們一起看看大巖蛇的相關數據介紹吧。設計和起名大巖蛇基於體型巨大的蛇,可能為巨蟒。大巖蛇是目前在動畫中出現特別品種最多的寶可夢,在第一部動畫中就出現了水晶大巖蛇和異常巨大的大巖蛇,在超級願望中也出現了異色大巖蛇。
  • 蜘蛛網上掛住蛇 真是神了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地區有很多人面蜘蛛,因捕獵技巧高超而長得又大又肥,居民日前在咖啡園中,目睹人面蜘蛛居然捕獵到大頭蛇,手掌大的蜘蛛不斷朝蛇身注射麻醉毒液,蛇扭動掙扎但無法掙脫,掛在超黏的網子上10小時任蜘蛛擺布咬死,令人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