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綜合國力飛速發展但為何屢屢無緣諾貝爾科學獎項

2020-10-09 橋観天下

2020年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馬上就要公布了,又到了中國各界人士包括科學界(體制內體制外),廣大網民十分糾結的時刻了,之所以糾結主要是以下幾方面原因,咱們作為世界上大國,最近幾年綜合國力日益增長,咱們科技實力也不斷增強,特別是網際網路領域更是強勢崛起,但是回歸到基礎科學研究領域,一個國家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多少很大程度說明這個國家基礎科學的水平,這裡面涵蓋了科技人才儲備,科研設備,科研機構與大學質量,科研機制的健全程度,咱們中國每年都翹首以盼但最終都失望而歸,屢屢錯失該獎項,其背後所反映的問題值得中國社會各界去深思,去反省。

截止目前中國唯一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屠呦呦(未被體制內完全認可,非中科院院士),咱們近鄰日本這幾年尤其是最近十幾年瘋狂收割諾貝爾科學獎,幾個領域都十分強勁,崛起程度遠超德國,法國,英國,每年都與美國平分秋色。這刺痛了每一名國人,過去二十年儘管日本表面上經濟發展減慢尤其是網際網路經濟下,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們對基礎科學,對科技人才,對教育的重視與尊重。中國儘管很多輿論都認為諾貝爾獎被西方實力所操控,但是咱們內心深處還是希望咱們中國科學家去爭取到該獎項來證明中國科技實力的,既然咱們主觀上還是重視該獎項就應該改變一些目前的現狀,無論是教育方面還是科研機構環境與科研人員待遇。之前我說過中國人才有很多但是好多流失海外,新生代科研人員以清華女神顏寧為代表,其實不能用愛國觀念來道德綁架他們,應該找出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例如改善科研人員待遇,例如減少一些外行管理者的行政幹預,給科研人員創造更自由的學術研究交流環境,基礎科學方面上級管理部門多一些耐心,畢竟基礎科學領域很多情況下短時間很難見到成效,但對於社會未來發展卻意義重大,所以需要改變一些觀念,所以需要相關單位體制改革這是十分關鍵問題,總之需要我們各方面的努力改進才行。最後還得提一下咱們的教育,是不是咱們初高中階段教育的繁重且枯燥,千篇一律,唯成績論導致咱們學生缺乏個性,大部分人的創造力,求知慾在中學階段就被扼殺,想必很大程度上還是咱們教育出現了問題。咱們中國這邊不缺乏人才,缺乏發掘人才並給予他們更多支持與搭建平臺的機制,希望出現更多像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也希望屠呦呦式的科學家被體制內認可尊重,更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靠實際行動挽留住顏寧式的科研人才。更希望多出現像鄭強,施一公這樣的學者,教育家。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有五大獎項,為何沒有數學獎
    諾貝爾獎是科技能力的象徵,現在也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徵,某一國家獲得諾貝爾獎人數越多,則說明這個國家科技越發達,綜合國力越強大。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數太少了,也是因為中國起步太晚,錯過了一個多世紀,再加上教育各個方面的原因。諾貝爾獎是由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中確立的,包括了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和平獎,1986年又增設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時事熱點]中國綜合國力排名世界第六
    昨日,中國社科院對外公布2006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和《國際形勢黃皮書》。黃皮書實測結果表明,中國在各大國中綜合國力排名第六。專家預測分析稱,2006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將略有放緩,預計在4%到4.3%之間。
  • 南美洲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巴西」,其綜合國力怎麼樣?
    對於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統計,在國際上並沒有統一的的方法,我們選擇一些角度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包括資源稟賦、人力資源、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實力等方面來探討一二。巴西衛星圖從人力資源方面來看,首先是人口數量,截止2018年巴西的人口數量約為2.086億人,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印度尼西亞的世界第五人口大國。
  • 世界主要大國綜合國力比拼 中國國力排名第六位
    中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中國社科院今日上午發布的國際形勢黃皮書 《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中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在世界主要大國中排名      黃皮書就公眾關注的重大全球政治問題,聯合國改革,世界與地區政治,世界政黨動向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介紹。黃皮書中公布了世界主要大國綜合國力實測結果。
  • 中國大陸為什麼沒有靠譜的音樂獎項?
    如果回頭看看過去20多年來中國大陸音樂產業的發展,會發現這片土地竟然缺少一個具備權威性和公信力的專業音樂獎項。那些曾試圖成為「中國格萊美」的音樂獎,最終不是淹沒在觀眾的口水中,就是迷失在種種金錢誘惑裡。無論如何,這都與當下中國音樂產業的巨大體量顯得極不相稱。
  • 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共和國經濟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北京8月23日電 題: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共和國經濟發展成就巡禮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2019年,新中國迎來70周年華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入關鍵之年,歷史與未來在這裡交匯。  風雨砥礪,春華秋實。
  • 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關鍵在於它
    而中國雖然並不需要為此擔心,但是為了我國南海海域更好的開發和守護,我國也在大力推進填海造陸技術發展,並且在南海海域試驗成功,領先於其他國家的發展。對此有人提出,為何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成功,而越南卻屢屢受挫呢?其關鍵之處還在於我國有大國重器支持。
  • 2020年中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三強」
    新華社北京3月2日電(記者李斌)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日在此間發布的《2004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以供有關部門作決策參考:用20年左右的時間,GDP總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基本完成工業化,中國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三名的行列,同時基本達到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要求
  • 印度為何如此恨中國,屢屢挑釁就是不肯消停?三大原因令危險升級
    那麼印度為何愈發囂張,總是屢屢挑釁,不肯消停?印度一直存在著「歷史心結」 回顧上一次中印戰爭還是發生在1962年,當時也是因為領土爭端問題,印度自主非法將中國12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劃入自己的國界,並且一直在我國西藏地區「大做手腳」,經過多次交涉無果後,我軍發起自衛還擊作戰,狠狠教訓了印度軍隊。最終印軍損失慘重,並在這場戰爭中完敗。
  • 一盤散沙的中國音樂獎項-虎嗅網
    為何獎項會遭拒?在VAVA拒絕領獎消息被爆出的第一時間,不少人把它和臺灣舉辦多年的金曲獎混淆,不過其實更容易辨別不清的應該是在香港舉辦了9年的華語金曲獎。如果追本溯源,全球華語金曲獎的發起人向雪懷和華語金曲獎有不小的關係。
  • 很多人對印度在全球綜合國力的排名比較感興趣
    因為綜合國力的衡量比較複雜,它綜合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教,面積,人口,資源,國際影響力等方方面面,每個指標所佔的權重多少,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印度是一個崛起中的新興大國。印度目前的綜合國力進入全球前十沒有問題。具體排名應該在美國,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德國之後被居世界第八。
  • 中科院報告:2020年中國綜合國力將躋身世界前3強
    中科院報告:2020年中國綜合國力將躋身世界前
  • 印度網友:印度的矽谷是班加羅爾,中國的班加羅爾是深圳南山嗎?
    時代在飛速的發展,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的進行,人民生活中的科技水平也在日新月異的提高。而很多國家與團體,也抓住了這次科技革命的機遇,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中國與印度就是兩個在時代的浪潮中飛速發展的國家。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原標題: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印度蘇-30MKI機群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印度與中國:冷和平結束?   現在,中國和印度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接觸多於最近歷史的任何時期。最重要的是,兩國政府都願意緩解緊張關係。當危機發生時,他們冷靜耐心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簡言之,兩國政府與政府的關係是文明的。   不過,中印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兩者一前一後地平行前進。本世紀以來,合作的方面不斷加速,而戰略競爭也沒落下,在有些領域甚至發展更快。
  • 莫言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後,為何沒成為公眾偶像,卻反被很多人罵?
    若說到當代文壇,恐怕還沒有一個能讓大家心服口服的代表,筆者作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也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但當代文壇還是有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此獎項的人。
  • 中國第1人!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陸朝陽是第一位獲得這個獎項的中國科學家,也是第五位獲得這個獎項的青年科學家。年初曾獲大獎今年年初,陸朝陽已收穫一量子領域大獎。
  • 中國的太空雄心:增強綜合國力,競爭的新興維度
    會上美國專家指出,中國的太空計劃與綜合國力的中心概念有關。美國專家指出,中國認識到軍事力量很重要,但這不是成為大國的唯一因素。前蘇聯僅憑軍事力量並不能確保大國生存,其他綜合的國家力量因素是政治統一,經濟力量,外交力量,科學技術甚至文化。太空在綜合國家力量中觸及到了每一個方面,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認為太空如此重要的一部分。」
  • 2020年中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三強 GDP總量翻2番
    日訊:據新華網報導,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2日在此間發布的《2004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提出了2020年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總體目標,以供有關部門作決策參考:用20年左右的時間,GDP總量在2000年的基礎上翻兩番,基本完成工業化,中國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三名的行列,同時基本達到可持續發展良性循環的要求。
  • 襲擊者為何能屢屢得手,背後的謎點是什麼?
    如此短的時間內,伊朗兩名國家重要人才相繼被暗殺,襲擊者為何能屢屢得手?這兩次暗殺有沒有關聯?伊朗為什麼沒有做好防禦?這背後的疑點不得不令人深思。法克裡扎德遭遇暗殺後,伊朗方面公布出來的證據顯示以色列疑為幕後黑手,伊以兩國常年不對付,以色列為了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滅了其核專家也是有可能的。那麼沙赫丹被害也是以色列所為嗎?
  • 亞洲各國綜合國力前十排行榜
    亞洲是世界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規模最大的一塊大陸,其中有經濟規模強大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印尼,沙特,也有軍事實力強大的中,印,以色列,朝鮮,伊朗,日本等,那誰是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亞洲國家呢?以2019年亞洲GDP前十排名看:1、 中國 99萬億(14.5萬億美元)2、日本 5.1 萬億美元3、印度 2.88萬億美元4、韓國 1.64萬億美元5、印尼 1.12萬億美元6、沙特 7929億美元7、土耳其 7544億美元8、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