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把雙刃劍,人類在過去的200多年時間裡,因為科技發展而享受著越來越便捷的生活,但是,地球上的氣候環境,也因為人類活動的影響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研究者表示,當人類啟動工業革命的時候,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或許會讓未來的人類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在上個世紀70年代,伴隨著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人們也逐漸知曉了「溫室效應」這個詞。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時間裡,地球的氣候開始變得越來越暖,特別是進入到21世紀之後,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會明顯感覺一年比一年熱。拿我國東北地區來說,倒退20年前,東北地區在冬天的時候,零下20多攝氏度是很常見的,而在夏天,很難會出現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
不過,近年來,東北地區也是冬天不夠冷、夏天太過熱,這就是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升溫,對於氣候的影響。
這種變化也發生在高緯度地區,在今年,北極和南極的最高氣溫都突破了歷史最高溫,北極的西伯利亞地區,在今年6月份最高氣溫達到了驚人的38攝氏度,而南極也在今年2月第一次突破了20攝氏度。
高溫天氣帶來的,是局部地區的氣候異常。比方說一些地方會突然變得暴雨頻繁,容易發生洪澇災害,而一些地方則開始變得乾旱。
當然,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影響,科學家表示,伴隨著氣候異常,永凍土和冰川的融化,才是最主要的。特別是永凍土的融化,這些永凍土中可能會封存著大量的遠古病毒,一旦伴隨著融水進入到自然生態系統之中,對於人類的威脅是無法預估的。
科學家推測,如果未來溫室效應得不到預防,那麼,「冰層下的大流行病」很可能會出現,而且在局部地區,其實這種現象已經發生了。
比方說在2016年,西伯利亞地區亞馬爾半島的遊牧民之中,突然爆發了一場神秘的病毒,這場病毒被當地人稱作「瘟疫」,它來勢洶洶,而且人畜共患。
後來,專家們抵達亞馬爾半島進行研究,發現竟然與永凍土的融化有關。原來,在1941年,當地曾經發生過炭疽熱疫情,當時有一頭因病死亡的馴鹿,被冰雪覆蓋,埋葬在永凍土之中幾十年,一直都不曾現身。
一直到近年來伴隨著氣溫異常,導致原本冰封它的永凍土開始融化,才導致這頭病死的馴鹿屍體被解凍重見天日,它身上攜帶的炭疽熱病毒,也伴隨著融水進入到當地的生態系統,最終讓牧民和馴鹿被感染。
在實驗室環境中,科學家們驚訝的發現,遠古病毒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一些病毒甚至可以在冰封數萬年之後,只要外界條件允許,仍然可以甦醒。所以,這就相當於永凍土中的病毒為人類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而在它引爆之前,我們要做的,就是竭盡所能的去保護環境,避免悲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