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要賣子公司:SCI和影響因子以後還權威嗎

2021-01-08 網易科技

2016-07-22 09:54:58 來源: 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舉報

這是一個以標準衡量的世界。既然吃飯都有米其林餐廳評級作為參考,更何況嚴謹的學術科研成果……

新華社記者 張家偉

期刊影響因子長久以來被學術界視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水平參考指標。在一本影響因子高的期刊發表論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獲得認同。然而,部分科學家已對這一指標能否真正反映單篇論文乃至作者學術水平提出質疑,加上每年發布這一指標的湯森路透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宣布把相關業務轉售給兩家投資公司,影響因子未來能否繼續維持其「影響力」令人存疑。

廣泛影響

根據湯森路透發布的信息,該公司已同意將旗下智慧財產權與科學業務作價35.5億美元出售給私募股權公司Onex和霸菱亞洲投資。這一業務包括了世界知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科學引文索引」(簡稱SCI)以及定期發布的《期刊引證報告》,其中的期刊影響因子是一本學術期刊影響力的重要參考。

新華社記者就此事諮詢了湯森路透,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說,這一交易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完成,在此之前該公司還會繼續擁有並運營這項業務,「我們將在不影響這項業務開展和質量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史蒂芬·柯裡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對湯森路透用來計算期刊影響因子所使用的數據是否可靠本來就有一定顧慮,「我不確定湯森路透的這次交易是否產生影響,但這項業務的接盤方如果未來能夠保證這方面的透明度也是一件好事」。

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通常是以某一刊物在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物前兩年發表論文的總數,得出該刊物當年的影響因子數值。理論上,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影響力越大,所發表論文傳播範圍也更廣。鑑於全球每個科研領域中都有大量專業期刊,如果有一個可靠的指標能告訴研究人員哪個期刊影響力更大,他們就能更高效地選擇在一個高質量平臺上發表科研成果。

但這又引申出一個現象,即許多科研機構、高校甚至學術同行越來越依賴影響因子來評判一篇論文甚至作者本身的科研水平,進而影響他們的職稱評定和獲取科研項目資助等機會。

業內爭議

這種過度依賴影響因子的做法引起不少業內爭議。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皇家學會等科研機構學者以及《自然》《科學》等期刊出版方的高級編輯,合作撰寫了一份報告分析其中弊端,並提出相關改進方案。這篇報告已在近期被分享到一個公開的預印本伺服器上供同行審閱。

報告分析了包括《自然》《科學》在內11份學術期刊在2013年至2014年間所刊發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分布情況,這些數據也被用來計算2015年相關刊物的影響因子。

報告作者發現,多數論文被引用次數都達不到發表它們的期刊的影響因子數值水平,比如《自然》在這期間所刊發論文中的74.8%在2015年獲得的引用次數就低於這本期刊當年影響因子所顯示的水平,《科學》的情況也類似。報告說,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期刊中有一小部分論文被引用次數非常高,導致影響因子在均值計算過程中出現偏差。

報告詳細描述了如何更準確地計算出期刊所刊發論文被引用次數的分布狀況,並呼籲各家期刊將這些基礎數據公布出來,減少學術界對影響因子的過度依賴。

史蒂芬·柯裡是報告作者之一,他告訴記者:「我們想強調期刊影響因子的局限性,讓那些評估科研成果水平的人將目光聚焦在論文本身。」他還鼓勵大學等科研機構籤署《關於研究評價的舊金山宣言》,這一宣言就指出學術界不應該過度依賴影響因子。

他說,依賴影響因子來評價一個研究人員以及他所撰寫論文的科研水平是一個「危險的傾向」,這會導致很多問題,包括增加學術造假動機,鼓勵研究人員跟風追逐抓眼球的科研成果以及抑制創新等。

未來趨勢

目前,部分科研期刊出版方已在這方面做出改變。就在湯森路透宣布出售智慧財產權與科學業務沒多久,美國微生物學會就公開表示,將不會在該協會期刊網站上公布影響因子。英國皇家學會以及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旗下的期刊也開始定期公布與論文被引用次數分布狀況相關的數據。

記者就此詢問了《自然》和《柳葉刀》兩家知名期刊的出版方。《自然》表示,他們的網站很快會進行更新,以便公布更廣泛的數據指標,但目前無法提供更多這方面的信息。

《柳葉刀》則說,期刊影響因子是一個「不完美」但被廣泛使用的指標,這份新報告提出的建議與其他一些評估科研質量的新方法都可能在未來成為影響因子以外的新選擇,「我們的編輯會定期探討這方面的話題」。

湯森路透對影響因子的使用則表達了謹慎態度。該公司發言人說,湯森路透建議將期刊影響因子作為評估期刊影響力的一個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影響因子如果使用恰當,仍是整體反映一本期刊所發表論文被引用狀況的重要指標。「當使用影響因子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留意許多影響論文被引用率的現象,包括單篇論文以及不同科研領域論文被引用頻率的變化」。

儘管引來不少爭議,但目前來看影響因子作為一個廣泛使用的指標,未來一段時間還很難被完全取代,畢竟在每年發表的大量論文面前,學術機構和學者本人仍然需要一個全球通行的標準篩選出其中最有價值的文獻來深入閱讀和評估。

柯裡說:「我不認為我們短期內能徹底拋棄影響因子,我們所描述的方法也考慮到這個現實因素,但我希望我們的報告能讓研究人員明白,對一篇論文來說還是應該關注它本身的質量,而不是通過一些期刊參考用的簡化聚合指標對它進行評價。」

(新華社倫敦7月21日電)

本文來源:科技日報社-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 王鳳枝_NT2541

相關焦點

  • 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在發表sci論文時,需要關注sci期刊是哪個分期的,影響因子是多少。因而很多作者比較想知道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沒有關係,哪怕單位要求發表sci論文沒有分區或者影響因子上的要求,內心也要了解這兩者對自己發表論文的影響。那麼,sci分區和影響因子有關係嗎?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sci影響因子是高好還是低好?
    sci影響因子是高好還是低好?一般來說學術期刊被引用得越多,影響因子通常越高,也就是說雜誌被關注的越多impact factor 就越高,醫學類好多雜誌如《新英格蘭雜誌》、《柳葉刀》等因為看的人比較多,影響因子有些是很高的,尤其是綜述類雜誌。但是,問題也不是絕對的。
  • sci論文影響因子最高多少
    高影響因子代表高發布難度係數,一般創作者發布零點幾的學術期刊就很不易了更別說10之上的學術期刊了,因而,適度關心影響因子就能夠,無須太過追求完美高影響因子,一些高影響因子的學術期刊也只接受專家教授的文章內容,因此挑選sci期刊最關鍵的就是說合適自身,針對挑選sci期刊假如創作者覺得有難度係數能夠直接聯絡輯文編譯一鍵排版。
  • SCI換作者需要說明嗎?
    選擇sci期刊要看影響因子嗎  選擇sci期刊要看影響因子嗎?sci學術期刊數量龐大,種類繁多,有綜合性刊物,也有細分到各學科領域的學術期刊,作者從中挑選一本刊物並不容易,因此會參考影響因子,但小編提醒大家的是不能盲目的只單獨看影響因子,還應該考慮其他一些因素,下面小編對此展開詳細講解:  查看sci期刊影響因子等指標,除了最新一年的影響因子,還可以適當查看一下上一年的影響因子和5年期影響因子,這有助於預測和把握未來期刊影響因子的趨勢。
  • sci期刊發表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
    科學影響力因子用于衡量科學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重要指標,通常認為它代表期刊的重要性.如何計算科學期刊的影響因子如下:IF(k) = (nk-1+nk-2)/Nk-1+Nk-2IF是影響因子,k是某一年,Nk-1 + Nk-2是該期刊在前一年或兩年中發表的論文數,nk-1和nk
  • 2019化學類期刊SCI影響因子
    影響因子這個東西對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影響因子,以及的它的意義。
  • sci和science有什麼不同
    sci和science有什麼不同?是綜合性科技期刊,是全球頂尖科技刊物之一,很多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都是在science上發布的,所以science代表著全球最新最先進的科研成果,影響因子和引文量都是非常高的,也正是因此成為sci一區期刊,能發表science的作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science是免費發表,也就是不收取作者版面費用和相關費用,只要有科研價值就可以發表。
  • 2015(2014年度)生物醫學期刊SCI影響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響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數都產生了變化。本文中谷君選取了生物醫學類中排名前20的期刊,並就他們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整理。梅斯醫學的期刊智能查詢系統已經對影響因子進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網友可以訪問http://www.medsci.cn/sci/進行查詢。點擊下載期刊助手APP,影響因子隨手可查!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sci期刊,是領域內級別比較高的期刊,能夠成功發表sci論文,代表了個人學術水平非常高,其認可度,要比國內的一些核心論文還要高,在發表難度上肯定低不了,否則無法保證發表論文的質量。總之,sci論文的發表難度非常大。
  • 核心和SCI一樣嗎?
    核心和SCI一樣嗎?SCI期刊目錄期刊很多,又分為1-4區,SCI中科院1區、sci2區上的期刊基本上都為世界頂尖期刊,比普通意義上的國內核心期刊要高出不少,即便是sci4區的期刊,一般情況下也是高於北大核心的。國內核心期刊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例如國內的CSCD核心、南大核心、北大核心、科技核心等,這些都是國內很具有影響力的期刊,也是根據影響因子來入選的。
  •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SCI三者的區別及怎樣發表北大核心
    比如工商管理應該要發ssci,如果你要是發sci,可以結合工程方面等等,不過其學術價格可以會打折扣。sci分為一區、二區、三區、四區。一區和四區的差距是很大的,而且不是說量的積累可以改變分區和質量的。比如:如果50個4區和一個nature,大家一定要選擇後者。前面無論是你發表多少篇,也不如一篇優質的期刊文章能讓你在大學及學術界立足。
  • 2016年SCI影響因子新鮮出爐!(2015年版)
    第一第二依然是CA-Cancer J Clin和NEJM,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此次排名上升為第三。第4-7位分別為Lancet,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
  • sci影響因子
    其中,期刊影響因子是一個重要的量化指標,但由於影響因子自身計算方法的局限性,僅憑影響因子一個量化指標做出的評估鑑定往往具有不可靠性和片面性,因此對於影響因子的應用,要在正確理解影響因子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合理地、科學地加以使用,同時可以結合其它量化指標,建立科學的評估方法體系。如果您對期刊發表還有其它疑問,或者想要提升您的文章質量,歡迎免費諮詢(nm6360),1對1為您提供期刊服務!
  • SCI神話早該破了:不明覺厲的影響因子遊戲是怎麼回事?
    他還說「這種試驗要很多錢,那個東西不靠譜吧」。我說那個研究發在了《自然·生物技術》上,他一看,「哎呦,影響因子那麼高」,於是他就信了。這個例子說明,在你不了解情況的時候,一聽說某篇文章發在一個影響因子很高的刊物上,自己就「跪」下去了,覺得那肯定很厲害。影響因子確實對我們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要知道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2014年(2013版)SCI影響因子點評
    但是小編相信好事多磨,根據之前科學網孫學軍的預測版本,咱們一起盤點一下今年影響因子的變化。1.CA-CANCER J CLIN的影響因子。去年打破記錄到150多分,今年將回歸到100分左右。今年CA-CANCER J CLIN影響因子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飆升至162.5。對比排名一二位的數量級差異,腫瘤研究的熱度就可想而知了。
  •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
    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嗎?大多數sci論文,需要通過修改達到期刊錄用見刊的標準。修改後的sci論文,內容發生了改變,是否還符合查重標準具有不確定性,需要再次查重確認,即sci論文修改後還查重。sci論文的審核標準比較高,不僅加大了論文學術水平上的要求,還非常重視論文的查重率。
  • 2018年頂級期刊SCI影響因子公布(生物類)
    2018年最新SCI影響因子(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已於6月23日公布,每年的年度SCI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會在下一年度出來。因此今年公布的影響因子是統計的2018年度sci期刊分析報告。
  • 怎麼同時查SCI期刊影響因子和中文核心期刊
    最權威最靠譜的官方查詢地址是在微信小程序「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搜索。然而,目前小程序只能在手機上操作,只能輸入刊名或ISSN號,不能輸入期刊首字母縮寫簡稱等模糊查詢,略有不便。所以,我相信我們的這個既可以在PC端,也可以在移動端使用,同時支持首字母縮寫搜索的SCI期刊查詢系統會很大家帶來一些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