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今年的SCI雜誌影響因子似乎來的有點遲,等待對於許多科研人員,尤其是研究生來說,簡直是一種煎熬。但是小編相信好事多磨,根據之前科學網孫學軍的預測版本,咱們一起盤點一下今年影響因子的變化。
1.CA-CANCER J CLIN的影響因子。去年打破記錄到150多分,今年將回歸到100分左右。
今年CA-CANCER J CLIN影響因子不僅沒有下降,反而一路飆升至162.5。對比排名一二位的數量級差異,腫瘤研究的熱度就可想而知了。
2.期刊航空母艦Plos One。計算的結果是3.1分左右(我個人估計為3.3分左右)。
備受大家關心的Plos One為3.534分,較去年3.73分,略有下降,但仍然在3分以上。(推薦閱讀:誰動了Plos One的奶酪)
3.老牌三大刊CNS中,今年《細胞》(今年計算為32.610,去年31.957)。《自然》將可能超過40分(今年計算為41.3,去年38.597),《科學》將降低到30分(去年31.027,今年計算為30.8298)。
Nature 得益於其成功的商業運作,已經把 Science, Cell 遠遠拋開,IF分別為42.351, 31.477, 33.116, 另外Nature旗下的子刊表現也不俗,NAT BIOTECHNOL: 39.080 ,Nat Mater: 36.425, NAT PHOTONICS: 29.958 ,Nat Chem: 23.297 ,Nat Phys: 20.603。比較受國人關注的Nature Commun,因為發文量較大,相較於去年幾乎沒有提升,為10.742; 另外nature.com推出的open access新刊Scientific Reports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上升一倍之多,變成5.078,基本保障了它新一年的稿源和財源。
4.臨床醫學第一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將繼續保持穩定於50分以上(今年計算52.625,去年53.298)。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以54.42的高分位居第二,但相比高居榜首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的162.5仍有一段距離。
5.中國影響因子第一的Cell res將繼續保持10分以上(去年10.526),計算值已攀升到11.495。
去年中國本土影響因子超過3的期刊有同濟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裴鋼主編的Cell Research(IF=8.151), 由史丹福大學的戴宏傑教授、清華大學的薛其坤院士共同主編的Nano Research (IF=4.370),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式期刊 Fungal Diversity(IF=3.803),作為中國最牛SCI期刊,今年Cell Research在10927本期刊中位列第140位,影響因子高達11.981,明顯高於去年的10.526。這是繼2013年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衝破10以後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進一步確立了其在國際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領域權威優秀期刊地位。同樣可喜的是,Nano Research和Fungal Diversity雙雙突破5,分別達到了6.963,6.938。
據今年的數據顯示,2013年56%雜誌的影響因子有所提高,44%雜誌的影響因子呈下降趨勢。整體來看,影響因子還是呈上升趨勢,研究形勢一片大好。(生物谷Bioon.com)
點擊http://news.bioon.com/article/6656149.html,查看2014SCI影響因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