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颱風名字出爐!
中央氣象臺說,今天,由泰國和馬來西亞提交的2個新颱風名字「山陀兒」和「普拉桑」正式對外發布。它們將代替除名的颱風「山竹」(2018年9月16日在廣東登陸)和「溫比亞」(2018年8月17日在上海登陸)。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號「上海發布」「山竹」和「溫比亞」
2018年第22號颱風
山竹
2018年9月7日20時,「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5日,「山竹」從菲律賓北部登陸;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17日晚20時,中央氣象臺停止對其編號。
「山竹」過後,菲律賓損失嚴重。
超強颱風「山竹」於當地時間2018年9月15日1時40分從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的巴高地區登陸,帶來了暴雨和時速高達330公裡的強風,並引發了高6米的巨浪。
2018年第18號颱風
溫比亞
「溫比亞」於2018年8月15日14時在東海東南部海面生成後,逐漸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僅僅經過一天半的時間,就於17日凌晨4時5分在上海浦東新區南部沿海登陸,成為2018年登陸上海的第三個颱風。
「溫比亞」帶來強降雨。
在「溫比亞」影響過程中,浙江北部、上海、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遭受大雨到特大暴雨侵襲。
浙江、江蘇、安徽、山東、遼寧和吉林六省32條河流強降水超出水位警戒線,7條河流水位超出保證水位。其中,4條河流水位創新高。
颱風為何被除名
颱風委員會規定:如果一個颱風對某個或某幾個地區的民眾生命和財產造成的嚴重損失,則在來年颱風委員會年度屆會上,將由成員給出除名議題,並與其他成員國或地區商討是否將該颱風除名。
在英文中「除名」的用詞為「retire」,也稱讓其退休。退休後這個空缺的位置會由原提供名字的國家或地區再提交新的名字,使其繼續在颱風命名表上服役。
2000年以來被除名颱風及替換名稱表
2000年啟用的新命名法
說到颱風命名的歷史,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正式採用具有亞洲特色的名字,是從2000年開始。這些颱風名字是由14個成員國和地區(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越南)提供的,目前共有140個名字按照一定的順序循環使用。
而在2000年前,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的命名方式使用的是人名,這種命名法起始於1945年。
從一開始僅使用女生名,1979年起,按照一個男生名、一個女生名交替使用,直至新的命名法啟用。
(來源:微信公號」上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