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硝酸鉀、硝酸鋇、高氯酸鉀外,高氯酸銨應該算第四大煙花用氧化劑,但因其相比三大氧化劑更容易吸溼潮解,所以僅在一些特定效果中使用。一直以來,坊間對高氯酸銨的性質存在少量的誤解,特在此對其理化性質的分析,希望更新一些對高氯酸銨的認識。
高氯酸銨吸潮並不因為反應
有人認為高氯酸銨之所以吸潮,是因為會與硝酸鉀反應生成硝酸銨這個極易吸潮的物質,清水武夫先生在《煙花原理及實踐》中也曾提到,反應方程式如下:
KNO3+NH4ClO4→KClO4↓+NH4NO3
這個反應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高氯酸鉀在溶液中是微溶,可視作沉澱,複分解反應往正向進行,因而產生以下反應。這個是沒錯的。
但是在煙花和藥中,粉末與粉末間含水量多為百分之一以下,所以存在於水溶液下的離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此反應幾乎不會進行。
同時,也就衍生了出了高氯酸銨與硝酸鹽反應也會生產硝酸銨,這個就毫無半分道理了:
Ba(NO3)2+NH4ClO4→Ba(ClO4)2+NH4NO3
鋇還可以換成鈉,高氯酸鋇與高氯酸鈉這兩個物質都是溶於水,在溶液狀態下都不發生反應,更別說在藥物粉末中了。
對於高氯酸銨吸潮的唯一解釋:所有的無機酸的銨鹽都吸潮。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購買的硝酸鉀自身就吸潮,先吸收空氣中水分,然後再發生反應,這就不能怪高氯酸銨了。
高氯酸銨與高氯酸鉀
清水武夫先生在上書中提過,高氯酸銨相對於高氯酸鉀,效果上肯定要更優。
我們看的效果都是在視覺上的,那麼決定因素是亮點:一是本身顏色是不是鮮豔;二則是能見度的問題。
從第二點看,高氯酸銨受熱分解會發生如下反應:
2NH4ClO4→N2↑+4H2O+Cl2↑+2O2↑
其中氮氣、水都非常穩定,而氧氣及氯氣則會與金屬粉末反應生產相應的氯化物和氧化物。可以得知銨鹽已經全部變為氣體跑掉,而高氯酸鉀分解後形成的鉀鹽則變為固體小顆粒。因此兩者在同樣量分解時,高氯酸銨產生的煙霧要比高氯酸鉀少,那麼能見度就會比高氯酸鉀的好,因此效果也會突出。
同時,清水武夫先生提到,當使用鍶鹽做紅色效果時,將高氯酸鉀替代高氯酸銨,顏色會由深紅變成粉紅,這一點我保留意見,有經驗的技術員朋友可以驗證一下。
這些都是平時技術員之家回饋過來的一些問題,如果有更多的問題,可以與煙花技術員之家交流,與您們交流越多,進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