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用中紅外吸收光譜分析高爆炸藥爆炸過程

2020-11-25 騰訊網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採用寬帶可調諧掃頻紅外外腔量子級聯雷射器,測量高爆炸性炸藥的吸收光譜,分析爆炸傳播過程。

測量高爆炸藥爆炸過程可為優化爆炸性能、了解爆炸對周圍環境的效應及控制爆炸火球內部的化學反應提供信息。其中,光學測量存在光譜解析度不足、缺少吸收特徵譜等問題。研究人員研製了可調諧掃頻外腔量子級聯雷射器,利用寬帶中紅外光譜技術測量爆炸期間和爆炸後100s的吸收光譜,分析了爆炸火球傳輸。雷射器波長為4.35~4.88μm,光譜測量頻率100Hz,解析度0.15~0.3/cm。研究人員對4種各14g的高爆炸藥(PBXN-5、Comp B、PETN和硝基甲烷/高氯酸銨)進行了測試和模擬。結果表明,在爆炸過程中,中紅外輻射主要來自顆粒物;氣體燃燒產物濃度會隨時間變化,並與初始膨脹、冷卻和擴散混合有關;爆炸後1~100s內,CO:CO2和CO:N2O的濃度比恆定。

圖1 爆炸檢測室

這項研究驗證了用光譜法分析爆炸過程的可行性,為理解爆炸過程、優化炸藥配比提供了新手段,並為用光譜法分析其他超快物理、化學過程提供了思路。

(藍海星)

文章推薦

想了解更多國外國防戰略、軍事工業、裝備發展、前沿技術相關研究,請關注藍海星智庫微信公眾號:SICC_LHX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聚焦光譜分析技術前沿「超快光譜」——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5月25日,「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在文津國際酒店召開。此次技術論壇由三寶興業科學部主辦,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者聆聽了報告。(北京)」現場  「光譜分析前沿技術論壇(北京)」的內容較多的集中於超快光譜技術。
  •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1、近紅外光譜技術介紹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它是利用化學物質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光學吸收特性,來快速測定某種樣品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測定技術。近紅外光譜是指波長範圍介於可見區(VIS)與中紅外區(MIR)之間的電磁波,波長為780-2500nm範圍內的一段電磁波。物質中的不同組分或同一組分的不同含氫基團在近紅外區域有豐富的吸收光譜。
  •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摘要:說起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歷史,可謂坎坷不平。早在19世紀,人們最早發現的非可見光區域就是近紅外區域。但受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物質在該譜區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信號弱,譜帶重疊,解析複雜,近紅外光譜的相關技術沉寂了一個多世紀。
  •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百花齊放」——2017 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
    本次研討會共安排了25個報告,涉及紅外、近紅外、拉曼、原子吸收、原子螢光、ICPOES、ICPMS、LIBS、太赫茲、小型成像光譜儀等多類別的儀器產品,各位報告專家分享最新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可謂「百花齊放」。
  • 光熱紅外顯微技術首次應用於刑偵領域指紋中易爆炸物的檢測
    近年來,許多技術被用於指紋中痕量外源物質的分析鑑定,如解吸電噴霧電離質譜(DESI-MS),液相色譜-質譜(LC-MS),但通常需要額外的溶劑噴霧處理,且空間解析度不足(~150 μm),或者分析過程會對指紋造成破壞。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由於物質在該譜區的倍頻和合頻吸收信號弱,譜帶重疊,解析複雜,受當時的技術水平限制,近紅外光譜「沉睡」 了近一個半世紀。直到20世紀50年代,隨著商品化儀器的出現及Norris等人所做的大量工作,使得近紅外光譜技術曾經在農副產品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
    近紅外光譜技術介紹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它是利用化學物質在近紅外光譜區的光學吸收特性,來快速測定某種樣品中的一種或多種化學成分含量和特性新的物理測定技術。近紅外光譜是指波長範圍介於可見區(VIS)與中紅外區(MIR)之間的電磁波,波長為780-2500nm範圍內的一段電磁波。物質中的不同組分或同一組分的不同含氫基團在近紅外區域有豐富的吸收光譜。近紅外光譜主要是反映C-H、O-H、N-H、S-H等化學鍵的信息,因此分析範圍幾乎可覆蓋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和混合物。
  • 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和模型(一)
    分析化學中的近紅外和中紅外吸收光譜落在760-25000nm波長範圍,其中760-2500nm(用波數表示為13158-4000cm-1)屬於近紅外光譜,2500-25000nm(用波數表示為4000-400cm-1)屬於中紅外光譜,中紅外光譜也簡稱紅外光譜。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棉\氨綸面料分析中的應用
    其中700~1100 nm通常稱為短波近紅外譜區,而1100~2600 nm稱為長波近紅外譜區。近紅外譜區的信息量非常豐富,主要吸收來源於有機物含氫基團的倍頻和組合頻[2-4]。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光學、電子技術、化學計量學以及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得到迅速的推廣,成為一門獨立的分析技術,在醫藥、食品、農產品、煙等方面尤為突出。
  • 潮科技 | 量子級聯雷射器問世,可實現對爆炸性火球化學成分分析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MEMS」(ID:MEMSensor),作者麥姆斯諮詢王懿,原文題目《量子級聯雷射器可實現對爆炸性火球化學成分分析》,36氪經授權發布。 工作在中紅外光譜區(4.35~4.88μm)和100Hz狀態,該光譜系統每兩微秒可測量一次一氧化碳(CO)、水(H2O)、二氧化碳(CO2)和一氧化二氮(N2O)的濃度。 Phillips說:「掃描ECQCL將高解析度可調諧雷射光譜的最佳特性與傅立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儀(FTIR)等寬帶方法結合起來,實現了新的測量方法。」 這項研究觀察了四種高能炸藥。
  • 近紅外光譜分析發展歷程
    近紅外光譜是介於可見光(Vis)和中紅外(MIR)之間的電磁輻射波,是人們在吸收光譜中發現的非可見光區。近紅外光譜區是 Herschel 在 1800 年進行太陽光譜可見區紅外部分能量測量中發現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Norris研製出了近紅外掃描光譜儀,這臺儀器成為日後近紅外光譜儀器的雛形。之後,隨著各種新的分析技術的出現,加之近紅外光譜技術存在的缺點,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較為緩慢。八十年代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價值被逐漸認知,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始大熱,近紅外光譜技術也隨之得到發展和完善。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亞甲基振動模式(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圖片來源於網絡)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材料的基團結構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①特徵吸收頻率(基團)-定性分析;可用作已知物的鑑定和確定未知物結構;固化率是表徵膠體樣品在經過物理固化或化學固化前後的固化程度的表徵。使用FTIR對固化率測試內容包括:可以觀察樣品在固化過程中官能團的斷裂和重組;固化反應的機理;判斷固化反應的程度;測試樣品的固化率等。
  • 近紅外光譜技術發展現狀評述(下)
    儘管近紅外光譜不屬於特別靈敏的分析技術,但由於該技術具有不需要樣品預處理的特點,其非常適合於過程監測、材料科學和醫療等領域的應用。該刊邀請了多位本領域的專家就近紅外光譜技術新進展、近紅外使用者面臨的挑戰、應用領域以及該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評論。
  • 我國利用光譜技術分析納米材料環境轉化過程對生態毒性影響
    由於納米結構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有關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研究已成為當代科學的前沿熱點。無論國際還是國內,納米尺度物質以及技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剛剛起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技術生物利用拉曼光譜和XRD等光譜手段,分析納米材料環境轉化的理化過程:原始狀態納米氧化鋅的毒性主要源自其釋放的鋅離子;在含磷水體中,納米氧化鋅發生物理化學轉變,生成了低毒性的磷酸鋅,使其毒性顯著區別與原始狀態的納米氧化鋅。
  • 前沿光譜技術分享——2020分子光譜會議首日下午乾貨不斷
    :螢光顯微鏡、針尖增強拉曼(紅外)、顯微雷射誘導擊穿光譜—高數值孔徑物鏡和飛秒雷射誘導擊穿光譜等。基於螢光探針的生物成像技術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但探針易擴散和組織穿透能力有限等問題使得其難以實現原位分析。在報告中,張曉兵教授分享了其研製的近紅外固態螢光探針以及近紅外二區螢光成像技術,這兩種技術有效的克服了上述的兩個缺點,並初步應用於小鼠血管成像。
  • 簡明光學理論:紅外光譜分析原理
    將一束不同波長的紅外射線照射到物質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長的紅外射線被吸收,形成這一分子的紅外吸收光譜。每種分子都有由其組成和結構決定的獨有的紅外吸收光譜,據此可以對分子進行結構分析和鑑定。紅外吸收光譜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動和轉動運動而產生的,分子振動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對運動,多原子分子可組成多種振動圖形。
  • 紅外光譜分析,你了解多少?
    外光譜分析可用於研究分子的結構和化學鍵,也可以作為表徵和鑑別化學物種的方法。紅外光譜具有高度特徵性,可以採用與標準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對比的方法來做分析鑑定。已有幾種匯集成冊的標準紅外光譜集出版,可將這些圖譜貯存在計算機中,用以對比和檢索,進行分析鑑定。利用化學鍵的特徵波數來鑑別化合物的類型,並可用於定量測定。
  • 2017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學術研討會邀請函及徵文通知
    當前光譜儀器領域的前沿技術和新的應用正在不斷湧現的關鍵時期,我們要不失時機地認真總結光譜儀器發展的成功經驗,展望未來,迎頭趕上,使我國光譜儀器科研和製造技術儘快全面趕上世界水平。為此,定於2017年6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光譜儀器前沿技術研討會」。
  • 爆炸危險品檢測技術淺探
    凡是能用於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及核爆炸的物品,都可稱為爆炸危險品。這裡我們所要研究的是爆炸危險品炸藥的檢測技術。 1.2 炸藥的分類BR>炸藥分類方法很多,目前還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標準。按炸藥的組成可分為單質炸藥和混合炸藥。按用途可分為起爆藥、猛炸藥、發射藥、煙火劑。從恐怖分子的使用情況可分為 [3]: (1)準軍事炸藥。
  • 【測試】一文詳解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待測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分子基團吸收特徵頻率的輻射,其振動或轉動運動引起偶極矩變化,產生分子的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譜,如下圖所示。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材料的基團結構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①特徵吸收頻率-基團(定性分析)②特徵峰的強度-定量分析紅外光譜具有特徵性強、分析快速、不破壞試樣、試樣用量少、操作簡便、能分析各種狀態的試樣、分析靈敏度較高、應用範圍廣(固態、液態或氣態樣品都能應用;無機、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均可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