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一文詳解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2021-01-14 微算雲平臺

內容來源專業快速的美信檢測實驗室 」← 測試找它

傅氏變換紅外光譜儀(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簡稱FTIR ),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其廣泛應用於塑料、橡膠彈性體、纖維、塗層、填料等眾多高分子及無機非金屬材料的定性與定量分析。

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深度講解FTIR的原理和特點,並詳細介紹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待測樣品受到頻率連續變化的紅外光照射,分子基團吸收特徵頻率的輻射,其振動或轉動運動引起偶極矩變化,產生分子的振動能級和轉動能級從基態到激發態的躍遷,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譜,如下圖所示。

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材料的基團結構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①特徵吸收頻率-基團(定性分析)

②特徵峰的強度-定量分析


紅外光譜具有特徵性強、分析快速、不破壞試樣、試樣用量少、操作簡便、能分析各種狀態的試樣、分析靈敏度較高、應用範圍廣(固態、液態或氣態樣品都能應用;無機、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均可檢測)等特點,其與色譜(GC-IR)聯用或TGA(TGA-IR)聯用,定性功能強大。

使用FTIR能解決以下問題

① 已知物的鑑定;

② 未知物的結構鑑定;

③ 特殊材料的定量分析;

④ 顯微紅外可針對產品表面殘留物、表面析出粉末/液體、產品表面疑似發生氧化、腐蝕、外來物、外來成分引入等微量物質分析。



將試樣的紅外光譜與標準的紅外光譜進行比對對照。依據光譜峰位、波數、峰形等特徵一致性判定兩者化合物的相似性及純度。



經過譜圖匹配顯示,試樣的紅外譜圖與標準的紅外譜圖在峰位、波數、峰形的特徵三要素上均有較高的一致性,可判斷兩者主要成分相同,並具有接近的純度,同時OMINC軟體給出兩者譜圖匹配值達到94.06%,譜圖重合度高。

由於不同的物質基團的種類不同,基團排布的方式不同,這種差別在紅外譜圖上會體現出不同的譜峰。因此表現出來的紅外譜圖指紋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通過對其紅外譜圖的比較,可以得到樣品所含化合物的差異或化合物結構上的差異,從而判定出不同樣品的材料一致性問題。


通常,材料一致性還需要結合產品組分含量,產品理化性能等多維度綜合分析才能得到較好的一致性分析結果。

應用領域:未加工成型的塑料原料(粒料)或加工成型的均質塑料部件(如外殼、支撐帶電部件等);印製線路板(PCB板)。

材料一致性判定目的:1.從材質方面解決產品異常問題;2.監控產品,確定材料是否同成份,同批次,同廠家;3.能有效控制塑膠材料供應商採用過量的回收料或邊角料;4.逆向剖析產品,精確的定性未知材料,節約成本。

參考標準:GB/T 6040-2002紅外光譜分析方法通則

對樣品及參照物分別進行FTIR並採集譜圖,再將兩個譜圖進行分析比對,從而判斷這兩種材料是否是同一物質,並根據譜圖重合度判定材料是否具有相似組分。


顯微紅外光譜法是有機異物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根據異物紅外光譜圖官能團的吸收峰來確定異物的化學組成,簡單的方法是通過儀器軟體進行譜庫檢索,跟譜庫中的標準紅外光譜圖的進行對比來確定異物的化學組成,面對複雜的情況是將FTIR與其他檢測設備聯用,從而獲得異物成分或異物相關信息。

應用領域:針對產品上的表面汙染物、析出物等異常物質,如產品表面的顆粒物、油狀物、霧狀物、斑點等,FTIR主要針對有機異物進行分析。

異物分析的目的:對工業生產、存儲、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異物雜質或未知物進行成分分析,藉此尋找和追蹤異物產生的原因和來源,進而有效防止異物產生,減少企業經濟損失。

通常情況下使用FTIR對異物進行分析的試驗如下:


① 採集異物於紅外窗片上

② 採集異物的紅外光譜

③ 分析異物的紅外光譜,得到結果,推斷異物來源

下面通過一個背光產品中異常亮點物質的紅外光譜分析試驗來了解詳情。


根據測試結果得到,背光產品中的異常亮點物質的主要成分為一種丙烯酸酯系膠黏劑,是一種常見的光學膠,在產品及生產流程中具有廣泛應用。

固化率是表徵膠體樣品在經過物理固化或化學固化前後的固化程度的表徵。

使用FTIR對固化率測試內容包括:可以觀察樣品在固化過程中官能團的斷裂和重組;固化反應的機理;判斷固化反應的程度;測試樣品的固化率等。

應用領域:適用於環氧樹脂、聚氨酯樹脂、乙烯基加成聚合矽橡膠等熱固性樹脂。

固化率測試目的:固化率(交聯度)測試可以有效的觀測交聯固化樣品的反應程度,把控材料性能。

下面通過一個FTIR測試樣品固化率的解析圖來知道如何查看和分析出樣品的固化率:


紅外光譜的基本應用就是以上這四點,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殊應用在這裡就不一一詳細介紹了。如果您有任何關於FTIR檢測的疑問和想要了解的內容,都可以點擊諮詢美信檢測實驗室。 (電話熱線:400-850-4050)我們擁有先進的FTIR檢測設備和專業的FTIR檢測技術團隊,能夠幫助您全方位了解您的材料或產品的質量狀況,為您分析、解決各類問題。

科研競爭日趨激烈,計算模擬已成頂刊成果標配!

學習計算門檻高時間長,有沒有靠譜計算公司?

華算科技,最專業的計算解決方案服務商!

專業全職計算團隊+名校兼職技術老師!

累計提供500個頂刊計算解決方案!

主攻催化/電池材料計算問題!

客戶群體:清華、北大、天大、北理、北航、西交、華工、同濟、復旦以及中科院各大院所等數十個高校院所二百多個課題組。

客戶成果: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AM、AEM、AFM、JMCA、ACS Nano、NanoEnergy、ChemSusChem等國際優質期刊。

相關焦點

  • 紅外光譜(FTIR)在材料領域的應用與分析
    亞甲基振動模式(伸縮振動和彎曲振動)(圖片來源於網絡)紅外吸收光譜主要用於材料的基團結構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①特徵吸收頻率(基團)-定性分析;可用作已知物的鑑定和確定未知物結構;固化率是表徵膠體樣品在經過物理固化或化學固化前後的固化程度的表徵。使用FTIR對固化率測試內容包括:可以觀察樣品在固化過程中官能團的斷裂和重組;固化反應的機理;判斷固化反應的程度;測試樣品的固化率等。
  • 漲姿勢 淺談紅外光譜(FTIR)的測試原理及其應用
    想必大家對於紅外光譜測試並不陌生,很多紡織品、皮具、塑料、橡膠等產品可通過紅外光譜進行定性及定量分析。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到60年代中後期,隨著各種新的分析技術的出現,加之經典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暴露出的靈敏度低、抗幹擾性差的弱點,使人們淡漠了該技術在分析測試中的應用,從此,近紅外光譜進入了一個沉默的時期。進入90年代,近紅外光譜在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全面展開,有關近紅外光譜的研究及應用文獻幾乎呈指數增長,成為發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一門獨立的分析技術。由於近紅外光在常規光纖中具有良好的傳輸特性,使近紅外光譜在在線分析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並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此近紅外光譜技術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 珀金埃爾默近紅外光譜技術及應用全解析
    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相關的新產品新技術層出不窮。為了多方位展現我國在近紅外光譜領域的最新成果,儀器信息網和近紅外光譜分會合作製作《近紅外光譜新技術/應用進展》網絡專題,同時也以此獻禮近紅外分會成立10周年,並寄語2021年國際近紅外大會。
  • 近紅外光譜技術在石油化工領域的應用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新方法(化學計量學)、新材料(光纖等)、新器件(檢測器等)和新技術(計算機)的發展和出現,近紅外光譜技術從光譜分析隊列中吊車尾的位置迎頭趕上,嶄露頭角。
  •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缺點分析
    60年代中後期,隨著各種新的分析技術的出現,加之經典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暴露出的靈敏度低、抗幹擾性差的弱點,使人們淡漠了該技術在分析測試中的應用,此後,近紅外光譜再次進進了一個沉默的時期。  70年代產生的化學計量學(Chemometrics)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校正技術在光譜分析中的成功應用,促進了近紅外光譜技術的推廣。
  • 傅立葉紅外FTIR測試(型號:賽默飛Nicolet iS10)
    性能指標光譜範圍4000-400 cm-1信噪比優於50000:1 解析度優於0.09cm-1 波數精度優於0.01cm-1附件可分別進行中紅外和近紅外區掃描配有超過20000張標準譜圖透射(手動/自動壓片機、可變光程液體池、石英比色皿)ATR(Ge晶體)Linkman垂直變溫透射附件
  • 金鑑實驗室|紅外熱重分析系統(FTIR-TGA)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外光譜與熱失重聯用可進行材料的熱穩定性研究在熱重分析(TGA)中,金鑑實驗室主要是測量樣品的重量隨溫度和時間的變化。在測量過程中,揮發性氣體成分地逸出就會導致樣品的失重,揮發性氣體的化學組成和功能團的判別可通過FTIR光譜(測量分子的紅外吸收)來實現, 同時配合強大的搜索軟體以及完善的譜圖資料庫,賦予金鑑實驗室分析人員能夠對未知有機物進行有效全面的分析,其中添加的各種組分得以鑑別。
  • 簡明光學理論:紅外光譜分析原理
    將一束不同波長的紅外射線照射到物質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長的紅外射線被吸收,形成這一分子的紅外吸收光譜。每種分子都有由其組成和結構決定的獨有的紅外吸收光譜,據此可以對分子進行結構分析和鑑定。紅外吸收光譜是由分子不停地作振動和轉動運動而產生的,分子振動是指分子中各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作相對運動,多原子分子可組成多種振動圖形。
  • 金鑑實驗室|顯微紅外光譜儀(Miro-FTIR)
    不同的化合物因其分子結構不同,紅外吸收光譜的特徵峰不同,如同人類的指紋,沒有兩個是完全吻合的,因此,在剖析鑑定高分子材料時,IR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以一束紅外光照射試樣,試樣的分子將吸收一部分光能並轉變為分子的振動能和轉動能。藉助於儀器將吸收值與相應的波數作圖,即可獲得該試樣的紅外吸收光譜,紅外光譜中的每一個特徵吸收譜帶都包含了試樣分子中基團和化學鍵的信息。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原理分析_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的應用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是最新的電磁波譜技術。作為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個技術領域,太赫茲技術在很多基礎研究領域、工業應用領域、醫學領域、軍事領域及生物領域中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電磁波譜技術作為人類認識世界的工具,擴展了人們觀察世界的能力。
  • 天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賽默飛分子光譜聯合應用實驗室正式成立
    本站訊(通訊員 劉洋 攝影 陳曉金)為配合天津大學「新工科」建設戰略,推廣與探索分子光譜應用技術,天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與賽默飛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聯合共建「分子光譜聯合應用實驗室」。2018年11月28日,聯合實驗室成立揭牌儀式在天津大學第25教學樓舉行。
  •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食品加工中的應用
    1、近紅外光譜技術介紹現代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是近年來分析化學領域迅猛發展的高新分析技術2、近紅外分析儀在食品加工企業的應用優勢(1)分析速度快。近紅外光譜的信息必須由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及統計分析,一般一個樣品取得光譜數據後可以立刻得到定性或定量分析結果。通過己建立的校正模型,測定一個樣品通常只需幾秒到時幾十秒的時間,極大的縮短了檢測周期。(2)分析效率高。
  • 光纖光譜儀在雷射領域的典型應用
    光譜測量可廣泛應用於許多不同的領域,如顏色測量、半導體領域裡的測量、化學成分的濃度測量等。光譜測量的核心是物質輻射或散射、透射或反射的光攜帶了該物質的屬性和條件的信息,如化學和物理成份等參數。光譜儀在雷射領域主要有雷射波長測量、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和電弧等離子體光譜診斷幾個典型應用。
  • 近紅外光譜分析數據和模型(一)
    因此,近紅外光譜的靈敏度比中紅外光譜要低,常見的譜峰為O-H、C-H、N-H、S-H等的伸縮振動峰,其他振動模式的譜峰由於信號弱而不易被觀察到,或掩蓋在上述伸縮振動峰之中。由於譜峰峰較寬,近紅外光譜的譜帶之間重疊嚴重,易於造成光譜幹擾。為了解決靈敏度不高,光譜幹擾嚴重的問題,人們將多元校正方法引入到近紅外光譜分析領域,使得近紅外光譜發展成了一種重要的分析技術。
  • 國產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技術發展之路
    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技術利用幹涉圖和光譜圖之間的對應關係,通過對麥可遜幹涉儀測量的幹涉圖進行傅立葉積分變換來測量和研究光譜圖,通過對光譜圖定量解析獲取待測氣體濃度信息。該技術具備實時、在線、連續、多組分同時監測能力,無需頻繁校準,國際上利用該技術開展了對大氣環境及大氣汙染的觀測及研究工作。
  • 聚焦光譜在五大領域的應用(含報告視頻),iCS 2019圓滿結束
    光譜新技術與應用進展、國產光譜儀器技術成果展、光譜在食品領域的應用、光譜在環境領域的應用、光譜在製藥領域的應用、光譜在材料領域的應用、光譜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七大分會場的報告已全部完成。此次大會的多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此次光譜網絡會議報告數量達34個,報名人數7000餘人,參會人數近2400人,網友共提問問題240餘個。
  • 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共同舉辦近紅外光譜技術論壇
    2017年11月30日,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與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共同發起的近紅外光譜技術論壇在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在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副主任、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組長杜一平教授團隊和倪力軍教授團隊的精心組織下,由中國近紅外光譜分會蘇滬工作站、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分子光譜協作組、華東理工大學分析測試中心和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
  • 近紅外光譜分析發展歷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Norris研製出了近紅外掃描光譜儀,這臺儀器成為日後近紅外光譜儀器的雛形。之後,隨著各種新的分析技術的出現,加之近紅外光譜技術存在的缺點,近紅外光譜技術的發展較為緩慢。八十年代開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價值被逐漸認知,相關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始大熱,近紅外光譜技術也隨之得到發展和完善。
  • 前景廣闊的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訪北京化工大學袁洪福教授
    大型實驗室儀器測試費時較長,不能達到過程控制的目的,而在線、便攜儀器的分析速度快,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適合於現場檢測和在線分析,分析速度快,能在幾分鐘內,僅通過一次近紅外光譜的採集,就可以同時完成樣品多項性能指標的測定,可有效地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