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記者從鄯善縣國土局採訪獲知,為給1.6億年前的古生物安新家,日前,鄯善侏羅紀博物館已投入全面建設中。
項目負責人、鄯善縣國土局工程師謝燕介紹說,侏羅紀博物館位於鄯善縣城蒲昌路以北,於今年3月完成施工圖設計後進入建設期。該館建築面積為11410.81平方米,建成後,「最大的侏羅紀恐龍」「鄯善龍」、「嘉峪龍」及侏羅紀「中日蝴蝶龍」、侏羅紀陸龜這些古生物將齊聚一館,供更多人了解、研究侏羅紀古生物。
鄯善縣從2013年開始申報、2014年4月著手籌建地質古生物類博物館,2014年6月通過評審建設該館。
謝燕介紹說,項目計劃投資12000萬元,博物館地深6.9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分區展示。「在鄯善建立侏羅紀博物館這一化石收藏中心,不僅為鄯善古生物化石提供了國內外研究平臺, 更為後繼保護開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科學普及科學研究方面具有非比尋常的重要意義。利用研究過程中揭示出的大量新、奇、特化石復原模型、化石復原圖、化石的聲光錄相帶影像展示進行科普教育,可以讓時光倒流1.6億年,展示一個身長35米、體重30噸的龐然大物悠然出現在密林中的場景。同時,展示科學家們在鄯善進行研究生命演化上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並通過開發鄯善地質旅遊產品,向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灌輸有關古生物化石資源的形成等知識,激發老百姓對化石的自覺保護意識。」謝燕說。
鄯善縣古生物化石資源十分豐富,侏羅紀-白堊紀恐龍化石尤為豐富,具有獨特性、稀有性、系統性和完整性等特點,有極高的科研、科普和旅遊價值,大部分化石處於原地保存狀態,原始保存狀態好,為研究古生物化石分類、演化及其古地理、古生態環境等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此次修建的「鄯善侏羅紀博物館」將系統展示各類古生物化石,其中大部分是恐龍化石。對加強科學普及、科學考察、促進和帶動當地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作者:特約記者 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