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 變個古生物考古學家吧

2021-01-08 廣州日報

2021年開年,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接踵推出全新特色展覽和線下、線上活動項目,以趣味的方式普及科學,以創新的玩法迎接牛年的到來。

珍稀動物標本+首度展出的化石 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

為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傳遞環境保護理念,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在廣場1層中庭和東北庭特別推出專題展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動物標本展,通過系列動物標本、自然藝術景觀、科普圖文相結合,呈現了「野性北美落基山脈生物群」「世界上最高的動物:長頸鹿」「馬達加斯加的精靈: 環尾狐猴」和「萌寵小熊貓」四大主題場景。

其中,「落基山脈生物群」還原了生活在北美落基山脈的奇妙而美麗的野生動物,從健碩的駝鹿到小型的臭鼬,從令人著迷的馴鹿到頑皮的浣熊以及棲息在落基山脈上的大型食肉動物,例如:森林狼、美洲灰熊、美洲黑熊、美洲獅和郊狼等,生動再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奧秘。

正佳廣場全新打造的侏羅紀恐龍樂園開幕在即,為了慶祝此新項目的落成開放,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鎮館之寶」、目前國內唯一一具梅杜莎角龍骨架化石派出了它的「分身」——梅杜莎角龍1:1複製件坐鎮樂園入口。同時,它還帶來一群古生物界的「大咖」,包括侏羅紀時期的奔龍祖先(未定種)化石、白堊紀時期的阿克斯羅德氏空棘魚化石、古新世到中新世時期的斜齒鯖鯊脊椎和牙齒化石,以及侏羅紀時期的海洋動物和植物化石等。本次展出的古生物化石是正佳最新徵集的珍稀藏品,此前從未公開亮相。展覽還配套多項互動裝置、多媒體視頻等,讓觀眾們輕輕鬆鬆get到趣味小知識。

「梅杜莎恐龍學院」 讓你變身「古生物學家」

「梅杜莎恐龍學院」寒假營也即將啟動。記者了解到,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將攜手共建單位南漢二陵博物館,開啟一段充滿驚喜、有趣的遊學旅程。本次冬令營共有2期,由專業科普人員帶隊,零距離接觸化石的挖掘與拼裝,看古生物學家如何「復活恐龍」,還有田野考察,探秘考古,探尋早期人類生活的痕跡和史前生命的秘密等內容的設置。在方興未艾的考古熱大潮中,你不想變身成一位「考古學家」嗎?

此外,2020年末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結合館藏打造了3款新形象,原型來自館藏精品化石——梅杜莎角龍、磷礦翼龍和異特龍。此次從中挑選了異特龍形象,加上博物館萌寵明星羊駝「圓圓」和珍稀寶藏青金石,設計了2021年款手機壁紙,風格各異,寓意美好,是博物館給廣大觀眾準備的新年祝福和禮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卜松竹

圖:主辦方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謝育芬

相關焦點

  • 南京禮道 | 跟著這些奇思妙想的古生物文創,一起來逛逛這個博物館吧!
    南京禮道 | 跟著這些奇思妙想的古生物文創,一起來逛逛這個博物館吧!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億萬年前的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生物化石為你展開宏大浩瀚的史前景色。南京禮道·南京特色文旅商品徵集活動也有這些「古生物」的參加哦!
  • 十大備選 古生物博物館介紹
    十大古生物博物館備選名單(排名不分先後):01 遼寧朝陽古生物化石館02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03 天宇自然博物館04 天演博物館05 大連自然博物館完成科研項目包括: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參與科技部、中國地調局、省部委等其它各類項目50餘項;發表SCI檢索論文90篇,包括Nature論文6篇(第一作者3篇),專著16部。
  • 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遊玩攻略(項目+交通指南)
    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有什麼好玩的呢?(遊玩項目)  您需要知道的「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  特色1——正佳演藝劇院、Hi百貨、天使小面人體驗館等旅遊景點。  特色2——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正佳雨林生態植物園、廣正街。
  • 雲探秘|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今日,走近我們「雲探秘」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教育基地的第五站——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朝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隸屬於遼寧朝陽鳥化石國家地質公園,由朝陽市政府投資建設,是一個集化石展覽、化石收藏、化石和地質知識科普為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和趣味性,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下月開館 到沈師免費看恐龍
    2007年正式動土建工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即將與市民正式見面。3月31日,瀋陽師範大學透露,建於沈師院內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將於今年5月21日正式開館,該館計劃將向市民免費開放,曾經參展「2010上海世博會」的沈師發現的「赫氏近鳥龍」也將作為本館明星一展風採。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元旦全新亮相,市民紛紛打卡點讚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張珊記者阿里亞)新年第一天,南京雞鳴寺路人流絡繹不絕,位於這條路上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同樣熱鬧非凡。大量精美化石標本首次展出、定製化石圖紋地磚、古生物主題的科學咖啡廳……經過近一年的閉館升級改造,該博物館於1月1日起重新開館,前來打卡的首批觀眾紛紛點讚煥然一新的博物館。
  • 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在20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上,中國古生物學會發布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包括:中國古動物館的從魚到人生命之旅;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從孢子到花的繁殖故事展覽;卓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史前部落」恐龍主題交互式數字科普體驗展覽;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發的公益科普課程及地質古生物課程;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的我國
  • 庫倫旗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正式對外開放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庫倫旗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於十月一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吸引許多居民遊客紛紛前來參觀。走進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廳,這裡異常熱鬧。很多居民和遊客細細地觀看著展廳內展出的第四紀猛獁象骨骼化石、披毛犀骨骼化石等展品,感受古生物化石的魅力。
  • 探訪蘭州「黃河象」私人博物館 活態傳承古生物化石
    62歲的甘肅臨夏州廣河縣男子田志雲從小鍾情「龍骨」,中年事業有成時,他自掏腰包陸續搜藏了數百件流失的古生物化石。  記者近日探訪了這個位於蘭州市西固區的私人博物館。其中,一尊距今2500萬年至3000萬年以前的「黃河象」化石處於館中央,十分震撼。據相關專家鑑定,這是一頭中年象,身長達到8米、高約4米、體重在20至30噸之間。
  • 內蒙古首家中國古生物學會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揭牌成立
    、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科技與信息處主辦,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召開。目前,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已完成14個系列200餘節科普教育課程的研發;完成3套科普圖書出版;已累計實施面向全區在校學生的免費科普教育課程3萬餘人次。
  • ​「恐龍蛋的魅力」特展開展儀式在古生物博物館舉辦
    9月17日上午,籌備已久的「恐龍蛋的魅力」科普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隆重舉行。
  • 遼寧古生物博物館:接收8件流失在歐洲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回遼寧
    央廣網瀋陽1月16日消息(記者郭威)為支持我國《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實施,增進中歐科學合作,歐洲化石收藏家和研究專家,主動提出將他們在歐洲收集和研究的產於中國遼西的8件珍貴古脊椎動物化石無償贈送給中國遼寧古生物博物館。
  • 鄯善侏羅紀博物館開工建設為1.6億年古生物安新家
    6月14日,記者從鄯善縣國土局採訪獲知,為給1.6億年前的古生物安新家,日前,鄯善侏羅紀博物館已投入全面建設中。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寒武紀蟲蟲秀」正式啟動
    揚子晚報網1月7日訊(記者 於丹丹) 記者從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獲悉,1月8日開始,作為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展陳昇級項目之一的科普互動項目——寒武紀蟲蟲秀也將正式發布並啟用,科學性與趣味性並存,寓教於樂。據了解,自2021年元旦起,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經過展陳昇級,以嶄新的面貌向公眾免費開放試運行。元旦三天假期,總共6000人前來參觀。遊戲背景是在地球46億年演化長河中,最為壯觀的「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大爆發拉開了古生代的序幕,一舉奠定了整個顯生宙生物門類發展的基礎。寒武紀伊始,首次出現了帯硬殼的動物,這是生物演化進程中一次明顯的質的飛躍。
  •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新聞—科學網
    靜子花化石 3月21日,「『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與花化石特展」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舉辦,現場展出近80件反映植物繁殖器官演化和花的化石標本,其中也包括「櫻花的近親」——被古植物學家稱為「中新稠李」和「中新李」
  •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館,圖四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1、北京自然博物館 它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4月2日至4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中生代的龐貝城」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重現火山灰下的遠古生物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11月28日起將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幕,這是該館的年度大展。「帶羽毛的恐龍」「飛上藍天的恐龍」以及「人類的曾祖母」等60多種生物化石將現身。北京自然博物館供圖近三十年來,遼西熱河生物群大量珍稀化石相繼被發現,使得這一地區生物組合類型越發豐富,為地球生態系統演化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線索和例證。由於被火山灰迅速掩埋,一些古生物的真實樣貌被保存下來,比如展覽中楊氏錦州龍和鸚鵡嘴龍兩具化石標本,就連皮膚都清晰可見。
  • 博物館奇妙夜,時光之門在這一夜只為你開放~
    還記得《博物館奇妙夜》裡,紐約自然博物館的夜間警衛達利萬萬沒想到,第一天上夜班就碰到了不可思議的事情……當夜晚來臨時,館中所有的標本都會活過來,追逐骨頭的霸王龍、愛搗亂的猴子、暴虐的匈奴王、鑽木取火的穴居人……將一切弄得不可開交。
  • 全美七大值得一去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當大多數人想到自然歷史博物館時,首先浮現腦海的無疑是美國最負盛名的三大古生物中心: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位於華盛頓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位於芝加哥的菲爾德博物館。但是,一些沒有籠罩在盛名光環之下的博物館,卻被遺落在人們的視野範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