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他也是儒家代表性的人物。他提出了一個說法,他說人是什麼?人最為天下貴。為什麼最為天下貴?他做了一個比較,他不是隨便說的。

他說水跟火,水火只有氣,沒有其他的東西。水就是水蒸汽變來變去而已,火就是火燃燒出來的向上的那一股氣,在那裡往復循環,它很單純。
可是植物呢?就比水火進一點了,植物它有氣,還有生,它會生,可是植物它不能動。你會發現,一株植物它的氣不足,所以植物是一叢一叢地生。植物為什麼要叢生?就是它結合起來,那股氣才足夠傳出去,把它所需要的蝶、蜂引過來。
動物又進一步,動物有氣,有生命,它還有知,只不過它的知叫做本能,動物是有本能的。你可以把一隻狗帶到大興,然後讓它自己走回來,可以。可是你永遠沒有辦法,叫一隻狗說,你現在到大興去,它做不到。為什麼,為什麼它只會回來不會走?

人會啊,人你現在叫他到天津,他就到天津,他不必你帶到他才會回來,不必。可見人,他的位階是更高的。人有氣,人就是一口氣而已,人有生命,人有知識還有智慧,但是人最要緊的他有義。所以一個人如果不仁不義的話,這個人簡直不是人了。
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麼孔子那麼重視仁義,而老子那麼重視道德,因為仁義道德就是把人的位置提高的唯一的條件。植物沒有什麼仁義道德,動物也沒有什麼仁義道德。
所以我們不要因為大魚吃小魚,就覺得小魚很可憐,大魚很可惡,沒有這回事。因為像這種價值判斷,只有人才有,動物是沒有的。就是根據這種現象,所以周武王才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人為萬物之靈。

所以孟子才大聲地說,我們要重視人禽之辨,人跟禽獸一定要好好看清楚。因為人,他是天下最珍貴的一種,所以我們不認為人是動物,人是萬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