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有靈——任戎作品展」亮相莞城美術館

2021-01-09 東莞日報i東莞

12月10日,「萬物有靈——任戎作品展」在莞城美術館展出。展覽展出了德籍華人藝術家任戎的72件水墨拓印作品,為東莞市民帶來了別具一格的藝術享受。

任戎,德藉華人藝術家、策展人,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與德國杜塞道夫國立藝術學院,2013年在德國波恩創建「德國波恩當代藝術館」,曾在世界各地多次舉辦個人展覽,其作品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具有獨特的個人藝術語言。

萬物有靈,生生不息

本次展覽的作品主要為任戎近年所創作,分為「創世紀」「萬物有靈」「天圓地方」和「江山」四個系列呈現。前兩個系列體現了人物、植物和動物互聯共融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只見雲朵漂浮、百花盛開、魚翔淺底、河流奔騰浪花……各種生命體自由生長,如同一幅宇宙萬物和平共處、欣欣向榮的創世圖景。「天圓地方」系列體現了天地間各類生命基因碰撞交匯,凝聚與擴散、湧動與舒緩、簡單與繁複、柔軟與堅硬……如此生生不息,循環往返,構成宇宙景象的豐富多彩。「江山系列」則為叢山峻岭連綿起伏、變幻無窮,處處顯示樹木茂盛、生命興旺,山石下湧動著火山巖漿,江山如此多嬌,感恩江山給予人類的養育之恩。

在作品中,能看到頭髮飄逸、自由舞動的人形,身體延伸出植物的枝葉根莖、開出花朵,似乎植物枝條即人體身軀,它們還長著無數眼睛,好像在好奇地打量這個世界……各種形態彼此牽纏,似乎為一個共同體,在無限互動和相互依存中不斷生長和變化著。「這些擁有奇思異想的人類、動物、植物同體的混種生物,是我從中國故鄉到留學德國三十多年來,中西文化在身心裡混血而成的必然產物。我所創造的這些超現實生物,看似天馬行空,恰又體現了『萬物同源』『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任戎說,隨心所欲、千轉百回的線條與造型,是他關注生命同源的創作核心,也是他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期望,以及心中對宇宙萬物的敬畏。

不斷擴展的可塑性

任戎的作品還具有可塑性得到無限擴展的表現力,就像一個不斷編織與生長的「文本」,具有跨文化與跨歷史的互文性。「任戎利用中國民間剪紙的手藝,令作品中的人物與植物的形態有著剪影一般的簡潔流暢,又有著皮影戲的拙稚可愛,而且與埃及和瑪雅文化的圖騰符號相互交織,具有遠古的時空措置感,還與中國三星堆的古文字、青銅器與玉雕上的紋理、篆書與石鼓文的象形文字,以及漢畫磚的線條,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一個不斷被編織、不斷互聯、不斷擴展的『文本』。」著名藝術評論家夏可君說道。在創作過程中,任戎還將自然的形態與技術發生連接,將線條融入到原始的紋理中,令形態更為多樣,也打開了紋理之間的間隙空間,令鏤空的空間就更為活化和生動。

任戎自學藝之初便深受中國傳統拓印的影響,本次展覽展出的正是他的單色紙質拓印作品。他將雕塑作品通過宣紙拓印出來,把堅硬之物又還原到柔軟之觸感上,利用以柔克剛的原理,在雕塑與平面之間再次轉換,利用了中國傳統的拓印,帶來了時間蒼茫之感,又有一種玉質觸感,自然的可塑性得到了多元豐富的擴展,這是一個互相依賴、互動的藝術世界。

「萬物有靈——任戎作品展」將持續至12月26日。展廳現場配以藝術家的創作心和藝術觀點等,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能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作品和藝術家。

文字:廖杏子

攝影:莞城美術館供圖

編輯:寧新春

相關焦點

  • 「萬物有靈 -- 唐寅油畫展」亮相蘇州金雞湖美術館
    蘇州2017年3月20日電 /美通社/ -- 3月18日,探索屬於中國人油畫氣質的「萬物有靈 -- 唐寅油畫展」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拉開帷幕。作為中國當代知名油畫藝術家,此次唐寅將用純熟的油畫語言和厚重的文人情懷,為蘇城呈現自然萬千景象的生生不息、表達對自然深邃力量的敬畏與探究。
  • 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開展
    雲南網訊(記者 李悅春)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開展。記者 李悅春 供圖  雲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作為受邀參展單位,展出作品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由昌新國際藝術學院的師生創作了約50件藝術作品。內容涵蓋了動物、植物的各種形態及生存狀態,形象生動地展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現實意義。其中,教師作品20幅,學生作品30幅。
  • 雲紡博物館:萬物有靈 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
    2020年11月29日萬物有靈-保護生物多樣性藝術作品展在雲南省昆明市雲紡博物館美術廳正式開展,本次展覽由雲紡集團主辦,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北京中外視覺藝術院、中國美術研究院、自然與藝術全球藝術家工作站協辦,雲紡博物館承辦。據悉本次展覽策展為雲紡博物館陳嵐館長,展覽為期一個月。
  • 「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展覽快報 — 7月7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王紹強擔任策展人的「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次「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是廣東美術館當代藝術研究中當代水墨序列的展覽項目之一。展覽主題源於藝術家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思索,嘗試探討人對天的觀察,人與天、人與宇宙的關係。在藝術家看來,這樣的關係構成了我們整個文化的根基。本次展覽將展至7月29日。
  • 130件陶藝作品驚豔亮相,「第六屆湖北現代陶藝展」在湯湖美術館開展
    楚天都市報1月9日訊(記者徐穎 通訊員胡芯蕊)1月9日,由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湯湖美術館聯合主辦「第六屆湖北現代陶藝展」,在湯湖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是湖北省美術家協會的年度大展,也是湯湖美術館重點打造的雙年展之一。
  • 「萬物有靈·四川之夜」亮相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李尚壕 攝中新網倫敦12月9日電 (李尚壕 王淵欣)以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形象為標誌的「萬物有靈·四川之夜」活動9日晚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此為四川文化主題活動首次在世界頂級博物館舉辦。李尚壕 攝此次「萬物有靈·四川之夜」活動現場呈現的古蜀文明數字展,通過文字、圖片、視頻、VR等方式,打破時空界限,通過信息化手段,讓英國觀眾一覽文物全貌,了解文物蘊藏的信息。同時,通過大熊貓形象、大熊貓故事和古蜀文明,為世界帶來中國文化獨到的詮釋和見解。
  •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在鄭州美術館開幕
    黃河故事——全國金石傳拓作品邀請展大漢風情展於12月30日上午在鄭州美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為「黃河故事展」系列專題之一,共展出反映我國漢朝政治、經濟、民風、民俗、科技、文化等的畫像石、畫像磚、碑刻、題記拓本100餘件,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漢時社會現狀和華夏文明的發展進程,是黃河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 「溪山行侶——湯士瀾·何慶林山水畫作品展」即將在在常熟美術館...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一個充滿鄉情和鄉愁的展覽——「溪山行侶——湯士瀾·何慶林山水畫作品展」 將於2019年6月27日在常熟美術館開幕,展覽共展出常熟籍藝術家湯士瀾和其先生何慶林近年來創作的中國畫精品100餘幅。
  • 「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正在進行
    5月19日起,「風華——山東美術館館藏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精品展」亮相山東美術館。國展餘熱點燃炎炎盛夏,「風華」中有時代和眾生,時代和眾生也正風華。「我是在山東美術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展覽消息。我認為帶著孩子們到展覽現場觀摩學習,是非常必要的一種體驗。」
  • 中國美術館"齊物等觀"展示國際新媒體藝術最新成果
    這是繼2008年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奧運文化項目「合成時代——媒體中國2008」及2011年「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展覽後的再次亮相。  本次展覽的主題「齊物等觀」意在從事物表象進入關於事物本質的探究,引發在科技條件下對物體的屬性與生命涵義的深刻思考。
  • 第八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油畫院【研修班作品展】 形象寫實與表現研修班
    2015 中國美術館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館藏優秀作品展覽 2015 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中國新銳繪畫獎邀請展 2014 恆通國際商務園HI藝術中心第四屆中國油畫新人展 2014 中國油畫院美術館首屆恭王府時代肖像藝術展 2014 北京時代美術館第十二屆湖北省美術作品展 2014 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後浪空間自然年常設展覽後浪計劃第一回
  • 「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開幕式現場2020年12月9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江西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九江市人民政府、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水路西東——宋躍林水彩·水墨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出席開幕式的嘉賓有中國文聯原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楊承志,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劉強,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中國文聯美術藝術中心活動管理處處長董竟成,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長兼主編尚輝,中國美協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陳堅;來自江西方面的嘉賓有江西省文聯黨組書記馬玉玲,九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熙寧,九江軍分區原政委汪開華,九江市原副市長吳錦萍,九江市文聯黨組書記陸建珠,
  •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展開幕式暨學術交流會在淮安市美術館...
    活動視頻 2020年8月8日上午10:30,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共同主辦,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暨第三屆中國美術獎作品(淮安)巡展」在淮安市美術館開幕。
  • 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隆重展出
    2020年9月24日上午10時,由個山美術館主辦,中國美術市場報社、北京火山人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協辦,北京鼎盛千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君子之風——白陽道人大寫意花鳥作品展在個山美術館開幕。
  • 顧亮造物有靈作品展,用36幅水彩向「物」致敬
    「每一段故事誕生的地方,都有一種美存在」,日本當代工藝大師赤木明登在《造物有靈且美》一書中發出了對「美」的叩問與思考。無獨有偶,當人們看到顧亮36幅紙本水彩系列作品時,也會不禁發出「造物有靈」的感嘆。
  • 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場直擊:萬物有靈 靈在文物
    川報觀察記者 肖姍姍 在四川古蜀文明數字展上,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大量出土文物驚豔全場。相比大熊貓的可愛,這些自帶神秘色彩的珍貴文物,更令觀眾好奇,他們認為,「萬物有靈」,在它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那麼,現場關注的焦點有哪些呢?
  • 「超然象外」全國中國畫名家邀請展暨盛世和風美術館開館展
    海絲藝術品中心羲緣樓B館  展覽地址: 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翔雲一路107號  主辦單位: 中央文史館書畫院 福建省美術家協會 中國畫院 廈門佰翔海絲盛業國際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  展覽介紹  文化可以興邦,文化也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精神內核,每個有成就的藝術從業者都肩負著時代擔當與社會責任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2019-11-26 21:09: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翟璐 責任編輯:翟璐     觀眾被徐悲鴻的作品
  • 楊絳:萬物之靈與人生實苦
    世界各國的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所儲藏的哲學、科學、文學、政治、經濟、歷史和藝術等書籍,以及工藝品、美術品等文物,不都具體證明人是萬物之靈嗎?2.人類的智力,超越了其它動物的智力;人類本性的靈性良心,也超越了其它動物的良知良能。人類很了不起,天生萬物數人類最靈,創造了人類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