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首位享譽世界的「P圖大神」:為齊白石、張大千留影的郎靜山
齊老一生經歷過晚清、北洋、民國、新中國各個時期,無論王闓運、樊樊山一類的晚清舊式文人,還是陳師曾、胡適、徐悲鴻等新式意見領袖,都不遺餘力地推薦、引導和幫助他。比如晚清的文壇領袖王闓運,主動暗示他拜入門下;另一位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時任陝西臬臺——相當於如今政法委書記的樊樊山,剛一結識齊白石,便主動為他撰寫潤格。
-
他為師傅代筆,作品被徐悲鴻收藏,與齊白石合作繪畫
他為師傅代筆,作品被徐悲鴻收藏,與齊白石合作繪畫文/秋香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畫家,他的名字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他的名氣遠不如齊白石先生或張大千先生等人那般人盡皆知在當時北京城內,簫謙中的潤筆費比齊白石都要高出許多。蕭謙中的山水畫往往是滿滿當當,山山水水極多極滿,但又偏偏沒有給人一種擁擠之感。反而遠觀之,是為布局嚴謹,錯落有致。他的畫充滿層次感,整體看來氣勢恢宏,將中國山水的壯麗錦繡表達得淋漓盡致!蕭謙中作畫的技巧更是豐富熟練,細節點染用心細緻,用墨精緻出彩。
-
又是什麼畫作讓徐悲鴻「夢寐數月」,見到真作後又「歡喜讚嘆,便欲...
這是徐悲鴻紀念館館藏任伯年作品的首度公開展出;徐悲鴻一生收藏的任伯年佳品將首次集結;徐悲鴻赴歐舉辦中國美術展覽會巡展的資料文獻也將在這次展覽中初度露面。 繼2019年「大師眼中的大師:徐悲鴻與齊白石」展之後,此次「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是大師眼中的大師系列展的第二展,兩個展覽都是通過還原徐悲鴻的視角,揭開他的收藏世界與收藏觀,梳理展示藝術大師的收藏珍品。
-
【名畫賞析】張大千-《青綠山水》
張大千 Chang Dai-Chien 20 世紀50年代,張大千遊歷世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又被稱為「臨摹天下名畫最多的畫家」。 他與二哥張善子昆仲創立"大風堂派",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潑墨畫工。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
-
知己有恩:齊白石漫長人生中遇到的那些貴人
陳師曾十分肯定齊白石對山水畫的改革,他尤其欣賞《借山圖冊》,借去細看,並照著臨畫,幾乎與齊白石的山水不分伯仲。經陳師曾介紹,齊白石還認識了不少北平藝術界的名流,如翻譯家林琴南、北大中國畫學會的徐悲鴻等人。1922年陳師曾的日本友人邀請他帶作品到日本參加畫展。陳師曾藉此機會帶去了齊白石的幾幅山水,大獲成功,賣了很高的價錢。
-
不是吃貨怎麼可以懂藝術:張大千菜單拍出近百萬美元
近現代繪畫史上,無論是吳昌碩、齊白石,還是吳湖帆、張大千等,他們因各自的繪畫作品名聲大噪,然而他們同樣也是著名的「吃貨」:吳昌碩愛吃酒席,齊白石對「蝦皮白菜」念念不忘,溥二爺(心畬)更是以吃貨著稱,對吃非常挑剔;在去年的保利春拍上,他的一張菜單拍到了52萬元。
-
大師畫雞,張大千的生動,徐悲鴻的和諧,都比不過他散發殺氣的雞
一代名家張大千生平畫過的雞數不勝數,他筆下的雞一般生動形象,色彩鮮明。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張大千畫的這隻公雞身披花色羽毛,氣定神閒,正在覓食,公雞的身後是一棵花,雞的腳下是山中的嫩草,火紅的雞冠格外亮眼,尾部有兩根羽毛長得超過了自己的身體。儘管這隻公雞是自己單獨覓食,沒有母雞的陪伴,但我們絲毫看不出它的孤單,它並不憂慮。
-
張大千用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才知是情報圖,現被禁止出國展覽
若要評選「中國國畫大師」,一定少不了張大千,出生於書香門第的他,自幼從母習畫,並頗有天賦,年僅20歲時,就舉辦了個人畫展,百幅作品一日內全部售光,一戰成名。
-
齊白石筆下草蟲栩栩如生:可透過翅膀看到花紋
而在12月2日至4日,全國農業展覽館的預展上,所有拍品都會亮相,其中,就包括這套名叫《葉隱聞聲》的齊白石重磅冊頁。 齊白石愛畫花卉草蟲,與他的出生有關。 齊白石小名阿芝,出生於湖南湘潭杏子塢一戶農家。從小,他就喜歡塗畫山野間的小生靈——草間的蚱蜢、花叢的粉蝶……沒想到,這些不起眼的草蟲,影響了他的整個繪畫生涯。
-
我們可能誤讀了張大千
張大千作品張大千擁有的兩個驚世評價,是否客觀?帶有一定的模糊性,是西方視角通過張大千藝術作品,對古老中國和中國藝術的理解,以及通過張大千對中國文化的理解。那麼,到底那一個定義是西方視角的本義和表達呢?我認為,西方世界透過張大千的藝術作品,在水墨、線條、漢字、印章、山水、溪流、神秘、寂靜、古典、高遠、理解中國文化,想像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東方文化。
-
以1,2億高價賣出,巨匠徐悲鴻的馬價格果然不菲!
本文由獨孤飛雪書畫研究院副院長愣嚴山人所作,本著以畢生精力為繼承並弘揚中國畫而努力奮鬥的決心,為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貢獻己之所學。徐悲鴻的馬價格不菲,這是為什麼,好多人不解其中之意,認為不就一張紙嗎?從古代到現代,經常有畫馬的,工筆,寫意都有;身為國畫大家的徐悲鴻就是一位畫馬高手,在現今畫馬當中很難有人與他媲美。現今隨著拍賣市場的活躍,他的馬逐漸被許多人熟悉,市場上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好多人不是很了解說:為什麼他畫的馬就價格那麼高,難道是畫雖然而貴嗎?徐悲鴻也不是怎麼有頭有臉的人物啊!
-
一場展覽,展出張大千「倥傯的鄉愁」
它是為了配合成都博物館新館開館特展《倥傯的鄉愁·張大千》所開展的一場社教活動。這場以「鄉愁」為主題的展覽,通過國畫大師張大千留下的收藏品、粉本、作品、印章、書信等,向觀眾呈現了張大千的豐富人生。 而展覽的策展人孫凱,是張大千大弟子孫雲生之子,曾與張大千共同生活8年。這次他向大家講述了張大千的許多軼事。
-
寫意精神——中國畫的內在表達
他們可以畫的很寫實,但中國畫並不是靠寫實來說明問題,毛筆與宣紙這樣的材料本身就在突出光影以及寫實性的表達力上不如油畫材料。但西方人在發揮藝術張力的能力上比中國落後許多。薛磊 四川省詩書畫院書記、副院長中國畫注重藝術的寫意精神。
-
專家解讀張大千:從地獄裡帶出新中國畫
張大千,上世紀最富傳奇色彩的中國藝術家之一,對近代中國畫技法的傳承起到決定性作用,尤其是對敦煌壁畫的拯救性臨摹和宣傳貢獻巨大。3月5日,原四川省博物館副館長、省博首席專家魏學峰,就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的意義,在成都博物館做了主題演講。
-
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這是國內現存最早的、唯一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被歐洲人稱之為「不可能的黑鬱金香」,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一直以來,這張地圖從未外借過,據說每次公開亮相後,都需要至少休整三年才能再展。昨天,縱168釐米、橫382釐米的《坤輿萬國全圖》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在浙江美術館館慶10周年首個特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中重磅亮相。
-
「執筆的流變」亮相南京博物院 展漢代至現代執筆方法
「執筆的流變」亮相南京博物院 展漢代至現代執筆方法 2015-01-15 16:13: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月15日,「執筆的流變——歷代執筆圖像匯展」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