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的流變」亮相南京博物院 展漢代至現代執筆方法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執筆的流變」亮相南京博物院 展漢代至現代執筆方法

2015-01-15 16:13: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1月15日,「執筆的流變——歷代執筆圖像匯展」在南京博物院藝術館開展。圖為現場顯示器展示唐代的二指執筆。 泱波 攝

    圖為展覽通過書畫作品、視頻介紹執筆方法,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泱波 攝

  通過展板、視頻、書畫等形式集中展示該院考察和研究歷代書畫執筆變化和發展的「中國歷代執筆研究」的結果:漢代主要流行握管式的執筆法兼之其他執筆方式;晉唐至五代主要流行的是二指與三指單鉤式的執筆方法;宋代雖以單鉤式執筆為主,但雙鉤執筆法漸興,至元代單鉤法與雙鉤法已呈並行的趨勢;明代雖仍採用單鉤法,然主要流行的已是三指雙鉤式的執筆法;清代出現單鉤、雙鉤、四指、回腕等執筆法多元並存的局面;民國以後,現代式的五指執筆法逐漸成為主流性的執筆方法。同時展覽還附帶介紹了亞洲與歐洲某些地區與我國古代傳統執筆法相近似的現象。

相關焦點

  • 別忽悠了,執筆從來不只有一種方式!
    ,可以看作為漢代主流性執筆法的延續。從宋代數量可觀的執筆圖像可知,宋代在繼承唐、五代主流性執筆法一一單鉤法﹙二指、三指﹚的同時,雙鉤式的執筆方法逐漸顯現,終至呈現出二指、三指單鉤與三指雙鉤式執筆法並行的局面。宋代執筆理論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蘇軾名言「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黃庭堅本人怎麼執筆,他在《論書》中說:「用筆之法,欲雙鉤回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倚筆,則有力。」
  •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等中國畫大家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2019-11-26 21:09:22 泱波 攝本次展覽由南京博物院主辦,中國美術館、北京畫院、徐悲鴻紀念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等8家機構共同協辦。 泱波 攝美術史論家一般把二十世紀早期作為中國現代繪畫史的開端,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和李可染正是這一時期成長起來的八位中國畫大家。
  • 用筆要訣——梁啓超自述執筆運筆方法
    梁啓超執筆關於執筆一、指密指頭逼緊,大指中指執筆,其餘的幫忙,指頭的間隔,不可太疏,疏則無力。【解讀】此當指常規的坐姿執筆,主受力點在大拇指與中指。梁啓超採用的是雙鉤執筆。他所言的指頭逼緊是指執筆時要有所緊張而不鬆散,指頭靠緊不宜鬆懈浪蕩。這樣寫字可使力量一直灌注到筆畫端點。但也不可太緊,太緊則運轉乏力,書寫太累。
  • 蘇東坡的執筆姿勢,為什麼在宋代飽受批評?
    執筆姿勢與創作效果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歷代書法家關於執筆法的研究和論述特別多。如衛夫人《筆陣圖》中說:「凡學書字,先學執筆。」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記載:「工書之妙,如何得齊於古人?……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其次識法,謂口傳手授之訣,勿使無度……」元代鄭杓《衍極》中說:「執筆者,法書之機鍵也…夫善執筆則八體具,不善執筆則八體廢。」
  • 南京博物院鎮館之寶《坤輿萬國全圖》亮相浙江美術館
    這是國內現存最早的、唯一一幅據刻本摹繪的世界地圖,被歐洲人稱之為「不可能的黑鬱金香」,也是南京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一直以來,這張地圖從未外借過,據說每次公開亮相後,都需要至少休整三年才能再展。昨天,縱168釐米、橫382釐米的《坤輿萬國全圖》首次走出南京博物院,在浙江美術館館慶10周年首個特展「心相·萬象——大航海時代的浙江精神」中重磅亮相。
  • 為什麼有人說執筆是形式用筆是內容?
    執筆和用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執筆就是握筆的姿勢。用筆則是揮運的方法。怎麼握筆,是一開始學習時形成的習慣。蘇東坡有言:「執筆無定法」。話雖如此說,但有一個總原則,「管正、掌虛、指實」。至於單鉤執筆,雙鉤執筆,三指執筆,五指執筆,撥鐙法,捻管法,攝管法,執筆的高低深淺,隨你的習慣,運行順手就好。而枕腕、枕肘、懸腕、懸肘、懸臂,可視字體和大小而為。只有用功多寡之分,沒有哪一種方法絕對優越。用筆是筆法的組合運用。
  • 南京博物院舉辦恐龍主題展(1)
    新華社照片,南京,2018年7月13日南京博物院舉辦恐龍主題展這是7月13日在南京博物院拍攝的恐龍化石展品。當日,南京博物院「稱霸侏羅紀——我是一隻威猛的恐龍」特展舉行媒體預展。本次展覽是為暑期兒童和家庭觀眾打造的一項科普類親子展,展出來自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的約50件大型恐龍和伴生動物骨架、恐龍牙齒、恐龍蛋以及相關動植物的化石標本,配以仿真恐龍模型,通過趣味解說和互動活動,向觀眾介紹恐龍知識。展覽將於7月14日正式開展。
  • 「書法問集」69、毛筆的執筆方式是什麼樣的
    沒有一種執筆方式,適合寫所有大小的字。執筆方式沒有絕對的正確,非一種不可。執筆無定法,這個觀點非常的正確。執筆無定法,就是沒有唯一的,唯一正確的執筆方式,執筆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要緊的是這句話道出了執筆的真諦:執筆無定法,執筆一定必須唯一的方法。執筆無定法這是半句,蘇東坡更是給出了解法。要使虛而寬。虛而寬就是你最稱手的執筆方式,怎樣執筆你自己最舒服,你寫字最好的方式。執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既做了執筆沒有唯一方法的判斷,又做出來解釋怎樣的執筆方式是好的。
  • 學習書法,到底應該怎麼執筆?3分鐘給你說明白
    學習書法,首先要學會怎麼執筆,筆都拿不好,或者執筆方法不對,寫起字來肯定很彆扭。雖說執筆無定法,但一些基本的規律大家還是需要遵守的,只有這樣,書寫的時候才能靈活不僵硬,也更利於筆法的體現。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執筆呢?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用3分鐘給你說明白。
  • 隨筆|「雙鉤」還是「單鉤」,在古代繪畫中看古人執筆之變
    在中華書局新出版的劉濤《書法學徒記》一書中,他論述了「雙鉤」與「單鉤」兩種不同的執筆方法,並藉以古代繪畫,呈現歷史上書法執筆的變化。他寫道,唐朝是執筆法的轉折期:唐以前執筆寫字是「單鉤斜執」,與今天拿自來水筆寫字差不多。大約晚唐,雙鉤直執筆才流行起來,取代古來的單鉤斜執筆。上小學就用鉛筆寫作業,握筆似乎不教自會:拇指與食指握筆,其他三指相併墊在筆管下,筆管斜,筆尖向外。
  •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
    看過很多田蘊章執筆教學或是講授書法的視頻,從視頻中的觀看總結中,我對田蘊章的書法,有這樣一個觀點:田蘊章寫歐楷,雖然寫的形態可似,但是總是認為勁力不足,變化稀少,我感覺田蘊章寫歐楷,不是卓越的成功者,而是有追而不及其一的沒落。從他的執筆姿勢上,我感覺是不妥的,或者說他現在執筆寫歐陽詢楷書的手法是錯誤的。我的觀點對不對?敬請討論指正。
  • 木乃伊 靈魂屋 青銅兵器:南博《法老·王》展埃及篇下
    木乃伊 靈魂屋 青銅兵器《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埃及藝術下篇佳展回顧回顧南京博物院壹陸年度大展「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國漢代文明的故事」。共有來自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約150件套古埃及文物精品和來自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院、揚州博物院等單位的約150件套漢代諸侯王陵出土文物同室展出,通過對比的方式布展,讓觀眾感受古埃及文明和漢帝國文明的文化碰撞。
  • 《侏羅紀》導演拍穿越片 《像素大戰》編劇執筆
    《侏羅紀》導演拍穿越片 《像素大戰》編劇執筆 時間:2015.09.2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離心力 分享到:
  •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莫奈完整版《草地上的午餐》亮相臺北故宮博物院特展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 2018-11-14 08:58 來源:澎湃新聞
  • 「1420:從南京到北京」展覽再現大明風華 蚌博藏品亮相金陵
    南京市博物總館、首都博物館、南京博物院主辦的「1420:從南京到北京」文物特展於近日拉開帷幕,展期至明年4月。作為承辦單位,蚌埠市博物館與北京、南京兩地四家文博單位,共同講述600年前「太祖稱帝、永樂遷都」的戎馬往事。
  •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執筆少年》
    2020天津原創網絡公益歌曲大賽十佳金曲展播:《執筆少年》 2020-12-01 2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怪人的新娘》翻拍 《侏羅紀公園》編劇執筆
    《科學怪人的新娘》翻拍 《侏羅紀公園》編劇執筆 時間:2015.12.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 科恩兄弟執筆網際網路驚悚片《暗網》
    時光網訊 奧斯卡獲獎導演兼編劇科恩兄弟(伊桑·科恩&喬爾·科恩)將執筆二十世紀福斯出品、徹寧娛樂公司製作的網際網路驚悚片《暗網》(原名《絲綢之路》),影片講述全球毒品黑市網站「絲綢之路」創始人羅斯·威廉士·烏布利希的沉浮故事。
  • 中英文版《這一世》——吳順珍傾情奉獻再執筆
    作者 | 吳順珍(四川) 《In This Lifetime of Mine》----Emotionally Dedicated to the Writing Again----By Wu Shun-zhen (Sichuan Province)這一世,誰與我同甘共苦不相離,鐵樹花開無別期,潑墨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