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貝寧期間,朱斌舉辦中醫專題講座。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銀川5月4日電 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朱斌的濃濃援貝情
中新網記者 楊迪
「我想在貝寧播撒中醫的種子。」4日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朱斌如是說。
中國與非洲國家貝寧相隔千裡,2018年,一項醫療援助任務使朱斌與貝寧民眾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11月,朱斌入選中國(寧夏)第23批援貝寧醫療隊,前往貝寧執行為期1年的醫療援助任務。
朱斌在援助貝寧期間了解到,貝寧民眾習慣用頭部頂重物,加之氣候溼熱,頸椎病、腰背痛病、肩周炎成為了當地的常見病,而這些病症通過中醫治療能得到有效改善。作為當時援貝寧醫療隊唯一的中醫醫生,朱斌意識到:「中醫在貝寧大有可為。」他定下了一個目標,決心在貝寧建立首個長期的、以中國傳統醫學為主的中醫診療中心,更好地為當地民眾提供醫療服務,弘揚中醫文化。
朱斌為貝寧患者開展針灸治療。受訪者供圖
但中醫診療中心的創建並非一帆風順。貝寧是聯合國認定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醫療條件非常落後。「受援醫院安排的診療區不足6平米,只有一把椅子和一張診療床。」而火罐、銀針等醫療器械也全部由朱斌從國內帶來。
民眾對中醫的不了解亦給中醫診療中心的建立帶來了困難。「當聽說治病時要將銀針刺入身體,當地居民本能地產生了排斥和恐懼的心理。」為了打消病人的顧慮,朱斌拿自己做示範,熟練地把銀針刺入自己的穴位,並向當地民眾講解穴位和身體機能的關係,願意嘗試中醫療法的病患慢慢增多了。
在成功治癒幾位患者後,朱斌創建的中醫診療中心通過病人間的口口相傳漸漸有了名氣,他本人也被患者尊敬地稱為「中國醫生」,受援醫院隨後還為他提供了一間獨立的醫療診室開展中醫治療。
但援助貝寧的時間只有1年,為了自己離開後中醫診療中心能夠繼續運行,朱斌決定在貝寧當地尋找一名「接班人」。不久後,貝寧受援醫院的一位女康復師成為了朱斌的徒弟,朱斌仔細向徒弟演示、講解中醫治療的流程,並將貝寧常見病的中醫治療規範整理翻譯成法語,讓其熟讀默誦。隨後,他又向中國駐貝寧使館積極推薦,將徒弟送往中醫培訓中心接受3個月的規範培訓。經過半年多的教授後,朱斌的徒弟已經「出師」,可以獨立開展針灸、拔罐、刮痧等中醫診療服務。
如今,朱斌已回到中國,但他在貝寧撒下的中醫的種子已落地生根、茁壯成長,他所創建的中醫診療中心目前運轉正常,正發揮著中醫治療、傳播中醫文化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