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李紅鸞8月6日,在雲南西雙版納勐海做生意的常先生在昆明醫院的血液科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他是全國第9996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同時也是雲南省第22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而這些幹細胞,將會給一名遠方陌生的白血病患者帶去新生的希望。
今年33歲的常先生老家在廣州,十多年前,當他還在廣州讀大學的時候就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當時他並沒有什麼印象,經過十多年,他早已經忘了此事,直到去年他接到通知,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血型初配相合,問他願不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時,他有點懵,當他後來了解到造血幹細胞捐獻配型的機率是很低的,只有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的機率,對於遠方陌生的患者來說,或許自己就是他唯一的希望,常先生決定捐獻,並在那時開始,常先生就開始戒菸戒酒,為捐獻作準備。
或許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常先生遲遲未收到對方患者捐獻的日期,在這期間,每當別人給他發煙,給他勸酒時,他就一下子想起遠方陌生的患者,想到對方可能還需要他的捐獻時,常先生就拒絕了菸酒,就這樣,轉眼又快過一年,常先生收到對方需要捐獻的通知,這次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對方的捐獻,並順利通過了體檢。捐獻期間,常先生的愛人和孩子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
常先生說,因為之前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不太了解,所以家裡人都很擔心,特別是老人非常擔心,深怕留下什麼後遺症,常先生自己也有點擔心,但常先生說,廣州心懷大愛的人很多,2008年汶川地震,他身邊的好多人都捐款捐物,踴躍報名當志願者,他也一直深受鼓舞,當他得知造血幹細胞捐獻是指在使用適量安全劑量的動員劑後,通過密度分離的方法進行幹細胞採集,類似於機採血小板的過程,對供者的健康沒有影響時,他覺得他更應該捐獻。
常先生說,希望相關單位能拍幾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電影電視,讓更多的人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意義,不傷身體,但又能救人。我們也呼籲有愛心的18歲到45歲的公民,能夠踴躍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為血液病患者的治癒帶來希望。
【來源:昆明信息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