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生物秘密(組圖)

2021-01-10 搜狐網

第1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葵 第2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珊瑚 第3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水母 第4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水螅 第5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纓鰓蟲 第6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筆 第7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扇貝 第8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牡蠣 第9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烏賊 第10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章魚 第11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第12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蛤蜊 第13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石鱉 第14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珍珠貝 第15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兔 第16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芋螺 第17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海鞘 第18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硨磲 第19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蝦 第20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招潮蟹 第21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龍蝦 第22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寄居蟹 第23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鱟 第24頁:神奇的海洋:為你揭露海洋秘密 藤壺

海葵

  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其實卻是動物。

海葵共有 1000 多種,棲息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中,從極地到熱帶、從潮間帶到超過 10000 米的海底深處都有分布,而數量最多的還是在熱帶海域。在巖岸貯水的石縫中,常見體表具乳突的綠側花海葵。在我國東海,太平洋側花海葵數量之多每平方米可達數百至近萬個。在幾平方釐米的貝殼、石塊上,也會有紫褐色帶桔黃色縱帶的縱條肌海葵,當其收縮時酷似西瓜又名西瓜海葵。此外,還有觸手眾多的細指海葵等。海葵的單體呈圓柱狀,柱體開口端為口盤、封閉端為基盤。口盤中央為口,口部周圍有充分伸展的軟而美麗的花瓣狀觸手,猶如生機勃勃的向日葵,因而得名。觸手的數目因種而異,但內環者大於外環,數目均為 6 的倍數,具有攝食、保衛和運動的功能。附著端的基盤,可分泌腺體吸附於石塊、貝殼、海藻或木樁等硬物上。口盤的直徑大多為幾釐米,但棲息於北太平洋沿岸和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巨型海葵口盤直徑可達 1 . 5 米之巨。海葵有著各種各樣的顏色,綠的、紅的、白的、桔黃的、具斑點或具條紋的或多色的,這些色彩來自何處呢,一是本身組織中的色素,另外來自與其共生的共生藻。共生藻不僅使海葵大為增色,而且也為海葵提供了營養。生活在熱帶珊瑚礁中的幾種海葵,白天伸展著有色彩的部分使共生藻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到了晚上觸手再伸出來以捕食。

  海葵沒有骨骼,在分類學上隸屬於腔腸動物,代表了從簡單有機體向複雜有機體進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一種原始而又簡單的動物,只能對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產生反應。海葵環繞在一個共同的消化系統周圍的每一隻觸手能決定它所接觸到的食物適宜與否,卻沒有向其它觸手傳遞信息的功能。海葵的神經系統無法辨別周圍環境的變化,只有通過實際的接觸,受到刺激才會發生反應。當海葵被觸動時,許多觸手都會發生一陣反射性痙攣,這說明有一些基本信號傳遞到了海葵的全身,但是只有直接參與和食物接觸的觸手才有抓取食物的反應。這些信號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每次接觸所產生的反應都相同。只有當食物最終進入和消化系統接觸的狀態時,其它觸手才會開始活躍起來,紛紛把自己折皺起來,這種反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攝取食物,將食物包圍起來,送到嘴上進食。

  海葵原始的感覺器官是否具有進一步的辨別能力呢?科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當觸手接觸到人工放置的塑料蝦時,海葵就把它抓住,停留片刻後把它放了。因此,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海葵的神經細胞已精細到能告訴它自己塑料是不能吃的。這樣就節省了把塑料蝦送到消化系統在那裡加以辨別而需要消耗的能量,同時也說明信息並沒有傳遍海葵的全身,因為塑料蝦每次接觸不同的觸手,捕捉的過程都會周而復始地進行。海葵環繞在一個共同的消化系統周圍的每一隻觸手都能夠決定它所接觸到的食物適宜與否,但卻沒有向其它觸手傳遞信息的功能。

  海葵沒有主動出擊的能力。但事實上,海葵並不都是永久附於一處,有的在緩緩滑行,有的靠觸手做翻轉運動,還有的能在水中做短距離的遊泳。極個別的海葵還會靠基盤分泌的氣囊倒掛在水層中浮遊。

  海葵看上去好似一朵無害的柔弱的鮮花,但實際上卻是一種靠攝取水中的動物為生的食肉動物。它的呈放射狀的兩排細長的觸手伸張開來,在消化腔上方擺動不止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非常的美麗,向那些好奇心盛的遊魚頻頻招手。雖然不能主動出擊獲取獵物,但是當它的觸手一旦受到刺激,那怕是輕輕的一掠,它都能毫不留情地捉住到手的犧牲品。海葵的觸手長滿了倒刺,這種倒刺能夠刺穿獵物的肉體。它的體壁與觸手均具有刺絲胞,那是一種特殊的有毒器官,會分泌一種毒液,用來麻痺其他動物以自衛或攝食。看來,海葵鮮豔動人的觸手對小魚來說,其實是一種可怕的美麗陷阱。海葵所分泌的毒液,對人類傷害不大,如果我們不小心摸到它們的觸手,就會受到拍擊而有刺痛或搔癢的感覺。假如把它們採回去煮熟吃下,會產生嘔吐、發燒、腹痛等中毒現象。因此,海葵既摸不得也吃不得。

  海葵是一種構造非常簡單的動物,沒有中樞信息處理機構,因此,它連最低級的大腦基礎也不具備。簡單動物一般都把所有的精力集中於向中央消化系統輸送食物,以充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海葵簡單的神經系統能力極為有限。海葵有根強的伸縮能力,口盤基部有發達的括約肌,體壁也有發達的縮肌和伸肌供柱體縮小或伸展。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收縮,排空觸手內的水,把口盤和觸手全部縮入體內。海葵在完成收縮的全部過程之前,觸手是不能向外伸展的,由於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兩個半小時,因此海葵這兩個半小時之內恢復不了原狀。這樣,進攻者常常在海葵的觸手重新露出來之前便喪失了耐心,放棄了侵擾。

  海葵除了依附巖礁之外,還會依附在寄居蟹的螺殼上。當寄居蟹長大要遷入另一個較大的新螺殼時,海葵也會主動地移到新殼上。這樣海葵和寄居蟹雙方都得到好處。由於寄居蟹喜好在海中四處遊蕩,使得原本不移動的海葵隨著寄居蟹的走動,擴大了覓食的領域。對寄居蟹來說,一則可用海葵來偽裝,二則由於海葵能分泌毒液,可殺死寄居蟹的天敵,因此保障了寄居蟹的安全。

  海葵除了與寄居蟹互利共生之外,還與一種小丑魚共同生活。小丑魚的體表能分泌粘液,以防止海葵刺細胞的蜇刺,如果人為地除去粘液,它們也會被海葵蜇得落荒而逃。當海葵依附在巖礁上動彈不得時,這種紅身白紋的小丑魚會在漂亮的觸手處遊動,以引誘其他的小魚上鉤。海葵在捕捉到獵物,飽餐之後,小丑魚就可以撿食一些殘渣。此外,小丑魚遇到敵人攻擊時,就趕緊逃到海葵的觸手間躲避。總之,小丑魚以海葵為避難所,而海葵藉著小丑魚以獲得更多的食物。

  海葵雖然能和其他動物和平相處,但也時常為附著地盤、爭奪食物與自己的同類進行爭裡鬥,常常出現一方把另一方體表上的疣突掃平或把觸手拔光的爭鬥場面。

  最近,科學家還發現海葵的壽命大大超過海龜、珊瑚等壽命達數百年的物種,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海洋動物。採用放射性同位素碳一 14 技術對 3 只採自深海的海葵進行測定,發現它們的年齡竟達到 1500 - 2100 歲。

相關焦點

  • 北極神奇海洋生物:海洋天使捕食海洋惡魔(組圖)(全文)
    > 據國外媒體報導,莫斯科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和攝影師娜塔莉婭-切夫雅克娃近日發布了一系列神奇的海洋動物照片
  • 孩子化身為海洋動物,將如何遨遊海底,與海洋生物交流呢?
    《神奇圖書館》的海洋專題《海洋X計劃》上市啦。這是凱叔著作《神奇圖書館》系列中,呼聲最高,最受歡迎的一套。
  • 神奇海洋生物在這裡!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學同步舉辦...
    11月21日、22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稱「海洋三所」)舉辦海洋科學開放日,鯨豚展館展出了我國保存最為完整的灰鯨標本,此外還有中華白海豚、領航鯨、江豚、鯊魚、海龜等不同海域的各類海洋生物標本或樣品200多件,海洋生物的原始風貌盡收眼底,讓市民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與魅力。
  • 實拍紅海海底震撼美景 海洋生物千奇百怪(組圖)
    原標題:實拍紅海海底震撼美景 海洋生物千奇百怪(高清組圖) 據英國媒體12月18日報導,英國攝影師伯蒂·格瑞戈裡7月份從布里斯托大學動物學系畢業後,前往紅海潛水,在海底抓拍到諸多神奇美景和奇異魚類,包括張開大嘴的獅子魚、捕食獵物的章魚等。 格瑞戈裡對海洋生物充滿了激情,他為此籤名參加「liveaboard」潛水之旅。該活動要求他在船上待一周,每天要潛水4次探索海底。
  • 超可怕的史蒂夫:海洋生物的共生秘密
    超可怕的史蒂夫:海洋生物的共生秘密《超可怕的史蒂夫》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海洋生物科普繪本,以領航小魚史蒂夫的口吻,在生動幽默中講述了史蒂夫與喬治的故事,在故事中就蘊含著海洋生物之間很常見的一種全書在敘述史蒂夫故事的同時,還以對話等有趣和吸引人的方式介紹了其它各種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渾身長滿刺的豪豬魚和有恐怖尖牙的毒蛇魚爭著當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
  • 日本展出冰海精靈 系雌雄同體珍貴海洋生物【組圖】-新聞中心-南海網
    據日媒報導,近日,在日本橫濱的一處海洋世界內,工作人員展出了珍稀的「冰海精靈」,這些靈動的小生物與湛藍的海水相互交融,場面唯美夢幻。  冰海精靈是一種珍貴的海洋生物,雌雄同體,主要生活在北極、南極等寒冷海域的冰層之下。
  • 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原標題:盤點十大最怪異海洋生物 外形奇特如怪獸(組圖)   劍吻鯊(goblin shark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8日報導,即使在加勒比海等世界上最美的海域中,也存在令你一見就可能做惡夢的罕見怪異水下生物。它們通常生活在海底,不容易被人類看到,《每日郵報》盤點了10種最怪異且罕見的海洋生物。
  • 神奇寶貝:海洋生物的藝術世界繪畫比賽獲獎作品展來啦!
    水下世界的神奇生物和美麗風光總讓人充滿好奇與嚮往12月15日神奇寶貝:海洋生物的藝術世界繪畫比賽獲獎作品展在港博正式開幕讓我們一起從孩子們的視角領略神奇的水下世界!神奇寶貝:海洋生物的藝術世界展覽期間,配套舉辦了以少年兒童為參與對象的海洋主題繪畫比賽。歷時兩個月,寧波賽區共收集到作品200餘件,孩子們圍繞海洋生物,充分發揮想像,用水粉、線描、拼貼等多種技法,表達了自己對海洋的美好寄寓。此次展覽展出其中40件佳作,展現了孩子們心目中對海洋生物及有關的生態、風景、生活與文化的認識。
  • 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為孩子們揭秘海洋生物
    中國江蘇網4月1日南通訊(通訊員 夏國華)3月31日上午,來自南通市通師二附和城中小學的50多位新華小記者,來到江蘇省海洋水產研究所,近距離、面對面地了解海洋生物和海洋水產品的知識和情況。成千上萬種的海洋生物、尖端的測量技術、前沿的科研成果。讓小記者們大開眼界。
  • [圖說]一組圖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上)
    這組圖來自「尼康微觀攝影大賽」的獲獎作品,可以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海洋硅藻的二氧化矽細胞壁感覺好神奇
  • 日本藝術家創作神奇海洋生物透明標本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本藝術家Iori Tomita近日利用螢光墨等技術,將數千個海洋生物製成透明的標本,從而創作出「新世界透明標本集」。這些透明的魚類及海洋生物標本,呈現出神奇而美麗的色彩。六年前,在一次大學講座中,Iori Tomita第一次見識了透明的魚類標本。
  • 通師二附:走進海洋生物科普館,探索神秘海洋世界
    1月9日上午,通師二附一(6)班的同學們走進國家級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江蘇省海洋漁業指揮部海洋生物科普館開展假日小分隊活動,以情境引導同學們學習深奧海洋知識,激發探究生命、探索未來、保護海洋的熱情。走進展館,同學們仿佛置身於神秘有趣的海底世界,多孔蟲、海洋魚蝦、海獅、白鯨……從低等原生動物到高等哺乳動物,800多份海洋生物標本帶著同學們開啟了一場海洋精靈與人類文明衍進的探尋之旅。同學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介紹,目不轉睛地觀察館內珍藏的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標本。平時只在書上看到過的條紋斑竹鯊、讓人望而生畏的箭鯊、碩大無比的翻車魚、五彩繽紛的貝殼……一一呈現在眼前。
  • 關注|深海巨型章魚、鯊魚、海馬……十幾種稀有海洋生物落戶瀋陽
    大海是生命的起源無數神奇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那一片蔚藍的波光之下無論何時人們總是對大海有一種嚮往
  • 神奇 琵琶魚?筐魚?火烈鳥舌蝸牛?看看獨一無二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裡的各種生物,包括海洋動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動物包括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 世界海洋日:「蛟蛟」帶你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
    我們生活的地球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1%,海洋地域遼闊,神秘的海底世界隱藏著無窮的寶藏: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海水資源、海洋能源和海洋空間資源等。隨著中國深海裝備的突飛猛進,中國大洋科考船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深海生物、海洋礦產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在這個特別的一天,今天的主人公——蛟蛟,將帶領大家探秘神奇的海洋世界。
  • 北極神奇海洋生物:海洋天使捕食海洋惡魔(組圖)(二)
    比翼齊飛海洋惡魔非常微小,只有5到8毫米長,只能通過特殊的水下照相機才能捕捉到這種微小生物的照片。如圖,兩隻海洋惡魔在一起遊動。6.海洋天使捕食海洋惡魔海洋天使僅以海洋惡魔為食。不過海洋惡魔的出現時間很短,人們並不清楚它是如何被海洋天使捕食的,而且如果沒有海洋惡魔作為食物來源,人們並不清楚海洋天使如何生存下去。7. 海洋天使撲向海洋惡魔
  • 《資源豐富的海洋》第二章 「海國子民」——海洋生物
    第二章   「海國子民」——海洋生物  第一節  海洋浮遊生物和底棲生物  在淺海和深海,在熱帶海洋和極地大洋,動植物的分布是很有特色的,每個海域有每個海域的動物,不可更改。  那麼為什麼海洋動物在偌大的海洋中不能隨心所欲呢?
  • 關於建議以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治理 海洋噪音汙染……
    關於建議以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為核心治理 海洋噪音汙染…… 2018-02-01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種海洋生物夢幻集結!重慶人何必去成都?海洋公園就在家門口!
    「海洋」兩個字,天然就有一份浪漫和神秘。它包容著無數生靈,波濤中自有財富之路。無論你是誰,出生在哪裡,當看到迷人的海洋生物時,都無法拒絕海洋的召喚。來到重慶漢海海洋公園更加讓我堅信這一點。重慶漢海海洋公園由新加坡投資,隸屬於漢海海洋世界集團。項目坐落於重慶市巴南區龍洲灣,緊臨軌道交通3號線學堂灣站。海洋公園將開放雨林館、大洋館兩大元素場館,參觀面積23,000平方米,展示生物數百種,共計5萬餘尾。
  • 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完成(組圖)
    目前,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圖已經繪製完成,全部研究報告將在10月4日公布。從陸續披露的結果看,海洋中的生物多樣性令人驚嘆,而生物多樣性的逐漸減少又令人擔心。  已知物種數量平均約1.75萬種  在25個區域中,已知並被命名的海洋物種數量從2600種到3.3萬種不等,平均大約為1.75萬種。在不同的地方,海洋生物的多樣性有較大差異。例如,在南極,約有7500種生物,在北極約有5500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