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數學專業被公認為全國第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北京大學數學學院,見證它的實力和輝煌!
你聽說過NP完全問題、霍奇猜想、龐加萊猜想、黎曼猜想、楊-米爾斯存在性和質量缺口、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和BSD猜想嗎?數學皇冠上那些璀璨的明珠吸引著無數懷著熱情和執著的數學家前赴後繼,追逐那奪目的光輝。如何接近它們呢?自然需要紮實的數理基礎和持之以恆的努力。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將會幫你尋找一條通向數學理想的道路。
數院小史
1913年,北京大學數學門開始招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先河。1919年,蔡元培先生說道:「大學宗旨,凡治哲學文學應用科學者,都要從純粹科學入手,治純粹科學者,都要從數學入手,所以各系秩序,列數學係為第一系。」1938年4月,遷至昆明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辦西南聯合大學理學院算學系。1952年秋,在全國高等學校範圍內展開的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數學系與清華大學數學系、燕京大學數學系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78年,數學力學系分設為數學系和力學系。1985年,概率統計專業獨立為概率統計系。1995年,在數學系與概率統計系的基礎上,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成立了。2005年,成立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2013年,迎來北京大學數學學科百年華誕。
學院介紹
數學科學學院院長陳大嶽在第二十一屆數學文化節開幕式上致辭
現數學科學學院下設共五個系:數學系、概率統計系、科學與工程計算系、信息科學系和金融數學系。共有四個本科生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統計學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以及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數學科學學院在2001年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2002年、2007年、2012年北大數學均名列全國首位;2017年北大數學和統計學均獲評A+併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本著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因材施教、分流培養的指導思想,學院實行全院統一招生。本科生前四學期修相同的基礎課程;第四學期末,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進入所選專業方向的學習。在常規培養方案之外,學生還可以自願報名參與本科生科研、拔尖計劃(基礎數學拔尖人才計劃、應用數學及統計拔尖人才計劃)等。
信息科學中的圖像、信號處理、信息安全,金融領域中的金融模型、風險、定價、精算等都需要很強的數學功底。80%以上的本科畢業生都可通過免試推薦形式在國內外直接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其中的半數選擇出國留學;參與就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計算機和金融保險工作。
專業介紹
數學學院按數學大類招生 , 入學兩年後學生可根據自己意願選擇進入相應的專業學習 , 學院每年設有多種獎學金 , 並以助學貸款、補助等方式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基礎數學方向
包括 : 代數、拓撲、幾何、微分方程、動力系統、函數論。
能力培養 : 重視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和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 , 注重對學生創造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 使學生初步具備在基礎數學或應用數學某個方向從事當代學術前沿問題研究的能力。
金融數學方向
包括 : 金融數學和保險精算學兩個方向。
能力培養 : 金融數學是新興綜合學科, 受到國際金融界和應用數學界的高度重視。該系培養對金融活動進行定量分析和科學預測的複合型金融人才。除了數學基礎課程 , 該系學生還要學習金融數學引論、證券投資學、壽險精算等金融數學專業課程 , 以及經濟學院或光華管理學院的部分課程。
統計學專業
包括: 概率論、統計學、生物統計學三個方向。概率論是利用概率論建立數學模型, 收集所觀察系統的數據, 進行量化分析、總結, 做出推斷和預測 , 為相關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的學科。統計學及生物統計學調查、收集觀察對象的數據信息 , 並通過描述統計等技術 , 分析觀察對象的特徵 , 發現事物的規律 , 進行預測、監督, 以實現系統良性運行。
能力培養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是二十世紀迅速發展的學科 , 研究各種隨機現象的本質與內在規律性以及自然、社會等學科中不同類型數據的科學的綜合處理及統計推斷方法。培養重點在於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 可以掌握各種數據分析技術 , 了解統計學的前沿理論 , 也將學到統計分析軟體的使用技術 , 培養創造性的科研創新能力 , 了解和掌握科學調查、科學研究的思路。主要課程包括概率論、數理統計、測度論、隨機過程、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回歸分析、統計計算、抽樣調查、決策分析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計算數學方向
科學與工程計算是伴隨著計算機的出現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學科 , 涉及計算物理、計算化學、計算力學、計算材料學、環境科學、地球科學 , 金融保險等眾多交叉學科。
能力培養: 計算數學是由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運籌學與控制科學等學科交叉滲透而形成的一個理科專業。它運用現代數學的理論與方法解決各類科學與工程問題; 分析和提高計算的可能性、有效性和精確性; 研究各類數值軟體的開發技術。主要課程包括數值代數 , 偏微分方程數值解、最優化方法、理論力學、流體力學引論、控制系統 CAD、模擬與 Monte-Carlo 方法、數學物理中的反問題、軟體基礎、應用軟體、軟體工程、計算機圖形學等專業必修與選修課程。
信息科學方向
信息科學的發展正在飛速地改變著世界的面貌。該專業學習主要是圍繞著運用數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信息與信號的處理 , 以及有關的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課程。
能力培養 : 該系在紮實的數學基礎之上, 合理架構信息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專業基礎理論。通過資訊理論、科學計算、運籌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教育和建立數學模型、數學實踐課 , 專業實習各環節的訓練 , 著重培養在資訊時代國家急需的信息識別、人工智慧、數據壓縮等各種實際領域的複雜信息處理的專門人才。本系開設離散數學、計算機軟體與理論、信息科學方面的專業課程。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數據科學是新興交叉學科, 綜合運用概率統計、分布式計算、現代軟體等知識探索來自商業貿易 , 生物醫療, 金融證券, 社交網絡等眾多領域的較大規模或結構複雜數據集的高效存儲、高效管理、高效概括、深入分析和精準預測的科學和技術。
能力培養 : 培養掌握計算機理論和大數據處理技術 , 具有大數據思維、運用大數據思維及分析應用技術的高層次大數據人才 ; 能夠運用統計分析、機器學習、分布式處理等技術能從大量數據中提取對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有意義的信息 , 以可視化等技術通過通俗易懂的形式傳達給決策者 , 並創造出新的數據運用服務的人才。
培養特色
師資介紹
北大數學學院及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119人,其中包括姜伯駒、張恭慶、田剛等7位中科院院士,長江特聘教授1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4人,他們不僅在數學研究的前沿領域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還長期堅持在教學崗位上,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創新型人才。
院友風採
1952年以來,數學科學學院先後為國家培養了一萬多名畢業生,他們奮鬥在國家建設的各條戰線上,其中包括30餘名兩院院士。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吳文俊院士和王選院士是數學科學學院校友中的傑出代表。
在孿生素數猜想證明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張益唐為數院1978級院友。1999級院友許晨陽於2017年和2019年分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和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2000級院友惲之瑋與張偉於2018年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不管哪一個年齡段上的院友都不乏各自領域裡的佼佼者。
姜伯駒院士跟同學們交流
名師寄語
中科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 田剛
數學是最簡單又是最複雜的語言。每當投身於數學,嘈雜便離我遠去,我既感到一種寧靜和自由,也感到一種特別的美。
數學的重要性無可質疑,如今數學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喜愛。希望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加入數學研究的行列,探索和推進人類思維的邊界,體驗和感受獨特的數學之美。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陳大嶽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最大程度依賴個人聰明智慧的科學研究活動。數學無處不在!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是高新技術的靈魂,是國家實力的保證。
北大是我國高等數學教育的起點和領頭羊,熱忱歡迎同學們到北大學習,攀登數學研究高峰。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若
數學的美不僅僅在人們仰望的星空之上,更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數學不僅僅述說著數與形的關係,更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精妙工具。
就拿計算數學來說,它是數學的一個分支,解決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中提出的數學問題。這些問題通常無法用筆紙直接求出精確解,只能用計算數學的方法,在計算機上求出數值近似解。隨著我們面臨的問題日益複雜,許多問題的解決和技術的提出都得益於計算數學。從飛機研發到氣象預報,從飛行器回收到爆炸模擬,在試驗的每個環節都通過計算數學方法進行精密的模擬,節約大量時間金錢,又增強了安全性。事實上,現代社會運行的各個方面都離不來數學,尤其是計算數學的貢獻。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宋春偉
數學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信仰,她體現了探索精神和對真理與美的追求。有時候,人們拿數學和同樣有著高貴氣質的文學藝術相比較。事實上,藝術和文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創造性地表現人對現實世界的感受和觀點,較易引起人們的感動和共鳴,於是對文藝之美的追求成為一種終極目的。而數學更接近哲學,是一種客觀真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換句話說,追求真理是數學的目標、美與數學同行。小確幸的是,在這個愉悅的過程中又額外獲得饋贈。
數學就像一把萬能鑰匙,在發達社會、在廿一世紀,很多扇大門向數學人才敞開。歡迎來北大學數學!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 許晨陽
回想恰好二十年前的此時,我剛剛結束高三,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學院,那時的我並不知道現代數學意味什麼。之後剛進入大學,便被新的數學世界的波瀾壯闊所深深打動。相比於現代數學如海洋般的浩大,中學所學的數學不過是一汪池水。今時今日,對數學的研究讓我自可以躁動的現實世界裡構築屬於我自己的一方天地;對未知的探索,對美和真理的尋求,也為我帶來其他地方所不能得到的愉悅。
結語
學術之路,自來多艱。上下求索之際,有良師益友相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於學問的長進和人生閱歷的成長皆大有裨益。數院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嚴謹不刻板,活躍不放縱。它將引領你在數學的道路上堅定前行,去探尋那遠方的光明。
來源:北京大學 資料來源:北京大學數學科學院、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編輯:安天源 美編:楊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