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多名校友當選AGU Fellow、AMS...

2020-11-25 北大新聞網

2020年11月18日,AGU公布了2020年度的AGU Fellows,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校友1978級氣象專業張啟東(Chidong Zhang)、1980級氣象專業傅容(Rong Fu)當選AGU Fellows。校友廖宏榮獲美國地球物理學會(AGU)「Piers J. Sellers全球環境變化職業中期獎(Piers J. Seller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Mid-Career Award)」。校友王俊紅當選美國氣象學會(AMS)2020年度Fellow。

當選及獲獎校友簡介:

張啟東

張啟東,1978級氣象專業本科畢業,現任職於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太平洋海洋環境實驗室(PMEL),曾任教邁阿密大學。

傅容

傅容,1984年和1987年分別獲北京大學氣象專業學士和碩士。現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廖宏

廖宏,1986和1989年分別獲北京大學天氣動力學學士和碩士學位。

王俊紅

王俊紅,1987年獲北京大學大氣物理學學士學位。

相關連結:2020 Class of AGU Fellows Announced

相關連結:2020 AGU Section Awardees and Named Lecturers

相關連結:https://www.ametsoc.org/index.cfm/ams/about-ams/ams-awards-honors/2021-awards-and-honors-recipients/

相關焦點

  • 發力新學科領域:復旦大學成立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據復旦大學大氣科學研究院官網介紹,4月20日,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儀式暨大氣與海洋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成立儀式上,20位兩院院士齊聚一堂,與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洋、氣象、解放軍等相關業務單位、兄弟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學校各部處、院系的師生代表百餘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 一位教師兩位校友當選2020年度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近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簡稱APS)公布了2020年新增會士(APS Fellow)名單,共有163位研究人員當選,其中有一位清華教師和兩位校友,他們是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燃燒能源中心教授孫超,1999級工物系校友、上海交通大學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特聘學者、教授樸世龍,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宋柏,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講席教授謝濤,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楊越。
  • 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獲選AGU會士
    年11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公布了2020年當選的AGU會士(AGU Fellow)名單,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77郭沫若獎獲得者)入選,表彰他對海洋科學與地震學的卓越貢獻。
  •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
    三位清華校友獲選2019 ACM Fellow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 12月12日,國際計算機學會(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 ACM)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名單(ACM Fellow),清華大學1995屆計算機系校友李向陽、1997屆電子系校友謝源、1996屆物理系校友宋曉東當選
  • 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教授當選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會士
    當地時間2020年11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公布了2020年當選的AGU會士(AGU Fellow)名單,南方科技大學海洋系講席教授、著名海洋地球物理學家林間入選,以表彰他對海洋科學與地震學的卓越貢獻。AGU主席Robin Bell致電林間,祝賀他當選為2020 AGU會士。
  • 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20年夏令營工作通知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成立於2018年4月,是上海市首家大氣與海洋相結合的人才培養基地。現設有氣象與大氣環境、氣候系統和氣候變化、大氣物理和化學過程、以及海洋氣象學與物理海洋四個學科方向。學系以培養大氣科學與海洋科學的尖端人才為己任,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重大需求。
  •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師生共同開展2020年世界氣象日「氣候與水」系列...
    聚焦氣候變化與水資源保護,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師黨支部和研究生黨支部聯合開展「氣候與水」系列主題活動,以線上科普專欄、主題講座、支部共建等形式,助力喚起人們對氣候治理與氣象工作的重視和支持,推動大氣科學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叉與融合,在當代大學生中宣傳新形勢下的氣候與水的關係,呼籲更加合理、協調、可持續地利用和規劃氣候與水資源。
  • Brasseur訪問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
    Brasseur應邀來訪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10月21日上午,Brasseur院士與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公共衛生學院以及上海市氣象局的十餘位專家學者以「空氣汙染」為主題開展學術研討
  • 2020年AAAS Fellow名單公布:崔屹等7名中科大校友當選
    近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公布了最新一批會士名單,全球共489人入選,多名華人當選,其中7名為中科大校友。這7名中科大校友為塗豫海(83少)、楊培東(8812)、李巨(90少)、熊輝(9010)、楊蘭(9200)、崔屹(9312)、黃嘉興(9503)。
  • 北大光華陳松蹊教授當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AAAS Fellow)
    陳松蹊教授於2008年歸國加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目前任北京大學講席教授,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聯合系主任、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聯席主任。他是數理統計學會(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資深會員(fellow),美國統計學會會士(fellow),國際統計學會
  • 物理學院李焱教授當選2020年度中國光學學會會士
    在由中國光學學會承辦的開幕式上,公布了新當選的本年度中國光學學會會士和外籍會士名單。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院長、人工微結構與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李焱榜上有名。與此同時,李焱積極從事光學教育和社會服務,擔任國家級精品課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光學」課程主講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學校光學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光學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等職。為表彰傑出會員對光學和光學工程發展及學會工作作出的卓越貢獻,中國光學學會於2015年設立會士(COS fellow)制度。
  • 物理學院校友曾曉成獲2017年度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表面和界面獎
    5月9日,英國皇家化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宣布,將2017年度表面和界面獎(Surfaces and Interfaces Award)授予物理學院校友、北大1980級本科生曾曉成,以表彰他近年來在發展新的理論來理解表面和界面上納米材料的結構和性質之間的關係中所取得的突出成績。
  • 吉大六名校友當選2015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官網公布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吉大校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安立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校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吳福元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高銳研究員當選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校友、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研究員閆楚良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
  • 7位圖靈獎得主當選,新晉多位華人,2020 ACM Fellow公布
    在 95 名入選者中,包括多位華人,如杜克大學教授陳怡然、浙大教授任奎等,更有多名圖靈獎得主當選,可謂星光熠熠。姓名:任奎(Kui Ren)機構:浙江大學當選理由:因對無線系統和雲數據安全方面的貢獻而當選個人簡介:任奎是浙江大學求是講席教授,目前擔任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計算機創新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並曾擔任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冠名教授及普適安全與隱私實驗室主任。
  • 什麼是物理?它主要研究什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為你科普!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回顧一下今年北京大學校園開放日上的精彩瞬間,一起來看看北大教授們是如何理解專業精神與北大情懷吧!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是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教授的演講內容:什麼是物理?從物理開始在這個園子裡成長開始,至今已經超過了百年。在這百年裡我們也產生了很多很多傑出的校友。百年物理學院今天的物理學院是我們北大裡面最大的幾個學院之一,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有關物理學和各種科學的方向。這是物理學院的課程設置,在招生簡章裡大家也可以看到。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2007年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得學士學位,2009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獲得碩士學位,2013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材料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史丹福大學化學系完成博士後研究工作。清華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在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獲得博士學位。曾在微軟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 山東大學兩教授同日當選院士!另有3位山大校友入選!
    當天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先後公布增選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另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陳子江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院士。此外,3名山東大學校友成功當選。其中山東大學77級數學系校友張繼平、80級化學系校友馬大為成功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山東醫科大學78級校友曹義海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名校名專業:北京大學數學院,實力全國第1,校友星光璀璨!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將會幫你尋找一條通向數學理想的道路。數院小史 1913年,北京大學數學門開始招生,開啟了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先河。1995年,在數學系與概率統計系的基礎上,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成立了。2005年,成立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2013年,迎來北京大學數學學科百年華誕。
  • 【校友新聞】我校多名校友當選AAAS會士
    從那時起,該榮譽頭銜就受到了成千上萬傑出科學家的認可,如1875年當選AAAS Fellow的天文學家Maria Mitchell,發明家託馬斯·愛迪生(1878),人類學家Margaret Mead(1934),計算機科學家格蕾絲·霍普(1963)和流行科學作家Jared Diamond(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