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英雄志》盧雲篇

2020-12-03 過客看人間

這是我讀《英雄志》的第二遍,第一遍是在高三的寒假,轉眼間五年已經過去了,對《英雄志》的理解有諸多的變化,也是自己心路歷程的轉變,因為自己一直沉浸在生物學的思維裡面,所以隨著自己知識的增加,更多的時候更容易用生物的思維去思考小說的內容。

英雄志

我最初最喜歡也是最感同身受的是盧雲這個角色。他懷才不遇,受人欺辱,憤世嫉俗,內心敏感而自卑,終究愛而不得。

盧雲是怎樣一個人,盧雲他在追求什麼?

盧雲,用低階世俗的人的眼觀來看便是「書呆子」,重名節,太講究是是非非,放不下「儒家正道」,說白一點就是太書生氣了。用更高一點的眼光來看,便是「看不透」的人,「看不透」,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的事情註定了他運行的規則,人力無法去改變的事情,這我會在後面的講《英雄志》大結局的論述裡面談到。蛋糕就只有那麼大一塊,但不是均分的,你想拿多的給少的,註定了不那麼容易。這讓我想起了《遙遠的救世主》裡面,主人公丁元英帶領一群底層人開音響公司的事情,格律詩一個小小的公司把本已是業界大哥的樂聖公司被搞垮的那件事情。這和盧雲所追求的道其實是同一個事情,盧雲要做的和丁元英一樣,要「殺富濟貧」,「殺富」本就是一件極具風險的事情,這需要你具有超強的個人能力,放棄個人的幸福,甚至是犧牲個人的生命。

遙遠的救世主丁元英

盧雲的人生歷程,一開始「亂世文章不值錢」,科舉不中,人生失意,隨後又遭人陷害,在監獄裡被毆打侮辱,誓不屈打成招,死不畫押,讀書人的傲骨顯示的淋淋盡致。在這期間,準備逃走的時候老獄卒的因為害怕他逃走而連累自己求他的時候,他放棄了出逃,這是一個很小的細節,但卻是為盧雲做出後面諸多重大決定埋下了伏筆,他太過單純和善良,正是這成了他不被楊肅觀和秦仲海稱為所謂「英雄」的最大原因。隨後逃亡到揚州,遇上了惜才的顧嗣源,遇上了牽掛一生的顧倩兮,但是他那一身「骨氣」容不得讓二姨娘那種狹隘的人的侮辱,出走是必然的事情。(二姨娘這樣的人就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而已,她們體現的是下層人的狹隘,更關心自己的生活,說白了就是誰當皇帝不要緊,只要我有飯吃就好了,集中體現為利己主義,她們的心路歷程更容易被理解。),隨後遇上秦仲海,他很喜歡秦仲海這樣子的人,因為他不入世道,為人灑脫,沒有顧及。

亂世文章不值錢

盧雲最好的朋友選一個出來必然是秦仲海,楊肅觀太過城府,伍定遠行事太過拘謹顧及,唯一值得託付心事的也只有秦仲海,所以他把之前被經歷都告訴了秦仲海,秦仲海也確實夠仗義,幫他洗去冤屈,幫他「贏得美人歸」,那時的秦仲海就像是初中高中的小混混一樣,崇尚為兄弟兩肋插刀,而他所做的這一切讓盧雲最慘澹的時候感受到的溫暖 或者說是感動,感激,為了邦盧雲洗去冤屈,作為朝廷命官去裝劫匪,打縣官和師爺,盧雲後來終科舉狀元及第,這是楊和伍無法做到的。後來,為救秦仲海,冒死劫獄,為救阿秀,不顧即將未婚妻出逃,是為報恩。可以說他和秦仲海再也兩不相欠,最後也終於在「那一道眼痕」下恩斷義絕。帶著玉璽和阿秀,終究沒有逃過「大掌柜」,丟了全部掉下河谷,成了「大水怪」。後面的情節暫時不補充了。

兄弟

盧雲的前半生就已經講到這裡,也是當前整個《英雄志》比較完善的人物性格的描繪了。因為盧雲的描述在小說中佔據了很大的比例,第一遍去讀盧雲這個人會讓你由愛生恨,也就是顧倩兮眼裡愛的他,愛他如此才華,善良而執著,和胡媚兒眼裡恨的他,恨他拋棄家庭,拋棄小我。這裡很想講一下顧倩兮和盧雲愛情的後續,很多的人希望他們能夠重新在一起,但我覺得這是不太可能的事,也不太合理的劇情,不太符合作者的意圖,盧雲是顧倩兮的的初戀,戀戀不捨,美好而遺憾才是作者想要對初戀的解讀,這裡後來盧雲返京的細節已經表達,雙方相遇喜歡的還是最初的那種感覺,可是時過境遷,一個已是「楊夫人」一個是煢然一身的「賣面郎」,而且楊不是不愛顧,他們會吵架,也有快樂,常人生活也不過如此。

物是人非

有人說孫曉把寫得這麼偉大的盧云為何還如此熱衷功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盧雲的追求,作者孫曉把他稱為「聖光」,行走於黑白之間。這裡很多人都提到盧雲以「三達劍」和「三尺劍芒」能不能戰勝「大掌柜」的六道輪迴。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有了些許的答案。

為天地立心

狼吃羊,羊吃草,世事輪迴。這講的其實就是達爾文《物種起源》裡面最為讓人熟知的那句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由嚴復在《天演論》裡面,是為救國救民謀求復興道路提出的。六道輪迴,就是大佛國的道,好像是沒有答案的,這是生存法則,人力如何去更改,那麼孫曉的「聖光」到底該代表什麼呢?後來我想明白了,六道輪迴是生物的法則,也是野蠻的,「聖光」的出現,就是帶著人類擺脫野蠻,這正是人的定義,聖光是法律,是公平正義,而這法律是最為公平正義的法律,不為任何人的利益所驅使。

相關焦點

  • 略說孔子11 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看儒家的第二次革命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宋·張載《橫渠語錄》這四句話,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將其稱作「橫渠四句」。由於其言簡意宏,一直被人們傳頌不衰。一上來,宋儒先在氣勢上壓人:有多高?比天高,想想看,「為天地立心」,何其壯哉。能為天地立心,瞧你能的。
  •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當代社會還能出現真正的讀書人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大儒張載的名言,說的是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一生中所應該要致力於實現的人生理想,能夠為此而不懈奮鬥的人,都能獲得人們的尊重,視為中華千年文脈的傳承者與守護者,是真正的讀書人。
  • 啞巴湖的周米粒和白水河的盧雲 你喜歡嗎?
    盧云:管他世界紛擾 我堅持我的道。他是儒生,做過小廝,當過書僮,蒙過冤,下過獄,哀嘆自己的命運多舛時也曾兩淚漣漣。卻也金榜題過名做狀元。後十年生死兩茫茫 嘗人世間悲歡離合,無怨無悔 山河大地一擔挑,他不是聖人 只是一個有著熱血 夢想的普通人。
  • 《英雄志》引發網絡江湖恩怨
    「3月5日上午,洩漏者開始在『英雄志吧』的幾家友好貼吧內發帖公布下載地址。」河馬為記者找到了其中的一個帖子,到記者截稿時止,這個帖子還在。「3月5日下午13時開始,『英雄志吧』內開始發帖與刪帖的拉鋸戰。
  • 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人類為機器立心 機器為人類立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羅亦丹)9月6日上午,在2020年服貿會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表示,從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由於人工智慧尚沒有自主意識,人工智慧的價值觀主要是使用人工智慧的人的價值觀,因此人類必須為人工智慧「立心」。
  • 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人類為機器立心機器為人類立功
    9月6日上午,在2020年服貿會智能科技與產業發展論壇上,重慶郵電大學校長高新波表示,從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由於人工智慧尚沒有自主意識,人工智慧的價值觀主要是使用人工智慧的人的價值觀,因此人類必須為人工智慧「立心」。
  • 高達真英雄為理想獻身
    答曰:夏亞工於心計,坑害同僚,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心狠手辣,殺人無數。參加戰爭完全是為了給自己報仇,又有嚴重俄狄浦斯情結,後期甚至想將衛星丟向地球,偏執至極,以上種種,實非英雄也。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以此觀之,可稱英雄者,為哈薩維是也。哈薩維,聯邦高官之子,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入馬夫蒂,承夏亞之理想,繼騾子之熱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 他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創作巨幅山水畫作
    創作背景:知名畫家唐道一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一顆火紅之心,前不久,在任務急、時間緊的情況下,焚膏繼晷、嘔心瀝血為全州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高質量地創作了《萬山紅》、《清漓攬勝》兩幅巨幅山水畫,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道一是一位極具承擔社會責任與高度歷史擔當的畫家。
  • 在陪伴機器人到來以前,先為機器立心
    每日打開的新聞是人工智慧為我們做的算法推薦;網上購物時,首頁上顯示的是人工智慧為我們推薦的最有可能感興趣、最有可能購買的商品。這些智能化的技術成果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這是人工智慧時代下,人類與世界連接的方式。但這些技術又與過去的任何一種農業時代技術或工業時代技術不同。工業社會時代,人對於技術的敬畏是天然的、明顯的。
  • 擇天記手遊:凝神境篇之長生帶你遊「學院」
    離山劍宗是馳名天下數千年的南方教派,擁有悠久的武學底蘊,他們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事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由此便可以看出他們心志高遠令人佩服。門派大師兄秋山君更是後起之秀的楷模,數千年來人才濟濟。